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_朱西周

合集下载

宗教第二讲2012

宗教第二讲20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9卷第328页,1956年)
(一)宗教起源的认识论根源
“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 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
(《列宁选集》第2卷,第71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认识根源的问题,侧重要解决人类 的宗教观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1.现代社会急剧的转型,价值观念失衡,旧的信念破灭,需要有 新的信仰填补。 2.宗教给人以依赖和寄托,宗教使人得到终极关怀。 3.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冲突、阴暗面,个人无 力解决,寄托彼岸世界。
4.人际关系冷漠,需要寻求情感补充。从宗教群体 内部得到情感寄托和交流。 5.宗教可以满足人类伦理道德的需要。 6.宗教艺术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 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人们在实 践中不断提高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把 自己从自然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中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压迫的因素,既便在生产力高 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不得不在许多方面受到自然 的压迫。自然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的运动始终在不同 程度上成为人们不能抗拒的异己力量。这样认识和消 除自然压迫便成为各个历史时代宗教的一个基本主题。 不能自觉地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宗教中以幻想的方 式与自然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使得异己的自然在观 念中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因此,考察宗教起源的社会 历史条件时,必须把自然压迫的影响作为首要的因素 加以研究。
第二,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是阶 级社会宗教形成的最终根源;但是,这并不排斥 宗教起源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个特殊 条件就是社会生活中出现广泛而深刻的危机。社 会危机往往成为宗教运动的前驱。为新生宗教的 传播创造了必备的社会基础。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

再见
罗马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
我国著名的基督教堂
①天主教教堂: 北京南堂和北堂;天津老 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广州圣心 大教堂; ②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 上海圣母大教堂; ③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景 灵堂;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系阿 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 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中 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 教、回教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 (意为“顺从者”)。
伊斯兰教的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的核心内容是“安拉是唯一的 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包括:
(1)信安拉;(2)信使者;(3)信天使;
(4)信经典;(5)Fra bibliotek前定;(6)信后世。
伊斯兰教的创立 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在 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630年统一半岛。 伊斯兰教的发展 伊斯兰教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
道教
道教的发展
① 形成时期(东汉晚期至三国):张道陵之后, 张鲁继续弘扬其道,道教在民间发展。
②转变时期(两晋南北朝):道学大家葛洪、寇谦之、 陆修静、陶弘景等,将道教的理论和组织不断完善,促进 道教完成了从民间到庙堂的转变。 ③鼎盛时期(隋唐到明朝中叶):唐宋统治阶级高度 重视,道教盛极一时。后分化出很多教派,较有影响并流 传至今的为“全真道”和“正一道”。 ④衰落时期(明朝中叶到清朝),清朝重视藏传佛教, 道教日渐衰落,逐渐民间化。
北京白云观
陕西周至楼观台
我国的著名道观 ①北京白云观 ②陕西周至楼观台 ③苏州玄妙观 ④广东罗浮山冲虚观 ⑤台湾北港朝天宫 我国的道教名山 ①四川青城山 ②湖北武当山 ③江西龙虎山 ④安徽齐云山

古代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变迁

古代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变迁

古代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变迁宗教信仰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之一,古代各地的宗教信仰经历过多次变迁和演变。

在许多文明古国,宗教信仰不仅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秩序、伦理准则和精神生活的规范与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代宗教信仰的起源与变迁,以期了解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起源宗教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存在。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往往伴随着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

早期的宗教信仰是无神论的,视自然为一种运作,与神与人的关系不成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教信仰逐渐出现关于神的存在和精神世界的观念,以及宗教仪式等形式。

古代人们往往依据自然景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来寻找宗教信仰的萌芽。

比如在古埃及,人们崇拜的是太阳神拉。

在印度教和佛教中,人们把自然现象解释为宇宙之灵。

在中国,人们崇拜的是自然万物的神灵,如太阳神、土地神、山神等等。

变迁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宗教信仰逐渐发生了变迁。

在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往往是一种与政治、文化和教育紧密结合的意识形态。

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宗教信仰中,人们崇拜的是由政治权力所倡导的众神体系。

在古代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通常与王朝的天命、民众的安危等联系在一起。

随着宗教信仰的不断变迁,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开始探讨宗教的本质和价值。

在佛教中,佛教徒曾经努力将巫术与神话从宗教信仰中排除出去,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这引发了对教条主义的批评和抵制。

