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小学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美术优选教案及反思范文.doc
四年级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示例

四年级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示例美术教学反思11.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一样资料,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
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
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供给丰富的形象资源。
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我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我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这些就是我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
小学美术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资料去选择和指导,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善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教学反思2一、实践教学的应用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感受娱乐之中的欢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
小学美术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第9课《对称的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对称的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对称的美》一、教材分析对称的美》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是有关美术形式法则教学的内容。
本课是在二年级上册《对折剪纸》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用对称形式创作剪纸作品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切入点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单个或多个物体构成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形式美感。
学生将体会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存在的对称现象,理解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运用对称法则能够表现出对称的形式美。
并研究运用对称的法则通过对折剪的手段创作作品的方法,创作有人物或其它物象组合的对称形式的剪纸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的形式法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折剪纸》一课中已初步了解对称的形式美感,对于进一步理解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形式美有了基础。
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见到的很多,往往会局限在对单个物体的对称和绝对对称的认识上。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对称形式的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具有对称形式美感的现象,并灵活运用对称法则创作艺术作品。
学生在研究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剪纸工具和材料的特点,能够运用各种剪纸的方法创作艺术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中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并富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剪纸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了解剪纸文化的特色,研究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创作富有对称形式的剪纸作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关“对称”的知识,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形式特点,并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对称的法则表现人和物体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创作对称形式的剪纸作品,表现多个人物、动物或其它事物的组合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剪纸文化,观察自然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对称形式在生活中存在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感知对称图形的美,掌握对称形式原理和对称物体的特点,运用对称的形式创作剪纸作品。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反思《聚聚散散》教学反思《聚聚散散》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聚聚散散在美术构图中的作用,用聚聚散散的形式来表现画面。
讲授本课时,我先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见过烟花,用烟花被点燃升到空中后,出现亮点的聚散形成美丽的图案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时,以小组活动为单位,通过他们摆放、分析、观察、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又通过欣赏不同的聚聚散散作品总结聚聚散散的特点,最后拿聚聚散散作品与聚的作品、散的作品进行对比,得出聚聚散散在美术构图中的作用及给人动态的感觉。
不足之处的地方在于,在讲聚聚散散时,范围适当再宽一些,应结合其他方面的聚聚散散,如:军队里的聚聚散散是一种美,但散开正步走时排列很整齐也是一种美。
通过本次授课,我体会很多,我在备课时要多联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考虑问题再全面些,讲课的内容再拓宽点,能使学生快乐固然是好,但我必须加强课堂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良好的纪律是课堂效率的保障,今后我要在学生管理上多下功夫,争取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点的魅力》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以美术造型元素“点”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感受大自然、日常生活、艺术作品中点的运用及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交流讨论加深认识和了解,进而创意表现点的魅力!教学开始,通过认识新朋友“点”的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关注力高度集中起来。
然后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新授课:我再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以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分别讲解上升、下落、远近的各种感觉。
重点讲解远近的感觉,在讲点透视的理论基础知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然后给学生们欣赏下关于用点作画的作品。
接下来通过找圆点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师周围找一找哪些地方能找到小圆点,眼睛、钉子、粉笔头、以及衣服上的一些装饰等等。
新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

新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设计(新版完整)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提供全册教案设计,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教学重点- 学生注意力的引导和集中- 手工操作的指导- 艺术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放飞梦想- 知识点:风筝的制作与飞翔的原理- 教学活动:学生制作风筝并进行飞行比赛- 考察重点: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风筝的飞行情况观察与分析能力第二单元:花开富贵- 知识点:花的形状、颜色及花卉的绘画技巧-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花卉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考察重点: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对花的形象表达的能力第三单元:金秋收获- 知识点:秋天的果实及相关的绘画技巧-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秋天的果实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考察重点: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对果实形象表达的能力第四单元:拼贴的艺术- 知识点:拼贴的基本技法和材料运用- 教学活动:学生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考察重点: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对拼贴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作品的评价-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的评价教学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相关艺术作品图片资料结束语本教案设计旨在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提供一份完整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组织与教学,并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让他们在美术领域取得进步。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全(新版)

