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中秋月,团圆情
中秋节团圆日主题班会教案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年级组长
2、制作中秋节主题手抄报。
各班至少2份。年级内评比评奖,周一展板展出优秀作品。
负责人:班主任
3、中秋主题班会
各班利用周一班会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会课。了解中秋的节日起源、传统
民俗、逸闻趣事等,师生诵读中秋经典诗文,感受中秋快乐、和谐、团圆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欣赏音乐《明月几时有》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三)中秋赏月:
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3、“月儿圆圆画中秋”:二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5、落实相关负责人
6、准备展板,展出优秀作品
二、活动内容
1、生花妙笔绘中秋
中秋是个充满诗意,富有美感的传统节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传说故事流传甚广。
(1)组织学生用笔把这些美好的传说故事画出来。(可以参照网上图片来画)
各班周一上交至少两幅画作,大小统一为a4。学校对各班作品进行评比、展出。
(二)中秋忆月
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一、引言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热爱,我们特此举办“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活动。
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为“月满中秋,情满校园”,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目的1. 增进同学们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时间活动定于XX年XX月XX日(农历八月十五),下午14:00-17:00进行。
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或指定教室)。
六、参与人员1. 主办方:校团委、学生会2. 参与对象: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3. 活动工作人员:校团委、学生会成员及志愿者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制作宣传海报、活动日程表,提前一周在校内张贴和宣传;(2)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3)邀请校领导、老师及同学们参加活动,并提前通知活动时间和地点。
2、物资准备(1)活动道具:灯笼、花灯、猜灯谜材料、月饼等;(2)活动奖品:学习用品、小礼品等;(3)布置场地所需物品:桌椅、音响设备、话筒、投影仪等。
3、场地准备(1)提前一周预定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当天正常使用;(2)根据活动流程,合理布置场地,包括灯笼展示区、猜灯谜区、互动游戏区等;(3)检查场地设施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内容1. 月饼制作体验- 邀请专业师傅现场教授月饼制作工艺,同学们亲手制作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 准备不同口味的馅料和模具,让同学们体验多样化的制作乐趣。
2. 灯笼制作与展示- 开展灯笼制作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彩纸、竹签等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中秋灯笼。
班级团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中秋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圆的日子。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氛围,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感情交流,我们决定在中秋节前举行一场主题班会,以“团圆”为主题,让同学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精选的班会教案。
一、整体设计本次班会的主题为“团圆中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班会开场,第二部分是团圆活动,第三部分为班会总结和感言。
二、班会开场1.共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出本次主题。
2.袁隆平院士发布的“珍惜每一粒稻谷,让沟壑变金山”的讲话,引起同学们对家乡和家庭的感情共鸣。
3.引领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历史、习俗和传说,加深了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认知。
三、团圆活动随着节目的从头到尾不断升级,本次活动有五个环节。
1.游戏环节策划一些有趣的游戏,以团队合作为主题,加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比如“古时候的团圆”,“月饼传情”、“中秋拼图”等。
2.折纸环节请每一位同学代表个人或家庭亲手制作月饼,将月饼装进装中秋月饼的盒子里,作为礼物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和家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
3.DIY月饼以团队的形式制作月饼,让同学们加深对月饼的理解,并通过群体进行互相帮助与支持。
4.中秋赏月这一环节可以带领同学们到户外,共同欣赏月亮,聆听赏月诗歌和看月亮的神话传说,共同感受中秋夜那浪漫的氛围。
5.月饼品尝根据班级人数准备足够的月饼,同学们可以一起品尝月饼,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口味和感受,共同度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四、班会总结和感言在结束活动后,引领我们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对团圆和中秋节的理解,以及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五、总结在班级团圆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实用的班会教案,希望能为您的班级团队建设带来一些启发。
我们深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庭,珍惜家人的情感,加深班级的凝聚力和感情交流。
祝大家度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本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本主题:传承中秋文化,感受团圆情缘时间:2023年9月地点:学校教室教案:一、目标:1.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加深班级凝聚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准备工作:1. 制作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音乐。
2. 准备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如:月饼、柚子等)。
3. 打印相关的中秋节的知识问答题。
三、活动安排:1. 开场:(1)播放中秋节的音乐,营造中秋节的氛围。
(2)主持人向同学们问候,引入今天的主题。
2. 中秋节的起源:(1)主持人简述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播放相关的中秋节起源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
3.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主持人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等。
(2)制作中秋节传统习俗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能够看到和了解中秋节的具体习俗。
4. 中秋节的文化艺术表演:(1)安排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歌曲演唱、舞蹈等表演,以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和喜悦。
(2)邀请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如音乐、绘画等。
5. 中秋节的知识问答:设置多道中秋节的知识问答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检验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
6. 互动交流:(1)主持人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时的经历和感受。
7. 小结和总结: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8. 赠送中秋节礼物: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中秋节礼物,并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通过互动交流环节,加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深入挖掘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7篇)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7篇)中秋团圆主题班会范文篇1一、活动由来:中秋节到了,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蕴和魅力,增进幼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的: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感受和家长同伴活动的乐趣。
3、用送月饼的环节,体验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音乐《找朋友》ppt中秋节四、活动过程:1、家长和小朋友以小组的形式给小伙伴制作中秋节的礼物需要家长从家里带:能和幼儿简单制作的半成品(例如:水果沙拉、寿司、三明治等)还有一块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让幼儿有集体意识,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3、结束环节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篇2一、设计意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一)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环境布置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二)家长工作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
