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交换机下名词解析
华为HCSE交换知识点

华为HCSE交换知识点1. 以太网最初基于同轴电缆.1972年发明,1979年Xeroxinter和DEC提出DIX版.2. 1983年,IEEE802.3标准提出.3. CSMA/CD 通讯过程,传输—监听—干扰—随机等待—传输。
4. 传统以太网用网桥来分割主机,用路由器连接网段。
5. 交换式以太网,平时主机都不连通,当需要通信时,通过交换设备连接对端主机,完成后断开。
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式集线器和交换机。
6. 交换式以太网物理逻辑均为星型。
分割冲突域,将网络冲突限制到最小范围。
7. RMON共九组,常用的端口统计、历史、告警、事件4组。
8. 数据流量区分,按组织行政构成、按主机类型、按物理分布、根据应用类型。
9. 80/20规则,80%在本地,20%其他网段。
20/80规则,相反。
10. 交换机单个百兆口64字节包转发1488810pps,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小与100100pps。
11.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硬件的路由转发,转发路由表也是由软件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的。
12. 三层交换与路由均为根据逻辑地址确定路径、运行三层校验和、使用TTL、对信息处理和相应,分析报文、用MIB更新SNMP管理。
13. 三层交换优点:基于硬件包转发、低时延、低花费。
14. 四层交换基于数据流,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考虑端口号和协议字段。
15. 局域网设计原则,考察物理链路、分析数据流特征、采用层次化模型、考虑冗余。
16. 局域网管理系统功能:配置功能、监控功能、故障隔离。
17. 必须保证的网络性能,带宽和时延。
其取决的一个重要因素,线缆的类型和布局。
18. 为用户增加带宽,增加总体带宽&减少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用户数量。
19.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为802.3u。
20. 自协商使用物理芯片来完成,不需要专用的数据报文。
发送16bi的报文,整个保文按16ms间隔重复。
21. 速率不通过自协商一样可完成,但工作方式会产生问题。
交换机术语详解

交换机术语详解1. 交换机交换机是用来实现交换式网络的设备,在iSO的OSI模型中,它是位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能对帧进行操作,是一种智能型设备。
2.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3. 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4. IEEE 802.3ab千兆以太网(非屏蔽双绞线)标准5. IEEE 802.3z千兆以太网(光纤、铜缆)标准6. IEEE 802.3x流量控制标准7. IEEE 802.1X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标准8. IEEE 802.1qVLAN标准9. IEEE 802.1p流量优先权控制标准10. 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11. 数据链路层位于ISO/OSI参考模型第二层,负责在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一系列手段无差错的传送一帧为单位的数据,使得从它的上一层(网络层)看起来是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12. 全、半双工在网络中,全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采用两个相互独立的通道,可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而半双工则是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通道,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所以半双工可能会产生冲突。
我们所说的交换机是个全双工设备,而集线器是半双工设备。
13. 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使用的地址,通俗点说就是网卡(局域网节点)的物理地址。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局域网节点)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现在的MAC地址一般都采用6字节48位。
14. IP地址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通过IP 地址就可以访问到每一台主机。
15. 自适应/自协商(Auto-Negotiation)Auto-Negotiation标准使交换器按照以下顺序适应工作速率和工作模式:100M 全双工,10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M半双工。
16. 全双工流量控制遵循IEEE 802.3x标准,当网络拥塞时,网络设备利用预定义的Pause帧进行流控。
交换机常用术语

