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易犯错误类型

合集下载

pkpm 问题汇总

pkpm 问题汇总

2010年6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1、SATWE弹性挠度计算中是否考虑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答:未考虑。

施工图中长期挠度可以选择是否考虑,但对混凝土梁挠度结果影响不大。

2、平面不规则结构,SATWE计算到第二步停止答:主要是选用VSS求解器导致的,该求解器不能取过多振型。

可使用模拟一+LDLT计算。

模拟三程序强制使用VSS求解,也不能使用模拟三。

3、异形柱截面尺寸位置保持不变,使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改变角度等),异形柱配筋计算结果差别大答:SATWE对PMCAD的建模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对异形柱,SATWE以腹板形心作为计算定位点。

对PMCAD中对称布置的异形柱,要保证两对称柱子的腹板同时沿竖向或横向,此时生成的计算简图一致,配筋也对称。

4、混凝土箱型截面施工图出不了?梁截面为箱型,而平法表示却为矩形,截面配筋也是矩形?答:梁施工图中无该类型处理。

但SATWE计算是正确的。

5、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没有剪力墙轴压比输出,如何查看?答:将本工程拷贝到另一文件夹中,此时选择计算地震作用,烈度可以随便选,该模型计算的墙轴压比可供设计。

6、筏板标高与上部结构什么关系?答:08版基础CAD与上部PMCAD中使用同一标高,即坐标系一致,两者关联,所以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要保证上部标高符合实际。

05版基础与上部标高是独立的,设置相对正负0的标高就可以。

7、有无地下室,其计算的上部结构位移差别较大?答:因为该模型地下室层数多,共4层,取的地下室约束 m值为3,较小,这样计算的地上部分位移要大一些。

可将m值取10或直接设为-4,即嵌固,这样有无地下室计算的位移是很接近的。

8、2层的底部框架结构,非抗震,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计算通过了没问题,但是底框-抗震墙结构三维分析,计算参数中选不计算水平地震力,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无错误,但是到第2步SATWE内力及配筋计算却出错!请问是什么原因?答:底框结构的楼层地震剪力在“砌体结构辅助设计”中已经计算完毕,SATWE中不再计算。

在进行PKPM电算时容易碰到的几大问题

在进行PKPM电算时容易碰到的几大问题

PKPM程序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

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分析计算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保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面对的首要问题。

下面我就多年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的tat,satwe计算程序时发现的部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进行电算时,由于诸多原因,往往需要设计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调整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以解决电算结果中不合理的因素。

一、结构平面布置不合理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位于端部。

由底层内力电算结果,沿墙长度方向的弯矩值相当大(这个弯矩值是由地震力产生),造成基础面积很大。

这就是剪力墙布置不合理造成的。

不应将长片的剪力墙布置在端部;一定要布置在端部,应将剪力墙分为小段。

二、电算程序本身的缺陷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虽然受荷相同,但随着层数的增加,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配筋面积也越来越大,有时大得很不合理。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剪力墙的刚度比柱的刚度大很多,因此剪力墙的竖向变形远远小于柱的竖向变形,这种位移差引起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很大。

由于位移的累加性,越到上面越大,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也越大。

因电算程序无法解决,只能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这一问题:(1)减小柱与剪力墙的轴压比差异,以减小柱与剪力墙的位移差。

(2)降低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特别是跨度较小的梁)的刚度。

(3)进行结构布置时,尽量扩大柱与剪力墙的距离,这样使梁跨度增大,从而降低梁的刚度。

(4)采取构造及施工措施:将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处理为铰支,主要是为了解决与剪力墙相连端刚度偏大的问题。

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图1所示梁与剪墙的情况。

如果梁端弯矩不调整,与梁相连处的剪力墙并不能承担该集中力矩。

调整时,将梁端弯矩减小后,将跨中弯矩增大。

调整前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应与调整后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相等。

