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浇口类型解析

合集下载

注塑成形模具浇口类型介绍

注塑成形模具浇口类型介绍

浇口类型选择浇口类型和选择最佳的浇口尺寸以及浇口位置一样重要。

浇口类型可分为人工和自动去除式浇口。

人工去除式浇口人工去除式浇口主要是指那些要求操作者在进行制件再加工时将其与流道分离。

使用人工去除式浇口的原因有:∙浇口体积过大,以至于当模具打开时无法从制件处剪切。

∙一些剪切敏感的材料(如PVC)不能存在高剪切率,从而不能应用自动去除式浇口设计。

∙在穿过较宽处的时候,为了保证流动分布的同时性,以达到特定的分子纤维排列,通常不使用自动浇口去除方式。

型腔的人工去除式浇口类型包括:∙注道式浇口∙边缘浇口∙凸片浇口∙重叠式浇口∙扇形浇口∙薄膜浇口∙隔膜浇口∙外环浇口∙轮辐或多点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的特点是,在打开制模模具顶出制件的过程中,可以切断或剪切浇口。

自动去除式浇口应用于:∙避免在再加工时去除浇口∙保持所有顶出的周期时间一致∙浇口残留最小化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针点浇口∙潜入式(隧道式)浇口∙热流道浇口∙阀门浇口注道浇口推荐这种浇口应用于单型腔模具或要求对称充填的制件。

这种类型的浇口适合于较大壁厚处,这样保压压力将更为有效。

较短的浇口最好,这样模具充填更为快速,且压力损失较低。

浇口另一侧需配备一个冷料井。

使用这种浇口的劣势在于,流道(或注道)被修整之后,制件表面会产生浇口痕迹。

可以通过制件厚度来控制凝固,但凝固并不取决于制件厚度。

一般而言,在注道浇口附近的收缩率较低,而注道浇口处的收缩率较大。

这会导致浇口附近具有较高的拉伸应力。

尺寸起初,注道直径由机器射嘴来控制。

该注道直径必须比射嘴口直径大 0.5mm左右。

标准注道衬套的锥度为 2.4度,开口面向制件。

因此可以通过注道长度来控制制件处附近的浇口直径,该直径应当比该处壁厚至少大 1.5mm或约为该处壁厚的两倍。

注道和制件的连结点应为放射状的,以避免应力裂化。

∙锥角较小(最小为1度),可能导致在喷射过程中注道无法与注道衬套脱离。

∙锥度较大,造成材料浪费且冷却时间延长。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
注塑件加工的过程中不只需要工程师有效的把控到每一个注塑环节,也需要注塑工程师能够有用掌握注塑模具的使用情况。

而浇口作为注塑模具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类型是多元化的,并且不一样的浇口类型用在不一样的成型塑件上面,并且其对注塑件加工的最终质量也有所影响。

注塑件模具的常见浇口类型有哪些呢?
第一:直接浇口,当前直接浇口在注塑加工模具应用中仍是比较广泛的,其最大的长处在于熔体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并且也相对简单,直接浇口的长处使得其能够适用于常用的任何塑料,特别是一些成型大且深的注塑件。

第二:矩形浇口,矩形浇口的位置通常是开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上,较多的用在中小型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上。

其最大的长处在于其截面形状简略,可简单进行加工、并且后期在进行试用注塑模具后也便于进行修改。

不过矩形浇口最大的缺陷是易发生浇口痕迹。

第三:扇形浇口,扇形浇口其实是矩形浇口的一种变异的方式,因而其和矩形浇口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不过扇形交口通常对比适用于注塑成型大平板状以及薄壁的注塑件。

