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十大核心问题解析

合集下载

应选什么样土质栽培草莓,草莓为什么不宜连作

应选什么样土质栽培草莓,草莓为什么不宜连作

应选什么样土质栽培草莓,草莓为什么不宜连作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种植草莓,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草莓产业,但应选什么样土质栽培草莓,草莓为什么不宜连作,有的人并不十分清楚,下面我们为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一、草莓种植对土壤的要求草莓根系较浅,喜土壤疏松、透气良好并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草莓生长所要求的土壤的酸碱度在5.5-6.5之间,即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而盐渍土、酸性土、瘠薄土不适宜栽植草莓。

另外,草莓在整个生长期内,特别是果实发育期对水的需要量都很大。

所以,选择栽草莓的地块还应具有方便的灌水条件。

二、草莓为什么不宜连作草莓不宜连作,一般2年倒茬一次。

因为连年栽植草莓,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草莓不宜连作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的原因:1、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在同一地块连续栽种草莓多年,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线虫和病原菌大量繁殖,病虫害发生严重,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效益。

2、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养分平衡失调由于连年栽种草莓,土壤中草莓所需养分逐年减少,根系周围的养分平衡失调,导致减产。

3、根系分泌物积累草莓根系在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常分泌出一些对自身有害的物质,草莓连作使有害物质逐年积累,致使草莓生长受阻,发育不良。

三、草莓栽苗后的田间管理技术1、中耕除草秋季雨水较多,草莓栽植后草苗一起长,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护幼苗生长,后期如遇干旱还应灌水,灌水后进行浅中耕。

2、摘除匍匐茎一些品种栽植到入冬前伸出少量匍訇茎,为节省养分促进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要尽早摘去匍匐茎。

3、灌封冻水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草莓植株匍匐于地面上生长,直至十月中下甸,甸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植株仍处于缓慢生长状态,经几次霜冻后,部分叶片变呈红色,在土壤结冻前灌封冻水一次。

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时,进行覆盖防寒。

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十大提问!

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十大提问!

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提问!在草莓种植过程中,种植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草莓种植问题,今天⼩编特整理出⼏个常见的草莓种植提问进⾏答疑解问,草莓种植户不要错过啦!问题⼀、草莓如果缺氮、磷、钾分别有什么危害和症状,如何快速补救?答:(1)缺氮症状:幼叶淡绿⾊,成熟叶早期呈现锯齿状红⾊。