PKPM常见问题处理

PKPM常见问题处理

对于复杂高层结构也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
广义协调位 移函数曲线
SATWE上下墙节 点要求协调
PMSAP上下墙可以采用附加位移 函数作为约束条件的广义协调
变形问题——梁的轴力
• 一般梁与楼板相连,且在同一标高,楼板平面内的刚度很大,
• • • • •
面内相对位移很小,所以,梁的轴力是可以忽略的,刚性楼 板假定就是这样考虑的。 考虑楼板的面内变形,或没有楼板,梁会有轴力。 混凝土梁的轴压力一般不考虑,轴拉力与弯矩一起按偏拉构 件设计。 钢梁产生轴力,梁应按钢柱的方式验算应力比。 斜梁、坡梁一般都有轴力。 框支转换梁一般应考虑轴拉力,应按偏拉构件设计。
建模,再到后面的计算软件SATWE、TAT、PMSAP中修改 各塔层高即可。 • 要保证连梁的正确高度,所以只能调节洞口的高度。 • 对上连多塔,则要具体分析结构的实际情况,如果比较复杂, 最好采用空间建模SPASCAD。
错误的简化
正确的简化 按层数多的 塔定义层高
注意:当然可以采用更先进 的建模——空间建模。这样 可以随心所欲。无须考虑简 化的问题。可以采用 SPASCAD——PMSAP来建 模、分析。
梁承受面荷载的面积
设计问题——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的合理使用
• 梁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的活荷载不利布置,当不考虑活
越层柱
地震力、 风力
地震力、 风力
SATWE越层 柱模型,柱不 连接,自重各 自作用在各层 的柱顶
• 越层柱的长度系数: • 对单边越层柱,长度系数中含有柱的折算长度; • 对全越层柱,SATWE的长度系数中含有柱的折算长度。
各段柱长度和总长度
Lo3
各段柱长度系数和按全长计算的长度系数
μ3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Pkpm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

1.暗梁当楼面梁使用。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暗梁之所以不能当楼面梁是因为其刚度不够,荷载不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式传递,即楼面荷载—板—暗梁—柱的传递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样将大大低估板的内力。

我个人认为,根据内力按最短距离传递的原则,用暗梁代替梁只有在板受集中力时,在集中力处沿板的最短方向(双向板沿两个垂直方向)设置暗梁,可以认为集中力由暗梁承受以满足抗弯强度和裂缝要求,此时板的计算跨度绝对不能按支承于暗梁来考虑。

但很多时候,这种做法也没有必要,直接加大板的受力钢筋即可,除非因抗剪(冲切)需要箍筋而使用暗梁。

2.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的是,在刚度发生较大突变(增加)处,应视为梁。

典型的问题是不同高程的板之间出现的错台,错台本身平面外刚度比较大,而板的平面外刚度较小,不管你是否愿意,板上的荷载都要传递到错台上,因此应当按梁来设计,尤其是抗剪钢筋应满足要求。

地下通道、车站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其荷载又比较大,但大多数人对错台的处理却非常草率,这很令人担忧。

3.框架结构形成事实上的铰接。

最常见的是梁刚度比柱大的多,使柱对梁的约束作用较弱,形成事实上的铰。

这样减少了超静定次数,于抗震不利,也难以形成“强柱弱梁”。

坂神地震时,地铁车站柱的破坏相当严重,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地铁车站顶底板可看作筏板,其梁的刚度当然大于柱,但中板处不宜将梁的刚度做得较大。

另外,地下工程如通道、涵洞、地铁车站等,有时不小心也容易作成刚度较大的顶底板和刚度较小的侧墙,这样横剖面就形成铰接的四边形,两侧墙土压力相差较大时很容易失稳,也不利于抗震。

4.板墙受力钢筋置于分布钢筋的内侧。

很多人总把分布钢筋想象成类似梁的箍筋,因此配筋不小心就这样倒置。

分布钢筋的作用在于固定受力钢筋位置,传递受力及防止温度收缩裂缝,它不需要象梁柱箍筋那样外包以防止钢筋受压向外鼓出,更重要的是,板墙截面高度较小,为增加有效高度发挥受力筋作用,一般情况下应当外置受力钢筋。

pkpm常见问题.txt

pkpm常见问题.txt

PKPM系列软件常见问题解答2010年06月04日 10:06 A.M.一,建模:1, 悬空梁:有时在用总刚计算有悬臂梁的模型时,总是计算不过。

这主要是由于用户在输入一些梁时采用了抬高节点的方法,形成了被软件认为是悬空梁的构件,再用总刚计算就会显示出错,计算不能进行下去。

所以用户在输入模型后最好在PMCAD的最后一项3D视图中仔细检查模型。

2,悬臂梁:有时在输入模型时,由于疏忽定义的轴线没有相交,再输入梁时会形成错误的悬臂梁。

最好在计算前花点时间仔细检查模型,免得为后面计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错层梁:梁错层高差在500mm以内时,低节点梁会合并到高节点梁来计算。

