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酸(H 2CO 3)和硅酸(H 2SiO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两者均为弱酸B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 .CO 2气体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D .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A .③⑤⑦⑧B .⑤⑦⑧C .⑤⑧D .⑤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B .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C .SiO 2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 发生反应D .SiO 2不溶于水,而CO 2可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SiO 2不溶于水,故H 2SiO 3不是SiO 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B .CO 2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C .CO 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D .SiO 2的俗名叫水晶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由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可知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B .由SiO 2+2C=====高温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D .SiO 2可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 2为两性氧化物6.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A .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 .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 .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NaOH 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7.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①CaCl 2溶液 ②浓Na 2SiO 3溶液③Ca(OH)2溶液 ④饱和Na 2CO 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O 2高温时与Na 2CO 3反应产生CO 2,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生成H 2SiO 3,说明H 2SiO 3的酸性有时比H 2CO 3强,而有时比H 2CO 3弱B .SiO 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 2是两性氧化物C .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D .NaOH 溶液、Na 2SiO 3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9.10 g 含有杂质的CaCO 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 0.1 mol ,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 .KHCO 3和MgCO 3B .MgCO 3和SiO 2C .K 2CO 3和SiO 2D .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儿童使用时不会引起中毒B .CO 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能有效地吸收CO ,防止煤气中毒C .“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 2的释放,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体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⑤D .③⑤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3+2H +===H 2SiO 3↓B .向一定浓度的Na 2Si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 2SiO 3的酸性比H 2CO 3的酸性强C .SiO 2有导电性,所以SiO 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D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13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2C +SiO 2=====高温2CO↑+Si ,硅被还原,碳的还原性大于硅的B .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用SiO 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通入CO 2D .由Na 2CO 3+SiO 2=====高温CO 2↑+Na 2SiO 3可知,硅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14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然后加热蒸干,在高温下充分煅烧,最后所得固体物质是A .Na 2SiO 3B .Na 2CO 3、Na 2SiO 3C .Na 2CO 3、SiO 2D .SiO 2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SO 2-3、CO 2-3、HCO -3、SiO 2-3,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浑浊和无色无味气体。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

2020—2021人教化学必修一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及答案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10 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 0.1 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KHCO3和MgCO3B.MgCO3和SiO2C.K2CO3和SiO2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10 g CaCO3刚好相当于0.1 mol,完全反应时恰好可放出0.1 mol的CO2。

若其中含有杂质,则应是一个产生CO2的能力强的(等质量的情况产生比CaCO3更多的气体)和另一个产生CO2的能力不如CaCO3或干脆不产生CO2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项。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A3、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SiO3→H2SiO3B.H2SiO3→SiO2C.SiO2→H2SiO3D.SiO2→Na2SiO3【答案】C[C项由于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不能一步实现。

]4、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5、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答案】B[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其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作业第四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作业第四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
如:H2+Cl2=====2HCl(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 于工业制盐酸。
光照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 (3)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 2NaOH===NaCl+ NaClO+ 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 气) 2Cl2+ 2Ca(OH)2===Ca(ClO)2+ CaCl2+ 2H2O(用于制漂粉 精) 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 原理)
据此判断: (1)在 A、B、C 这三种化合物中 ,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________(用 A、B、C 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则化合物 B 的化学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 1∶3。可 溶解金、铂、钛等金属。
【典题例练 1】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 “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结构类似 于金刚石)、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2FeCl3 ②2KI+Cl2===2KCl+I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 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2HCl+H2SO4

