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及系统复习(课堂PPT)

合集下载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新版.ppt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课件-新版.ppt

微波传输线 发射脉冲
发射机
T/R 触发器
天线 回波
接收机
电源
船电
显示器
Fig1-2 (2)
回波 船首线 方位
精品
T/R
Receiver
Transmitter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一、基本组成七部分及作用:
1、定时器(触发电路、同步电路等): 是雷达的指挥中心,产生周期性的窄脉冲——触发脉冲 送:1)发射机:控制发射开始 2)接收机:控制近距离增益 3)显示器:控制计时开始
船舶导航雷达
精品
第一章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引言
Radar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雷达:发射微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 和测定目标信息
现代雷达 IBS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位、导航、避碰
主要传感器
精品
雷达 罗经 计程仪 GNSS AIS ECDIS
二、船用雷达单元构成:
1、三单元雷达: 收发机(触发电路、发射机、接收机、收发开关) 显示器、天线、中频电源
2、二单元雷达: 天线收发机、显示器、精中品频电源
荧光屏的单位长度:在不同量程代表不同的距离
二. 雷达测方位原理
1、利用收发定向天线 ,只向一个方向发射雷达波且 只接收此方向上的目标的反射回波
2、天线旋转依次向四周发射雷达波,则可探知周围 物标的方位——天线的精品方向即目标的方向
触发器
天线
方位与 船首线
收发机 回波
显示器
ARPA
Fig1-2(1)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作用
5、接收机:超外差式,将微弱回波信号放大千万倍以符合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气象观测
雷达在气象领域用于降水监测 、风场测量等方面,为气象预 报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
持。
CHAPTER 02
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功能
产生射频信号,通过天线 辐射到空间。
组成
振荡器、放大器、调制器 等。
关键技术
高频率、大功率、低噪声 。
接收机
功能
01
接收空间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并进行放大、混频、滤波等处
CHAPTER 04
雷达系统性能参数
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探测距离
雷达能够探测到的最远距离,通常由发射功 率、天线增益和接收机灵敏度决定。
速度分辨率
雷达区分不同速度目标的能力,通常由信号 处理算法决定。
分辨率
雷达区分两个相邻目标的能力,通常由发射 信号的波形和接收机处理决定。
角度分辨率
雷达区分不同方向目标的能力,通常由天线 设计和接收机处理决定。
距离分辨率
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决定了雷达能够区 分相邻目标的能力,主要受发射信号 的带宽和脉冲宽度等因素影响。
多普勒效应与速度分辨率
多普勒效应
当发射信号与目标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回波信号会产生多 普勒频移,通过测量多普勒频移可以推算出目标的运动速度 。
速度分辨率
雷达的速度分辨率决定了雷达能够区分相邻速度目标详细描述
相控阵雷达利用相位控制方法来改变雷达波束的方向,从而实现快速扫描和跟踪 目标。相比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具有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中高速、高机动目标作战环境。
合成孔径雷达(SAR)
总结词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在飞行过程中对地面进行多次成像,将各个成像点的信息进 行合成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

雷达原理及系统课件:hotz-雷达系统-第一章

雷达原理及系统课件:hotz-雷达系统-第一章
发射脉冲串波形时可能产生距离模糊
脉冲雷达的最大无模糊距离:Rmax=cTr/2
发射脉冲串波形时可能产生速度模糊 脉冲雷达的最大无模糊多普勒:fdmax=fr/2
10
2020/4/29
常见雷达波形介绍
两大类脉冲串波形:相参脉冲串和非相参脉冲串
A.源正弦波 B.相参脉冲串 C.非相参脉冲串
11
2020/4/29
第一章 雷达系统基础
1.1 常见雷达波形 1.2 雷达信号模糊函数
1
2020/4/29
背景
发射机 收发开关
天线
目标
终端 显示
信号 处理
接收机
R
雷达依赖天线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并接收由目标散 射的电磁波,以确定目标的存在。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具有一定的形式:连续波或脉冲 串,单频的或调频、调幅或相位编码的
27
分辨力
2020/4/29
距离模糊函数与距离分辨率
时延分辨常数 的频域形式
的自相关函数
: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是一对傅立叶变换对 :帕斯瓦尔关系式
频域形式为:
28
2020/4/29
距离模糊函数与距离分辨率
有效相关带宽定义:
★有效域 : 反映了
的能力
频域 :反映了
1(均匀谱)
宽的有效相关带宽反映高距离分辨力
30
2020/4/29
速度模糊函数与速度分辨率
速度分辨问题描述
A、B相对雷达距离相同
fd
fd'
fd
f
' d
fd
只有径向速度差vr 多普勒频移
A
以目标A为基准,则:
fd
2vr
B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件

