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植被措施
保护植被的知识点总结

保护植被的知识点总结一、植被的重要性1. 保护土壤植被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在风蚀和水土流失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植被可以减慢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2. 维持气候稳定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在炎热天气中,树木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减少空气中的温度,起到降温作用。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植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动物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植被的多样性能够支持更多的生物种类,维持生物链的稳定。
4. 净化空气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植被还能够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
5. 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和木材植被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提供了食物、药材和建筑材料等。
二、植被面临的威胁1. 人类活动人类的开发活动是对植被的最大威胁之一,城市扩张、土地开垦、森林开伐、草原放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植被的生态环境。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飓风等,对植被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生长状况恶化。
3. 病虫害植物病虫害是植被的另一大威胁,它们危害庄稼、果树、林木等植物,对植被健康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
4. 地球表面裸露因为人为开发或随意放牧,导致大片土地裸露。
这种情况会造成土壤流失,严重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三、保护植被的措施1. 森林保护控制森林的砍伐和滥伐行为,推行可持续林业,进行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2. 推广植树造林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的生态功能。
3. 生态环境修复通过植被的修复,治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地生产力。
4.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植被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5.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植被保护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6. 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保护植被的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保护动植物措施

保护动植物措施导言动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不良行为,许多物种正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动植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减少栖息地损失、野生动植物监测、打击非法贸易、教育与训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的举措,为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深入的思考和建议。
一、减少栖息地损失栖息地的损失是导致动植物种群下降和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动植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管理土地利用:采取合理的土地规划与利用,确保人类活动不会过度侵占和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地。
2. 推行森林保护: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禁止非法砍伐和滥伐,同时推动森林植被的再生与恢复工作。
3. 建设生态廊道:开展生态廊道的建设,帮助动植物迁徙和扩大栖息地范围,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野生动植物监测野生动植物监测是了解动植物种群状态和对其保护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野生动植物监测的措施:1.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动植物监测网络,涵盖各类栖息地和重点保护物种,实现信息共享、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使用现代技术:引入现代技术如远程遥感、无人机、遥感图像分析等方法,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加强监管与执法:加强对非法猎捕、盗猎和非法采伐等行为的监管,加强法律执法力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打击非法贸易非法贸易是动植物保护的一大威胁。
以下是一些打击非法贸易的措施:1. 制定严格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非法贸易的行为和惩罚标准。
2. 强化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部门的培训和装备,提高打击非法贸易的效率和力度。
3.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非法贸易,并共享情报和协作行动。
四、教育与训练教育与训练是提高公众对动植物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教育与训练的措施:1.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对动植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通过教材和教学,向学生传递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中对植被保护

工程施工中对植被保护植被保护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对周围的自然植被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植被的生长和环境的保持。
植被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植被的生态功能和保护环境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重点介绍工程施工中对植被保护的必要性、常见的植被保护措施和施工中的植被保护工作。
一、工程施工中对植被保护的必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持生态平衡、水土保持、改善空气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
在施工中,如果没有对周围的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会导致植被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维护植被的生态功能植被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对植被进行保护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植被的生态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保护环境的稳定性植被在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侵蚀、缓解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有效的植被保护工作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并保护环境的稳定性。
综合来看,工程施工中对植被保护非常必要,它关系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植被的生态功能和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植被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周围的植被。
二、常见的植被保护措施1.设置围挡在施工开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围挡,将施工区域与植被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围挡可以采用篱笆、围栏等,确保植被不会遭受施工过程中的破坏。
2.指定施工通道在施工现场应指定专门的施工通道,避免施工车辆和工程设备对植被造成破坏。
施工通道应尽量避开原有的植被,减少对植被的影响。
3.保护大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周围的大树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大树受损。
可以采用包裹、剪枝等方法,确保大树不受到施工的影响。
4.植被修复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植被进行修复和恢复。
可以采用植树、播种等方式,恢复施工过程中的破坏,保持植被的原有状态。
植被保护和生态维护措施方案

