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1.1《 面的旋转》说课稿 (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1《面的旋转》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概念以及旋转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的旋转,以及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知面的旋转,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概念,对旋转的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面的旋转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进一步深化对面的旋转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面的旋转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面的旋转解释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的旋转。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旋转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面的旋转的特点,总结旋转的性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启发,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面的旋转。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目录(新课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目录(新课标)一 圆柱与圆锥1.1面的旋转P2-41.2圆柱的表面积P5-71.3圆柱的体积P8-101.4圆锥的体积P11-121.5练习一P13-15二 比例2.1比例的认识P16-182.2比例的应用P19-202.3比例尺P21-232.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P24-252.5练习二P26-27三 图形的运动3.1图形的旋转(一)P28-293.2图形的旋转(二)P30-313.3图形的运动P32-343.4欣赏与设计P35-363.5练习三P37-38四 正比例与反比例4.1变化的量P39-404.2正比例P41-434.3画一画P44-454.4反比例P46-484.5练习四P49-50数学好玩1 绘制校园平面图P51-532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P54-553 可爱的小猫P56-57整理与复习P58-62总复习P63-109一 数与代数P63-88(一)数的认识P63-691 整数P65-672 小数、分数、百分数P68-69(二)数的运算P70-791 运算的意义P70-712 计算与应用P72-763 估算P77-784 运算律P79(三)式与方程P80-82(四)正比例与反比例P83-85(五)常见的量P86(六)探索规律P87-88二 图形与几何P89-101(一)图形的认识P89-92(二)图形与测量P93-96(三)图形的运动P97-98(四)图形与位置P99-101三 统计与概率P102-107(一)统计P102-105(二)可能性P106-107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P108-109。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图形的旋转练习教案张华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图形的旋转(一)》练习课上课班级六(1)主备教师张华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15.03.27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本重点习题的相关插图、稿纸教法运用复习法、自学法。
引导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⑴下面两个钟面上,时针分别从几时走到了几时?哪个钟面的时针旋转的角度大?学生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特点,同桌互相交流。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学新课(初步探究)1.⑵从9时到12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从12时到1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学生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旋转的特点,同桌互相交流。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2.想一想,填一填。
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方向旋转了()度。
学生观察后,想一想,填一填。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展学习(深入探究)3.画一画。
⑴出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⑵画出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一画,思考题后面的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当堂检测(学习诊断)4.如图,点P是线段MN上的一点,请按下列要求分别画图⑴将线段MN绕点P顺时针旋转90°。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图形的旋转(一)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A. 96B. 69C. 662.下列图形中,由通过旋转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3.在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通过旋转180°后能与原字母重合的有()A. 6个B. 7个C. 8个4.[MISSING IMAGE: , ]16.左图是三角形经过()得到的。
A. 平移B. 旋转C. 既平移又旋转5.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6.下列图案中,可有由“基本图形”连续旋转45°得到的是()。
A. B. C. D.7.从9时到12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度。
A. 90B. 60C. 120D. 18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8.当放行时,公路收费站的横杆是按逆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旋转了90度。
9.火车拐弯是旋转现象。
10.一棵小树被扶种好,这棵小树一定绕树脚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1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用到平移或旋转。
12.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180°和逆时针旋转180°,所得到的两个图形正好重合。
13.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14.如下图所示,图形A绕点O顺时针________得到图形B。
15.图形可以通过________得到图形。
16.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________。
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________。
17.图形一通过________的变换可以得到图二。
18.一个20°的角,将它的一条边旋转________°可得到一个直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一)(课时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习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一)一、填空题1. 钟面上,分针1分钟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度,时针1分钟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度。
2. 图形①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得到图形②,图形③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得到图形④。
3. ○只能上下或左右平移,那么○移到△至少要移格。
4. 把图形①向右平移格,得到图形②。
5. 下图中,图形1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得到图形2。
6. 一条小鱼向左平移了2厘米,这条小鱼的尾巴向平移了。
7. 如图,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1B1C1 (点A,B,C对应的点为A1、B1、C1)。
如果点A用数对(2,3)表示,那么点A1用数对表示。
8. 如图,半圆ODN是半圆MCO绕点逆时针旋转度得到的。
二、判断题9. 如图,一面小旗被扶起插好,这面小旗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10. 从4时到5时,时针顺时针旋转了30°。
()11.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三种图形变换方式的共同点是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12. 一个图形旋转90°不可能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13. 一根电线杆被扶起立好,这根电线杆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14. 旋转和平移都改变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三、单选题15. 将左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
A. B.C. D.16. 小芳从学校走回家,她看到分针旋转了90度,那么她走了()分钟。
A. 10B. 15C. 20D. 2517. 如图,()号图形顺时针旋转90°就能和②号图形完全重合。
A. ①B. ③C. ①和③都可以D. ①和③都不可以18. 观察下面的方格纸,图案①是由三角形()得到。
A. 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3格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3格C. 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D. 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19. 观察下面的方格纸,三角形DEF如何到达三角形ABC的位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优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优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图形的旋转一单元,可以带来以下教学优点:
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在学习图形旋转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想象将原图形转化为旋转后的新图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旋转角度和旋转中心的设定,来确定旋转后的图形,从而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在实际的旋转过程中,需要用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绘图,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丰富视野,拓宽知识面。
图形的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建筑、航空等领域,学生通过学习图形旋转不仅能够丰富视野,还能够拓宽知识面。