四年级下册任课:教学进度计划目录内容第一课植物写生第二课放学了第三课快乐的人第四课材质的美第五课有人脸的器物第六课巧用对称形第七课生命之源——水第八课设计生活标志第九课用彩墨画鱼第十课动物的脸第十一课认识中国画第十二课汉字的联想第十三课衣架的联想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第十五课学画农民画第十六课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第十七课画家凡·高第十八课大师画我也画第十九课电脑美术——你追我赶第一课植物写生课时:2课时任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情意目标: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花卉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交流1、欣赏教室里的植物。
师:同学们,喜欢老师带来的植物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为什么?生:……师:你知道它们的名子吗?生:……师:老师也很喜欢这盆富贵竹,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开运竹。
你看它造型高贵典雅,青翠欲滴。
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分解有毒物质。
同时它的名字也大有含义,象征着富贵吉祥,开运聚财,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家里或店铺里摆上一盆富贵竹,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植物图片。
师:植物的种类有许许多多,我看到不少同学都收集了植物图片,好东西要一起分享,下面小组内互相欣赏一下彼此收集的图片,说说它的名称以及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欣赏。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植物图片?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生:我收集的是梅花的图片。
梅花一般在冬季开放,味道清香。
师:同学们认识的植物可真不少,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全(新版)

第一课植物写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情意目标: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花卉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交流1、欣赏教室里的植物。
师:同学们,喜欢老师带来的植物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为什么?师:你知道它们的名子吗?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植物图片。
师:植物的种类有许许多多,我看到不少同学都收集了植物图片,好东西要一起分享,下面小组内互相欣赏一下彼此收集的图片,说说它的名称以及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欣赏。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植物图片?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认识的植物可真不少,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植物写生。
(板书课题)二、观察植物,解决难点。
1、整体观察。
师: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对准这盆日本吊兰,你都可以看到什么?师:你看它的整体外形象什么?教师移动花盆。
师:现在你看到的外形和刚才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把你们组的花盆转动一下,看看植物形态有没有变化?师:由此我们知道,处于不同角度看到的植物形态会各不相同。
所以我们在写生的时候要固定好位置,认真观察它的形态。
2、细节观察。
师:我们再来看它的一片叶子,谁能说说它的叶子象什么?师:谁能到黑板前把这片叶子画下来?生到黑板前画叶子。
师:他画得怎样?我也觉得这位同学抓住了叶子的特点,画得挺不错。
看到画这片叶子这么简单,我也忍不住想画了,大家看我这样画行不行?(师在黑板上随手画没有变化的吊兰)师:为什么不好?谁能说说原因?师:我知道你的意思,也就是说叶子的方向要有变化。
新版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点的魅力“五谷”作画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渐变第五周色彩的情感第六周我画的动漫形象第七周对称的美那一刻的我第八周走进春天第九周平凡的美第十周吹塑纸版画第十一周藏书票第十二周设计文化衫第十三周千姿百态的帽子第十四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五周电脑美术---笔刷画画第十六周光的魅力第十七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第十八周知识梳理第一课课题:聚聚散散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与教学反思全(新版)