所以错层梁高差在500mm以内时只需建立一个标准层即可。

当错层高差大于500mm时,可以定义错层梁计算。

4,斜梁:在遇到斜屋面建模时,往往会用到定义斜梁。

PKPM建议斜梁下应再输入200mm高的短柱,以便传递荷载及内力给框架柱。

添加的短柱超筋不用管,它只是起将斜梁内力传递给框架柱。

5,斜墙:PMCAD不能考虑到墙节点的变化,所以在TAT和SATWE里定义不了。

若要定义则只能在PMSAP中定义成弹性板6来计算。

6,遮阳板:可定义在楼层处,不影响计算结果。

7,多塔错层:当多塔层高不同时,可以在多塔定义中修改不同塔的层高,从而实现错层。

最高的塔定义为1号塔,依此类推。

8,一柱拖二梁:当两个梁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在柱内两节点处加刚性梁(200×300)以封闭房间,传递荷载(如图2)。

图1 图29,一柱抬二柱、上柱大偏心:前者在柱间加刚性梁,后者也设刚性梁。

(分别如图3、图4)图3 图410,复连通结构:也就是“回”字型结构,若为板柱结构则需加设虚梁(如图5)11,铰接梁定义:PKPM建模中,梁梁交点不能都是铰接12,斜撑:SATWE中钢斜撑两端点连接处都为铰结,混凝土斜撑则为刚结。

若钢斜撑跨越几个标准层,则在每层斜撑定义的节点处人为定义为刚结;柱间斜撑在PMSAP中可以建模,SATWE 中只能拉在层间处,若要定义柱间斜撑则必须多建立一个标准层。

pkpm计算出错问题

pkpm计算出错问题

1.我是计算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出现的。

错误提示如下:Visual Fortan run-time errorforrtl:severe(24):end-of-file during read,unit16,flie E:\学习\多层\SATWE计算模型\LOAD.MID我用2005破解板时SATWE不选一次加载,要选计算水平地震可解决,或者把2002破解板SATWE摸块调入覆盖也可解决.2. pkpm satwe结构内力计算提示错误:有效质量自由度小于指定分析振型数是什么意思?振型组合数的选取:在计算地震力时,振型个数的选取应是振型参与质量要达到总质量90%以上所需要的振型数。

但要注意振型个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的振型总数。

一个楼层最多只有三个有效动力自由度,所以一个楼层最多选3个振型。

振型数应是3的倍数3. pkpm里用satwe算结构内力配筋时,提示“0x00708547”指令引用的“0x1110ffdo”内存,该内存不能被read?高手。

PKPM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节点处数据错误。

产生的原因是布置的构件连接处出现了间断,导致荷载没法传递,pkpm无法正常运算。

之所以这样,可能是自己在布置构件的时候并没有布置在轴线上,也可能是pkpm自身的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没办法,删除一般都不行,一般只能重新建模。

4. pkpm satwe多高层内力计算中出现Winsat-F.exe 应用程序错误怎么办?那是模型的有问题,你看看是在计算第几层时出现的这个,那就重点修正这层的模型。

5. pkpm在使用satwe模块时提示找不到c:\pkpm\sat\winsat-p.exe是什么原因啊?表示pkpm在运行时找不到winsat-p.exe,如果你的pkpm确实安装在c:\pkpm 目录下,那就确认c:\pkpm\sat\winsat-p.exe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建议重装pkpm;如果pkpm安装目录不是c:\pkpm,则到pkpm安装目录下找到cfg\regpkpm.exe,并双击,输入cfg的正确安装目录(如安装在e:\pkpm盘,则输入e:\pkpm\cfg),点击注册按钮,再运行试试。

