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
心脏电复律的治疗与护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远程医疗将在心脏电复律治疗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 疗服务。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培训和学习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心脏电复律治疗技术和护理知 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定期评估和反馈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 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心脏电复律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质量。
01
02
电极板放置位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 合适的电极板放置位置,如前后位、 前侧位等。
03
选择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 合适的除颤能量,如双向波120-200J ,单向波360J等。
05
04
充电和放电
按下除颤仪上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02
心脏电复律前准备工作
术前检查与准备事项
01
02
03
04
心电图检查
确保患者处于适合进行电复律 的心律状态。
实验室检查
包括电解质、凝血功能等相关 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
术前禁食禁水
根据手术需要,通知患者术前 一定时间内禁食禁水。
皮肤准备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去除油脂 和污垢,以减少皮肤阻抗和感
染风险。
医护人员培训要求
熟悉电复律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电复律的操作 流程,包括电极板的放置位置、能量 选择等。
掌握急救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技 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了解电复律适应症和禁忌症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电复律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以确保患者安全。
临床操作指导:对电复律后患者的一般观察和护理

复律成功后,患者均入住CCU病房。
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于床旁。
保证除颤仪、吸痰器处于功能状态。
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24~72h,严密观测心电示波情况,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Q-T间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
心电监护的电极粘贴部位要避开除颤的位置。
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报告医生,紧急时作出正确的处理。
2.休息,吸氧复律早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人员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护士协助完成卧床期间的各项生活护理。
予以氧气吸入以减轻心肌缺血缺氧,传导复极不均的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不清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
紧急除颤的患者多有意识丧失伴抽搐,复律成功后应检查有无舌咬伤。
4.用药的护理予以留置静脉套管针,保证两路静脉通畅,以方便及时用药,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药物,准确计算药物的浓度和滴速,同时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5.饮食和排便的护理意识清醒2h后的患者,给予半流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和饱餐。
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排便,经常为患者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予缓泻剂,3d未排便者予灌肠,防止用力排便及屏气等动作,避免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6.监测生化指标,防止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和加重心律失常,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同时限制进食量,入量不足;多数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因此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钾、镁低时及时遵医嘱予以补充。
心理护理复律成功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有濒死的恐惧感,出现焦虑、观的情绪,害怕再次复发,高度的精神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耗氧量,并能使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发生改变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再次发作。
因此护士应陪伴在患者床边,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做好病情解释,必时给予镇静剂。
电击复律治疗房颤的护理体会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 , 连接除颤仪和心电监护 仪, 选择 R波较高的导联 ( 多取 Ⅱ导联 ) 进行示波观
察 。患者一旦进入理想 的麻醉状态后 , 充分暴露其
3 12 术前病人准备 ..
复律前三周行抗凝治疗 , 口
服华法令或阿斯匹林 , 监测 出、 凝血功能 , 术前 2 h 4
射 时 间不应 短于 5rn 注 射 时 嘱患 者 数 数 , i, a 当患者 意识 模 糊 、 睫毛反 射消失 后 , 2块 电极板 置 于前尖 将 位 , 离不 ≥1 m, 距 0e 电极 板 应 紧贴 患者 皮 肤 并 稍加 压 , 能 留有 空 隙 , 不 边缘 不 能翘起 。迅速 按 下放 电按