在基督教的早期,一些宗教家也开始探讨信仰的本质、道德准则和神圣的使命。

在伊斯兰教中,月斗与日月星辰的计算成为信徒履行“五次叩拜”仪式的关键。

这些宗教教义影响了全世界的宗教传承,为人类的思想和道德提供了新的发展路线。

结语古代宗教信仰的起源和变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

它带来了不断的精神创新,促进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

宗教信仰的多元性也提供了人类文明中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并鼓励人们探索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立场。

宗教知识

宗教知识
第二章 宗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宗教发展观的形成及其理论背景 自然宗教” 多神教” 一神教” 第二节 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和“一神教” 氏族宗教” 民族宗教” ★第三节 从“氏族宗教”到“民族宗教”和世界 宗教
内容提要
宗教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同宗教的起源密切 相关的问题。为了把握这个问题, 相关的问题。为了把握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 宗教进步观和宗教发展观有一个先行的理解。 宗教进步观和宗教发展观有一个先行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向度 在此基础上, 来思考这个问题:一是从认知的向度( 来思考这个问题:一是从认知的向度(宗教信 出发,把它视为一个从自然宗教、 仰)出发,把它视为一个从自然宗教、多神教 到一神教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社会的向度( 到一神教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社会的向度(宗 教组织)出发,把它视为一个从氏族宗教、 教组织)出发,把它视为一个从氏族宗教、民 族宗教到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 族宗教到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
宗教历史发展的两个向度: 宗教历史发展的两个向度:整个 宗教的历史发展从一方面看, 宗教的历史发展从一方面看,是一个 自然宗教” 多神教” 从“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和“一 神教”的发展过程; 神教”的发展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 它又是一个从“氏族宗教” 看,它又是一个从“氏族宗教”到 民族宗教” 世界宗教” “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的发展 过程。 过程。
▲例证: 例证: 埃及/太 埃及/ 阳神崇拜; 阳神崇拜; 犹太人/ 犹太人/ 犹太教; 犹太教; 中国/ 中国/道 教;日本 神道教。 /神道教。
此世性
三、从“民族宗教”到“世界宗教” 民族宗教” 世界宗教”
世界宗教的定义:世界上多民族信奉的宗教, (一) 世界宗教的定义:世界上多民族信奉的宗教,迄今为止宗教

0102第二章 宗教的起源

0102第二章  宗教的起源


美国哲学家艾瑞奇·弗洛姆:把宗教看成是人们实现其最高潜能的一种方 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亚伯拉罕·马斯洛:宗教是人在对最高的内在价
值和存在价值的追求中产生的,实际上是人为自己设立的一种价值目标和 尺度。
二、西方无神论者关于宗教起源的观点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
• 5、其他学者的观点。
• 威廉·詹姆士《信仰的意志及其他有关大众的哲学》:信仰不仅涉及 到理智和情感,而且与意志密切相关。 • 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我与你》:词来自印第安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属或标记”。
信奉图腾崇拜的氏族认为他们与某一特定的生物物种或其他事物 有血缘的关系,这一特定的生物物种或其他事物就是图腾。 • 图腾崇拜:在原始社会中,氏族认为他们与某一特定的生物物种 或其他事物有血缘的关系,这一特定的生物物种或其他事物就是 图腾。该氏族信奉这个图腾,并实行相关禁忌。
二、西方无神论者关于宗教起源的观点
• 1、西方无神论者关于宗教起源的具体表现: • (4)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观点: • 以人的本质来说明宗教的起源和本质。 • 神学就是人本学。 • 费尔巴哈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宗教研究先河,他的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物主义无神论发展的巅峰。
二、西方无神论者关于宗教起源的观点
一、自然压迫是宗教产生的主要原因
•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原始的拟人化世界观逐步形成,很多自
然对象被看做与主体相同的人格存在。 • 最后,拟人化的神灵及神灵的活动在以原始神话为代表的原始 宗教中处于核心地位,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宗教世界观体系。
• 二、观念实在人格化是宗教观念的基本特征
• 1、观念实在人格化的意义: • 其一、拟人化的原始宗教观念不仅具有认知功能,而且具有强烈的情 感功能。

