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各省语文作文题及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安徽师大附中朱诵玉安徽语文高考从2006年自主命题以来,先后用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2次)、材料作文,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对此我有另文论述)。

既不可能采用话题作文(过时),也不可能采用命题作文(多次使用过),只有材料作文了,而去年也是材料作文。

今年既要保持平稳,又要创新,真是太难,所以选择了诗歌材料作文。

(注:明年也许看图材料作文,这个我去年就预测了,但是网上有的,当然会被避免。

) 很显然,命题者是带着镣铐而尽量跳舞,并希望跳得好看一点,因而选择了诗歌材料作文。

这首诗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简单的,描写江南太湖一带的独特的美丽风光,考生应该不难看出这一点。

但题目的要求中有“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并“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也就是说,命题者已经告诉考生--这首诗含有哲理,要根据诗的哲理来写文章。

但是诗中的哲理大概就不是每个考生都能看到的了。

那么这首诗哪里含有哲理呢?仔细分析,四句诗都是写景的,前两句看不出有什么哲理,而后两句除了写景外,似乎也含有一定的哲理。

深水处种菱,浅水处种稻,不深不浅处就种藕,也许可作这样的比喻--天资聪明的学生就强化训练,让他去参加数理化竞赛,然后保送上名牌大学;天资一般的就让他去考个一般大学;天资中等的就勉励他踏实学习,考个中等的学校。

也就是孔子说的,教育要因材施教(或者叫分层教育)。

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也可以写“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但要注意阐述角度和语言表述。

很遗憾的是,看到有考生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没有围绕“哲理”来写,或者说“哲理”体现得很不明显。

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_高考作文

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_高考作文

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高考】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山东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请据以上材料写文章。

编辑点评:这个题目应该是今年考题中较为冷门和抽象的一个。

首先,这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

如果考生在文章中能够点到出处,应该会有加分。

其次,这句命题分为两个要点,一是主语的构成,命题中提到了人生的变化、魅力和美三种现象,那么这三者都可以成为作文阐述的主体,着重其一即可;二是构成这些现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元素,即光明与阴影,这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辩证逻辑原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科生破题可能较为容易。

具体到选题,对社会文明进程中的某些优点和弊端做出相对的阐述,比如私家车的普及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对交通、环境带来的压力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当然,对于应考的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生活更为相关的事件或现象加以概括、评论,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有的考生选择了以当下社会非常关注的“伪娘”现象为题,谈论自己对“美”的各种表现形式的看法,立意非常新颖,不过难度较大。

全国卷I2010年高考作文题:漫画作文。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编辑点评:这幅漫画无疑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讽刺,由此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这也给了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较为常规的是对某些部门权责不明、人浮于事的现象引发批评;也可以对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分配差异等不公加以评述,还可以联想到坐享其成、不思上进的“啃老族”引发的社会和伦理危机……总而言之,这个题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以及主动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意识。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src="/rdr/1/1/1/W/26000 00020e6ff2f/1/229/N2BC7c576D_ui_c7oYCQFsIJvpvN8y4z.jpg"w idth="320"height="301"border="0"alt="【高考】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title="【高考】2010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全国Ⅱ2010年高考作文题:《路径》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河南卷)天堂之辩某年某月某日。

天堂书屋。

青衣青卷青灯,关云长正襟读《春秋》,忽见孔子踱来,慌忙拜倒:“先生所编《春秋》瞿冠古今,铄灼千秋,真乃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只是后生有一事不明:我屡按《春秋》行事,不敢稍违,何故时时碰壁?”孔子轻轻一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春秋》毕竟为我一家之言,岂能至善至美?云长文韬武略,旷世奇才,凡事须有主见,相信自己,且莫一味听取他人意见。

”“先生此言差矣!”马稷不知何时闯进屋来:“想我当年若听王平之言,何致失守街亭,千古遗憾!人莫要尽信自己,须广听谏言,多听他人意见。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黄庭坚乃是那般懒洋洋,想我好友苏东坡,若只听他人之言,而不信自己之才,则何得《石钟山记》?依我之见,自信为先!”“鲁直之言,平不敢苟同!”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屋角传出,众人无不起敬,只见屈原缓缓来到众人前,“滔滔汨罗江水,悠悠已是千年。