交换机常用术语Broadcast(广播)递送报文分组的一种方式,按这种方式送出的报文分组将送到与发送系统连通的广播地址所覆盖的所有计算机系统。
Broadcast Address(广播地址)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
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主机标识段hosti d为全1的IP地址为广播地址,广播的分组传送给hostid段所涉及的所有计算机。
例如,对于10.1.120.0(255.255.255.0)网段,其广播地址为10.1.1.255(255即为2进制的11111111),当发出一个目的地址为10.1.1.255的分组(封包)时,它将被分发给该网段上的所有计算机。
Collision(冲突)多个事件同时请求一个服务,而这个服务又不能区分和应付多个请求所出现的现象。
以太网使用CSMA /CD处理冲突和协调重新传输。
Flow Control(流量控制)为防止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输出现拥挤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流量控制可在网络的多个层次上实现。
例如在TCP/IP网络环境中,可在第三层即网络层上用ICMP协议采用抑制信源的办法实现流量控制。
该机制是在点到点链路上的两个站之间建立的。
如果接收站端拥塞,那么它可以将一个叫做“暂停帧”的帧发回连接另一端的始发站点,指示始发站点在某一具体时段停止发送数据包。
在发送更多的数据之前,发送站要等待这种请求时间。
接收站还能够以零等待时间将一个帧发回始发站点,指示始发站点再次开始发送数据。
更复杂的办法可以连续改变发送频率,例如在网络第四层即传输层上采用的窗口机制就属于这种流量控制方法。
Full-duplex(全双工)全双工是在通道中同时双向数据传输的能力。
Half-duplex(半双工)在通道中同时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输数据。
IGMP(Internet工作组管理协议)IGMP主要用来解决网络上广播时占用带宽的问题。
当网络上的信息要传输给所有工作站时,就发出广播(broadcast)信息(即IP地址主机标识位全为1),交换机会将广播信息不经过滤地发给所有工作站;但当这些信息只需传输给某一部分工作站时,通常采用组播(multicast,也称多点广播)的方式,这就要求交换机支持IGMP。
华为交换机的基本原理讲解

华为交换机的基本原理讲解华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实现网络通信的设备,它通过接收和转发网络数据包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链路层:华为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它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到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上,并且通过MAC地址来标识每个设备。
2. MAC地址学习:交换机通过学习网络中各个设备的MAC地址,建立一个MAC地址表。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目标MAC地址,并且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目标设备。
通过学习和更新MAC 地址表,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快速定位目标设备。
3. 数据转发:交换机通过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
交换机可以根据目标MAC地址进行直接转发,也可以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来划分网络,并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4. 广播和多播处理:交换机可以处理广播和多播数据包。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数据包时,它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所有其他接口,以便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广播消息。
而对于多播数据包,交换机会根据多播组成员的信息,将数据包只转发给加入了该多播组的设备。
5. 网络安全:华为交换机还具有一些网络安全功能,如端口安全、VLAN安全、访问控制列表(ACL)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华为交换机通过学习和转发数据包的方式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它利用MAC地址表来定位目标设备,并且支持广播、多播等特殊数据包的处理。
此外,交换机还提供一些网络安全功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这些基本原理帮助交换机实现高效的数据转发和网络通信。
对华为3com交换机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电脑资料PPT

PART 05
华为3com交换机性能优 化建议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提高端口速率和带宽利用率
选择适当端口速率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择适 当端口速率,避免端口速 率过高或过低导致资源浪 费或瓶颈。
启用端口聚合
利用端口聚合技术将多个 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 端口,提高带宽利用率和 传输效率。
运营商网络
华为3Com交换机也广泛应用于电信 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 ,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和支持 。
PART 02
华为3com交换机技术原 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交换机工作原理
01
02
03
数据链路层设备
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 备,能同时连接多个网络 设备并进行数据传输。
交换机性能下降,可能是由于网络流量过 大、广播风暴或ARP攻击。
故障排查方法
确认电源适配器、电源线和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输入 标题
检查端口
检查端口物理状态、端口配置和连接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电源
检查VLAN 配置
通过查看交换机端口流量统计、网络拓扑结构和相关 日志,判断是否存在网络拥塞、广播风暴或ARP攻击
WENKU DESIGN
华为3com交换机简介
华为3Com交换机
华为3Com交换机是华为公司与 3Com公司合作生产的一款高性能以 太网交换机,具有高速、稳定、安全 、易管理等特点。
发展历程
华为3Com交换机经历了多个版本升 级和发展,不断提升性能和功能,满 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
华为3com交换机特点
智能化、自动化
未来网络将越来越复杂,对交换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华为 3com交换机将加强在SDN、NFV等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的自动化配置和 管理能力。
以太网交换机术语表

HGMP
Huawei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华为组管理协议
NDP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邻居发现协议
IRF
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智能弹性架构
稀疏模式协议无关组播
MSDP
Multicast Source Discovery Protocol
组播源发现协议
WRED
Weighted Random Early Detection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CHAP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质询握手验证协议
网络时间协议
VRRP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IS-IS
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 intra-domain 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tocol
SVL
Sharing Vlan Learning
共享vlan学习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域网
GVRP
Generic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
通用vlan注册协议
RSTP
华为通用术语