(人教版最新)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1

(人教版最新)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1

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放射性元素277112Cn 的一个原子经过6次衰变(每次衰变都放出一个相同的粒子)后,得到比较稳定的第100号元素镄(Fm )的含153个中子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每次衰变都放出42He B .每次衰变都放出TC .153100Fm 只是元素镄的一个原子,153不代表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 .277112Cn 经过3次这样的衰变是得不到镄原子的,产生的是Cn 的同位素原子2.图中a b c d e 、、、、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b 位于第A Ⅵ族,有6 价、2-价两种常见化合价B .五种元素中,元素e 的性质最稳定C .元素c 和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 >dD .元素c 和e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e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只需把结构式中的一个单键改成一对电子即可B .已知,可见,成键的一方不提供电子也可能形成化学键C .将某种化合物溶于水,若能导电说明这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高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 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离O 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B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 .B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D .A B 、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5.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A Ⅰ族与第A Ⅶ族元素间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B .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 .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D .元素周期表中的117号元素(Ts )位于第七周期第A Ⅶ族 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B .第118号元素Og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C .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列,16个族D .元素周期表为元素性质的系统研究提供指导,为新元素的发现提供线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沸点:2H O >HF B .热稳定性:HF >2H OC .34NCl SiCl 、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D .仅由N H O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8.某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此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 ) A .MgOB .NaClC .2SiOD .2K S9.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与C 同主族,A 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 与D 同主族,常温下D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基础练习(答案解析)(1)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基础练习(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半径最大,b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显两性,c核外电子总数为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的两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d>b>aB.cd两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d单质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c单质的强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和C元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4倍,则A、B、C分别为A.Be、Na、AlB.B、Mg、SiC.C、Al、PD.O、P、Cl3.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nA+16(A+N-10)mol B.NA(A+N-6)molC.(A−N+2)mol D.nA+16(A-N+8)mol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Y、Z,依次对应形成a、b、c、d 4种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向甲的溶液中通入丙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Z>Y>XB.电解熔融的甲可以获得c、d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酸、碱均反应D.丁中含有配位键,属于配合物5.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苯的实验式为C6H6C.Cl-的结构示意图为:D.NaCl的电子式:6.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 B C D物质名称食盐漂粉精复方氢氧化铝片呼吸面具有效成分NaCl Ca(ClO)2Al(OH)3Na2O主要用途做调味品做漂白剂、消毒剂做抗酸药做供氧剂A.A B.B C.C D.D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D.PCl58.光鼎国际控股集团在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天堂山探明了一座储量达17.5万吨的独立铷矿床。

(人教版最新)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1-答案

(人教版最新)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277112Cn 的质子数为112,该原子经过6次衰变后得到100号元素镄(Fm )的含153个中子的原子,则放出粒子的质子数为11210062-÷=(),中子数为27711215362--÷=(),即放出的粒子是α粒子(42He ),A 正确、B 错误;153100253=+=+=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应为153100Fm ,C 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277112Cn 经过3次这样的衰变得到的原子质子数为11223106-⨯=,与277112Cn 的质子数不相等,D 错误。

2.【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 为稀有气体元素氦,是5种元素中性质最稳定的;b 是氧元素,没有6+价;c 的非金属性比d 的弱,因此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d 的弱;c 的非金属性比e 的强,因此c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 的强。

3.【答案】B【解析】2Cl 的结构式是Cl Cl —,2Cl 的电子式是,只把结构式中的一个单键改成一对电子得到Cl:Cl ,并不是2Cl 的电子式,A 错误;H +没有电子,成键电子完全由水分子提供,B 正确;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Cl ,溶于水也能导电,C 错误;共价化合物中有一部分熔点比离子化合物要高,如二氧化硅的熔点比氯化钠高,D 错误。

4.【答案】A【解析】离O 点越远的元素的核电荷数越大,但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 错误;由原子序数可知,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B 正确;B 为钠元素,C 为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 和3Al OH ()可相互反应,C 正确;氧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22Na O 含有共价键,D 正确。

5.【答案】D【解析】第A Ⅰ族元素为H 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第A Ⅶ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H 与卤族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A 错误;第二周期元素中,O 有最高正价,F 没有正价,B 错误;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则失电子能力越弱,C 错误;117号元素(Ts )位于第七周期第A Ⅶ族,D 正确。

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得失电子情况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都为8(氦为2) 不易得失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 易失去不稳定非金属元素多于4 易得到不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原子中:A. B. C. D.(1)易变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易变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

(3)易与氯气化合组成X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1)CD(2)A(3)D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预测该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常表现为____价。

答案(1)第五周期ⅦA族(2)得到1个-1二、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名称 锂 钠 钾 铷 铯元素符号 Li Na K Rb Cs核电荷数 3 11 19 37 55原子结构 示意图原子半径/nm 0.1520.1860.2270.2480.265相同点 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均有较强还原性递变性从Li 到Cs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钠、钾与氧气反应①实验现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钾燃烧更剧烈。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O 2=====△Na 2O 2、K +O 2=====△KO 2。

③实验结论:金属的活泼性:K >Na 。

(2)钠、钾与水反应①实验现象: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金属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从微观角度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核电荷数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 (可忽略不计)2.质量数(1)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 ①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1)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中子不带电( )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 (3)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4)微粒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5)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 答案 (1)× (2)√ (3)× (4)× (5)√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

(1)1803年道尔顿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____________,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__________。

(2)1904年汤姆孙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________,其中镶嵌着许多________,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________原子。

(3)1911年卢瑟福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______________,它的质量几乎等于________________,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____________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4)1913年玻尔原子模型:________在原子核外空间的________上绕核做__________。

