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场景歌》名师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场景歌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场景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场景歌”中的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读和理解“场景歌”中的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 课堂练习册: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堂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场景,引出本课主题。
2. 生词学习:让学生认读生词,通过生词卡片进行复习,确保学生掌握生词。
3. 课文学习:让学生跟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喜欢的场景,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5. 口语表达:邀请学生上台,用所学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词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词掌握评估:通过生词卡片测试或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3. 口语表达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上台表达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篇1学习目标: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海鸥沙滩军舰帆船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滩(沙滩)(海滩)艘(一艘船)(几艘)军(军舰)(军队)舰(舰队)(军舰)帆(扬帆起航)(帆船)稻(稻谷)(水稻)园(公园)(园林)孔(孔雀)(孔桥)翠(翠竹)(翠绿)队(队伍)(军队)铜(黄铜)(铜器)号(学号)(句号)(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呀?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
(范读)(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四、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一鱼塘一稻田一石桥一翠竹一海鸥一帆船板书:一只一条一片一片一艘一群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景、园、柳、桃”等9个生字,会写“处、圆、出、桥”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三、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讲解字义和书写。
四、品词析句1.学生边读边圈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如“桃红柳绿”、“水天相接”等,体会词语的美感。
3.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五、感悟课文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描绘的四个场景,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六、指导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选小节背诵,教师点评并指导。
七、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场景歌》。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品词析句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美感悟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细节上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去哪些地方玩耍呢?有没有去过公园、小河、田野或者山丘?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它描绘的就是这些美丽的场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场景歌》吧!2.初读课文教师:请你们用手指着课文,一字一句地读,注意每个字的读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举手问老师或者同学。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及反思3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一)教案课时:一课时(45分钟)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场景歌》中的内容。
2.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通过听音辨词,训练学生的听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场景歌》中的内容。
难点:通过听音辨词,训练学生的听力。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2.自己准备一份《场景歌》的歌词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丽。
Step 2 呈现材料(10分钟)教师用课件将《场景歌》展示给学生,并朗读一遍整首诗歌。
Step 3 听写词语(10分钟)教师用课件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后在白纸上写出所听到的词语。
Step 4 朗读诗歌(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场景歌》。
Step 5 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布置家庭作业。
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韵律和美感的感受力,通过听音辨词的活动,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然而,本节课缺乏一些互动性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二)教案:课题:《妈妈睡了》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与关怀,并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通过课文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2.通过阅读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准备:1.课文《妈妈睡了》的复印件。
2.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投影仪。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案一、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教材的第115页。
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场景的描述:田野、学校、公园。
每个场景都有两行诗句,共六行。
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的景色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默写。
3.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够默写。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课文文本3. 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田野、学校、公园三个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场景。
3. 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诗句,解释诗句中的意思。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答。
5.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场景。
6. 背诵与默写: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默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课文中三个场景的图片和诗句。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三个场景。
答案:课文中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田野、学校和公园。
田野里有金黄的麦田和绿油油的草地,学校里有高高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操场,公园里有美丽的花园和曲折的小路。
2. 题目:请学生背诵课文,并能够默写。
答案:课文内容如下:田野一片金黄的麦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学校高高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
公园美丽的花园,曲折的小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够默写。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场景。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采用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场景。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场景歌》。
本课主要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文内容包括了天空、大地、河流、山川、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PPT,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如天空、大地、河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场景的名称。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生字词学习:教师指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4.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正确书写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空大地河流山川花草树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场景的短文。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场景,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同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场景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场景歌》。
通过描绘四个不同场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学会用词语描绘事物,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到句子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活,学会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生字词,学会用词语描绘事物。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课本,自行阅读《场景歌》,教师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描绘的场景。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并进行交流展示。
4. 解析诗歌: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到句子中。
5. 朗读诗歌: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用词语描绘出来,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场景歌》2. 生字词:花园、绿树、蓝天、小鸟等。
3. 诗歌描绘的场景:四个场景的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场景,用词语描绘出来,不少于50字。
2. 答案示例: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小河里,碧波荡漾,鸭子戏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尝试创作一首描绘场景的诗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生字词,学会用词语描绘事物。
场景歌名师优秀教案3篇

场景歌名师优秀教案3篇【场景歌教案】秋季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说课设计识字1《场景歌》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喜欢去旅游吗?你和谁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指名说)导语:你们是新时代的儿童,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你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四小节。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说)看,外面春光明媚,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好吗?[课件]郊外,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小朋友多高兴,来,跟着老师,准备出发了,好吗?师:不过,在出发之前,得过一个识字关,过关了就能上车出发了。
[课件]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师:这里有几句韵文,你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铜、号、领。
小诗里有几个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你还能认得它们吗?(同时理解“红领巾”)(再读整个小节。
)师:恭喜大家,你们过关了。
可以出发啦!!小朋友排好队上车了,上了车请坐好,要注意安全,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2、学习一、二、三小节。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很多,有清凉的海边————————————————板贴:海边有幽静的乡村————————————————板贴:乡村有美丽的公园————————————————板贴:公园师:小朋友,这些地方美吗?这些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呢?请打开课本95页识字6,自由地读读课文的一、二、三小节,找找你们看到的景物?如果你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指名说)(学生自由读)(1)[课件](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海边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齐读第一小节)(2)(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乡村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乡村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秧苗、稻田、鱼塘、果园)(齐读第二小节)(3)(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公园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美丽的公园里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老师板贴: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齐读)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景歌》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
重点会写“群、孔、队、桥、巾”等汉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还记得《植物妈妈有办法》吗?植物都要去旅行,你喜欢去哪儿旅行呢?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最喜欢到哪里去旅行?想不想去海边,看看威风的大军舰,跟解放军叔叔来个友情互动?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
共分两组。
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沙滩一艘军舰
帆船一孔石桥
稻田花园翠竹
队旗铜号一群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以生字“铜、园”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分。
给它们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预设:
1.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2.每一小节写了哪几件事物?
3.每一小节有哪几个数量词?
4.每一小节描绘了什么场景?
五、理解表达
1.学习第一节。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
你看到了哪几件事物?
怎么用数量词来描述?
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
(2)仿照课文说一说。
一只()一片()
一艘()一条()
(3)你会用上刚才的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白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
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一片美丽的沙滩上玩耍。
2.学习第二节。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
你看到了哪几件事物?
怎么用数量词来描述?
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
(2)仿照课文说一说。
一方()一块()
一行()一座()
(3)你会用上刚才的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小鱼们在一方鱼塘里快乐地游来游去,鱼塘旁边有一块稻田,远处有一行垂柳和一座花园。
3.学习第三节。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
你看到了哪几件事物?
怎么用数量词来描述?
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
(2)仿照课文说一说。
一道()一孔()
一丛()一群()
(3)你会用上刚才的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一丛翠竹随风舞动,一孔石桥横跨一道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4.学习第四节。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
你看到了哪几件事物?
怎么用数量词来描述?
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
解释:“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2)仿照课文说一说。
一面()一把()
一群()一片()
(3)你会用上刚才的数量词看图说话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一片欢笑后,小明吹响一把铜号集合,我们一群“红领巾”,高举着一面少先队队旗,继续前进。
六、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园、孔、桥……”等10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园、孔、桥……”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重点讲解左右结构的字,“孔”等左右同宽,“铜”等左窄右宽。
“桥”右面是“乔”,不是“交”,不要写成“校”。
“巾”注意把中间的竖写到竖中线上。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七、拓展延伸
1.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鱼塘一()稻田
一()石桥一()翠竹
一()海鸥一()帆船
2.背诵课文。
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