⽼叶变黄,局部枯焦。

补救措施: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或尿素8.5公⽄,施后⽴即灌⽔。

(2)缺磷症状:叶⽚⼩,暗绿⽆光泽,上部叶⽚呈⾦属⾊,下部叶⽚微红变紫,果实⼩,软,⽆光泽,不耐储运,货架寿命短。

补救措施:基施钙镁磷肥或叶⾯喷0.1~0.2%磷酸⼆氢钾2~3次。

(3)缺钾症状:在⽼叶的叶脉间产⽣⼩斑点,在砂⼟及有机肥少的⼟壤中易缺钾, 施氮肥过多,对钾肥吸收有拮抗作⽤。

补救措施:叶⾯喷施0.1%-0.2%的磷酸⼆氢钾溶液2-3次。

问题⼆、草莓缺锌、硼素的症状,怎样快速补救?答:(1)缺锌症状:叶⽚变窄长,叶龄⼤的叶⽚常表⾯发红。

严重缺锌时, 新叶黄化, 叶⽚边缘有明显的黄⾊或淡绿⾊的锯齿边。

补救措施:叶⾯喷施0.05%—0.1%硫酸锌溶液2—3次。

喷施浓度切忌过⾼,以免产⽣药害。

(2)缺硼症状:早期缺硼幼叶皱缩和叶焦, 叶⽚边缘黄⾊, ⽣长点受伤害, 根短, ⾊暗. ⽼叶的叶脉间失绿叶⽚上卷。

酸性⼟壤中易缺硼。

补救措施:喷施⽔溶性的硼肥,如0.1%的⽆⽔硼砂等。

问题三、草莓对肥料的需求规律?答:草莓⽣长需要氮、磷、钾及硼、镁、锌、铁、钙等多种中、微量元素。

草莓对肥料的吸收量,随⽣长发育进程⽽逐渐增加,尤其在果实膨⼤期、采收始期和采收旺期吸肥能⼒最强。

草莓整个⽣育期内对钾和氮的吸收特别强,在采收旺期对钾的吸收量要超过对氮的吸量。

对磷的吸收,整个⽣长过程均较弱,磷的作⽤是促进根系发育,从⽽提⾼草莓产量。

磷过量,会降低草莓的光泽度。

问题四、草莓在什么环境情况下容易得⽩粉病,怎么快速补救?答:(1)温度15-20℃,⼲燥及⾼湿都可造成病害蔓延,35 ℃以上不利发⽣。

草莓种植十大核心问题解析!(经典收藏)

草莓种植十大核心问题解析!(经典收藏)

草莓种植十大核心问题解析!(经典收藏)一、如何做好草莓规范化定植?1.施足基肥。

草莓是反季节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所处生长气候又在低温寡照的冬季。

这样的情况下,土壤环境对根系的生长以及连续结果能力影响巨大,所以用好基肥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之一,也是好多果农反应草莓不甜、着色不好、果实个小、青头果、畸形果等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基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选择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水性能良好的田块,利用经数月堆放腐熟并盖农膜受太阳能高温杀菌处理的猪、羊、免、鸡粪等有机肥,并加适量的化肥施入田间。

一般建议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再配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复合肥(不含氯)50-60公斤。

施肥后灌水精耕细作,把肥充分拌入土壤,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再整畦做垄。

垄畦做好后,喷施除草剂。

2.土壤消毒。

(1)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法操作技术:消毒前先清理田块,前作是水稻的田,水稻收割后,稻杆切碎还田。

然后亩施入腐熟栏肥4000公斤或鸡粪800公斤再加饼肥100公斤、熟石灰50公斤,撒施田中,翻耕后,田间灌有一定的水层(距土块的一半)。

然后用农膜密闭覆盖,利用伏天高温和有机肥分解产生的能量进行土壤消毒。

农膜覆盖时间要求为20天左右以上,覆盖时间越长效果越佳。

揭膜后田间水让土壤自然吸干,然后亩撒施复合肥(不含氯)50公斤和过磷酸钙45公斤,作畦。

(2)棉隆或石灰氮土壤消毒法使用棉隆药剂土壤消毒的每亩用药量20公斤;使用石灰氮药剂土壤消毒的每亩用量40公斤。

操作技术:清理田块,施足腐熟基肥和底肥,均匀施入棉隆或石灰氮药剂进行土壤翻耕;或者用板播机械开沟的,可用棉隆或石灰氮药剂作开沟线,多余药剂均匀撒施在田块,以保证在机械开沟时药剂均匀分布在土壤的15-20公分处;如土壤过于干燥,可适当进行地面洒浇水,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并即用农膜密闭园地覆盖10天左右,揭膜后整地作畦或对畦面进行松土透气,同时要对园地进行一次全面灌水,加快药剂挥发,待5天后方可种植草莓,以免伤苗。

草莓种植需要避免的种植误区,几个小点助力草莓高收高产

草莓种植需要避免的种植误区,几个小点助力草莓高收高产

1、不要过早或过晚定植草莓定植最适宜的气温为15-23℃。

不宜过早定植,也不宜过晚定植,过早定植土温太高,影响扎根,成活率甚低。

在气温30℃的条件下,成活率只有10%;气温25℃左右,成活率为50%;气温15℃左右,成活率为95%。

过晚定植冬前秧苗过小,积累的营养物质过少,不仅影响秧苗的正常越冬,而且也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2、不要片面追求大果型品种大果型草莓已成为许多农户追求的目标,然而,同一品种的果实大小有一定变幅,一级花序的果个都比较大,级次愈高,果实愈小,果个大小不是评审品质的唯一标志,还要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耐贮运性、果肉风味、果面整齐度等多种因素评价。

3、不要用种子育苗用种子培育出来的苗称为实生苗,实生苗容易变异,性状不稳定,往往失去原来品种的优良特性,品质差,产量低,因此生产上不宜采用此法育苗。

4、不要品种单一化在同一个地区,草莓品种单一后,假若感染病害,特别是炭疽病、病毒病,会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生产上不宜只种植一个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栽培形式(露地、保护地)以及抗病虫、抗逆境的能力等综合因素来考虑,一般应选择1-2个作主栽品种,2-3个为搭配品种,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应占70%以上。