PKPM资料软件常见问题

PKPM资料软件常见问题

PKPM 与用户心贴心系列教程工程资料软件常见问题解决手册编制单位:总部服务中心编制时间:2008.04.20工程资料软件常见问题解决手册第一部分工程资料软件安装中常出现的问题.............................................. - 2 - 第二部分资料表格丢失或无法找到的问题 ................................................... - 8 - 第三部分资料表格编辑常见问题......................................................................... - 8 - 第四部分资料表格打印问题 ................................................................................. - 12 - 第五部分资料表格插入图片常见问题............................................................ - 13 - 第六部分资料软件特殊符号常见问题............................................................ - 15 - 第七部分地方版本资料特有问题....................................................................... - 16 -工程资料软件常见问题解决手册第一部分资料软件安装中常出现的问题1、工程资料软件现在支持vista系统吗?答:CMIS_08.1版本程序中的资料软件支持Vista系统,但要求用户必须以管理员身份安装和运行我们的工程资料程序。

另外如果出现1)中描述的现象,还应采用兼容方式运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安装完毕之后,双击桌面上的PKPM工程资料图标,若弹出提示窗口“ActiveX Objects can not be created”,则表明关键组件未能正确注册,此时需设置为以兼容模式运行;2) 点击“开始”菜单,打开“控制面板”,单击“程序”图标,如图1所示;图1 打开“控制面板”3) 进入“程序”面板后,选择“程序和功能”图标下的“将以前的程序与此版本的Windows 共同使用”,参见图2;图2 点击“将以前的程序与此版本的Windows共同使用”4)此时将自动启动“程序兼容性向导”,如图3;图3 启动“程序兼容性向导”5)点击“下一步”,选择“我想从程序列表选择”,如图4;图4 选择找到需使用兼容模式程序的方式6)向导将自动列出在本机上已经安装的所有程序,找到并选择“pkpm施工系列软件”,然后点击“下一步”,参见图5;图5 选择7)选择程序的兼容模式,请选择“Microsoft Windows XP(Service Pack 2)”,然后点击“下一步”,如图6所示;图6 选择程序兼容性模式8)选择程序的显示设置,保持默认状态;图7 程序显示设置,保持默认状态9)点击“下一步”后,出现如图8所示的界面,询问程序是否需要管理员权限,如果您的Windows帐号具备管理员权限,则建议您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若您不具备管理员权限,则不用选择此项;图8 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10)点击下一步后,向导将自动启动PKPM施工程序,请检查施工资料程序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若能够正常运行,则在接下来的对话框窗口中选择“是,将这个程序设置为始终使用兼容性设置”;图9 若程序正常工作,则选择“是”11)向导询问是否将兼容数据信息发送给Microsoft,选择“否”,点击“下一步”;图10 不发送程序兼容数据12)点击“完成”关闭程序兼容性向导,并完成程序兼容性的设置,此时即可正常运行PKPM施工资料程序。

PKPM软件在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PKPM软件在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PKPM软件在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在应用PKPM举行结构设计时,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对常见的几种问题举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工程师应当合理处理消失的问题,使结构设计越发合理,提高建造物质量。

1前言随着计算机软件开辟技术的快速进展,计算机软件以应用到各个行业,尤其是在建造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日臻完美。

PKPM 软件是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开辟的功能相对照较齐全的大型建造设计软件, 在建造行业应用广泛,给结构工程师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PKPM还是存在些问题,本文对可能消失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举行简要探讨和分析,期待能对今后的设计工作带来协助。

2交互式结构模型的建立结构模型中全部的构件均在此项操作中输入,应该留意的是:凡是结构布置形式及构件尺寸和荷载不同的结构层,均应描述为不同的结构标准层,对于上下层柱变截面状况用构件相对于节点的偏心描述,留意在节点过密时墙体及梁布置的继续性。

在布置过两个或更多的标准层后,不能使用图案编辑菜单对某一层或某一部分拖动或平移,由于全部的节点位置都是用相对于原点的位置描述的,拖动或平移会造成上下层节点错位。

全楼的组装务必是自下而上的标准层组装,不能把后一个标准层组装于前一个标准层之前。

填充墙不能作为墙体输入。

在此输入的荷载值应是荷载标准值,不是设计值。

3设计参数确实定3.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设计允许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适当减小支座负弯矩, 以减小支座钢筋用量, 便利施工框架梁端支座负弯矩调幅后, 程序自动对梁跨中弯矩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强, 但支座负弯矩调幅不宜过大, 一般应控制在弹性理论计算弯矩的20% 以内, 即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在0. 8~1.0范围选取。