多见的浇口类型即是上述三种类型,当然还有比如:膜状浇口、轮辅浇口、点浇口、埋伏浇口等类型。

塑模浇口种类_060929

塑模浇口种类_060929
2.錐度最小1度1°,太小的錐角可能在頂出時使豎澆道無法與豎澆道襯套分離;太大的錐角則浪費塑料,並且加長冷卻時間。非標準錐角的豎澆道加工成本較高,卻沒有什麼好處。
名稱:側邊澆口(edge gate)
使用時機:
1.最通用型的澆口,通常位於模具的分模線上,而且從塑件的側邊的上方或下方充填。
2.用於一模多穴,二板模/三板模均可。
缺點:
1.人工去除澆口。此類澆口於剪除後容易在塑件表面留下澆口痕跡(可用銑床加工)。
或該處設計பைடு நூலகம்紙銘板遮住
2.直接澆口處有大量的收縮(殘留應力大),結果造成澆口處的大量拉伸應力。平而淺
的成品易翹曲、扭曲。
3.一次僅能成型依個塑件。
相關尺寸:
1.豎澆道頂部直徑應大約是製品於澆口處厚度的兩倍,直徑1.6-6.4MM長度1.6-12.7MM,與成品接觸的直徑有7mm-10mm。
缺點:
1.人工去除澆口。
2.外觀面上會有減除膠口之痕跡
相關尺寸:
凸片的最小寬度是6.4mm,最小厚度為模穴肉厚的75%。
名稱:重疊澆口(overlap gate)
使用時機:
1.用於一模多穴,二板模/三板模均可。
2.重疊澆口與塑件側壁或表面有重疊。
3.不適合硬質PVC
別名:搭接式澆口,是大水口的一種,是側邊澆口的一種,
缺點:
1.射出壓力降低很多,所以需要加大射壓。
2.適用於簡單塑件。
相關尺寸:
典型的潛式澆口直徑為0.25 ~2.0 mm,澆口由粗變細,直到成為球狀端點
名稱:凸片澆口(tab gate)
使用時機:
1.用於一模多穴,二板模/三板模均可。
2.通常使用於扁平塑件或薄塑件,以減小模穴內的剪應力。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间接配合
浇口和流道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间接连 接,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模具结构的要求。
配合实例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的配合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塑料熔体的流动顺畅,适用于生产小 型塑料件。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的配合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大型塑料件的充填要求,并减少溢料现 象的发生。
根据塑料件的精度要求选择浇口类型,高精度要求的塑料件应选择潜伏式浇口或直 接浇口。
根据塑料件的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浇口类型,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应选择侧 浇口或扇形浇口。
浇口的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尺 寸、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塑料 熔体的流动特性来确定。
浇口的尺寸过大会导致塑料件 产生过大的收缩率,尺寸过小 会导致塑料件充填不足或产生 喷射痕。
SolidWorks
一款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也适用于注塑模具设 计,提供了丰富的流道设计和分析工具。
3
Moldflow
专业的注塑模具设计软件,提供了流道设计和分 析功能,可以模拟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冷却过程。
PART 05
浇口与流道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
手机壳浇口设计需考虑浇口位置、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填充模具并 减少缺陷。
详细描述
根据餐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尺寸,以实现均匀填充。同时,流道的走向应与餐具的形状相匹 配,以减少流动阻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餐具的功能需求,如刀叉的锐利度、碗盘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 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设计优化与改进
优化原则
减小浇口截面积
避免死角和滞留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减小浇口的截面积可以使熔体的 流动速度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的通道。

浇口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注塑制品能否完好、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位置对熔体流动前沿的形状和保压压力的效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决定了注塑制品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一.浇口的类型与位置在注塑模设计中,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形式有下列11种:1.直浇口即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优点: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此具有流动阻力小、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

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种浇口形式使注塑制品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塑机受力均匀。

每晚八点有免费直播课程学习,私信老师即可免费学习!缺点: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注塑制品翘曲变形,同时浇口较大,去除浇口痕迹较困难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注塑制品,尤其适合于聚碳酸酯、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这类浇口时,为了减小与注塑制品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为2-4°),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

2.护耳浇口护耳浇口主要用于高透明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及变形要求很小的塑料制品。

优点:护耳浇口是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体通过浇口冲击在耳槽侧面上产生摩擦热,从而改善了流动性,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在护耳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型腔,可以避免喷流。

缺点: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较大。

3.点浇口点浇口尤其适用于圆桶形、壳形及盒形塑料制品。

对于较大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可以设置多个点浇口,以减小翘曲变形;对于薄壁塑料制品,浇口附近的剪切速率过高,残余应力大,容易开裂,可局部增加浇口处的壁厚。

优点: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浇口痕迹小,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7种最常见的进胶设计形式总结,干货满满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7种最常见的进胶设计形式总结,干货满满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7种最常见的进胶设计形式总结,干货满