0-9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phonyTop A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ADSL 2/2Plus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SON智能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Top BBICC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BTS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Top CCDMA2000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op D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SL数字用户环路Digital Subscriber LoopTop EEDGE增强型分组无线通信业务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Top FFMC固定与移动网络的融合Fixed-Mobile ConvergenceFTTH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Top G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Top H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320/H.323H.320/H.323Top IITU国际电信联盟ITU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PTNIP电信网IP Telecom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d Digital Network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互联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N智能网络Intelligent Network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AD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 Access DeviceTop L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Top M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SAN多业务网络接入Multi-Service Access NetworkMMS多媒体信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MBMS组播和广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 Multicast ServiceTop NNGN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 NetworkTop OONT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Top P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Top RRouter路由器RouterTop S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oftswitch软交换SoftswitchSONET同步光缆网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MS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Top TTriple Play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融合Triple PlayTop U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Top VVoIP语音IP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DSL2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Top WWAPWAP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Protocol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LAN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华为交换机产品介绍

华为交换机产品介绍首先是华为云引擎S系列交换机,该系列交换机是华为推出的一款面向高性能数据中心网络的产品。
它采用了业界领先的智能化硬件平台与软件管理机制,能够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
该系列交换机还具备智能风扇控制、智能降噪、智能保护等功能,使其在数据中心应用中具备了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是华为CE系列交换机,该系列交换机是华为针对企业网络的产品线。
它提供了高密度、高可靠性和灵活的接口配置,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网络服务。
该系列交换机还支持IPv6、MPLS和多协议交换等功能,满足企业网络的需求。
此外,它还支持智能堆叠技术,能够实现交换机的灵活扩展和管理,提高企业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华为S系列交换机是面向校园网络的产品线,具备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适合用于大规模校园网络的部署。
该系列交换机还支持智能虚拟化技术,实现多个物理设备的虚拟化,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该系列交换机还具备高密度端口、高速转发和智能QoS等特点,能够为校园网络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华为华为NE系列交换机是一种面向能源行业的产品线,主要应用于能源自动化、电力通信等场景。
该系列交换机具备高可靠性、高可持续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满足能源行业对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此外,它还具备强大的数据转发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满足能源行业对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在产品功能方面,华为交换机具备丰富的特性,如多协议转发、多VLAN支持、QoS、安全认证等。
它还支持智能堆叠技术、智能负载均衡和智能链路聚合等功能,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华为交换机提供了丰富的接口配置,支持多种网络接口,满足不同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总结起来,华为交换机凭借其卓越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数据中心、企业、校园网络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它具备丰富的产品线和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华为交换机有望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交换机命令~~~~~~~~~~PCA login: root ;使用root用户password: linux ;口令是linux# shutdown -h now ;关机# init 0 ;关机# logout ;用户注销# login ;用户登录# ifconfig ;显示IP地址# ifconfig eth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设置IP地址# ifconfig eht0 <ip 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own ;禁用IP地址# route add gw <ip> ;设置网关# route del gw <ip> ;删除网关# route add default gw <ip> ;设置网关# route del default gw <ip> ;删除网关# route ;显示网关# ping <ip> ;发ECHO包# telnet <ip> ;远程登录----------------------------------------交换机命令~~~~~~~~~~[Quidway]dis cur ;显示当前配置[Quidway]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配置[Quidway]display interfaces ;显示接口信息[Quidway]display