当调幅系数取值较低时, 设计者一定要进人梁施工图菜单中核查按计算结果配筋梁的支座处裂缝宽度能否满意规范要求。

如不满意,则要重新选取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或点取“按照允许裂缝自动选筋”选项, 重新调节梁配筋直至满意裂缝宽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结构设计电算常见错误做法已有349 次阅读2011-3-7 15:58 |个人分类:工程技术|问:在新版PKPM软件中,对托柱的梁在画图时如何处理?答:梁托柱时,柱下梁是被柱分成几段来计算的。

但在画施工图时,程序是将柱下的几段梁合成一段通长梁来画的。

上部钢筋的断点及箍筋加密区等都按通长梁来设计,使之更为合理。

问:为什么JCCAD在绘独基详图时绘不出柱插筋?即使绘出的也不是联接TAT,PK绘框架柱的柱与断面配筋,而是程序自定义的钢筋根数规格与TA T,PK绘制的框架柱完全不同,不知何故?答:这是因为在JCCAD中没有运行"上部构件"菜单里的"框架柱筋"子菜单造成的。

该菜单是用来输入框架柱在基础上的插筋的。

用户在点取该菜单后,用下一级子菜单中的"定义类别"和"柱筋布置"即可对各个柱子布上不同的插筋,并可通过"删除类别"和"柱筋删除"菜单作任意删除。

如已经完成了TA T或PK的绘制柱施工图,这里就可自动读取相应的柱筋数据。

STS钢结构中的一些问题:2‐9STS中梁柱断面修改后形成TAT数据后,总是第一次的断面形状,改不过来。

2‐9答:是操作问题,STS‐1中断面修改后,必须进行执行数检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且在执行输入次梁楼板菜单时选择第二项。

2‐10 STS用TAT计算后,能否将钢结构的应力打出来,以便于优化设计。

2‐10答:钢构件的应力有输出,见TAT主菜单与‘计算结果的图形显示’中2、7项5‐1在厂房设计中,厂房顶采用轻钢结构而厂房的围护采用钢筋砼排架结构,能否同时计算绘图,排架柱及钢梁。

5‐1答:可以同时计算,但目前由于钢—砼构件连接节点STS未设计,故不能同时绘图11‐2STS中柱脚节点及材料表均有错误,不知有何改进?11‐2答:请说明具体的错误信息,以便查核12‐1钢结构斜梁平面外计算长度如何考虑?是以支撑间距离还是以檩距距离为准?如檩条距2m,支撑6米,如何定?12‐1答:按规程,应为支撑间距,即6米26‐3STS里在输入平面内外计算长度后,输出结果时平面内外计算长度颠到?26‐3答:STS建模时,应正确输入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和平面外计算长度,输出结果和输入数据是一致的82‐6钢结构软件可以算圆弧形变截面梁吗?门式钢架可进行空间计算吗?82‐6答:目前不能,今年版本将增加PM的变截向梁建模和TAT的吊车荷载计算,到时可实现门式刚架空间计算。

82‐7钢结构柱脚计算时,有无进行锚栓设计,如有的话,锚栓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锚固要求,软件中有几种锚栓材质可选?82‐7答:STS中柱脚锚栓有Q235和16Mn两种材质,程序进行了锚栓的验算结构PKPM2‐6 PMCAD输入的斜梁,转SATWE后为何无高差了?2‐6答:PMCAD输入的斜梁和错层梁,可以在PK计算和TA T计算中得到正确反映,和SATWE的接口将在今年做好。

3‐3不知新版PKPM中考虑没有板上布置砖墙线荷载,或局部面荷载?3‐3答:PKPM目前还没有布置板上线荷载和局布面荷载功能。

3‐4边框梁边有悬挑板时,此边框架好象没有考虑悬挑板给边框的扭矩作用?3‐4答:边框梁有悬挑板时,悬挑板对边框梁的扭转作用目前尚未考虑。

7‐1框架梁宽度≥350mm时,要求采用四肢箍,而此时PK修改钢筋时只能有两根拉通,是否能改成4根?7‐1答:可以,拉通的根数可以改为任意根。

9‐3在框架结构中,部分主梁上有砼墙,而上一层的梁搁在此砼墙上,问下一层搁墙的主梁能得到此墙传来的荷载吗?9‐3答:用SATWE计算梁将和其上的墙共同工作15‐1PMCAD的结构平面图,现浇板支座负筋长度不能归并。

