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
如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中学生上台展示预习的内容,在课中实验活动探究中,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来展示自己当堂所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另外,让学生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本质性教学活动。
3、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来攻破教学难点。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对课本的实验[3-1]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实验室中水电解器上的电极有问题不能做实验),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看到,防止了演示实验时有一局部同学看不到的敝处,而且现象比拟明显,还节省了时间,当然不能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
这个探究过程中贯穿以“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进展实验—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知识应用”的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对这个探究实验很感兴趣,参与度较高,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合作才能、表达才能、动手才能和应用才能,进步了科学素养。
4、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进步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示我们的地球,同时展示没有水的火星,在强烈的比照下,让同学们体会到水对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一种情感。
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需要改良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进展了探究活动后,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展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有待进步的方面,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例如,在课堂达标检测中,有的学生的正确率不高,未能当堂及时给与指正和评价,这些存在的问题假设能及时向学生指出,那么更有利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开展。
二、教学施行过程中的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顺畅,教学节奏还行,语言的感染力有点欠缺,需要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进步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以下两个方面也有待改良:《水的组成》化学教案2 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三章 课题1 水的组成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重点难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教学【展示】一杯水【问题】你认识水吗?请大家谈谈对水的认识。
【过渡】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呢?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演示】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组织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讨论问题】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展示史实】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板书】水→氢气+氧气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链接】氢气的性质。
组织交流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介绍史实】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提问】那么,水的组成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讲授新知】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呢?比比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找的又多又准!教师组织学生组间交流。
教师指出学生书写的一些物质: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好,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物质归为一类,叫做氧化物。
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物质。
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第三单元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实验设计:
学生电源(9~12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烧杯(盛洗手水)。
教师器材:
学生电源(36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氢气若干(用排水法收集,置放于烧杯中),烧杯(盛洗手水)。
水

3、工业和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二、水的物理性质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 道的液体。 • 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 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 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三、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验证 : 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结论: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补充:通过计算确定水色、无味的液体,4℃时水的密度 最大;在101千帕时,凝固 点是0℃,沸点是100℃。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直流电后在负极产生氢气,在正极产生 氧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体积之比约为2:1。 4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自然界中的
课题一 水的组成
•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 式是H2O。 • 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 二、学习重点 • 1、认识水的组成:H和O • 2、区别好纯净物中单质和化合物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
1、动物和植物含有水 2、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水
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知道,水在直流 电的作用下, 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
电解水的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通电
• 水 氢 气+氧 气 (H2O)(H2) (O2)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 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 式是H2O。 • 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 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 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水的组成

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 答下列问题。
正 极。 排水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不易溶于水 燃烧的更旺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 不与水反应 , 法 助燃性 。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0~3min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二、物质的分类
物 质
物
物 物
物
质
质 质 质
试一试:下列物质中
五氧化二磷,空气,二氧化碳,氮气, 高锰酸钾,氯酸钾,稀有气体,铁矿石, 四氧化三铁,氢气,过氧化氢溶液(双氧 水),自来水 。
混合物: 稀有气体,铁矿石,化合物 四氧化三铁,过氧 化氢溶液(双氧 氧化物 水),自来水 ,空 气。 单质 纯净物:
一、水的组成
1、现象: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气体的检验: 正极: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燃烧着的木条,气体能燃 烧,产生淡蓝火焰——氢气 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结论: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注意:
⑴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⑵所需电源为直流电 ⑶实际上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大,另外因为氧气化 学性质活泼,一部分与组成
三 峡 大 坝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小结:水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 体,4℃时密度 最大,为 1g/cm3 ,有三态 变化。
我以前还 有什么发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现呢?
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 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课型:试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a严控工业“三废”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同学争论:小组汇报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经过试验,同学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同学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试验:(试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推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同学结合上述试验结论争论水的组成。
课题1水的组成