四年级下册任课:教课进度计划目录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第十六课第十七课第十八课第十九课容植物写生下学了快乐的人材质的美有人脸的器物巧用对称形生命之源——水设计生活标记用彩墨画鱼动物的脸认识中国画汉字的联想衣架的联想明丽的大公鸡学画农民画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画家凡·高大师画我也画电脑美术——你追我赶第一课植物写生: 2 教课目任:知目:通学认识植物的种和生特点,学用表植物的特点及其前后关系,能力目:培育察能力、造型能力等。
培育学生大自然的感情和可持展的意。
情义目:认识植物与人的亲密关系,引学生在小学研究中,相互沟通,培育合作、研究意。
通学活,在察、表植物的程中,感觉植物的美。
教课重点要点:认识植物的种和生特点,学用表植物的方法。
点:如何用表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
教课准:花卉物、多媒体件。
教课程:一、欣沟通1、欣教室里的植物。
:同学,喜老来的植物?你最喜哪一栽种物,什么?生:⋯⋯:你知道它的名子?生:⋯⋯:老也很喜盆富竹,它有一个名字叫开运竹。
你看它造型高典雅,翠绿欲滴。
既能美化境,又能化空气,分解有毒物。
同它的名字也大有含,象征着富祥瑞,开运聚,所以在好多人在家里或店里上一盆富竹,希望能自己来好运。
2、学生沟通自己采集的植物片。
:植物的种有多多,我看到许多同学都采集了植物片,好西要一同分享,下边小相互欣一下相互采集的片,它的名称以及有什么特点。
小沟通欣。
:哪位同学愿意到前方来展现一下你采集的植物片?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生:我采集的是梅花的片。
梅花一般在冬天开放,滋味幽香。
:同学的植物可真许多,些林林总总的植物我的生活来了无穷的活力与活力。
我就来学一下植物写生。
(板)二、察植物,解决点。
1、整体察。
:在我把眼光准盆日本吊,你都能够看到什么?生:叶子,花盆。
:你看它的整体外形象什么?生 1:象扇子。
生 2:象孔雀开屏的尾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和反思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 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 ,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欣赏 ,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 ,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
宣纸上彩墨点点 ,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
(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 ,线就是舞动的长袖。
”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 ,歌颂了春天 , 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 ,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 ,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
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小结:对于吴冠中的作品 ,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 ,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
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 ,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一、师生交流: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 ,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 ,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生。
板书设计:第 1 课聚聚散散点线结合展示园地课后小结:作品效果良好,优秀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学生们对美术课的兴趣很高。
课后反思: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 ,很容易溅在身上 ,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 ,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 ,尽量保持好卫第 2 课点的魅力课型:造型、表现课时: 1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 ,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 ,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 ,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 ,同学们好!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 ,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 ,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
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 ,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 ,大家看 ,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 ,出现一个小圆点 ,(说话: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 ,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 ,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 ,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同学们 ,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 ,那今天 ,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 ,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
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 ,半径相等长度 ,旋转 360 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 ,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 ,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 ,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 ,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 ,粘上一个小黑圆点 ,并做从上往下移动 ,出现三种画面效果 ,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 ,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 ,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 ,加与示范 ,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 ,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 2 个小圆黑点 ,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 2 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 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主体物 ---苹果 ,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 ,哪位同学告诉老师 ,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 (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 ,线的感觉就越明显 ,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 ,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
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
(师生互动 ,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圆点从大到小 ,是一种透视现象 ,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 ,得出相同的感受 )。
出示课件 ---火车图片 ,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 ,小圆点无处不在 ,看:出示课件 ,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 ,从身边寻找灵感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 ,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 ,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 ,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 ,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 ,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 ,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 ,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出示课件 ,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 ,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
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 ,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 2 张)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 ,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 ,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老师再复述一遍 ,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 1 个红点、 2 个红点、 3 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 ,愉悦课堂气氛)方法不限 ,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 ,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 ,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 ,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 ,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 ,师生共评、自评 ,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 ,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 ,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 ,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 ,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 ,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 ,美也无所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 ,美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设计:第 2 课点的魅力1 讲解演示2 应注意的问题课后小结: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课前的精心准备 ,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 ,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
一堂课 , 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 ,老师教的实在 ,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课后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和表现欲很强 ,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所以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 ,最后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 ,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 ,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 ,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等问题 ,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遗憾。
课虽结束了 ,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第 3 课“五谷”作画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用点状的谷物来组合画面。
2、教会学生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装饰画。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师:辅助课件、各种谷物制作的美术作品、与谷物画有关的资料。
生:绿豆、大米等谷物 ,卡纸、白乳胶、小毛笔、镊子等。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装饰画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谷物来设计,粘贴一幅造型简洁的装饰画。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摸百宝箱猜宝贝游戏 ,提问:猜猜你摸到了什么?(大豆、扁豆······)这些宝贝都是粮食 ,统称为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