15‐1答:现在还没有加上板负筋长度归并功能15‐2PK绘图中梁的弯起筋是否考虑了抗剪作用?15‐2答:梁设立弯起钢筋后其梁端必须的箍筋面积相应减少16‐1 荷载规范中吊车组合最多考虑四台,PK计算中多跨多台吊车是否考虑了组合?如何考虑?16‐1答:每跨吊车荷载的最大,最小轮压和水平刹车力是由用户输入的,对多跨吊车竖向荷载按最不利的最多两跨考虑,吊车水平荷载不论是单跨还是多跨厂房均按吊车荷载中最不利得一跨考虑,有地震荷载组合时不再考虑水平刹车力。

详见PK技术条件的吊车荷载分析和排架柱计算一节。

18‐1 根据PK画出的框架梁弯矩包络图对梁截面配筋进行手算,得出的配筋量不管是支座还是跨中都比PK给出的配筋量大,怎么回事?18‐1答:梁的最大弯矩如果是抗震作用组合,将乘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再去配筋。

20‐1在PK中,当挑梁与框架主梁标高不相同时,挑梁钢筋不能修改,为什么?有没有解决办法?20‐1答:可以修改,用修改钢筋和配筋参数下的‘挑梁修改’菜单22‐1PK剪力包络图,柱的剪力的正负和方向是如何规定的?22‐1答:梁两端均以向上的剪力为正24‐1 某单跨排架的计算结果中,某些内力组合中,柱上端轴力大于柱下端轴力很多,请解释24‐1答:柱上端轴力大于其下端轴力时,两个轴力不在同一个组合中25‐2 平面法中画梁图,全楼归并后,如果画完一层后,修改好的梁的配筋并不能传至另一层,亦即相同号的梁在每一层都要修改,而原来DOS版中相同的梁号需修改一遍即可。

25‐2答:修改后的钢筋只记录在被修改梁所在的层和所在的平面位置上,其它与此梁相同归并号的梁并未修改。

25‐3 平面法中画梁图,立面改筋中,改梁下部钢筋,不能输入两种钢筋。

如改梁下钢筋为2Φ20+2Φ22软件却认人4Φ22.。

为什么?25‐3答:平法改筋时梁下钢筋是可以改为二种直径钢筋的38‐1为什么用框架计算,各种条件都达到要求,仍有裂缝发生,是否因给足裂缝要求过严? 38‐1答:程序是按规范方法计算的梁裂缝宽度38‐2 梁断面配两到三排筋时,仍用双肢箍,纵筋固定问题如何解决,是否软件可自动增加到四肢箍。

38‐2答:程序对宽≥350的梁设置四肢箍43‐3砖混抗震验算中,构造柱参加工作依据是规范中哪一条?43‐3答:依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

49‐1框架柱配筋能否直接传给独立基础49‐1答:在框架绘图结束时,要选择保存钢筋数据,这样柱配筋可传给基础62‐1 刚才在回答计算基础所用的柱下内力的取值时,讲最好用TAT,SATWE计算出的结果,如果取PM计算的内力时要加大。

请问要加大多少为好,是否要乘个系数。

62‐1答:对于交叉地基梁,筏板基础等整体形式的基础,PM恒活一般可以直接用来设计基础,不用再放大,对柱下独立基础,PM恒活只传来竖向力,没有弯矩和剪力。

可能使基础底面积偏小。

固此最好采用TA T或SATWE荷载。

103‐1框架柱配筋为什么用PK从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结果,不一致,103‐1答:用PK的平面杆系,每一方向计算时,柱只得到该方向的钢筋面积,两个方向当然是不一样的,最后柱的配筋应是两方向分别取各方向计算结果。