4 雷达抗干扰性能
指雷达系统对外部干扰源的抵抗和抑制能力。
主流雷达系统
雷达系统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 领域,雷达系统可以 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如从空中、地面和舰 船上操作的雷达系统。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系统是安装 于航空器上的雷达设 备,用于探测和追踪 空中和地面目标。
地面雷达
地面雷达系统用于检 测和追踪来自空中和 地面的目标,广泛应 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负责探测目标 并获取返回的信息。
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出目标信息。
雷达系统技术指标
1 雷达探测距离
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2 雷达探测范围
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大半径。
3 雷达精度
指雷达系统对目标位置和属性的测量精度。
4 地质勘探
雷达系统通过地下目标的探测和分析,可用 于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
雷达系统的未来
1
雷达系统发展趋势
雷达系统将继续朝着更高的探测距离、更快的信号处理和更强的抗干扰性能方向 发展。
2
雷达系统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自动驾驶、安防和环 境监测。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 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的概述。包括雷达系统的简介、应用以及雷达原理的电磁波 与反射、测距原理和信号处理过程。
雷达系统的组成
发射器与接收器
发射器负责发射雷达脉冲信号,接收器接收经 过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
接收机
接收机用于接收和放大从天线接收到的雷达信 号,以供后续的信号处理。
天线系统
舰载雷达
舰载雷达系统安装在 舰船上,用于探测和 追踪海上和空中目标, 具有强大的远程探测 能力。

雷达系统原理PPT课件

雷达系统原理PPT课件

双重目标图像
• 当本船附近有一个大的反射面并处于与本船接近垂直的距离时 (如,本船正从一 艘大船旁边经过,等),雷达电波在本船与其 他船之间反弹。因此,2 到 4 个图 像可能会等距离的出现在目标 的方向上。由于多重反射造成的假图像被称为“双 重目标” 。 出现这种情况时,离本船最近的回波图像为真正的目标。 可以注 意到,当本船与相关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发生变化时,双重目标也 会消失。 因此,这种假回波图像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
脉冲(波束)宽度
• 脉冲宽度是指在主瓣中辐射功率密度为最大辐射功率密度(-3dB) 的一半的角(也 被称为“半值宽度”
雷达无线电波特性
• 雷达的无线电波略沿地表方向传播(主要视线)。这一特性的变 化取决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的 密度,其一般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总之,雷达 的视线距离 D 比光学视距要长 约 6%。
携带 SART 船的实际位置
• 若本船位于 SART 位置的 1 海里以外, • 第一道显示的回波位置为距 SART0.64 海里 • 第 12 道回波为 SART 的实际位置。 • 若本船进入 SART 1 海里以内范围, • 显 示的扫描速度加快, • 该回波的长度为距 SART 实际位置 150 米。
雷达系统原理
什么是雷达系统?
• 雷达是从天线发射称为微波的甚高频无线电波的导航设备。发射 的无线电波经过 目标(如其他船,浮标,小岛等)反射回来,并 通过相同的天线接受后转换为电 信号。再将这些电信号发送给显 示单元进行显示。雷达使在夜晚或大雾的情况下 发现视线以外的 目标成为可能,并可以使船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 由于天线发射 的同时在旋转,这样就使本船周边的情况便一目了然。 雷达发射 的微波信号被称为脉冲信号,发射和接收这些信号是交替进行的。 一次 360 度的旋转就有上千的脉冲信号被发射和接收。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

雷达对抗的重要性
取得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典型战例1: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地登陆,盟军 完全掌握了德军德40多不雷达的参数何配置, 通过干扰何轰炸,使德军雷达完全瘫痪。盟军 参战的2127艘舰船,只损失了6艘。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凭借高技术优势,在战争 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各种电子对抗手段,使伊 军的雷达无法工作、通信中断、指挥失灵。双 方人员损失为百人比数十万人。
电子战(EW)的含义
电子战是敌我双方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破 坏敌方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 的利用或对敌方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 击、杀伤,同时保障己方武器装备效能 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军事 行动。
电子战(EW)的含义
传统的电子战: 电子对抗(ECM),包括电子侦察、干扰、
隐身、摧毁。 电子反对抗(ECCM),包括电子反侦察、
先看几个著名的电子战经典战例:
——1982年6月9日,叙以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一方面用 RC-707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电子干扰,同时用E-2"鹰眼" 空中预警机掩护导航,用"标准"和"狼"式反辐射导弹将叙 军苦心经营10年的19个导弹基地全部摧毁。
——1986年4月美军空袭利比亚。"软杀伤"与"硬摧 毁"手段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仅仅12分钟就完成了代号 为"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攻击战, 使利比亚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
处于抗干扰和反侦察地需要,许多雷达具有改变发射 信号的载波频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冲波形或者其它调 制参数,变化的时间可能在秒、毫秒甚至脉间。 信号威胁程度高、反应时间短
2)近年的分类方法
电子干扰

