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辽海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我爱我家乡①②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辽海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辽海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我爱我家乡①②》 (2)第2课《冷色与暖色》 (4)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8)第4课《四季的感受》 (14)第5课《感觉肌理》 (18)第6课《美妙的拼贴画》 (21)第7课《学学剪纸》 (24)第8课《安徒生与剪纸》 (34)第9课《变化的剪纸》 (37)第10课《识别公共标志》 (40)第11课《环保标志设计》 (44)第12课《生活提示卡》 (47)第13课《黑白纸版画》 (50)第14课《彩色纸版画》 (54)第15课《经纬纸编》 (57)第16课《软陶乐趣》 (61)第17课《彩泥面塑》 (64)第18课《泥板浮雕①②》 (67)第19课《龙舞神州》 (70)第20课《彩狮呈祥》 (74)第1课《我爱我家乡①②》1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产。
能用画笔描绘家乡的景色,培养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的深入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学习观察、比较、欣赏、评述的方法。
3、学生体会作为家乡小主人的骄傲,及作为家乡人的责任、义务,并能在“爱我家乡”的活动中成长起来。
2学情分析介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欣赏风景的偏低,对家乡美丽的风景认识的不足,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和美丽的风景3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设计“家乡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难点:对家乡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有深刻理解,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4教学过程4.1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导入】我爱我家乡课堂导入:回忆:你利用课余时间去过家乡的哪个漂亮的地方。
2、提问:你喜欢这些地方吗?3、游戏:“家乡之最”大比拼。
4、引出课题:我爱我家乡2【讲授】我爱我家乡讲授新课1、交代目标:设计“家乡一日游”。
2、出示旅行社招聘小导游的招贴,要求设计“家乡一日游”的参观路线图。
3、以组为单位合作设计绘制参观路线图,并选代表阐述本组的设计思路,应聘小导游。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基本情况2. 家乡的文化传统三、教学难点1. 怎样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2. 怎样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四、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书籍等资料2.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搜集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互相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家乡资料,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4.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的文化传统,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后向代表请教,了解更多的家乡文化。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家乡”。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家乡地理位置介绍学生通过地图或谷歌地球软件,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其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2. 活动二:家乡气候特点探讨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每组选择一种特色气候现象,通过图片、数据、故事等形式展示,并解释其对家乡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并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文化传统,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现状。
3. 采用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家乡的故事、欣赏家乡的风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展示等。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3.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三、教学重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发现家乡的美。
2.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
2. 准备调查表、画纸、彩笔等用品。
3.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家乡的景区、企业等。
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1.2 教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乡镇等。
观察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等。
1.3 教学活动:1.3.1 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地图或图片,共同讨论家乡的地理位置。
1.3.2 学生观察家乡的气候特点,记录在调查表上。
1.3.3 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记录在调查表上。
1.4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2 教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如传统节日、历史遗迹等。
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饮食习惯、传统手工艺等。
了解家乡的名人故事,如历史人物、现代杰出人士等。
2.3 教学活动:2.3.1 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共同讨论家乡的历史演变。
2.3.2 学生观察家乡的民俗风情,记录在调查表上。
2.3.3 学生讲述家乡的名人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爱我家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我爱我家乡》这一课旨在引导四年级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与情感逐渐淡化,本案例将紧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发现家乡美的眼睛和心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升美术技能,更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珍惜本土文化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与分享,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新意识和乡土情怀的乐园。
1.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提高创作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邀请同学、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从多角度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技能提升和价值观的培养。
4.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为今后的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本案例充分利用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重视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创作实践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提高。
4.学会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特色,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观察家乡,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爱我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学习: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的表现力。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充实,具有创意,能体现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绘画作品要注重细节,色彩搭配合理,画面整洁。
3.短文要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真挚的情感。
作业评价:
1.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技巧、创作思路、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进步。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展现家乡的特色。
5.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度,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
2.难点: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家乡美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个人独特的情感和风格。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教师关注学生创作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传统艺术等。
3.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2.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1.2 气候特点1.3 水资源1.4 动植物资源第二章:家乡的人文景观2.1 历史遗迹2.2 民俗风情2.3 传统艺术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3.1 产业特点3.2 农业发展3.3 工业现状3.4 旅游资源第四章:家乡的社会进步4.1 教育发展4.2 医疗条件4.3 基础设施4.4 民生改善第五章:家乡的民俗活动5.1 传统节日5.2 特色美食5.3 民间艺术5.4 风俗习惯六、家乡的历史与文化6.1 历史沿革6.2 地方名人6.3 文化遗产6.4 传统文化传承七、家乡的自然保护7.1 生态环境现状7.2 自然资源保护7.3 可持续发展策略7.4 环保活动与教育八、家乡的现代生活8.1 城市规划与发展8.2 社区生活8.3 科技应用8.4 居民生活方式九、家乡的未来展望9.1 经济发展规划9.2 社会建设目标9.3 文化发展计划9.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十、家乡特色实践活动10.1 特色手工艺品制作10.2 地方美食制作与品尝10.3 民俗游戏与活动10.4 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家乡的自然环境难点解析:水资源是家乡的重要自然资源,涉及到水文、水系、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我爱我的家乡》

第一课时《我爱我的家乡》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2、动:采集与分享教学目标:1、从歌曲中感受祖国家乡的多姿多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家乡对生活无尽的爱。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内容,选择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新词唱一唱。
4、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音乐积累。
教材分析:《我爱我的家乡》歌曲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和一个补充句组成,旋律质朴抒情,歌词寓意深刻,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采集与分享可以不受教材局限,让学生充分自由选材,能够丰富学生音乐积淀。
教学重点:用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气息的控制,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教学过程:一、导入:1、与歌曲相关内容学习:我们学过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诗句?(同学发言)《我的家在日喀则》《如今家乡山连山》《外面的景致》等都是赞美家乡的歌曲,请同学们唱一唱。
(放音乐伴奏)2、讨论: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值得赞美的景致?3、欣赏《我爱我的家乡》提问:1)说说我的家乡是哪里?(中国)2)歌中唱了我的家乡哪些可爱的地方?3)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宫殿”“宽阔的海洋”“最长的城墙”是指的哪里?4、知识介绍: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上,8848余米,终年积雪。
最长的城墙:长城宽阔海洋:我国东临太平洋。
古老的宫殿:故宫三、学唱歌曲: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默唱歌曲。
3、找出难点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附点八分音符等处)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整体听唱6、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龙唱7、完整演唱全曲。
8、再听范唱,思考: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表现?(抒情优美,速度中等,气息连贯)9、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10、尝试将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歌词唱一唱四、采集与分享:1、说说各地的民俗及风俗习惯,通过歌曲或动作来表现地域特点。
2、猜猜看:谁了解的音乐作品最多?(老师将准备的各地民歌让学生猜地名或曲名)五、总结下课。
《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5.学习评价设计中班幼儿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喜欢新鲜事物。
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
思维力方面,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
所以课程中运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法和手段,来吸引幼儿。
6.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歌曲《我爱你中国》,进行活动导入。
导言:小朋友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正在茁壮成长,让小朋友幸福成长的祖国,今天是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是一个让我们自豪、骄傲的国家。
二、基本部分1.欣赏图片,介绍图片内容:(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标志(2)水立方、鸟巢是北京的建筑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象征,奥运会开到了我们国家,射界各国的体育健儿聚集在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我们将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当代中国的强盛和伟大,全国上下都特别的高兴和自豪(3)我们的祖国是世界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联合国总部的上空。
我们国家的朋友很多,我们已经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4)我们祖国应世界联合国的要求,向海地派出了维护世界和平部队,成为担负起保卫世界和平的国家。
所以解放军叔叔不仅担负着保卫祖国的人物,他们还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2.讨论:看我们的祖国一天天强大,你的感受如何?你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喜事说明祖国变得日益强大3、播放影音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义勇军进行曲》请幼儿欣赏师:小朋友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及这首乐曲分别叫什么?幼:(《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对!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时被定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师:小朋友刚在画面上看到了,每当这首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就有一面鲜艳的旗帜冉冉升起,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看到一面什么样的旗帜升起来了?幼:(红旗;五星红旗;方形状的红旗等等)4、出示实物五星红旗请幼儿仔细观察师:这面旗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旗面上有什么?幼:(长方形,红色,星星等)5、出示绘画材料,绘制五星红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辽海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我爱我家乡①②全套
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产。
能用画笔描绘家乡的景色,培养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的深入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学习观察、比较、欣赏、评述的方法。
3、学生体会作为家乡小主人的骄傲,及作为家乡人的责任、义务,并能在“爱我家乡”的活动中成长起来。
2学情分析
介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欣赏风景的偏低,对家乡美丽的风景认识的不足,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和美丽的风景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设计“家乡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难点:对家乡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有深刻理解,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