但用TAT、SATWE空间程序计算,可以同时得到柱两个方向的配筋。

104‐1PKPM能否进行弧梁抗扭计算104‐1答:用TA T、SATWE可以进行弧梁抗扭计算。

105‐1PM人机交互输入,顶部无柱节点的单跨梁可否输入双坡等截面曲梁,并进行计算绘图?105‐1答:可输入双坡等截面梁,但梁在立面如是曲梁,可将曲梁简化成折梁再输入。

109‐2框架、不等跨框架支座负筋的断点长度以大跨为准,还是以小跨为准。

109‐2答:梁支座筋伸出的长度,按配筋包络图和规范的要求结出,并保证角筋在全跨连通,全跨连通这一条肯定满足了某些早期构造手册的第一断点要按长跨计算的要求。

116‐1请解释一下,PK钢筋表中箍筋高度为何有时扣除75?是否合理?(在双排筋时)这样在跨中无双排筋时扣75不合理,应扣50。

116‐1答:梁上有次梁时,为保证次梁上部主筋的保护层厚度,箍筋上部要留出1倍保护层厚度再加25毫米。

如果用户不愿意这样做,可修改梁画图时的一参数,可由用户选择箍筋高度是梁高减50还是减75。

121‐1任何PM的砖混计算,多层住宅的挑阳台引起外墙轴向力的增大考虑没有?(其M 使外墙轴向力增大)121‐1答:挑阳台的轴向力在墙体承压计算中已考虑,但其弯矩引起的墙体局部承压验算未做,可用GJ来计算。

133‐1新版PKPM中底部两层框架的计算有没有改进,其结果是否可用?从建筑图转到PMCAD能否详细说一下,最好能演示一下。

133‐1答:PMCAD中砖混结构或底框结构的算法是规范规定的方法,现规范中没有作两层底框的算法,因为两层底框的工程实践较多,PMCAD把一层底框的算法推广到两层,因为超规范,就必须提示用户仅供参考(其实,目前任何声称可算两层底框的程序都是超规范的)。

一般来说超规范的实践需另加措施并应有关部门批准.但是,在现修订的抗震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是允许两层底框结构的。

135‐1有一底框上砖混结构(一层底框五层砖混)部分楼面有错层,在建模输入主梁时,按实际情况输入标高,输入次梁楼板时将楼板错层,最后形成PK文件计算底框时发现框架梁上受力很小,显然,上面砖混荷载未传下来,这是为什么?135‐1答:底框结构目前不能考虑错层。

136‐1在PK画图中,用框架顶层柱筋向梁中锚固,而柱通常比梁宽,不易施工,而用梁中筋何柱中锚就易施工,是否有一参数来加以控制。

136‐1答:有一参数由用户选择是:梁筋伸入柱或柱筋伸入梁。

136‐2顶层梁,若用结构找坡,可否在绘图时,就予以考虑?136‐2答:结构找坡可输入斜梁或在PK中输入变高截面梁。

140‐1PK交互式中可输连续梁,并单独计算出结果,但在模拟固端时,只能用断面大的柱代替。

虽然这样与工程实际更接近,但静力手册中有固端梁的计算,能否以后的约束条件中专门加一个固端。

140‐1答:用断面大的柱模拟固端应是满足工程实际计算要求的理想方法。

147‐4框架的轴压比到底是用哪个轴力计算出来的?我们采用程序算出的轴力包络图算,结果轴压比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值。

147‐4答:轴压比是用抗震作用组合的最大轴力算出的,该值一般比轴力包络图上的轴力最大值小147‐9同一个工程分别用PKPM、TA T计算梁柱配筋相差很大,尤其是梁的出入更大,(TAT 则偏大好几个级别)147‐9答:用TA T计算时,如选择了活荷不利布置计算,就应将程序隐含的梁跨中弯距增大系数1.2改为1,否则梁下部配筋将偏大很多。

147‐10PM平面配筋最好能够开发得能够自动调整的不乱,且不重叠。

这样可减少调筋工作量。

147‐10答:这很难做到,用户一般应该用程序提供的多种手段来调整布置平面楼板钢筋。

151‐1砖混抗震验算挑梁直接输入还是加线荷载?151‐1答:作墙体抗震和承压计算时,挑梁可直接在交互输入中按主梁输入,但挑梁本身需由GJ软件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