想一想
四、物质的分类标准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举例 、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 举例 2、课本上 页的元素,你记住了吗?(同 页的元素, ?(同 、课本上75页的元素 你记住了吗?( 桌相互检查背诵) 桌相互检查背诵) 3、氢气、氧气、红磷、铁、水、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氢气、氧气、红磷、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你能写出 它们的化学符号吗?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它们的化学符号吗 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元素?
普利斯特里 (Joseph Priestley , 1733~1804) 英国的化学家
因对气体研究的卓 著成就,被称为“气体 化学之父”
亨利•卡文迪许 (H.Cavendish, 1731~1810)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 化学家
制出纯氧,并确定了空 气中氧、氮的含量,证明水 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被称 为“化学中的牛顿”。
一、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个大气压下)纯水: 通常状况下(即1个大气压下)纯水: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液体
密度
凝固点 (冰点 沸点 ) 0℃ 100℃
℃时密度最 4 ℃时密度最 大为1 大为1g
cm 3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水的组成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仪器、
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1783年6月访问巴黎 年 月访问巴黎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 时,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 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再次确认了水 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关于水组 成、空气组成等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 批判。 批判。
课题一水的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
制作人:王豪欣
一、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 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 点是0℃,沸点是100℃. 在4 ℃ 时密度最大,为 1g/ml。冰的密度小于水 的密度,故水结成冰时, 体积增大,冰能浮在水面 上。
【例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 ),是化合物的是 ( ),是混合物的 是( )。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氧化铝 E.冰水 F.河水 G.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
完成导学案【当堂训练】【能力升级】
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氧气(O2)、氢气(H2)、铁(Fe)氮气 (N2)、硫(S)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 (H2O)、二氧化碳(CO2)高 混合物 锰酸钾(KMnO4)、双氧水 物质 (H2O2) 单质 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 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 素的叫氧化物。如二氧化碳、 氧化铁等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二 【课堂练习】
【例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负极生成的气体能燃烧,火 焰呈______,是____;它们的体积 比大约是_______。由电解水的产物, 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 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H)元素 和氧(O)元素组成的。
3.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小。 4.氢气的验纯:
收集于试管中点燃,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示 不纯,声音很小,表示较纯。 思考:若检验不纯如何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一个水分子分解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 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氢分子结合成氢气, 许多氧分子结合成氧气
通电分解水的结论
结论:(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电生成了H2和O2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2、氢气 P65
(1)氢气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2)H2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_氢_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__素__组成的。
【例2】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 B ),是化 合物的是( C D E G),是混合物的 是( A F )。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氧化铝 E. 冰水 F.河水 G.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 体
【小结】课题1水的组成
一、水的分布
二、水的组成 1、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二、水组成的认识过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水一 直被认为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 末,拉瓦锡在前人探索基础上,通 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 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结论 。
1、电解水实验
【注意观察】
实验
电源两极所连
接的试管以及
试管内产生气
体的体积的多
少。
【思考】正极产生的气体多,还是负极产生 的气体多?体积比大约是多少?
H2O
H2 O2
结论:(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水通电生成了H2和O2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氢气
(1)物理性质
点燃
(2)化学性质:可燃性 氢气 + 氧气
水
三、物质分类
H2
O2
H2O
单质
纯净物
有机物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无机物
【作业】
延伸训练:
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在电极上产生 ,反应一段时间后,负
极和正极气体体积比为 ,正极气体能使
,证明是氧气;负
极气体燃烧时,发出 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了水,证明是 。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纯净物
B 水是纯净物,属于单质。
C 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下列反应的生成物,全部属于单质的是( )
A 过氧化氢活跃受热分解 B加热高锰酸钾
C电解水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
A N2
B O2
C CO2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H2
A 水汽化
B 水沸腾 C 水分解 D 水结冰
6、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化合物。如:水(H2O)、 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 (KMnO4)、双氧水(H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 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课堂练习】
【例1】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 __使__带__火__星_的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_ ,是_氧__气_;负极 生成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_淡__蓝__色_,是____; 它氢们气的体积比大约是_______。1由:2电解水的产 物,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
类。
A 空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E高锰酸钾
F 铁粉
G 氮气 H 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后的物质
祝同学们:
学习快乐、 快乐学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了 解氧化物概念。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 的方法。
一、水的分布
1、水分布在 江 河 、 湖 海 、 空气 、 生物体 。 2、人体含水 65%—70% 。 3、 生命 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人们的 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 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水; 水还为人类提供水运航道和 宜人的环境。
现象:燃烧时,放热,产生淡蓝色火 焰。烧杯壁上有水珠。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3)不纯净的氢气点燃,易发生爆炸
(4)H2纯度检验
现象 尖锐爆鸣声
声音小
结论 不纯净 纯净
注意 不可点燃
可点燃
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氢 气(H2)、铁(F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