5、尽量不要裸根移植,要带土带药移植取苗前2-3天将苗圃浇透有利于幼苗带土,以保护幼苗根系,快速缓苗,提高移栽成活率。

6、不要定植不浇水边定植边浇定植水,可提高成活率,浇水可采用滴灌或喷灌方法,改变传统大水漫灌习惯,减少土传病害传播。

第一次水要浇足,保证根系水分供应。

定植后3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第4天到第7天,每天傍晚浇水1次,以后逐渐减少浇水量,经常浇水保持地面不发白。

7、不要栽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栽植密度过大,叶面积系数高,植株中下部分处于荫蔽状态,土壤温度低,影响根系活力和招致病虫的兹生。

栽植密度过小,单株果个较大,品质较好,但终因单位面积株数不够,也达不到高产的目的。

建平县设施草莓栽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技术措施

建平县设施草莓栽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技术措施

建平县设施草莓栽培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近几年来,全县设施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并形成了以深井镇为主产区的草莓生产专业乡。

由于建平县独特的气候优势,造就了深井草莓的优良品质,使建平县深井草莓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设施栽培草莓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但是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与丹东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存在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必须尽快完善和改进。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栽培技术落后建平县深井镇虽然设施草莓栽培时间较长,但是大部分草莓种植户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对草莓种植技术掌握得不全面。

不少人是边干边学,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经济效益很不理想。

1.2管理水平偏低设施草莓棚户缺乏管理经验,管理上靠自己摸索,管理粗放、不及时、不科学、不到位,漏洞多、失误多,产量低、效益差。

1.3栽培品种单一建平县草莓栽培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日本红颜99草莓为主。

红颜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但是红颜99抗病性差、退化严重、品质和产量逐年下降。

目前,深井镇虽然引进了一些新的品种,但是与红颜99品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草莓品种多样化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1.4种苗质量太差草莓种苗问题已成为制约建平县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建平县草莓种苗主要来源为两个渠道,一是引进为主,主要从丹东东港等地引进种苗。

这几年引进草莓种苗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品种不纯、病毒苗严重、维权困难、棚户损失较大。

特别是2019年深井镇有几十户农民从丹东引进大量病毒苗,造成巨大损失。

二是自繁育苗,仍然出现重茬苗、病毒苗,造成死苗严重、品质差、产量低的不良后果。

1.5重茬危害严重建平县草莓主产区深井镇栽培草莓有16年之久,90%以上的草莓大棚为多年重茬栽培。

由于长时间重茬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频繁,生长势减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1.6病虫害防控薄弱建平县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红蜘蛛等。

设施草莓生产全程质量安全主要风险点与防控措施

设施草莓生产全程质量安全主要风险点与防控措施

设施草莓生产全程质量安全主要风险点与防控措施草莓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水果,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本文将针对设施草莓的生产全程,分析主要风险点,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一、基地选址和土壤管理1. 风险点:基地选择不当和土壤肥力不足可能导致草莓品质下降、生长缓慢等问题。

2. 防控措施:选址时应注意土地历史记录,尽量选择无农药残留和污染的土地。

同时,选取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草莓。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状况,合理施肥,以提高土壤质量和草莓产量。

二、种苗选购和管理1. 风险点:选购劣质种苗或感染病毒的种苗会导致草莓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 防控措施:选择品种适宜、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

检查和鉴定种苗的来源和质量,及时更换不良种苗。

同时,进行科学的育苗和质量管理,加强育苗环境卫生,控制病虫害,提高苗木质量。

三、温室设备和环境管理1. 风险点:温室设备故障、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足、光照不均等问题,会对草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防控措施:加强温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检修和更换故障设备。

根据草莓的生长规律和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指标,优化环境条件,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1. 风险点:草莓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除草剂残留、灰霉病、蚜虫、白粉病等,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品质。

2. 防控措施:采用无污染、低毒、高效的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物理方法等,去除残留物,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草莓的质量和安全。

五、采收和包装管理1. 风险点:采收和包装时的人为操作和不良操作习惯可能对草莓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威胁,如受伤、感染病菌、掺杂异物等。