(5)1926~1935年电子云模型: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酸(H 2CO 3)和硅酸(H 2SiO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两者均为弱酸B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 .CO 2气体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D .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A .③⑤⑦⑧B .⑤⑦⑧C .⑤⑧D .⑤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B .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C .SiO 2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 发生反应D .SiO 2不溶于水,而CO 2可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SiO 2不溶于水,故H 2SiO 3不是SiO 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B .CO 2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C .CO 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D .SiO 2的俗名叫水晶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由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可知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B .由SiO 2+2C=====高温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D .SiO 2可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 2为两性氧化物6.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A .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 .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 .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NaOH 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7.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①CaCl 2溶液 ②浓Na 2SiO 3溶液③Ca(OH)2溶液 ④饱和Na 2CO 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O 2高温时与Na 2CO 3反应产生CO 2,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生成H 2SiO 3,说明H 2SiO 3的酸性有时比H 2CO 3强,而有时比H 2CO 3弱B .SiO 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 2是两性氧化物C .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D .NaOH 溶液、Na 2SiO 3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9.10 g 含有杂质的CaCO 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 0.1 mol ,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 .KHCO 3和MgCO 3B .MgCO 3和SiO 2C .K 2CO 3和SiO 2D .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儿童使用时不会引起中毒B .CO 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能有效地吸收CO ,防止煤气中毒C .“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 2的释放,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体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⑤D .③⑤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3+2H +===H 2SiO 3↓B .向一定浓度的Na 2Si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 2SiO 3的酸性比H 2CO 3的酸性强C .SiO 2有导电性,所以SiO 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D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13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2C +SiO 2=====高温2CO↑+Si ,硅被还原,碳的还原性大于硅的B .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用SiO 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通入CO 2D .由Na 2CO 3+SiO 2=====高温CO 2↑+Na 2SiO 3可知,硅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14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然后加热蒸干,在高温下充分煅烧,最后所得固体物质是A .Na 2SiO 3B .Na 2CO 3、Na 2SiO 3C .Na 2CO 3、SiO 2D .SiO 2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SO 2-3、CO 2-3、HCO -3、SiO 2-3,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浑浊和无色无味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法判断该溶液中是否含有K +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 +、SiO 2-3,可能含有HCO -3C .该溶液中无SO 2-3,一定含有CO 2-3D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K +和CO 2-316图为北京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牌,使用了昂贵的玉石材料,其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 2Mg 5Si 8O 22(OH)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a 2Mg 5Si 8O 22(OH)2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 2·H 2OB .从分类的角度看,Ca 2Mg 5Si 8O 22(OH)2为氧化物C .玉石材料性质稳定,耐强酸和强碱的腐蚀D .Ca 2Mg 5Si 8O 22(OH)2易溶于水17工业上常用SiO 2与C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造粗硅,粗硅中含有SiC ,其中Si 和Si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C 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在空气中燃烧B .制造粗硅时的反应:2SiO 2+5C 高温,Si +SiC +4CO↑C.Si、SiO2能用NaOH溶液分离D.纯净的SiO2只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8歌曲《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的成分一直是个谜。

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 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B.性质稳定,不易褪色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D.x等于6192015年11月16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连续第六次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制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信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B.高纯单质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C.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D.向饱和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然后蒸发结晶,最后灼烧,得到Na2CO3、SiO2二、非选择题21.如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B是芯片的主要成分,其对应的单质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是相似的。

(1)试推测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2)试写出以下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碳→A+D的反应中,碳的作用是________,当生成1 mol A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2.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阴离子Cl-、SiO2-3、OH-、NO-3阳离子H+、Ag+、Na+、K+A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3.某学习兴趣小组想利用高岭土(其主要成分是Al2O3·2SiO2·2H2O)制备新型的净水剂。

实验流程如下:其中滤液C 就是欲制备的净水剂。

试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混合物A 、B ,滤液C 、沉淀D 的主要成分: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高岭土与纯碱加热熔融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熔融高岭土、纯碱的混合物可以选用的坩埚有________。

A .玻璃坩埚B .瓷坩埚C .氧化铝坩埚D .铁坩埚24.元代青花瓷的制作原料采用瓷土加高岭土[主要成分Al 2Si 2O 5(OH)x ]的“二元配方”,青花瓷釉料的成分主要是钾长石(KAlSi 3O 8),在1 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可形成精美的青花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高岭土化学式中x =2B .钾长石能完全溶于盐酸C .烧制青花瓷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但没有化学变化D .青花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2)工业上可利用海边石英砂生产粗硅,其主要原理:SiO 2+2C=====高温Si(粗)+2CO↑。

工业上可通过下图所示流程由粗硅进一步制纯硅: ①反应a 的化学方程式为Si(粗)+3HCl(g)=====553~573 K SiHCl 3(l)+H 2(g),反应b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上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③若上述两步反应中硅元素的利用率均为80%,制粗硅时有10%的SiO 2转化为SiC ,则生产25.2吨纯硅需纯度为75%石英砂________吨。

25.A 元素的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 元素的化合物C 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 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 元素的化合物D 。

(1)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