植被保护和生态维护措施方案
介绍
本方案旨在保护植被并维护生态平衡,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我们将努力保护现有的植物物种,预防非法砍伐和破坏,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
1. 制定植被保护政策
制定明确的植被保护政策,明确指导公民和组织在保护植物物种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政策应包括以下要点:
- 确定保护区域和敏感地区
- 禁止非法砍伐和贸易
- 鼓励植被恢复和重建工作
- 加强监督和执法措施
- 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公民参与保护活动
2. 加强监测和执法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执法机制,以阻止非法砍伐和破坏活动的发生。
重点措施包括:
- 建立监测系统,追踪植被状况和变化
- 增加巡逻力量和监控设备
- 严厉打击非法砍伐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惩罚
- 提供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3. 促进植被恢复和保持
为了恢复破坏的植被和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 开展植被恢复项目,包括树木的重新种植和自然植被的修复-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节约水资源
- 鼓励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植被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结论
通过制定植被保护政策、加强监测和执法,以及促进植被恢复和保持,我们可以实现植被保护和生态维护的目标。
这将为我们提供更健康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请注意,以上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和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

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介绍植被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植被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植被,采取一系列的保护和恢复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并讨论它们的效果和应用情况。
植被保护措施国家级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是指政府在特定地区设立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植被保护区域。
这些保护区旨在保护特定地区的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物种,防止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
国家级保护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例如,中国设立了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川西、云南等地。
植被恢复项目植被恢复项目指的是通过人工手段恢复破坏或退化的植被。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植树造林、草场改良、湿地修复等措施。
通过这些项目,可以恢复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植物保护法规植物保护法规是国家针对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对于保护和恢复植被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法规可以用来限制砍伐和采挖植物资源,保护濒危植物物种,防止非法贸易和滥伐滥采等行为。
植被恢复措施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
在植被恢复方面,生态修复可以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修复、草场改良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
抚育管理抚育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护理,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衍。
这包括定期修剪、灌溉、施肥等措施。
通过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存能力,促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物种保护物种保护是指保护和恢复濒危植物物种的措施。
这包括建立濒危物种保护区、实施监测和保护计划、研究濒危物种保护技术等。
物种保护是植被保护和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防止濒危物种的灭绝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应用情况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巴西亚马逊雨林的保护和恢复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植被恢复项目之一。
在中国,国家级保护区的建设和植被恢复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施工中植被保护措施

施工中植被保护措施
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植被的消失也使得城市环境越来越差。
同时,
随着建设面积的扩大,也带来了森林砍伐,湿地等自然生态圈的破坏。
因此,在施工中进行植被保护就非常重要。
首先,实施植被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现场勘查,以收集图像和相关
的数据,当确定施工地的层次意义及相关参数时,植被保护就开始了。
其次,施工中应该采取植被重建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地应
保护好原有植被,不能做不必要的改变和破坏,尽可能保留原来的树木林荫、植被、景观等,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植被护坡、植被护线、植被护林、
垂直绿化、绿色夹层等技术,帮助施工过程中树木植物的生长,保护植被。
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低影响的施工方法,如吊装施工、
空档施工、空心拱桥施工、渗流式施工等,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现有植被的
影响,降低破坏环境的风险。
最后,在施工完毕之后,应当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放枯落枝木、挖
穴埋根、植树补苗等,加速植被恢复,用一定的时间成本把植被恢复到原
有的状态,以达到完美的植被保护效果。
总而言之,在施工中进行植被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保护绿色植物措施