2. 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的采收和包装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保证草莓在采收、运输和包装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综上所述,设施草莓的生产全程存在着多个质量安全风险点,但是只要科学管理和加强防控措施,草莓生产仍然可以保证质量安全,提高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草莓生长知识点总结

草莓生长知识点总结

草莓生长知识点总结一、草莓的种植环境要求1. 温度要求:草莓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

同时,草莓要求日夜温差不大,否则易导致果实发育不良。

2. 光照要求: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种植草莓的地方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

3. 土壤要求:草莓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通常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者砂质壤土为种植草莓的土壤。

4. 湿度要求:草莓比较怕湿,所以种植草莓的地方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过度湿润。

二、草莓的种植方法1. 土壤处理:为了达到良好的土壤条件,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种植方式:草莓可以通过播种、移植和分蘖等方式进行繁殖,其中以分蘖最为常见。

分蘖是指将健康的草莓根系和须根部分挖取出来,移栽到新的土壤中进行生长。

3. 浇水管理: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不宜过多,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要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免果实出现腐烂现象。

4. 施肥管理: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及时施入有机肥和矿物肥料,有利于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5. 管理技术: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及时修剪和整理植株,促进光照和通风,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结果。

三、草莓的生长阶段1. 开花期:通常在3-4月份,气温回升到15摄氏度以上时,草莓开始进入开花期。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适当加强施肥和浇水,促进花朵的开放和授粉。

2. 结果期:开花之后,草莓花朵经过授粉后,逐渐形成果实。

此时要注意控制适量的水分和施肥,以保证果实的质量。

3. 结果成熟期:通常在5-6月份,草莓果实逐渐成熟。

在这个时候要及时采摘成熟的果实,确保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1. 病害: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根腐病、叶斑病等。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或者有机农药,同时要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加强通风和提高光照。

2. 害虫:草莓可能遭受到飞虱、跳甲和蝇子等害虫的侵袭。

?草莓根系差、不扎根这些问题,你都有遇到吗?

?草莓根系差、不扎根这些问题,你都有遇到吗?

草莓根系差、不扎根这些问题,你都有遇到吗?
第一点:不可忽视土壤问题
草莓根系:草莓是须根系浅根植物,当草莓根端遇到坚硬的土壤或缺氧时,伸长生长放慢或停止。

草莓活棵:水份充足的条件下,随便扔到地上都能快速成活,根系迅速生长,土壤板结田块不易成活,不易生根。

土壤类型:
1、黑土地有机质丰富、土壤透气性好,最适合栽草莓
如下图:
2、沙土地透气性差不利于草莓根系生长,种出的草莓产量和品质较差。

如下图
第二点:移栽过深
土壤板结+定植过深
如下图
土壤疏松+移栽深度合适
如下图
第三点:药害
过量用药、滥用药
如下图
注意:移栽后苗期杀虫杀菌剂使用浓度一般不超过800倍,过量使用咪鲜胺、有机磷杀虫剂等农药导致新叶发黄、缓苗慢。

第四点:肥害
叶片小,叶片四周干枯,不吐新叶,老叶先死,土壤板结田块严重
第五点:阴雨天移栽、苗子根系被泥巴裹住
雨天起苗后用塑料袋包裹,根系也包裹在一块,定植后根系不舒
展,生根慢。

第六点:苗子本身质量差、带病苗移栽
根腐病不吐新叶,定植黑根苗
第七点:定植后水没有及时跟上
移栽后需要放水/喷水养苗
注意:覆盖地膜不能过早,必须在植株成活、根系已深扎土壤后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种植十大核心问题解析一问:如何做好草莓规范化定植?答:1、施足基肥。

草莓是反季节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所处生长气候又在低温寡照的冬季。

这样的情况下,土壤环境对根系的生长以及连续结果能力影响巨大,所以用好基肥是高产高效的基础之一,也是好多果农反应草莓不甜、着色不好、果实个小、青头果、畸形果等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基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选择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水性能良好的田块,利用经数月堆放腐熟并盖农膜受太阳能高温杀菌处理的猪、羊、免、鸡粪等有机肥,并加适量的化肥施入田间。

一般建议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再配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复合肥(不含氯)50-60公斤。