扩大 的患者 。发 生 时 间多 在 电复 律 后 即刻 或 2 4~ 4 时 内 。由于 左 心 房 附 壁 血 栓 被 电 击 脱 落 随 血 8小 液流 动 栓 塞 部 位 不 同 部 位 表 现 出 不 同 的 临 床 症 状 【 。护士应 密切 观察 患 者 面 部表 情 、 3 J 四肢 及 皮 肤 的温 度 、 色等 。如 出现 言语 不 利 、 痛 、 颜 腹 四肢 皮 肤
2 结 果
2 例病人经 1 电复律转变为窦性心律 , 9 次 7例
1 I 床资料和方法 l 缶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共 收集 20 0 7年 1月 至 20 09年 l 在 我 0月
经第 2次复律成功 , 例复律未转 为窦性 心律 。复 1
律成功率 9 %。 7
3 护理体 会
粘膜出现异常应及 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治疗 ;6 低 () 血压 : 本组有 2 例患者发生了低血压 , 可能与高能量 电复 律造成 的心肌损 害有关 , 静脉滴 注 多 巴胺 , 经 血 压回升至正常。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测 血压 , 观察 患者 意识 状 态 , 察 皮肤 温度 及 颜 色 , 观 如
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电复律术前、中、后的护理体会

损伤性小 等优点广 泛应 用 于泌尿 系 结石 的治 疗 。除特殊 情 况 外 , 本 上 不 受 年 龄 、 别 、 石 部 位 等 影 响。直 径 ≤ 基 性 结
20e . m的 肾 盂 或 肾盏 单 个 结 石 , 发 结 石 是 最 佳 适 应 证 , 多 直
出现输尿管淤积综 合征 , 使用 足量 抗生 素 、 充血 容量 的 在 补
大 家参 考 。
动过速患者 6例 , 4例 , 2例 , 龄 3 男 女 年 2—6 6岁 , 均 4 平 9
岁 , 率 18~19 ̄ / i, 均 13 5 ̄ / i ; 房 颤 动 患 者 心 0 7 mn 平 4. mn心 3例 , 1 , 2例 , 龄 在 6 9 男 例 女 年 2~ 3岁 , 均 7 . 平 75岁 , 诊 心 听
疗措施 。
紧 急 情 况 下 , 脏 电复 律 术 是 治 疗 心 律 失 常 最 有 效 、 作 用 少 的 最 佳 治 心 副
【 关键词】 心律失 常; 电复律术 ; 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人类 的生活 的提高 , 心血 管疾病 也随
着不断升高 , 心律 失 常是 心 血 管疾 病 的一 种 临 床 表现 诊 而 断 , 制 和治 疗 心 律失 常 显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 笔 者 现 将 安 阳 地 控 区 医 院 急 诊 科 20 0 2年 1 至 2 0 月 0 9年 1 1 月 6例 心 律 失 常 患 者 经 心 脏 电 复 律 术 治 疗 的前 、 、 的 护 理 体 会 报 告 一 下 , 中 后 供
管的患者 , 做好宣教 , 详细讲解双 丁管 留置 的 目的和 时间 , 有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以取得 配合 。禁 止骑摩 托车 、 自行 车 、 过 度弯腰 , 防止双 丁管脱 落 , 时进行 电话 回访 , 定 了解 情 况 , 必
电复律护理观察

电复律病人的护理时间:2012年9月25日地点:医生办公室查房人:卫霞一、定义:心脏电复律又称电除颤,是指应用高能脉冲电流使心脏瞬间同时除极,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二、作用机制:短时间内给心肌通过一定程度的电流,使所有心肌纤维在瞬间同时除极,异位心律暂时消除,造成心脏短暂停博,使原来循环不断的折返终止,继而窦房结或其他高自律性的起搏点发放冲动,控制心脏而达到复律。
三、分类:按电复律时发放的脉冲电流是否与心电图R波同步,心脏电复律术可分为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两种方式,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非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等的复律。
四、电复律适应症:1: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不能很快纠正或血流动力学恶化,如伴意识障碍、严重低血压等。
2:心室颤动和扑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针。
3: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或扑动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首选电复律。
五、禁忌症:1:需紧急电复律者一般无禁忌症。
2:择期电复律有以下禁忌症:①病史多年,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进3月内有栓塞史。
②: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
③: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④:有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时,暂不宜电复律。
六、复律前准备:①病人准备:对于择期电复律的患者,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电复律的目的、对于患者的利弊、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从而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②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可影响电复律效果,及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复律前1~2天遵医嘱停用洋地黄类药物,给予应用奎尼丁、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转复后复发,并需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
电复律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复律成功率。
无论是电复律前用药还是房颤药物复律还是复律后窦律的维持,胺碘酮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2 心脏电复律
1.目的 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
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2.适应证 (1)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为绝对指征。 (2)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3)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性心
1.3 心包穿刺术
1.目的 用心包穿刺针经体表穿入心包腔内,通过对心包积液性质的检查、判断而协