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浇口的设计尤为重要,为了简便我们的设计,常常需要将一些常用的标准形式,总结出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调用,
下面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些浇口形式及数值要求,规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哦
1.直接浇口
这类浇口就是直接进胶在产品的表面,产品进胶的位置会有痕迹,后续需要切除浇口。

2.普通浇口
这类进胶也是直接进在产品的表面,浇口比较小,容易切除,
3.点浇口
这类进胶是以一个点的形式进胶在产品的表面,浇口位置灵活,易于成型各类壳类和盒子类产品,产品变形比较小
点进胶的形式有下列几种
4.潜进胶
潜伏进胶是由点浇口演变而来的,主要是潜伏在产品的内侧,需要做一个神主牌,在开模的时候自动切断浇口,就是加工的时候稍微复杂一点,不影响产品的外观,
5.牛角进胶,又称香蕉进胶
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香蕉或是牛角
一般意识在产品的内部进胶,在开模的时候自动切断产品,目前在笔记本上面应用比较广泛、
难加工,需要放电加工,维护比较困难
7.薄片入水式进胶,
这种进胶在大平面产品时候应用比较广泛,优点是产品不宜产生流痕,
以上即是介绍的7种塑胶模具进胶方式。

如果您想学模具设计不知道怎么入手觉得学习太难了。

4种热流道浇口种类

4种热流道浇口种类

流道模具浇口分很多种,今天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1.边缘浇口
又称为侧浇口,剖面为矩形,也有圆形,一般开设在份模面上,从行腔外侧进料。

矩形边缘浇口是zui常见的浇口,常常用于两板式多性腔模具,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去除浇口容易,浇口痕迹小但是容易形成熔接线盒积风。

2.扇形浇口
边缘浇口的宽度若大于浇口上游的支流道直径或宽度,就可以采用扇形浇口。

浇口开设在份模面上,从行腔外侧面进料,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加宽,厚度则逐渐减薄。

从此浇口进入行腔的塑胶熔体波前为平直,可减少翘曲变形,用来成型平面大薄的塑件。

3,薄片式浇口
又称平缝式浇口,常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塑件,浇口的分配流道与型腔侧边平行,其长度通常大于塑件宽度,从此浇口进入行腔的塑胶熔体波前可以保持单一方向流,可以避免翘曲变形,常用来成型平直的大面积薄壁的塑件。

4,重叠式浇口
又称为搭接浇口,可以布置为冲击型浇口,有效的提喷流,但是浇口处易为生缩痕,浇口切除比较困难,浇口痕迹明显。

塑胶模具常用浇口及其优缺点

塑胶模具常用浇口及其优缺点

塑胶模具常用浇口及其优缺点
塑胶模具是制作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浇口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塑胶模具常见的浇口及其特点。

1. 直接式浇口直接式浇口是在模具的一端直接打出一个浇口,直接将熔融的塑料注入模腔中。

这种浇口通常适用于大型外壳类制品,如家电外壳、汽车外壳等。

主要优点是制品的结构紧密、外观完美,缺点是浇口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并且难以去除,模具寿命较短。

2. 斜式浇口斜式浇口是将浇口设置在模膜表面斜着倾斜向下注入塑料,这种浇口适用于复杂形状、较大马路类制品的制造。

优点是制品外观完美,并且浇口相对于直接式浇口更容易去除,缺点是需要计算好浇口大小和位置,否则会造成浇注难度或填充不均。

3. 空气门浇口空气门浇口是将浇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注入熔化的塑料,另一部分则用于排出腔内的空气,以保证制品填充和成型的均匀性。

这种浇口可以减小制品中出现气泡和瑕疵的风险,并且可以增加模具使用寿命,但成本相对于其他浇口较高。

4. 热流道浇口热流道浇口是将熔化的塑料通过流道加热并直接注入模腔,以使制品填充和成型更具精度。

这种浇口通常适用于高精度制品,如塑料齿轮、液晶显示器外壳等。

优点
是制品外观完美,浇注点留影相对较小,但成本相对其他浇口类型较高。

总之,浇口是塑胶模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对制品成型、外观以及后续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浇口类型和形式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