综上所述,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图形的旋转一单元,能够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一门非常有益的数学课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并能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1. 描述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2. 应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进行几何作图和问题解决。
3. 认识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图形旋转的定义: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
2.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 旋转变换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 旋转作图:利用量角器和直尺进行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图。
5.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观察和讨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旋转变换的性质:保持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
旋转作图的基本方法。
难点旋转作图中的角度测量和对称性保持。
旋转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量角器、直尺。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运动特征。
2. 提问:“这些物体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旋转的概念。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 讲解旋转的定义和三要素,通过动画演示强化理解。
3. 示范旋转作图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并强调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第三阶段: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旋转作图和性质应用。
2. 提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如设计图案、计算旋转后的位置等。
第四阶段:课堂小结2. 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定义和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 旋转变换的性质:大小和形状不变。
4. 旋转作图方法:量角器和直尺的使用。
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章节知识点、达标训练附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知识点、达标训练附解析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知识点一:图形的旋转1.旋转后,图形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
2.描述旋转时,要说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一要注意确定关键线段;二要明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三要注意对应线段的长度与相对位置不变;四要注意按原图的形状连接对应点知识点二:图形的运动1.图形的运动常见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旋转、平移和轴对称。
2.图形平移时,注意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画轴对称图形时,要注意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运动时,应找准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5.逆用图形的运动可以将图形还原知识点三:欣赏与设计1.欣赏美丽的图案,要注意分析图案的构造,注意找出其中的基本图形,明确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才能形成这幅图案。
2.可以单独利用图形的某一种运动方式设计图案,也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或多种运动方式设计图案。
3.利用图形的变换方式设计图案时,首先要选好基本图形,然后确定运动方式,最后画出变换后的图案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图,三角形ABC怎样旋转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绕B点逆时针旋转90°B. 绕B点顺时针旋转90°C. 绕C点顺时针旋转90°D. 绕C点逆时针旋转180°2. 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A. B. C.3. 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
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5)B. (5,1)C. (4,1)D. (6,1)4. 将图形A(),可以得到图形B.A. 向右平移3格,再绕O点逆时针旋转90°B. 向右平移5格,再绕O点顺时针旋转90°C. 向右平移3格,再绕O点顺时针旋转90°5. 如图中,图形A变换到图形B,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图形A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然后以直径所在的直线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B. 图形A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然后以直径所在的直线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C. 图形A先以直径所在的直线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图形BD. 图形A先以直径所在的直线作轴对称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B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1分,共5分)6. 如图,图1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个格,就可以得到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一)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官屯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海燕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图形的旋转》(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物体的旋转过程。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
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对旋转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六年级学生普遍都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但思维还需要借助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旋转点顺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线段。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①理解旋转的要素和特征。
②能在方格纸上画线段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度。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
3.教法分析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动手操作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7、媒体资源(网络视频白板PPT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在游乐场
你最喜欢玩什么
呀?老师这个星
期也去了游乐场,
这是老师拍摄的
录像,请大家看一
下,都是什么游乐
设施?(课件出示
摩天轮和旋转木
马)大家肯定都玩
过,那你在玩的时
候有没有什么感
受?
2.说一说生
回答老师的问
题。
通过课件出示激发
兴趣,唤起学生对旋
转现象的认知。
使学
生了解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活中还有哪些旋
转现象?
3.揭示课题:
图形的旋转
小结
利用视频播放旋转木马和摩天轮以及生活中的其他旋转现象。
探究新知
(一)认识
旋转中心、旋转
方向和旋转角
度。
1、认识旋转中
心和旋转方向。
钟面上有旋转现
象吗?那么时
针、分针、秒针
都是怎样旋转
的?
2、认识旋转角度
有条理的表达。
(1)提出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条理表达。
3、钟面上时针
旋转的角度。
(1)课件出示
两个钟面。
(2)拨一拨、说
一说。
(二)在方格纸
上画线段的旋
转。
1、动手操作。
2、画一画。
认识旋转中心和旋
转方向。
动手做一
做。
(顺时针和逆时
针。
)
学习旋转的三要
素,用三要素描述。
用三要素描述线段
的旋转现象。
用不同的方法说出
钟面转动角度的大
小。
先找出三要素。
画90度体现方法
的多样性。
找出旋转后的图形
的变(位置和角度)
和不变(形状)。
出示实物钟(认
识旋转中心和旋转
方向。
)和生活中的
旋转现象。
(让学生
动手模仿顺时针方
向和逆时针方向。
)
课件出示教材
28页汽车进公路收
费站情境图。
引导学
生描述画面信息。
把栏杆的旋转变
成线段的旋转。
体现方法的多样
性。
投影展示学生的
画法。
归纳、概括变
和不变。
小结(要写出此环节的特色和优点,用不同颜色或字体写出来)
线段的旋转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因此,教学力求做到直观、行象。
具体实施中,一要注意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二要让学生用实物亲自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共同来生成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旋转的特点,实现重难点突破。
巩固应用
1.(1)下面两
个钟面上,时针分
别从几时走到了
几时? 哪个钟面
的时针旋转的角
度大?
⑵从9时到
12时,时针绕中
心点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从12时到16时,
时针绕中心点顺
时针方向旋转了
多少度?
2.想一想,填
一填。
一棵小树被
扶起种好,这棵小
树绕点O( )方向
旋转了( )度。
3.画一画学
生独立完成,全班
交流
四、拓
教材“练一
练”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
在完成将线段
MN绕点P顺时针
旋转90°。
先让学
生发挥空间想象能
力,再试着画一画,
指名板前讲一讲画
法。
老师提问(1)
怎样画出90度?
(2)怎样能和原图
一样长?
对所学知识进
行巩固加深。
培养学生空间
想象能力和独立
思考能力。
小结
我采用了两只红笔进课堂。
(我给小组长批阅,小组长给组员批阅的办法。
)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有什么收
获?
说这节课的知识点
和学会的思想方
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一)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旋转角度
旋转特征不变:大小、形状
变化:位置、方向
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