vlan all ;显示路由信息[Quidway]display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Quidway]super password ;修改特权用户密码[Quidway]sysname ;交换机命名[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 0/1 ;进入接口视图[Quidway]interface vlan x ;进入接口视图[Quidway-Vlan-interfacex]ip address ;配置VLAN的IP地址[Quidway]ip route-static ;静态路由=网关[Quidway]rip ;三层交换支持[Quidway]local-user ftp[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设置口令模式[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 ;设置口令[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 ;用户级别[Quidway]interface ethernet 0/1 ;进入端口模式[Quidway]int e0/1 ;进入端口模式[Quidway-Ethernet0/1]duplex {half|full|auto} ;配置端口工作状态[Quidway-Ethernet0/1]speed {10|100|auto} ;配置端口工作速率[Quidway-Ethernet0/1]flow-control ;配置端口流控[Quidway-Ethernet0/1]mdi {across|auto|normal} ;配置端口平接扭接[Quidway-Ethernet0/1]port link-type {trunk|access|hybrid} ;设置端口工作模式[Quidway-Ethernet0/1]port access vlan 3 ;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Quidway-Ethernet0/2]port trunk permit vlan {ID|All} ;设trunk允许的VLAN[Quidway-Ethernet0/3]port trunk pvid vlan 3 ;设置trunk端口的PVID [Quidway-Ethernet0/1]undo shutdown ;激活端口[Quidway-Ethernet0/1]shutdown ;关闭端口[Quidway-Ethernet0/1]quit ;返回[Quidway]vlan 3 ;创建VLAN [Quidway-vlan3]port ethernet 0/1 ;在VLAN中增加端口[Quidway-vlan3]port e0/1 ;简写方式[Quidway-vlan3]port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4 ;在VLAN中增加端口[Quidway-vlan3]port e0/1 to e0/4 ;简写方式[Quidway]monitor-port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 ;指定镜像端口[Quidway]port mirror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 ;指定被镜像端口[Quidway]port mirror int_list observing-port int_type int_num ;指定镜像和被镜像[Quidway]description string ;指定VLAN描述字符[Quidway]description ;删除VLAN描述字符[Quidway]display vlan [vlan_id] ;查看VLAN设置[Quidway]stp {enable|disable} ;设置生成树,默认关闭[Quidway]stp priority 4096 ;设置交换机的优先级[Quidway]stp root {primary|secondary} ;设置为根或根的备份[Quidway-Ethernet0/1]stp cost 200 ;设置交换机端口的花费[Quidway]link-aggregation e0/1 to e0/4 ingress|both ; 端口的聚合[Quidway]undo link-aggregation e0/1|all ; 始端口为通道号[SwitchA-vlanx]isolate-user-vlan enable ;设置主vlan [SwitchA]isolate-user-vlan <x> secondary <list> ;设置主vlan包括的子vlan[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 pvid vlan <id> ;设置vlan的pvid [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 pvid ;删除vlan的pvid [Quidway-Ethernet0/2]port hybrid vlan vlan_id_list untagged ;设置无标识的vlan 如果包的vlan id与PVId一致,则去掉vlan信息. 默认PVID=1。
所以设置PVID为所属vlan id, 设置可以互通的vlan为untagged.----------------------------------------local-user adminservice-type telnetlevel 3password simple admin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或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adminuser-interface vty 0 4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local-user adminpassword simple hwhzwnwservice-type telnet terminallevel 3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以上是配用户名路由器命令~~~~~~~~~~[Quidway]display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Quidway]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显示当前配置[Quidway]display interfaces ;显示接口信息[Quidway]display ip route ;显示路由信息[Quidway]sysname aabbcc ;更改主机名[Quidway]super passwrod 123456 ;设置口令[Quidway]interface serial0 ;进入接口[Quidway-serial0]ip address <ip> <mask|mask_len> ;配置端口IP地址[Quidway-serial0]undo shutdown ;激活端口[Quidway]link-protocol hdlc ;绑定hdlc协议[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 4[Quidway-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Quidway-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Quidway-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Quidway-ui-vty0-4]quit[Quidway]debugging hdlc all serial0 ;显示所有信息[Quidway]debugging hdlc event serial0 ;调试事件信息[Quidway]debugging hdlc packet serial0 ;显示包的信息静态路由:[Quidway]ip route-static <ip><mask>{interface number|nexthop}[value][reject|blackhole]例如:[Quidway]ip route-static 16[Quidway]ip route-static[Quidway]ip route-static 16 Serial 2[Quidway]ip route-static动态路由:[Quidway]rip ;设置动态路由[Quidway]rip work ;设置工作允许[Quidway]rip input ;设置入口允许[Quidway]rip output ;设置出口允许[Quidway-rip]network ;设置交换路由网络[Quidway-rip]network all ;设置与所有网络交换[Quidway-rip]peer ip-address ;[Quidway-rip]summary ;路由聚合[Quidway]rip version 1 ;设置工作在版本1 [Quidway]rip version 2 multicast ;设版本2,多播方式[Quidway-Ethernet0]rip split-horizon ;水平分隔[Quidway]router id ;配置路由器的ID [Quidway]ospf enable ;启动OSPF协议[Quidway-ospf]import-route direct ;引入直联路由[Quidway-Serial0]ospf enable area <area_id> ;配置OSPF区域标准访问列表命令格式如下:acl <acl-number> [match-order config|auto] ;默认前者顺序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