千年前郢城里,怀王狂妄,不听老夫之言。

一朝身死国灭,郢城并入秦界。

此可谓闭目塞听之过也!”谢玄仍那般矫健,疾步过来,向屈原拜道:“前辈之苦,晚生亦恨,而前辈之言,晚生不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众口纷纭,百家之言。

一人虽微,何以立足?一事虽小,何以纳言?激流之中,自身方最牢;百家争鸣,须听己一言。

万般品质,自信犹可贵;千股洪流,顾己方为先。

”“诸位听我一言!”此言一处,原本喧闹的天堂书屋霎时静寂,只见顾炎武起身正色,对众人言道:“自信诚可贵,纳言不为过。

大凡圣贤之人,无一不知人纳谏。

古往今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千古帝王,一代名君,何以成就一代伟业?何以逐鹿问鼎中原?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自信果断,刚毅不乱;其二,虚怀若谷,善听谏言。

有自信而闭目塞听,则为狂妄自大,尽信他言而没有主见,势必处处受绊,稍有不慎,即为千古之憾。

古曰,君子处世,当有自信,又不排斥群言。

既相信自己,又要善听正确意见!诸位意下如何?”众人连连叹服,关云长心中释然,天堂书屋记下了群贤精辟之言。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合集3篇)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合集3篇)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小议”浅阅读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浅阅读与深阅读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

大海,永远充斥着的,只有河水跌撞而来的轰轰涛声。

有时表面上默默无闻,但那叫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动,然而小溪,整日呜咽,用全身力气叫喊也只不过是滴滴答答。

那溪中的青蛙自以为是地亮着歌喉;再看那海中蛟龙,滕溪而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1、全国Ⅰ:"猫吃鱼"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点评:这个材料画面内容浅显易懂,但涵盖的内容却很多。

正因为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这样一篇作文也不太容易。

因此,今年的作文命题形式巧,立意高,有深度。

小小漫画,给考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

这个漫画作文要写出深度来,也不是太难,但前提是学生平时必须要对现实有关注和思考。

“有鱼吃还捉老鼠?”的猫在现实中多的是,正面有,反面也有。

正面的“猫”可以是时下少部分“富二代”,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不愿安逸享乐,还要自己打拼,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可以是一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那些能顶住巨大压力而把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下去的领导,他们已经“有鱼吃”了,但依然没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依然为老百姓“捉老鼠”,关心着底层民众的悲苦;这种精英不但领导队伍里有,各行各业都有,凡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依然能为人民和社会做点正经事的人都是这样的“好猫”2、全国Ⅱ:深浅阅读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

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高考江苏、湖南、重庆命题作文指导

2010年高考江苏、湖南、重庆命题作文指导

(10年湖南卷)22.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60分)考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

从题目的构成上看,今年突破了往年短语型题目,从2005年的“跑的体验”到2007年的“诗意地生活”再到2009年“踮起脚尖”,这些题目的中心词旁边都会有一个修饰性的成分,而今年只有一个字“早”。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北京的“安”、上海的“忙”。

然而,就其题目构成而言,今年的题目在外延上比往年的空间要大的多,这就是说,相对于往年,今年的考生在行文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也体现了湖南新课标改革的题中之义,那就是让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挖掘一个题目背后的含义。

从审题上看,什么是“早”,“早”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所有考生应该很容易能想到“早”第一个含义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另一个稍微难想到,是“时间靠前,在一个时间之前”。

而“早”这个题目属于课堂上归纳的“单词型”题目。

“单词型”题目的特点是含义丰富、外延空间大,所以要想确定一个恰当的考生能牢牢把握的切入点我们只需要采用短语法和造句法来把这个题目的外延收敛、缩小,确保能够从一个小的切入口来行文。

例如:短语类型的“早晨”“早上的阳光”“早晚的事”“早间新闻”“趁早”“早安”“赶早”等等;句子类型的“出名要趁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上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早一点”“早一点是一种生活态度”“早一点做好准备”“道一声:早”“早一点长大”等等,这样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中心思想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自身掌握的素材库的内容和自己最想说的话而确定下来。

同时,“早”这个题目只要根据“高考作文主题四分法”,很容易判断出其主题是关于人生的:每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就是要趁早吗?早一点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正是完满人生吗?从反面角度来看,人生有很多遗憾,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发现和弥补呢?关于生活画面的:哪一位考生没有看到过早上磅礴而起的朝阳呢?哪一位考生没有自己抱怨说过“这个题目我早一点想到就好了”呢?哪一位考生没有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早晨起来轻声道一声“早”呢?其实这些东西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和交流过的内容。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3、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例作时代变革请不要放弃“习惯”一年一年,在时代的变革和变迁下,我们一点点的放弃了我们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习惯。

