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 II 卷作文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 II 卷作文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 II 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在我们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经常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如自我认同、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等等。
在这些压力中,青少年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
这个空间,可能是现实中的一个安静的角落,也可能是虚拟世界的一个平台。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放松、沉淀、成长。
这种对于"自己的空间"的需求,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自己的空间"对于青少年而言,既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的地方,也是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
它可以是一个阅读的角落,一个写日记的瞬间,一个做剪报的午后,或是一个独自跑步的清晨。
在这里,他们可以遇见自己,对话自己,发现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也可以感受到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以及未来的想象。
但是,我们也要引导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
它只能提供临时的安慰和解脱,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积极参与,勇敢面对挑战,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总的来说,"自己的空间"是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是他们的一个精神避风港。
我们应该理解这个需求,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个空间,用它来促进自己的成长,而不是逃避现实。
这个话题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青少年的成长。
2 青春的独白:我的空间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青春始终如一朵盛开的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导语】语文作文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很多同学多会发生作文离题的情况,所以作文审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审题过程中也可以引入热点素材增加分数。
那么,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提问: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回答:一、审题1.记叙性材料作文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寓言。
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2.引语式材料作文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仔细分辨。
3.漫画式材料作文二、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方法技巧1.领悟主旨法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处深挖立意。
2.把握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有些材料,结构层次明显,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含意。
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综合,可找到合适的立意。
5.求同存异法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参考一、审题立意审题立意要深刻,简而言之就是辩证分析和以小见大。
我们在看到作文材料时,要仔细阅读,从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和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和辨明材料,提炼出的中心论点或者说主旨立意,要有高度概括性,也要有思想深度。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概述所谓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指这样的一类材料作文:该作文题中的材料所列举的对象、话题、认知、观点或者做法往往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都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我们把这种具有较强思辨性的材料作文称之为思辨型材料作文。
应该说,思辨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同时,思辨型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切入点不是唯一的,是灵活而开放的,考生不容易偏题,只要稍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能谈一谈,都能拿到一个保险的分数。
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老师认同度高,学生也很喜欢写。
但是,正是因为思辨型材料作文没有审题方面的难度,因此它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就高了,也就是说,考生想要拿高分也不容易,你得好好构思构思,写出点深度(体现出你的思辨能力)。
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最能拉开考生写作水平、拉大写作分差的作文题,因此它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辨证思维?1.水能载跑,亦能覆舟。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3.三上每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聚沙成塔、集腋成装、积羽成舟——量变严生质变高考议论文与辨证思维2021年高考作文文题:[2021·新高考全国I卷]体育之效与强弱之变。
[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2021·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2021电全国乙卷]“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主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为主题。
[2021·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络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2021年全面开花:二元思辨,三元思辨。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词,思考关键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确定文章的立意。
切忌随意替换关键词概念,随意拓展关键词范围,随意抽象关键词含义。
比如材料让你谈论如何实现你的理想,那你就不能只谈什么是你的理想。
材料关键词是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而你理解成了理想,实际上把关键词的范围扩大化了。
二、标题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
我们一向对好标题没有什么定义,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一窝蜂地流行什么标题,什么就是好标题。
显然,这些年大家对《人民日报》社评情有独钟,于是顺便也就对对仗似乎格外亲昵了。
其实,标题也是有风格的。
标题跟文章的风格相一致。
文章如果生动诙谐,文章就不妨叫《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
前一个题目妙在大词小用,后一个题目妙在巧用比喻。
如果是实实在在的实用类文本,那就叫《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也不见得水平低。
所以说,好标题的标准最好是要和文章的内容风格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和文章的内容保持一致。
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的文章标题是标题,内容是内容,二者可以不沾边,或者只反映文章的某个侧面。
一些标题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当然只是标题的一种类型。
其他标题比如《从×××说开去》,就是文章的一个引子。
但是如果你要把标题定位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那就必须把标题说全面。
否则就是犯了文题不符的毛病。
就像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的是你的文通字顺,表达正确,观点,结构,而不是你的文采一样,好的标题当然也不是看你是不是采用了对仗的形式。
三、结构文章贵在有文理。
结构是文章核心骨架,它决定着文章的筋络,血管,皮肤,形体的走向和样貌。
没有结构的文章不叫文章,叫文字。
文字不能叫一篇,应该叫一堆。
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决定文章的形式。
结构当然包括在形式当中。
我们以高考作文为例:如果材料是陈述评价类(意思是说材料已经给了足够的陈述和评价,观点已经定型,你只需要演绎就可以了),比如双奥之城材料,你的探究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最好采用并列式分论点结构模式。
2024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写作指导