保护绿色植物措施绿色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好处,例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美化环境等等。
但是,在现代人类社会中,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对绿色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造成了许多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绿色植物。
下面是一些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1. 绿化行动绿化行动是一种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方式。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绿化行动,例如种树、种草、种花、布置花坛和草坪等。
绿化行动可以提高城市和农村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 减少污染污染是绿色植物的最大威胁之一。
人类的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都会产生污染源,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这些污染源降低了空气和水的质量,对绿色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造成了损害。
因此,减少污染是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措施。
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更严格的环境法规,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个人也可以通过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减少用电和水的浪费等方式来减少污染。
3. 禁止滥伐和盗采滥伐和盗采是对绿色植物生存的直接威胁。
在一些贫困地区,为了生计,一些人采取非法砍伐和盗采植物的方式获取收入,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保护绿色植物的生存,政府应该加强法律和监管措施,禁止滥伐和盗采。
4. 推广保护植被意识推广保护植被意识是保护绿色植物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植被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绿色植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我们也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组织一些志愿者去绿化街道、城市公园和郊区地区等地。
5. 增加绿地面积绿地是城市和乡村重要的生态资源,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氧气制造、二氧化碳减少、城市风景的提高等。
为了保护绿色植物,政府和企业应该增加绿地的面积,增强城市和乡村的绿化覆盖率。
例如,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增加公园、绿地和绿色廊道的设计和建设。
结论以上是保护绿色植物的几个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护绿色植物,减少污染和保护植被的意识,社会才能更健康、更繁荣。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植被保护与绿化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植被保护与绿化措施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植被保护与绿化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植被保护与绿化措施的实施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植被保护和绿化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现场植被保护措施1. 标志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周边或相关位置设置标志,提醒人们保护植物,禁止侵害和破坏植被。
标志应具有醒目的色彩和易于理解的设计。
2. 条框隔离:针对建筑施工现场中重要植被的保护,可以采用木板、临时护栏等手段,将植物围起来,避免被误伤。
3. 环境规划:在建筑施工前期,应进行植被资源的调查与保护。
对植被群落的类型、面积、种类进行清楚标记,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方案。
4. 防护措施: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周边或施工过程中的植被,可以设置防护网、草帘等,将植物和施工区域分隔开,以降低施工所带来的对植被生长的干扰。
5. 保水措施:植被保护还需要合理设置浇水设施,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以确保其正常生长。
二、建筑施工现场绿化措施1. 绿化规划:在建筑施工前阶段,应进行绿化规划,确定绿化区域和种植植物的种类。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环境且美观的植物进行种植。
2. 种植技术:在进行绿化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选择种植技术。
例如,对于需要浅植土种植的植物,可以采用盆栽种植的方式。
3. 环境调控: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绿化时,要注意对环境进行调控,确保植物能够获得适宜的光照、土壤湿度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提高植物成活率。
4. 种植管理:绿化措施的实施需要进行常规的种植管理工作。
包括对植物进行及时修剪、浇水和施肥等,确保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
5. 绿化后期维护:绿化措施的实施并不仅限于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绿化后期维护工作。
包括对植物进行定期养护、更新和疏通等,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结语: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保护植被措施 植被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乃至地球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等,提供我们生存的条件。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植被措施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3
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在环境国际合作政策方面,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环境国际合作交流,强调在认真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以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坚持环境国际合作应该尊重国家主权,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意大利《城市绿色空间法》日前正式生效,全国植被将得到法律保护,市长是主要责任人,如保护不力将受处罚。 法律规定,每年12月21日为全国植树日。鼓励公民每增加一个孩子植一棵树。各个城市要对现有树木进行登记,市长结束任期时必须公布树木存活状况的统计报告,让市民检验市长在任期内是否完成了他的“绿色”职责。这一统计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森林树木和城市古树,这些树木如果人为受损或被毁,肇事者将受惩处,证实不属犯罪的将被罚款5000到10万欧元,市长负连带责任。法律规定,各地有义务扩大城市树林和绿地,在城市周围建设林带,改革建筑模式,绿化建筑物墙壁。 植被的重要性地球上生长着大量的植物他们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气等。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和利用它们这的确应当得到重视。二、植物的重要性1植物提供给我4
