《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的等化工类相关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课程时数:25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

《化工单元操作》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是一门强调工程观念、定量运算、设计、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知识的综合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和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课,目的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与化工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必备的技能。课程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企业工段长以上岗位职工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置,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反应过程的相关原理及相应设备操作及维护技能,会进行化工单元过程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用及部分设备的简单设计,为今后学习《化工工艺》、《反应过程与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

该门课程以培养化工单元过程方案选择能力、设备选用与简单设计能力、装置的操作运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完整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习者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与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具体以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化工管路、流体输送过程、碳酸钙悬浮液及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换热操作、吸收操作、精馏操作、干燥操作、其他单元操作操作简介等八个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按照认识工艺流程-了解主要设备-明确加工物系-理解工艺指标-分析检验结果-评定考核过程等若干工作任务来训练学生化工岗位的操作技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知识。根据各学习情境的内容总量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课时数,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设计要求,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化工单元操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即掌握流体输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吸收、精馏、干燥、其他单元操作等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的相关知识,能根据工作任务需要选取不同的单元操作方式及不同类型装置,能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等相关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成为服务于化工等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如下能力:

树立安全使用和维护化工设备的意识,达到劳动部的精馏工、吸收工、干燥工、化工总控工等中、高级工的职业标准。具体如下:

1.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操作规程;

2.看懂PFD图、配管图、工艺流程图,能进行简单管路的设计和安装;

3.能使用公用工程(水、点、气、汽等),能熟练地开、停及运行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泵、传热、精馏、吸收、过滤、干燥)装置和反应装置;

4.会查阅有关工程计算图和手册,能借助工程计算图表和手册进行简单的操作型和设计型计算,并通过计算分析操作过程进行的效果;

5.能识别和排除化工单元装置运行中常见故障;

6.实施QHSE及清洁生产。

.

知识目标:

1.掌握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原理及运用原则,化工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各种参数;

2.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

3.掌握传热基本规律,传热系数、传热热阻、传热速率的基本概念,强化和抑制传热的途径;

4.掌握传质的基本规律,传质速率的影响因素,强化传质的措施,理解其工作过程,熟悉传质设备的基本结构;

5.能根据工作任务需要选取不同的单元操作方式及不同类型的装置,会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素质拓展目标:

1.引导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分析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知识体系,制定自我发展的能力;

;

2.对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剖析,寻求改进的能力;

3.学习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掌握对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

4.在操作中能运用知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5.能用掌握的企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知识进行岗位成本核算,指导节能降耗的途径;

6.通过真实岗位设置下的协同操作训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最终可获得精馏工、吸收工、干燥工或化工总控工中、高级技能证书。

(四)前导课程:高数、工科化学、化工制图及ATOUCAD、计算机操作技能。%

(五)后续课程:《化工工艺》、《反应过程与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学习情境描述

(三)实践教学设计

(四)能力训练考核细则

(参照化工总控工考核标准):以低浓度乙醇水溶液精馏操作为例

注意:1.总分:100分

"

2.考核时间:100分

3.本题3人完成(小组人员分工合作,一同完成操作考试,同组人员成绩基本相同,表现突出的适当加分)

1.考核要求

(1)操作技能要求

①能配合进行精馏系统开、停车操作(包括开车前的检查与准备、电源的接通、冷却水量的控制、加热电压的控制等);

②能对各操作参数进行控制,并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指标;

③能及时发现、报告并处理系统的异常现象与事故,能进行紧急停车。

(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求

*

①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

②会检查相关的管道与阀门的泄漏、电机的绝缘情况。

③能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判别操作故障并进行适当处理。

2.考核内容

(1)全回流操作

(2)部分回流操作

(3)在操作过程中,若加热量控制不当,导致液泛,能在5分钟内调为正常,则不扣分,超过5分钟扣5分。

3.考核评分细则

中高职对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6203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药学类全日制高职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药剂专业应届中专毕业生,学制二年。 四、职业面向 各级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医药公司(市场部、销售部、质量部、采购部、储运部、零售门店)、制药公司(生产车间、质量部、检验中心、销售部、技术开发部)等,从事医院处方调剂与静脉输液配制、医药公司市场销售与客户服务、制药厂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等目标岗位群工作。 五、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岗位技能熟练,从事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药品销售与客户服务、药房调剂与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 以药学行业制药、销售、服务三大职业领域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通过二年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职业态度。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3、掌握相关医学基本知识、较系统的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熟悉GMP规范;能够从事制药企业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QA、QC等岗位工作,有分析和解决常见质量问题的能力。