施肥后灌水精耕细作,把肥充分拌入土壤,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再整畦做垄。

垄畦做好后,喷施除草剂。

2、土壤消毒。

(1)利用太阳能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法操作技术:消毒前先清理田块,前作是水稻的田,水稻收割后,稻杆切碎还田。

然后亩施入腐熟栏肥4000公斤或鸡粪800公斤再加饼肥100公斤、熟石灰50公斤,撒施田中,翻耕后,田间灌有一定的水层(距土块的一半)。

然后用农膜密闭覆盖,利用伏天高温和有机肥分解产生的能量进行土壤消毒。

农膜覆盖时间要求为20天左右以上,覆盖时间越长效果越佳。

揭膜后田间水让土壤自然吸干,然后亩撒施复合肥(不含氯)50公斤和过磷酸钙45公斤,作畦。

(2)棉隆或石灰氮土壤消毒法使用棉隆药剂土壤消毒的每亩用药量20公斤;使用石灰氮药剂土壤消毒的每亩用量40公斤。

操作技术:清理田块,施足腐熟基肥和底肥,均匀施入棉隆或石灰氮药剂进行土壤翻耕;或者用板播机械开沟的,可用棉隆或石灰氮药剂作开沟线,多余药剂均匀撒施在田块,以保证在机械开沟时药剂均匀分布在土壤的15-20公分处;如土壤过于干燥,可适当进行地面洒浇水,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并即用农膜密闭园地覆盖10天左右,揭膜后整地作畦或对畦面进行松土透气,同时要对园地进行一次全面灌水,加快药剂挥发,待5天后方可种植草莓,以免伤苗。

3、定植。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短缩茎出现明显弓背,叶片基部叶柄上出现了耳叶,这时候就达到了花芽分化的标准。

6米宽标准大棚,栽种8行,株距20-25厘米,每亩栽6000-8000株。

二问:如何进行植株管理?答:草莓苗定植到长出花蕾为止,一般要求保留5-6片叶并保留一芽,对过多老叶及子芽、腋芽要及时摘除,开花结果后摘除茎部变黄的老叶、枯叶,及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消耗。

除去小分枝及弱小果。

一般每花序梗留果7-9个,以增大果实,提高品质。

三问:大棚管理草莓适宜温湿度是多少?答:草莓植株不耐热,较耐寒,植株生长温度10-30℃。

根比较耐寒,生长适温17-18℃,低于2℃,高于25℃停止生长。

-8℃以下发生冻害。

叶片的适宜生长温度15-25℃。

5℃以下,30℃以上将停止生长。

-7℃下受冻害,开花适温20-25℃,10℃以上开始开花,而花药开放需13-27℃的温度,花粉花芽以25-27℃为适宜。

果实生长前期以18-20℃合适,成熟期20-25℃,日夜温差8-10℃。

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

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利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换气。

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生产期。

四问: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答:浇水温度在15-20℃,一般采用膜下暗灌。

有条件时采用滴灌、微灌效果更好。

定植到收获始期以及到收获盛期时肥料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1/3和2/3。

因此,促成栽培保温以后是施肥的重要时期,追肥至少要进行6-8次,即定植后、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开始采收期、盛收期,收后植株恢复期及腋花序果开始采收期等等。

追肥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现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巧施复壮肥,勤施腋果肥。

追肥参考文章:想要草莓丰收,必须赢在当下:抓好追肥管理(必看)五问:草莓什么时间采收?答: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

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

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

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

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

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六问:草莓杂草如何防治?答:草莓植株低矮,种植密度大,除草困难;又因草莓园基肥施用量大,灌水量大,杂草发生量大。

因此要重视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

1、人工除草。

在草莓生产中人工除草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栽植后至越冬前;二是翌年春季,草莓萌芽后到开花结果前;三是采果后,此时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

2、地膜覆盖,防除杂草。

将畦面做成龟背状,畦高10-15cm,畦宽50-60cm,上面覆盖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很好。

用透明薄膜覆盖,也有一定的抑草效果,但易导致植株早衰。

3、除草剂除草。

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治可使用48%氟乐灵乳油,方法是,在草莓移栽后每亩喷施48%氟乐灵150毫升,兑水50升,施药后立即混土,以防光解;使用24%达克尔,能杀死草莓园常见阔叶草;用12.5%盖草能乳油或35%稳杀得,可防治禾本科杂草。