雷达原理介绍ppt课件

雷达原理介绍ppt课件

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以转化为视频信号(即中心频率等
于0)。正交解调接收机即可完成这样的下变频处理:
sm(t) = s(t) exp(-j2 f0t) 可见,正交解调处理将信号的中心频率降低了 f0 。
|s( f )|
s(t)
sm(t)
正交解 调前
exp(-j2 f0t)
0 |sm( f )|
f0
f
正交解
基本原理
发射系统 接收系统
目标
将雷达的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就可 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根据这些 信息,雷达进而可以完成对目标的检测、跟踪、识 别等任务。
基本原理
发射信号:
Tp
t
Tr
雷达发射周期性脉冲,记脉冲宽度为 Tp,重复周期为 Tr,雷达峰值功率(即脉冲期间的平均功率)为Pt,雷达 平均功率(即周期内的平均功率)为Pav,工作比(即脉冲 宽度与重复周期之比)为D。显然有:
SNR = Ps / Pn 显然SNR越高,目标回波就越显著,就越有利于信号分析。
发射功率
不考虑各种损耗,影响目标回波峰值功率Ps的因素有:
雷达发射峰值功率Pt、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 、目
标与雷达的相对距离R。它们之间存在关系:
Ps= Pt /R4 是与雷达系统及环境有关的常数。若 过小或R过大,则
Tp
t
响应的 3dB宽度称为雷 达距离分辨率,它表征 了雷达将相邻目标区分 开的能力。若接收机没 有脉冲压缩,可用发射
与雷达相距r的目标回波相对于发射脉冲 脉宽Tp近似距离分辨率;
的延时 = 2r / c,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若有脉冲压缩,分辨率
那么,与雷达的相对距离差为r的两个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W
G 发射天线增益