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主题活动一:中秋的来历活动形式集体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中秋团圆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团圆节主题班会教案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秋团圆节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中秋团圆节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们民族仅次于春年的欢度盛会,而今年的中秋节的农历日期恰好与国庆节相连。
中秋结束后马上迎来国庆小长假。
对于酒店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促销机会。
将中秋节与国庆节结合成一个活动周期,这样是两个活动可以互相造势,另外也可以节省媒体投入资源。
降低宣传预算成本。
更重要的利用活动连续性,在做好酒店促销的同时带动旅游市场。
进一步扩大景区的市场影响力。
二、活动对象本酒楼的顾客主要是中上层人士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但其中也有不少是私款消费,这要求酒楼在提高档次的基础上必须兼顾那些私款消费者的个人利益。
另外注意周边城市的旅行团队。
和有能力消费的自驾游团体。
三、活动主题与国同庆,共谱天伦四、定价策略1、饭菜基本上可以保持原来的定价,但要考虑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饭菜的价格,可采用打折的方式。
2、针对价格高的饭菜,建议采用减量和减价想结合的办法。
3、中秋节的套餐的价格不要偏高,人均消费控制在20-30元。
4、其他的酒水价格和其它服务的价格可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在中秋节的前后达到最低价。
五、营销策略1、制作专门针对中秋节的套餐,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分实惠、中、高三等,有二人餐、三人餐等类型,主题要体现全家团圆,可赠送月饼(价格不需要太高)。
2、如果一家人里有一个人的生日是8月15日或者10月1日,可凭借有效的证件(户口本和身份证),在酒店聚餐可享受7折(根据酒楼的实际决定)的优惠。
建议给他们推荐中秋节套餐(套餐不打折扣)。
3、如果手机和固定电话号码尾号是815或101(寿县、凤台、六安、合肥地区以内),可凭借有效的证件(户口本和身份证),在酒店聚餐可享受7折的优惠。
建议给他们推荐中秋节套餐(套餐不打折扣)。
最好是酒店直接联系一下这些人。
小学团圆之节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团圆之节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月光如水,心静若树。
在这合家欢乐的日子里,方惟感幸福生活才是生命红尘之中不老的绿树枝繁。
近中秋,思千古,凡人自有平常心。
足亦,乐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团圆之节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中秋节主题班会1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
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
李梓萌同学问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圣诞节为什么不放?”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
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尝月饼。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
3、激发学生的探索_,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
三、活动计划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
四、活动重难点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
五、活动安排引入话题,确定主题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
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教案教案标题:团圆中秋,共享家庭温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团聚的意识,感恩家人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家庭团聚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培养。
3.分享中秋节的家庭活动和团圆饭的准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中秋节时都做了些什么活动,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2.提问:你们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吗?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二、学习中心(15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a. 由来: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b. 习俗:赏月、吃月饼、赏花灯、拜月等。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三、家庭团聚的重要性(15分钟)1.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家庭团聚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觉得家庭团聚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你们平时有什么活动可以和家人一起做?3.学生回答问题,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培养的重要性。
四、分享家庭活动和团圆饭的准备(15分钟)1.学生分享: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家庭在中秋节时的活动。
2.提问:你们家在中秋节时都会做些什么特别的活动?你们家准备什么样的团圆饭?3.学生回答问题,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庭活动和团圆饭做准备,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和感恩家人的情感。
2.提醒学生珍惜家庭团聚的机会,培养学生关心家人、爱护家人的意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回家和家人商量,准备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或团圆饭,并写一篇关于家庭团聚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中秋月,团圆情【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由来、传说故事、习俗等。
2、通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研究,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宏扬民族精神。
3、通过对中秋诗词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获得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民族文化、关爱自然、
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活动主题】:走近中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宏扬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背景资料。
2、联系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机构和个人,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采访。
【活动方式】:讨论、交流、师生、生生互动
【活动过程】:
(一)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渊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
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
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二)学生上台朗诵中秋节的诗词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中秋佳节到来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诗、词或者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哪些同学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
请你们给大家介绍介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赏月活动
学生互相交流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在哪里赏月?有什么感受?
(四)介绍中秋节的月饼
说到过中秋节,文人墨客会把酒临风,落笔成文。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哪些同学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五)分享中秋节的快乐
(六)整理信息,形成观点,并合作设计中秋节精美小报。
(七)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中秋节一定有了很多的了解。
大家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多一份了解就会多一份热爱。
我们的祖国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还要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