5、熟悉医药市场状况和GSP规范,能够在医药经营企业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服务、药品销售、用药指导、药品采购、仓库保管和库存维护等岗位工作。 6、熟悉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标准,能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从事药品供应保障、药房处方调剂、静脉输液配置、合理用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七、课程设置 1、公共与人文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 2、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要、医用化学、药学导论; 3、专业课程: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 4、专业拓展与职业能力课程:药品生产综合实训、临床医学概要、医院药学、医药市场营销、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实习。 八、课程描述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1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17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重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3、体育 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通过学习了解、熟悉体育运动的基本分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学习、工作、生活建立基本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完整版化工单元操作试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试题 使用教材:化工单元操作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一版 学校名称: 一、填空题 1.化工单元操作主要包括:机械过程、物质传递过程、热力过程、 、。 2反应系统的三大平衡指的是、、三大平衡。 3.流体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4.热力学温度和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5. 和是使气体液化的有效手段。 6.精馏与蒸馏的的区别在于。 7.回流比是影响分馏操作和的重要因素。 8.能自动排泄介质,防止设备或管路破坏,压力正常后又能自动闭合,具有这种作用的阀门叫。 9.相对挥发度愈大,液体混合物分离愈。 10.在分馏塔中沸点最或最高的组分最易从塔顶馏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单元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B.是《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对象 C.是基本物理操作 D.用于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原理和作用相同 2.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 1 -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 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3.下列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A.流体输送 B.传热 C. 氧化还原反应 D. 过滤 4.下列哪种设备不是属于沉降设备() A.沉降槽 B.旋风分离器 C.降尘室 D.袋滤器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A.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 C.气化、冷凝与冷却 D.导热给热和热交换 6.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7.对于一定分离任务的分馏塔,若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所需的理论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 适用专业药学 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 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试题及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1、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细化学品生产适用于( )过程。间歇操作?? 2、催化剂按形态可分为( )。固态液态气态 3、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 自由基聚合? 4、透平式压缩机属于( )压缩机。离心式 5、釜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回流冷凝式和( )。外循环式 6、催化剂中毒有( )两种情况。.暂时性和永久性? 7、裂解乙烯过程正确的操作条件是( )。高温、高压、短时间 8、CH4+H20=CO+3H:+Q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移动。正反应方向 9、对属于易燃易爆性质的压缩气体,在启动往复式压缩机前,应该采用( )将缸内、管路和附属容器内的空气或其他非工作介质置换干净,并达到合格标准,以杜绝爆炸和设备事故的发生。氮气 10、工业上固体催化剂是由( )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 11、俗称“人造羊毛”的聚丙烯腈纤维(即腈纶)的缩写代号是( )。PAN

12、薄层固定床反应器主要用于( )。快速反应 13、任何牌号的聚丙烯必须要加的稳定剂是( )。卤素吸收剂 14、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反应器和( )反应器。流化床 15、平推流的特征是( )。流体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处处相等,不随时间变化 16、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生产氯乙烯,通人反应器的原料乙炔量为1000kg/h,出反应器的产物组成中乙炔含量为300kg/h,已知按乙炔计生成氯乙烯的选择性为90%,则按乙炔计氯乙烯的收率为( )。63% 17、化学反应热不仅与化学反应有关,而且与( )。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18、间歇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相同? 19、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熔融指数高,分子量低 20、对于纯物质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它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 )。相同 21、化工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料出发,完成某一化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其核心县口( )。工艺过程 22、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 )为主。工艺要求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1.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 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 3.1绪论 (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 (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 课时数:60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 一、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 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