助病因诊断,或抽取一定量的积液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2.适应证 (1)各种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需要明确诊断者。 (2)有心脏压塞症状的渗出性心包炎。 3.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4.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术前,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心导管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手术的安全性。
完善检查。皮肤准备。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并遵医嘱于术前0.5~2 h给患者应用抗生素。 (2)术中护理。 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压力数据,发现异常及时通 知医生。护士一般可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法。 (3)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护士应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意识变化。
1
内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1 人工心脏起搏 1.目的 利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脏,引起
心脏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 2.适应证 人工心脏起搏主要用于治疗无严重心肌病变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3.禁忌证 (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1.5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1.目的 通过心导管将30 kHz~1.5 MHz的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使特定的局部心
浅谈心脏电复律病人的护理

3 电腹律前 、后 的护理 配合
3 . 1 复律 前准备
3 . 1 . 1 患 者 准备 选 择非 同 步 电复 律 时 ,如 心 室颤 动 , 此 时 患者 意 识 已丧 失 ,需 紧 急 心肺 复 苏 , 电复律 抢 救 ,无 需 向家属详 细交 待 ,立 即 电除颤 。 对 于择期 电复律 的患者 ,应 向病人及 家属介 绍 电复 律 的 目的 、对 于 患者 的利 弊 、操作 过 程 及 如何 配 合 ,从 而 消除
低 能 量 双相 波 除 颤 器虽 释 放 的能 量 无 法递 增 ,却 能 达 到与 可递 增 能量 的单 相 波 除颤 器 相 同 的临 床效 果 。双 相 波形 技 术 改 变 了除颤 治 疗 的施 加 方 法 ,使 用 单相 波 除 颤 时 ,医师 通 常必 须 将 能 量 水 平 逐 步 升 级 ( 2 0 0 — 3 0 0 — 3 6 0 J ); 相 反 ,使
用双相 波 除颤器 时 ,能量可 维持 在一个 不变 的水 平上 ( 成人 除颤 是推 荐为 1 ' 5 0 — 1 5 0 — 1 5 0 J ) ,从 而减少 病人 心 肌功 能的 障
汇报 如下 。
2 . 2 . 2 择 期电复律者有 以下禁忌证 病史 多 年 ,心脏 ( 尤 其是 左心 房 ) 明显 增大及 心 房 内有 新鲜血 栓形 成或 近 3个 月 内有 栓塞史 。 伴高 度或完 全性房 室传 导阻滞 的心房 颤动或扑 动 。 伴病 态窦 房结综合 征 的异位性 快速心 律失常 。 有洋 地黄 中毒 、低 钾血症 时 ,暂不宜 电复律 。
开启 状态 。 按 电复 律时 电极 板放 置位 置不 同 ,可 分为胸 外 电复律和 胸 内电 复律 。 胸 内 电复律 常用 于 心脏 手 术 或 急症 开 胸抢 救 的时候 , 一个 电极 板置 于右室 面 , 另一个 电极板 置于 心尖部 , 由于 电极 板直 接 贴 紧 心室 壁 ,故 所 需 电能 较 小 ,一 般 常 为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完整版本

同步 种 类
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新发生的房扑或房颤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
• 同步除颤,于心电图R波降支上发放电流,使折
返环同时除极,折返消失,由自律性最高起搏点控制心 律,通常是窦房结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体外
消化系统
非同步
体内
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适用于室速、室颤
除颤器用途
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三磷酸腺苷)
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
病理改变大脑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治疗原则
危险者
电除颤成功的关键:
速度
• 非外伤性心脏停搏者80~90%初始有快速室性
心律失常,室颤占猝死的3/4
• 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
就要下降7 ~ 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 2 ~ 5%
•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未能在8 ~
10分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 性大脑损害。前10分钟是急救的关键
六、常规除颤步骤
3. 除颤
• 选择能量:单向波200J—— 200~300J——360J;双向波150J
• 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胶 • 充电 • 除颤,如未成功,可连续除颤3次 • 除颤后继续CPR
六、常规除颤步骤
4. 除颤电极放置部位:
• 胸前位 左侧电极置于左乳头下方外侧左 腋窝顶端下方约7cm,右侧电极置于右 锁骨中线第2,3肋间
• 前后位 两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和左后背 肩胛骨下方,效果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
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关键词】电复律心室颤动护理
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
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
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
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
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
(1)胸内复律