们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即从太阳光中吸收能量合成淀粉等有权物。人类使可以直接从它们中得到食物其他动物吃掉植物来生长这使我们可以得到肉类即间接约从植物中得到食物。就是由于植物的存在地球上的动物才得以生存和繁衍。2植物调节环境空气的碳氧平衡 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向空气中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北京城近郊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天可以吸收33万吨的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全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24万吨、释放氧气295万吨。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吸进750克的氧气呼出1000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 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最好 而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3植物是大自然的净化器北京是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城市。空气中的粉尘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而且粉尘颗粒中还粘附有有毒物质、病茵等对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绿地中的园林植物具有粗糙的叶片和小枝这些叶片和小枝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一般要比植物的占地面积大二三十倍5
许多植物的叶表面还有绒毛或粘液能吸附和滞留大量的粉尘颗粒降低空气的含尘量。当遇到降雨的时侯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被雨水冲刷掉从而使植物重新恢复滞尘能力。 北京市区建成的绿地每年可以滞尘30516吨平均每公顷1518吨如果把这些粉尘集中起来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堆积3米多高运送这些粉尘则至少要6000卡车。4植物吸收有毒气体、保护人类生命北京市每年要燃烧2800万吨的煤产生大约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33994亿立方米的工业废气247万吨的二氧化硫。这些有毒气体都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并且做到彻底的无害处理。1公顷绿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71千克吸收氯气34千克。 北京市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2737吨吸收氯气544吨。园林植物对于维持洁净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园林植物还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如丁香酚、松脂、核桃醌等所以绿地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明显低于非绿地。因此绿地的这种减茵效益对于维持洁净卫生的城市空气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植物的利用1治理沙化将耐旱易活的植物种植在沙漠可以抑制沙漠的蔓延改变沙化的土地。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启动的、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绿化基金会主办的治“多治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环保公益活动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捐款总额已达170多万元。6月底首期治理工程在一号沙带内的4万亩治理区飞播种草已经完成。7月21日多伦县在浑善达克沙地一号沙带附近为前来考察的北6
京市民代表举行了简朴的欢迎仪式。 仪式后100多位北京市民惊喜地见到原先从照片上看到的遍布漫漫黄沙的一号沙带中用北京人的捐款治理的4万亩沙地已呈现大片大片的绿草。据内蒙古林科院专家介绍前一阶段多伦县下了一场雨借此机会林业部门及时进行了飞播所以目前牧草长势良好。据介绍从去年开始多伦县采取了围封、禁牧等恢复生态的措施治沙止漠大有希望。2森林防火南非乔治森林研究站的工作者发现芦荟不怕火烧。一般来说植物的叶子枯萎后便脱落了而非洲大草原上的一些芦荟的枯叶却死而不落。一场火灾后死叶覆盖主干的芦荟中有90以上经受了炼狱的考验活了下未。由于芦荟的死叶含有某种不易燃的物质在死叶的保护下无法达到致死的高温使芦荟免遭一劫。美国林业专家发现常春藤等几种植物也不怕火烧甚至可以称为灭火植物。原来它们接触火苗后本身并不燃烧只是表面发焦因而能阻止火焰蔓延。有人设想如果将常春藤成排地种植在森林的周围就能形成防火林带。 在我国粤西山区森林中有一种木荷树也是防火能手能遏止火焰蔓延。它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在烈火的烧烤下焦而不燃。它的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滋生因此既能阻止树冠上部着火蔓延又能防止地面火焰延伸。因此说木荷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火树。3发展旅游业 地方大面积绿化后进行合理的开发可以发展旅游项目促进地方的经济增加人民收入。如九寨沟、神农架、黄山、蒙山等地区皆是由于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四、植物的保护1改变国民的观念我们应使其他人认识到各种森林在地方、国家、区域7
乃至全球维持生态过程和平衡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包括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水域和淡水资源方面的作用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丰富仓库以及用来生产生物技术产品的遗传物质和光合作用的来源。从根本上达到保护植物的作用。2严禁过度放牧、乱砍乱伐植物的破坏最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国外如亚马逊雨林等而我国植被破坏最严重的应数黄河流域。玛曲县位于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是黄河水量的主要补充地。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据了解玛曲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 从1980年到1998年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玛曲县这一”亚洲最优良的牧场”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呢其实导致玛曲日益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点即黄河沿岸有丰富的沙源、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草场超载放牧、滥挖乱采中草药和严重的草原鼠害。所以人们应当与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发现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3由国家组织保护植物、植树造林危害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一级森林生态系统的污染物特别是气载污染物包括产生酸性沉淀的污染应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