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0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疾病康复学》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学生在医院、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 题(标准版) 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4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危险有机过氧化物毒物化学窒息全身中毒慢性中毒远期危害爆炸隔开贮存分离贮存全面通风危险物品(安全生产法读本)重大危险源 升华燃烧三个条件警示语句 二、填空 1、爆炸品除了具有爆炸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对 、 、 、 、 等敏感和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

2、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 、 及 的物质。 3、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 和 的物品。 4、危险化学品安全主标志是由表示危险特性的 、 底色 组成的菱形标志。 5、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 处。

6、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 、 、 、手足防护用品等。 7、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 和 、绝热压缩、 、 、 、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8、易燃易爆场所内必须严禁 ,也严禁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的车辆也应采取 措施。 9、化工单元操作是指各种化工生产中以物理过程为主的处理方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疾病概要课程代码:03011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修订时间:2016年4月20日 课程负责人:刘伟课标审批人:计仁军 课程团队:王云飞、费鸿、国秀丽、刘伟、候媛媛、顾海鸥、郭佳、王艳慧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⑴岗位分析 《疾病概要》课程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设置满足岗位需求,同时兼顾专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教学效果评价实行全方位、开放性。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检验部门可以检测多少项目、检测的水平如何,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门课程通过对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分析,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针对检验专业临床的特点,强调实用性,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⑵课程性质 《疾病概要》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内、外、妇、儿、及肿瘤学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本课程是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重点讲授检验医学领域已涉及的临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的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⑶课程地位 《疾病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群的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明确。《疾病概要》是检验专业技术课程之间的辅助学科,是从事医学检验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达到初步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能力。 ⑷课程作用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二0一0年六月

目录 《物理》课程标准 (1)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4)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11)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18)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26) 《人际沟通》课程标准 (34)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标准 (38) 《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46)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60)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70) 《药理学》课程标准 (82)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94) 《药剂学》课程标准 (114)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121)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128)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134) 《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140) 《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标准 (150) 《常见病及用药指导》课程标准 (156)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 (161)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课程标准 (166) 《临床药理学》课程标准 (171)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178)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 (183) 《医药物流》课程标准 (189) 《药品营销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195)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202) 《医院药剂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213)

《物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理》是药学专业高职学生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获取职业资格以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并能胜任实际技术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知识结构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起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本门课程面向药学专业全体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总学时54,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一学期开设。在执行本课程标准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物理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a 。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7、流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的流速与管内径的关系是 c 。 a.与管内径成正比 b.与管内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管内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管内径成反比。 8.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9、14、真空度为0.092MPa在标准大气压下,绝对压力为 b MPa。 a.0.092 b.0.009 c.760 d.0.1013 10.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11.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3.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二、填空题 1.1atm= mmH2O= kPa。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_能量守恒定律_。 3.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大_。 4、若二甲胺的相对密度是0.68,则它的实际密度是 kg/m3 5、对不可压缩流体,当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速与管径的成反比;若体积流量 不变,管径减小一倍,管内流体流速为原来的倍。 6、在连通的同一种静止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的流体压强。 7、当雷诺数Re≤2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当雷诺数Re≥4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了学生的制图水平与空间投影、空间尺度及建筑的平立剖组成特征的掌握情况,该门课程主要对建筑的功能要求、技术支撑、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授,为室内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让每个同学学好建筑设计这门课,作为授课教师,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从理论上力求建立清晰的建筑立体结构框架,从理论上进行认真梳理,从系统构成到局部构成,同时在54个学时中教会学生做出建筑别墅设计方案,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详细拟定实践课计划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保华 2013.7.1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承担了园林专业10级的专业课《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通过这一学期教学讲授实验,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要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克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要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是一门体现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表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会做图纸设计,既是理论性较强又是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提及的一个过程。该课程强调动手绘图训练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为此,本学期加强动手训练的方法是:一是每周有图纸制作设计,现完成的图纸有:行道树设计、公车带绿化设计、交通岛、立体交叉、防风球、校园居住区、公园等十种绿地图纸设计(每周有图但近完成了十种,其中公园设计是图册,图册由9种图文组成,实际上共完成了22张图纸)。其二是不仅在数量加大即每周有图画,而是强调内容、质量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一对一辅导,不合格的重做,过期的不收等方法,提速、提质量来以期达到目标。 同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公园,现场教学,通过识树、分析地形变化,构景要素运用等,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认识。 最后,评讲学生作品,把学生设计图纸展示讲评,使大学彼此了解,互相共勉。 朱美英 2013.7.1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NAA3-01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准备及起步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以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该课程也可以作为有志于专门从事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参考课、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全面贯彻建筑学教学总纲、建筑设计部分教学子纲,并在此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与建筑视觉原理的介绍,以及基于实践的视觉思考与分析,重点强调艺术观熏陶、概念与实践的结合、建筑观与建筑设计方法论等相关素质与能力的构建;本课程强调利用手脑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建筑观和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本课程为56学时,2学分。本课程需配套课程设计《建筑设计1-别墅》32学时,3学分。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类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 基本的建筑设计法则、图底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8学时) 1.1 相似与不同(理解) 1.2 秩序(掌握)(重点) 1.3 秩序——最重要的设计概念(掌握)(重点) 1.4 边界(理解)(重点) 1.5 形状(理解) 1.6 大小(理解)