第一讲宗教的产生和基本要素

第一讲宗教的产生和基本要素

结论:宗教是氏族制伴生物
( 1 )氏族形成的遗迹和宗教的遗 迹同时出现 (2)氏族的产生激发了原始的宗 教观念形成制度化的社会宗教




群婚 后代的不良 外婚(母系氏族) 巩固氏族需要血缘关系的强化 亲缘关系的亲近感催化了人们宗教意 识的觉醒。产生了灵魂的观念和殡葬 的习俗
为了强化血缘的不同,祖先 崇拜产生 为了使自己的氏族和别人的 截然区分开,图腾崇拜和自 然崇拜产生。
第一讲:宗教产生和基本要素
一、宗教的产生和本质
1、关于宗教起源的主要学说



自然神话说 实物崇拜说 万物有灵论 1872 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这一著 名观点 图腾说 原始启示说
2、宗教产生的历史依据
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



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痕迹)出现 在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在人类最早的葬礼遗迹之一:法国 南部的圣沙拜尔遗址 中国最早的宗教遗迹:山顶洞人( 1 万8千年前)的洞穴里,尸骨的周围 撒有赤铁矿粉末,并有一些简单的 随葬品
宗教观念 宗教体验 宗教行为 宗教制度

1、宗教观念:灵魂、神灵、神 性、天命、神迹
灵魂观念是所有宗教几乎普遍存在的基本观念 赫拉克里特认为灵魂是火 德谟克里特认为灵魂是最精细的原子 中国哲学往往把人的灵魂视作“精气” 灵魂的观念在各种宗教中往往与人的呼吸、 气息有关,这已经被“比较语言学证实”。
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 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 人,名叫亚当 ——《旧约 创世纪》 (第2章 第7节) And the LORD God formed man of the dust of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man became a living soul.

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产生的原因

目录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 (1)2宗教的起源 (2)3民族的出现与民族宗教的形成 (2)4一神崇拜与普世宗教的产生 (3)5宗教产生 (4)参考文献 (4)宗教产生原因摘要: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

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

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宗教起源民族崇拜我们认为,宗教的起源早于民族的形成,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民族认同的标准具有原始性、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

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宗教都经历了从自然崇拜起源,从多神崇拜到主神崇拜或一神崇拜的发展过程,而从民族宗教到普世宗教的发展是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统治的需要。

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

宗教形成的原因不能脱离民族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民族的兴衰和宗教的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关系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国家之间、阶级之间矛盾斗争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各种社会结构形态、文化和思想差异的重要体现。

因此,研究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需要从民族和宗教的起源着手,进而研究民族形成和宗教发展过程中,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与之同步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1民族与宗教起源的理论争论在民族概念上,分歧和争论由来已久,大体上可分作“现代说”和“原生说”两个派别。

其中,1913年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因此,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信仰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的社会,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

一、宗教的起源与环境宗教最初、最原始的起源因素是自然因素,即宗教起源的外在影响是自然界。

由于各地的自然力、自然物是多种多样的,原始宗教把其神话的结果必然是出现多神崇拜。

从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在宗教中的原始宗教向民族宗教、世界宗教转变中,有的从多神崇拜转向一神崇拜。

这与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都有关系。

实际上,一神教都是从原始的多神崇拜发展而来的。

环境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原始宗教有四大种:对自然的崇拜(雷公、太阳神阿波罗)、对动植物的崇拜(阿努比斯狼)、祖先崇拜(福建妈祖庙)、图腾崇拜(满族图腾柱)民族宗教有两种。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因受压迫,其民族领袖摩西以神的意旨为号召,带领下犹太人返回迦南,因此摩西是公认的犹太教创始人。

印度教亦称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时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

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是在奴隶制中形成的,把社会的等级与种姓制度神圣化直接联系起来。

印度教是多神教,内部派别林立,是多种宗教体系和精神文化现象的复杂混合物。

世界性宗教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类与各个民族,其神学体系、礼仪和组织规章都较复杂完善。

通过教徒和神职人员有组织的向世界各地传播,因而信教人数多,包括各个民族,分布范围广,遍及世界。

现今世界性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犹太地区。

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残酷镇压犹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