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
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
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
(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
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
(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
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2)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用物准备】
1.仪器准备如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布、酒精棉球、纱布、地盘线、必要时备地线。
2.备好急救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设备(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器、氧气、吸引器等)。
【适应证】
1.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直流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min可引起明显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伴休克、肺水肿,或并发于肌梗死者,应迅速进行同步电复律。
3.心房颤动
(1)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在半年至1年内,无风湿活动及感染。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控制,但心房颤仍存在。
(3)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术后2周以上仍有心房颤动。
(4)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5)无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纠正;X线心胸比≤55%,超声心动
图示左房内径≤45mm的心房纤颤。
(6)原因不明的心房纤颤。
4.心房扑动扑动波250/min左右,呈1:1传导及药物治疗无效者。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成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禁忌证】
1.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和(或)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室颤除外)。
2.心房颤动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严重风心病左房室瓣狭窄伴左心房明显扩大。
4.病窦综合征。
5.估计复律后不能长期用药维持治疗或药物维持治疗下反复发生心房颤动者。
6.近3个月内有栓塞史者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有血栓形成者。
7.心脏明显增大,X线示心胸比55%,或巨大左房者。
8.风心病有风湿活动者。
9.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未纠正者。
10.心房颤动持续2年以上伴心室率慢者。
【优点】
1.通过电复律,能及时、有效的解除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2.电复律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收效快、转复率高。
【护理】
1.复律前准备
(1)患者准备
①在复律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复律的目的和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取得密切合作。
②术前遵医嘱给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如血电解质、生化等),遵医嘱用药(停地高辛,服奎尼丁等)。
③术前1d晚上患者应保证良好的睡眠,可给地西泮5mg。
④复律当天早餐禁食,以免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并排尽大小便。
(2)物品准备:检查除颤器同步性能并充电备用,备好急救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
(3)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及复律事宜、征得家属同意,同时签知情同意书。
2.复律时的护理
(1)卧位:患者仰卧于木板上,解开衣扣与裤带,取下义齿,并开放静脉通道,固定针头,以保证术中用药。
(2)吸氧:给患者充分吸氧10~20min,氧流量为2~4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
(3)连好心电图及示波器:描记全程心电图,以便对照。
再次检查除颤器的同步性能是否良好。
(4)协助做好麻醉:用地西泮30~70mg静脉慢推,让患者数数,直致患者进入朦胧状态,无记忆为准。
麻醉不宜过深,并应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5)电极的安放:电极安放处给予清洁,板上涂满导电糊,或包以生理盐水浸湿纱布,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电极板与皮肤保持密切接触,避免导电不良和皮肤烧伤。
电极放置部位正确,防止漏电。
(6)患者、医务人员要绝缘:电击时警告所有在场人员离开患者,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他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7)放电电量选择合适:避免一次性给予大剂量,可选择逐渐增加电量。
3.复律后的护理
(1)心电监护:复律后持续心电监测24h,并30min记录1次,密切观察血压、心律、心率、呼吸及神志改变直到苏醒为止。
(2)休息、饮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4h,清醒后2h内避免进食,以免恶心,呕吐。
护理人员做好生活护理,患者能进食后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用药指导:按医嘱继续服用奎尼丁,洋地黄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以维持窦性心律。
参考文献
[1]俞申妹,章莉丽.心房颤动复律后心房顿抑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20期.
[2]王文娟.心房颤动电复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4年03期.
[3]吴宁.心房颤动处理[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