喷药次数可根据杂草发生量来决定,一般施1-2次。

注意一定要先小面积试验,再使用。

七问:什么原因导致大棚草莓畸形果?答:草莓畸形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但其轻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花芽分化期遇到持续低温或光照不足,造成花芽分化异常。

2、开花期缺少钙、硼等徽量元素会引起草莓花器发育不正常。

3、在果实膨大期土壤过干、过湿,根系吸水吸肥障碍或缺少磷、钾、钙、硼等各种营养元素,或水分和营养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果。

4、生长期温度、光照失调,或氮肥施入过多,地上营养生长过旺,根冠比例失调,或植株生长势弱,营养物质形成少,或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草毒花芽分化异常,导致花器官细胞分裂失调形成畸形果。

5、生长前期氮素过多或硼元素缺乏,生长点中生长素含量过高,花芽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展,或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花一同分化,或现蕾时伸出的相连的2-3朵花一同开放受精,就构成鸡冠果或双身果等。

八问:大棚草莓畸形果咋预防?答:目前,生产中预防草莓畸形果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相应品种。

在丽红、春香、宝交早生、红衣等品种中,以宝交早生最好。

授粉品种可选择花粉量丰富的春香等与主栽品种混栽。

2、棚内养蜂。

保护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因而最好在棚内放养蜜蜂。

每标准棚5000只左右,可使授粉率达100%。

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3、控制温、湿度。

开花坐果期应经常通风排湿、降温。

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6℃-7℃,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

采用无滴膜扣棚,防止水滴冲刷柱头。

4、疏花、蔬果。

疏除次花和畸形小果,可明显降低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或果实品质。

5、减少用药。

采用无病毒苗,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

病虫严重时应在花前或花后用药,开花期严禁喷药,必要时可将蜂箱搬出用烟剂处理。

6、膨果期注重全面营养的配合施用,促进果实大小均匀,着色靓丽。

①花芽分化期遇到持续低温或光照不足,要采取升温与补光措施。

②开花期及时补钙、硼等微量元素,避免引起草莓花器发育不正常。

③在生长期与果实膨大期,控氮补钙,膨果前期用平衡肥,转色用高钾肥,并适当增施二氧化碳肥以增强光合作用。

九问:如何让草莓变得硬一点?答: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提高草莓硬度:1、选用耐贮藏、硬度高的草莓品种。

2、用于贮藏和运输的草莓在果实表面3/4变红时采收。

3、进行适量补钙。

喷施钙肥2-3次和高钾肥、海藻肥可促进着色增甜,增加草莓硬度耐储运。

十问:如何延长草莓保鲜期?答:成熟的草莓浆果自然保鲜期只有1-3天,极易腐烂变质,要延长草莓的保鲜期,必须做到科学采收、分级包装和精心贮藏。

科学采收不同的草莓果实成熟度不一致,所以要做到每天或隔天采摘一次,每次都要把成熟的草莓果实全部采完,以免其因过熟而腐烂并波及其它草莓果实。

采收草莓果实的适宜时间是清晨、上午10点前和傍晚,其它时间不能采收。

草莓果实的果皮极薄,采收时必须轻拿、轻摘、轻放,连同果柄一同采下,用指甲掐断果柄即可,摘一个放一个。

鲜食果果面有70%以上着色时即可采收,这种果实品质好,果形美,相对耐贮运;用于加工果酱、果汁和果冻等的草莓果实,宜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这种果实糖分含量高,汁液多,香气浓;制罐头等用的果实要求大小一致,着色70-80%,果肉较硬,着色颜色较鲜艳为好。

分级包装为了保证采下的草莓不被挤压和碰伤,采收容器应用纸箱或塑料箱、竹编箱等,箱内要垫放柔软物,一般每箱装2.5-5公斤草莓为宜。

采收时最好边采边分级,将畸形果、过熟果、烂果、病虫果剔除。

果实分级标准如下:单果重20克以上为大果,10-20克为中果,5-10克为小果。

精心贮藏刚采下的草莓应放在阴凉处或预贮室散热。

运输时最好用透明小塑料盒装载草莓果实,单盒装果0.25-0.5公斤,然后装入装载量不超过5公斤的大箱。

运输时要选择最佳线路,尽量减少震动,缩短运输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