Ar 接收天线有效面积(孔径)m2
工作波长 m
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m2
R 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m
Pr min 接收机灵敏度 W
未考虑因素:大气衰减与路径(多精径选,课件曲p率pt),目标特性与起伏
9
1.1 雷达的任务
举例:
某雷达发射脉冲功率为200KW,收发天线增益为30dB,波长0.1m,抗研究所 2014年2月
精选课件ppt
1
主要内容
1、绪论
2、雷达发射机
3、雷达接收机
4、雷达终端显示器与录取设备
5、雷达作用距离
6、目标距离的测量
7、目标角度的测量
8、目标速度的测量
精选课件ppt
2
主要内容
9、连续波雷达 10、脉冲多普勒雷达 11、相控阵雷达 12、数字阵列雷达 13、脉冲压缩雷达 14、双基地雷达 15、合成孔径雷达
收发信号载波频率的差(多卜勒频率)
举例:
fd
ttrt2Vr
2t
tr 2R0Vrt c
频率为10GHz的雷达,当目标径向速度为300m/s时,其多卜勒频率为
c f3 1 1 18 0 H m 0 0/s z0 .0m 3 ,fd2 0 3 .0m m 0 3 /s 0 2K 0Hz
精选课件ppt
8
灵敏度为-110dBm,不考虑大气损耗等,试求其对=1m2目标的最大作用
距离
1
Rm
ax
2
105 1032 0.12
4 3 1014
1
4
1
2 1023
4 3
4
100.786km
精选课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外差技术
无线电波 选频滤波
fRF
fIF
混频器
滤波
解调
解调输出 滤波
fL 本振
如图所示,当接收的电波频率fRF变化时,本振频率fL和选频滤
波器的中心频率f0= fRF能够同步改变,从而使输出的fIF固定不
变,这种技术称为外差技术,当fIF低于fRF而高于信号带宽B时
就称为超外差技术。超外差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
20
基本雷达方程推导
距离R 处任一点的雷达发射信号功率密度:
测距精度与发射信号(时宽)带宽(或处理后脉冲宽度)有关, 脉冲越窄、性能越好
.
6
测角
利用天线方向性实现
目标角位置:方位角α 仰角β
α
接收回波最强时的天线波束指向
天线尺寸增加,波束变窄,测角精度和角分辨力提高 角位置还可以利用两个分离接收天线收到信号的相位差来决定
2π弧度=360°=6000密位,1密位=0.06 °
《雷达原理与系统》 课程复习
.
1
• 什么是雷达(radar)?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无线电探测与测距
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和仰角
测量目标的速度
提供目标的其他信息,如:形态、表面信息等
.
2
• 雷达坐标系
球(极)坐标系
斜距R,雷达到目标的直线距离
仰角β,目标斜距R与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OB在铅垂面上的夹角
.
7
测速
利用回波多普勒频移测相对速度
v
vr
fd
2vr
vr vcos
fd :多普勒频移(Hz) vr :雷达与目标之间的径向速度(m/s) λ:载波波长(m)
当目标向着雷达运动时, 0 > vr ,回波载频提高; 反之0 < vr ,回波载频降低。
径向速度也可用距离的变化率来求得
.
8
利用足够高的分辨力获得 目标的尺寸和形状
信号强度的变化范围。
过载时的Si /Si min,80~120 dB
.
18
• 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接收机输入端信号噪声比与输出端信号噪声比 的比值。其公式为:
规定输入噪声以天线等效电阻 RA在室温T 0 = 290 K
时产生的热噪声为标准
.
19
雷达显示器的主要类型
• 距离显示器。A显,J显 • 平面显示器。PPI显示器 • 高度显示器。E显
脉冲发出时间点的功率Pt,脉冲期间射频振荡 的平均功率。
工作比,占空比
输出和输入的功率比
• 总效率
.
输入发射机的总平均功率
15
习题
• 某雷达发射机峰值功率为800kW,矩形脉 冲宽度为3μs,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Hz,求 该发射机的平均功率和工作比。
.
16
雷达接收机
作用:通过适当的滤波将天线上接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从噪 声和干扰中选择出来,并经放大和检波后,送至显示器、信 号处理器或由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终端设备中。
例:一单基地脉冲雷达目标回波时延为1μs,求 目标离雷达的距离。
解:由公式 R c t r 代入参数可得 R150m 2
常见时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距离:
1μs--0.15km, 6.67μs--1km, 12.3μs--1.852km(1海里), 10μs--1.5km, 100μs--15km, 1ms--150km,
.
12
从地面或水面的反射影响来看:水平极化的米波雷达, 由于地面反射,波瓣分裂;地面反射对厘米波影响较小, 故中等作用距离的引导雷达均采用厘米波段。
从杂波干扰的影响来看:在目标(飞机)与云、雨相混 的情况下,由于飞机的尺寸远大于水滴的尺寸,依目标 的反射特性,采用大的λ可以提高输入信杂比。当目标 (飞机)以地物为背景时,由于飞机的尺寸远小于地物 的尺寸,依目标的反射特性,采用小的λ较好。
频率选择因素:体积、分辨力、用途、功能
.
11
• 工作波长的选择
从接收机灵敏度来看,须考虑所选λ下接收机内部噪声和大
气噪声大小以及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 λ应长一些。
从提高距离分辨率、角分辨率、天线增益的角度来看,希 望λ要短一些。
从目标检测来看,目标的散射特性与λ有关:当目标尺寸 >>λ时,目标对电磁波以散射为主,以绕射为辅,RCS大; 当目标尺寸<< λ时,目标对电磁波以绕射为主,以散射 为辅,RCS小;对隐身目标,波长在两个极端即米波或毫 米波为好。
β
α
方位角α,目标斜距R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OB与某以起始方向(参考 . 方向)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3
•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
单基地脉冲雷达
发射机 电信号 收发开关
接收机
收发开关
天线.
天线 电磁波 大气 大气 回波 目标反射 4
测距
利用发射信号回波时延求得
tr
tr
2R c
C :光速,
R ctr 2
.
5
距离分辨力: R c c
2 2B
角分辨力:
1 2
0
k
D
τ:脉冲宽度 B:信号带宽 β0:天线半功率宽度 λ:信号波长 D:天线孔径
.
9
习题
• 已知脉冲雷达中心频率f0=3000MHz,回波 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μs, 回波信号的频率为3000.01MHz,目标运动 方向与目标所在方向的夹角60°,求目标 距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
13
雷达发射机的任务和基本组成
• 任务 产生大功率的特定调制的电磁振荡即射频信号
• 组成
单级振荡式 大功率电磁振荡产生与调制在一个器件中同时完成 主振放大式 先产生小功率的CW 振荡,再分多级调制和放大
.
14
雷达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 输出功率
输出信号功率
平均功率 峰值功率
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功率能量Pav ,脉冲重复周 期内的输出平均功率。
工作稳定、中频部分可标准化等. 优点。
17
• 接收机主要质量指标
1.灵敏度:Simin ,用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Simin 表示, 检 率测Pd灵时敏的度输,入给端定的虚信警号概功率率:Pfa ,达到指定检测概
通常所需接收机 gain = 120 ~ 160 dB ,
Simin=-120~-140dbw 主要由中频完成。 2.动态范围:表示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输入
v
vr
R ctr 2
fd
2vr
vr vcos
.
10
雷达的工作频率
f =c /λ
只要是通过辐射电磁能量,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 对目标探测和定位,都属于雷达系统的工作范畴。
常用雷达工作频率范围:220MHz~35GHz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4MHz~5MHz 地波超视距雷达:2MHz 毫米波雷达:94GHz 雷达频段划分和对应频率-- 书P7,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