时代在进步,时代在改变,为了跟上所谓的“时代”,我们放弃了原本的我们,放弃了原本的习惯。

追溯回古代,买包子,老板会给我们用一张草纸包些拿着。

出门在外,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皇子王孙皆乘马车、轿子,或者骑自己的坐骑。

这种习惯,从夏商时期就一直被传承到清末。

这些习惯不是没有改进,而是在改进的同时我们在其中学会了不劳而获。

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祖先留下的,是我们继承过来的,是属于我们的,抢不走。

而恰恰是这些不在意的“习惯”毁了我们自己。

曾经的秦,他们用三根手指拿捏刻刀在竹简上刻字;后来的清,他们用四根手指拿捏沾有香墨的狼毫在雪白的纸上写字;今天的我们,却用上了是根手指在这里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

我们是改革了,我们是进化了,我们是站在科技发达的前沿,但请问:“我们变革以后,您是否还会用两根手指拿捏一支钢笔,在我们雪白的A4纸上写我们祖辈创下的行、草、楷、隶……书呢?”很早以前我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们一定非要用键盘来敲击自己的生活,不能传承中国的“美体”字,来书写我们华美的人生?我们的时代在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变化,我们也在其中悄无声息的“前进”。

我们的“前进”就是在摒弃了我们的习惯的前提下改变的,不是吗!看似没有新颖的漫画,看似没有意义的考题,其实从侧面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在吃鱼,谁去抓老鼠,谁去保留我们曾经的习惯?”我们学会了吃鱼,但是却忘记了怎么去抓一只老鼠,怎么去保护我们原有的“财产”和“资本”?非要等到那一天,突然有一只“狗”在我们的面前拿着一只心脏还在跳动的老鼠给我们说:“我才有本事传承你们祖先留下的东西,你们没资格”。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例文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例文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例文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以“绿色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试题解析】(一)什么是绿色生活: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2、我的绿色生活,表层的可以写你在具体的生活中的举措,深层的可以写心灵的绿色。

(二)绿色生活的方式: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4.使用节约型水具5.拒绝过分包装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7 一水多用8.随手关闭水龙头9.节约粮食10双面使用纸张11.垃圾尽量分类入箱1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3.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转自语文新高考博客(三)中国十大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各省语文作文题及写作指导全国卷Ⅰ题目: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这往往是漫画的寓意所在。

本图画内容一目了然,关键是要参透其寓意。

先围绕漫画文字“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进行审题立意,把中心确定为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职责(本分)。

可以批评吃鱼的三只猫: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对该抓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

其中一只猫安逸地享受,吃得脑满肠肥,神态怡然,另外两只猫对捉鼠的猫面露不屑之态,它们在议论、讽刺捉鼠的猫--“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可以赞扬不贪鱼而勇于捉鼠的猫。

猫的职责是捕捉老鼠,这是不容置疑的。

猫,它的主要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尽最大努力去打击各种各样的“耗子”。

这是好猫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

鱼可以比喻安逸的环境、优厚的利益、迷人的诱惑等。

可以从以下角度选其一: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多大,也不能迷失自我,要坚持干好本职工作。

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尸位素餐,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那些富二代、啃老族,那些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不就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

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

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

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不要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全国卷Ⅱ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信息网络时代,要不要阅读?阅读什么?如何阅读?这是教育关注的问题,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这则材料中甲、乙、丙、丁四个人关于“浅阅读”的对话,其实代表着对阅读的几种不同认识:乙和丙更喜欢简单轻松的阅读,并且将“浅阅读”界定为缓解压力、舒展个性的一种方式;丁对“浅阅读”这种方式持否定态度,提倡深入阅读;甲提出的问题很有启发性,值得深思。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可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对于一个全民进入“浅阅读”的时代,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极具现实意义和警示意义。

因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尴尬的状况是,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在认真阅读了。

所谓的“浅阅读”事实上并不具备阅读的价值,“浅阅读”意味着流行、短期的、缺乏回味的阅读过程。

缺失真正的阅读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文明和现代化的进程必须有赖于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传承,让年青一代认识到阅读所具备的巨大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题目,审题不会有问题,可写内容极为丰富:“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关系;时髦的“浅阅读”,读图时代的阅读;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失去了和得到了;默默读书,踏实做人;品味和咀嚼,流行与传统;等等。