6.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掘新问题 7.善用科技之翼,做人工智能主人 8.莫被人工智能异化心灵,成为它的奴隶; 9.君子善假人工智能;丰盈你我人生 10.于善问中求思,于求思中致远
名言金句
1霍金曾言:“人工智能的崛起,或成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亦或是最糟糕 的。”这句话警示我们,面对AI的飞速发展,既要看到其巨大潜力,也要警惕潜 在风险。
2024全国Ⅰ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 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 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便利让我们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提高了效率; 但另一方面,这种便捷性也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 限制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文章。例如,可以讨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待问 题的态度,是否让我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含义。也可以探 讨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广泛探索,以及如何平衡科技的 便利性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避免被人工智能“矮化”等。
4.人工智能的崛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也带来了深深的忧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AI的精确与迅速无疑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的进.,但我们也必须警惕,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我们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 的能力。
5.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解答复杂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其强大的计算 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性也可能让我们忘记 问题的本质,甚至可能削弱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课件

2024深圳一模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 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意 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我经历挫折, 为了自己, 也为了别人 长河终入海, 曲径泽四方
审题过程:
*第一句话关键词是曲折向前,意象是河流;第二句 话关键词是为了抵达,意象是大海;第三句话关键 词是为了流经,意象是土地。 *句子关系:总分结构(…,不只是…也是…) *两句分句的联系:都是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了自己 河流入海 广阔舞台 第二个目的:为了别人 滋润土地
换位思考收礼物:钱难有情,礼却无价
2023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
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人们 技术 时间 掌控 仆人
直接把关键词替换成主人
求同: 1.技术都是发展的、进步的(这是人类积极的追求) 2.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逆(这是自然客观的现实) 存异: 1.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时间的有限又限制了我们随意选择 3. 有的人理性地把技术当工具(提高效率掌控时间) 4. 有的人盲目的把技术当玩具(沉迷技术浪费时间) 5. 还有人过度理性追求节约时间(错过生活风景)
2025届高考语文 作文审题立意专题
作文?精准切题! 快速?得出立意!
高考作文:
底线保障>>> 不能不会写 底线中的底线 >>>不能跑题
审题
从命题人给的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
一句话 一段话 结合阅读题 结合课文
分析每个 字(审题)
出题人 角度 (立意)
决定了 写什么 怎么写
审题技巧: 1、拆分句子,分析关键词 2、找出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 3、联系现实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 题目换一种说法表达出来,进行延申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指导:审题立意 课件23张

或几个角度立意。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打分标准(二档:12——16分)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 打分。(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三)挫折 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 ,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审题是驭文之首术,立意是谋篇之大端。审题是指通过对文章 题目、材料等诸多要素的审察、辨析、思考来准确把握题意指 向和题意范围,再选用适合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并据此立意构 思。而文以意为主,因此立意与审题又密不可分,它以审题为 基础,在明确题目核心内容之后,确立自己的写作范围和方向。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 至文章思想的深度。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作文。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 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 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 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 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 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 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 猫就不奇怪了。
关键词是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这些通常都是关键 词,具有暗示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选择立意的突破口 。而有些关键词则需要在隐晦的材料中自己概括。关键 句主要指材料中表达一定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这 些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核心。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 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 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 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 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2018-01-11
【单个材料】
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指导】指导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1】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指导】通过指导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
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指导】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指导,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指导】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指导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指导】指导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
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