1.8 重复与韵律(理解)(重点) 1.9 建筑总平绘制与图底关系(掌握)(重点) 2 基本的建筑平面设计(8学时) 2.1 单元与组团的平面排布(掌握)(重点) 2.2 建筑平面组合(掌握)(难点) 2.3 建筑平衡(掌握)(重点) 2.4 建筑色彩(了解) 2.5 图案(了解) 2.6 建筑平面交通分流设计(掌握)(重点) 2.7 整体中有关联的各部分(理解) 2.7 建筑平面的功能意识与布置(理解)(难点) 3 基本的建筑空间设计(8学时) 3.1 延伸点、线、面,构成形式与体量(理解)(重点) 3.2 调整正负形空间(理解)(重点) 3.3 体块构成几何体(理解)(重点) 3.4 结构与施工初步(识记) 3.5 竖向空间设计(掌握)(重点) 3.6 建筑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理解)(难点) 3.6 正负形式与空间(理解) 3.7 建筑剖面(掌握)(重点) 4 建筑环境与尺度认知(8学时) 4.1 对比(理解)(难点) 4.2 环境中的建筑(理解) 4.3 建筑场地的规划(理解) 4.4 平面(理解) 4.5 功能与形式(理解)(难点) 4.6 取自自然界的形状(了解) 4.7 尺度(理解)(难点) 4.8 考虑各方向的视觉效果(理解)

化工单元操作试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 《化工单元操作》试题 使用教材:化工单元操作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一版 学校名称: 一、填空题 1.化工单元操作主要包括:机械过程、物质传递过程、热力过程、 、。 2反应系统的三大平衡指的是、、三大平衡。 3.流体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4.热力学温度和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5. 和是使气体液化的有效手段。 6.精馏与蒸馏的的区别在于。 7.回流比是影响分馏操作和的重要因素。 8.能自动排泄介质,防止设备或管路破坏,压力正常后又能自动闭合,具有这种作用的阀门叫。 9.相对挥发度愈大,液体混合物分离愈。 10.在分馏塔中沸点最或最高的组分最易从塔顶馏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单元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B.是《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对象 C.是基本物理操作 D.用于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原理和作用相同 2.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 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3.下列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A.流体输送 B.传热 C. 氧化还原反应 D. 过滤 4.下列哪种设备不是属于沉降设备() A.沉降槽 B.旋风分离器 C.降尘室 D.袋滤器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A.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 C.气化、冷凝与冷却 D.导热给热和热交换 6.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 适用专业药学 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 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 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 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 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 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 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 (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 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 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 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 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 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能熟练对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