总之,只有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课标卷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今年陕西省高考作文选用了材料作文形式,让学生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则材料的含意都较为浅近,便于考生理解。

第一、二则材料含意非常简单,通过动物在环境改变时如何生长、生存,揭示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第三则材料看似是“信心与成功”的关系,但稍加分析便不难得知正是老师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另类的“环境”,才使他们具有了成功的信心。

因此所提供的三则材料都揭示了人的成功和环境的关系。

基于此,学生既可以从“成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改变人”的角度阐释“人的成功与环境的关系”,又可以从“面对环境,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提升、发展自我”、“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等方面入手发挥。

今年的作文命题立意鲜明,既可以启发学生关注人文、人性,又能引发学生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山东卷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对这一写作材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切入:(1)可以从一些大的社会现象中来寻找写作的切入点,比如我们国家先后发生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还有世界各地发生的海啸、风雪灾害等等,这些可以告诉我们:灾害是无情的,是生活中的“阴影”。

但是人间是有爱的,而人间的友爱、人间的情谊则是“光明”的一面。

再比如社会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全国各地出现的跳楼、自杀等社会现象,还有刚刚在今年3、4月份以来的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的事件,都是社会现象中的“阴影”。

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项应对政策又是“光明”的。

另外,像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海世博会等,都要求我们应该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在陶醉于光明的时候,要敢于正视阴影的存在;看到存在阴影的时候,更不能忽视光明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客观冷静地应对人生的一切变化,才能或化危为机,或防微杜渐,或处变不惊,或知难而进。

以上素材可以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中,但要谈出二者的辩证关系。

(2)也可以从自己一个小的生活层面、自己的亲身经历等方面来记叙故事,只要能够阐述出人生中“光明”和“阴影”是一种辩证存在就可以。

但文章的主旨要引导人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注重引导人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年轻冲动走向稳重成熟。

就本篇作文来看,有利于考生展开自己的思路,关注生活,剖析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观念和认识,展示自己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最终能够引导考生从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转化到能够总结生活经验、指导生活、创造美好未来这样一个良性的轨道上来。

广东卷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可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

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如何确定“你”这个对象和展开对“邻”依存关系的演绎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

切入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或一个深切的感受。

试题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可有较多的立意角度。

这个命题作文,体现了时代精神,“你”可实可虚,人要生活在人群中,也要生活在社会、文化、自然等环境里。

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应相互关照,和谐相处。

人必然有“邻”,但以何者为“邻”,有时是可以选择的,在这种选择中体现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观。

简要列出几组分论点,供大家参考。

(一)与你为邻,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事。

与你为邻,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二)与你为邻,说出真话。

与你为邻,给出善意。

与你为邻,找出美感。

(三)寻找真邻。

寻找善邻。

寻找美邻。

如果同学们平时对“做人”“做事”“真”“善”“美”等关键词有过思考,做过素材积累,相信看到这个高考作文题目,你会从容、淡定很多。

江苏卷题目: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这个题目可理解为“绿色的生活”或“绿色地生活”,中心语“生活”可理解为名词“生活”,也可看作动词“生活”。

这样的作文题写作重点一般在修饰语上,也就是说此题的写作重点应在“绿色”上。

当然,也不可偏离中心语“生活”。

如此,首先就要准确理解把握并深入挖掘“绿色”的含义。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有“生命和希望”的含义,“绿色生活”即生机勃勃的生活,充满激情的生活,每一天都能进步、都能发展、都在成长的生活;“绿色”又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活”即低碳、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绿色”有“健康”之意,“绿色生活”即健康生活,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行为上的;“绿色”象征“和平”,而和平生活又可以令人展开无限思绪;“绿色”有“准许行动”的意思,我们在十字路口每天所见的绿灯就代表了“可通行”,“绿色生活”即公德、社会所允准的生活;“绿色”也代表“友善和谐、善于倾听”,如果从这些方面加以挖掘,一定能写出相对深透的内容。

“绿色生活”,还可以是理想中的生活。

今人在希冀,古人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们在思考,世人也都在追求。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难道不是孔夫子渴望的“绿色生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不就是孟老先生一生追求的“绿色生活”?至此,我们当然也就理解了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向世人揭示的“绿色生活”的真谛。

总之,“绿色生活”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人们的一种生命的理念、生活的方式和宁静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