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母孔雀鱼临产的实用方法

合集下载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
1、体型的变化
孔雀鱼的肛门后面的鳍会发生变化,公鱼和母鱼的肛门鳍都不一样,公鱼的鳍是呈尖形的,最后会发育成交配的器官,而母鱼的鳍是呈圆形的,但是母鱼在要生小鱼的时候臀鳍也会慢慢变成比较平整光滑的方形,即将生小鱼的母鱼的肛门会凸出来。

2、行动的变化
母鱼在生小鱼的过程中或者快要生小鱼的时候,要么动如脱兔上蹿下跳,要么静若处子十分安静,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3、胎斑颜色变化
母鱼的腹部比较大,在它的肛门鳍前端腹部下面有一块比较透明的斑点,在快要生小鱼时候就会变成黑色的胎斑。

但是白子孔雀鱼的胎斑则会不一样,在快要生小鱼的时候将会变成橘红色。

养殖孔雀幼鱼的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刚刚出生的小鱼被大鱼吃掉,一定要将它们分开养殖。

2、可以在水缸里养一些水草供小鱼栖息,保证水质的干净,建议每周换一次水。

如果是用的自来水,可以先用太阳暴晒2~3天左右,消除过多的氯气。

3、刚出生的小鱼比较虚弱,要控制好水温,如果换水的时候温差超过了2度的话,会引起小鱼夭折死亡。

4、为了保证刚出生的小鱼所需的能量养分,需要每天喂食,可以喂食磨碎的小鱼小虫、鸡蛋黄或者是饲料。

刚生出来的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快生了怎么办

刚生出来的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快生了怎么办

刚生出来的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快生了怎么办孔雀鱼快生了怎么办孔雀鱼快生了怎么办?有哪些征兆?我把这些方法告诉你孔雀鱼虽然价格不贵,它也是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观赏鱼品种。

这种观赏鱼养在家中,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能让人赏心悦目。

这种鱼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繁殖能力强,很多鱼友在养它的时候,会遇到产卵这个问题。

之前也有鱼友一直问我,孔雀鱼鱼生了怎么办,孔雀鱼生了有哪些征兆?先给朋友们说一下快孔雀鱼生了的解决办法。

一:减少投喂量孔雀鱼再生之前要减少食量。

孔雀鱼吃得饱不饱,通过看它的肚子就可以判断出来。

吃饱了肚子就会鼓鼓的。

孔雀鱼生之前不能给它吃太多的,也不能给它吃带有颗粒的饵料,尽量给吃一些丰年虾。

二:将公鱼和母鱼分开。

把公鱼放到别的鱼缸里面,将它们分开。

这么做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防止公鱼吃掉生下的小鱼。

将公鱼和母鱼分开,也能让母鱼安心生小鱼,不被打扰。

三:放入障碍物,将母鱼和小鱼隔离。

常见的天然障碍物就是水草、石头,但是孔雀鱼繁殖量大,要用大量的水草,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水草。

也可以采用一些隔板,但是这些隔板边缘不能有锐利的边缘,防止伤着小鱼。

放入障碍物就是让刚刚生出来的小鱼有个安全的栖息地和相对独立的休息空间。

小鱼有个庇护所,它的存活率更大。

这是不能被忽视的,养孔雀鱼也要仔细用心一些。

说了孔雀鱼要生的办法后,有些朋友不知道怎么判断孔雀要生了,孔雀鱼生了有这些征兆。

首先看它的肚子,它的肚子鼓鼓的,胀胀的,看着很大,那就快要生了。

其次观察它的游动情况,它在缸中上蹿下跳,不停地游动,鱼儿看着和平时游动的不一样,状态也不像以前那么正常,说明这就要生了。

最后就是看胎斑的颜色,母鱼在生之前胎斑的颜色会变重。

教你几招小孔雀鱼的饲养方法现在的观赏鱼品种越来越多了,有立保冬龙鱼、锦鲤、罗汉鱼、孔雀鱼,我想大多数鱼加施友们饲养观赏鱼不仅是为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欣赏,那么孔雀鱼就是其中一种欣赏价值非常高劣理言的鱼,孔雀鱼的适应能力很强,且繁殖率也很高,那么刚出生的孔雀鱼要怎么养呢?小孔雀鱼又要怎么养呢?孔雀鱼生小鱼怎么养?1、稳定的水环境对于鱼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分开来饲养成年孔雀鱼和小孔雀鱼也最好使用原鱼缸中的水来养。

孔雀鱼多久繁殖一次

孔雀鱼多久繁殖一次

孔雀鱼多久繁殖一次
1、在温度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孔雀鱼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或者是每三个月繁殖两次,每一胎的产量约在10-120尾小鱼,小鱼在养殖3到5个月后就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孔雀鱼的寿命只有2-3年。

2、孔雀鱼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繁殖,但是低温环境繁殖会导致成活率降低。

一般孔雀鱼的繁殖在26度左右是最合适的。

3、要想保证孔雀鱼的品种优良,繁殖时需要引进同品种的鱼进行远亲杂交。

注意同一批的留种鱼繁殖不宜超过三代,若是长期使用同一批种鱼进行繁殖,会导致鱼种退化,品质降低,鱼的体型将越来越小。

孔雀鱼的临产表现
1、体型表现
从侧面看母鱼的肚子会表现出平滑的方形,胎斑的颜色会越来越重,多数孔雀鱼的胎斑为黑色,但是也有橘红色的。

2、生产状态
孔雀鱼即将生产或者正在生产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上蹿下跳的状态,或者选择躲在安静的角落等候生产。

3、临产表现
当孔雀鱼就快要生产的时候,肛门会有明显的外凸,要随时准备好接生。

饲养孔雀鱼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益,也可以给予饲养爱好者带来无穷的喜悦。

繁殖培育优良品种的孔雀鱼,需要饲养者对于繁殖的温度,繁殖的前兆,生产的前兆,这些知识全部弄懂,以达到饲养真正孔雀鱼的条件。

五招判断母孔雀鱼的分娩时间,简单准确,太厉害了!

五招判断母孔雀鱼的分娩时间,简单准确,太厉害了!

五招判断母孔雀鱼的分娩时间,简单准确,太厉害了!
观赏鱼世界为您提供一站式水族服务
转自:亚峰水族
头胎母鱼可能会在分娩前才有明显胎斑,但是老母鱼会很早就出现胎斑,甚至一直有胎斑印迹。

越临近分娩胎斑的颜色会越深重,可以以此为参照进行判断。

看生殖口形状
在母孔雀鱼临近生产前,其腹部的生殖口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突出
现象。

突出的部分像一个小尖角,而腹部底部和根部会表现的较为平滑,整个形状会呈现出一个不标准的直角。

如果发现你的孔雀鱼的腹部已经这样了,那恭喜你,不出两天就会分娩,也需要你立刻进行隔离准备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生殖口突起虽然是最准确有效的判断方法,但是在一些年轻母鱼或者说头胎母鱼身上会不太明显。

另外,同属于花鳉科鱼的玛丽、月光、红剑等鱼也可参照此方法
判断。

市面上常见的缸内隔离网箱
隔离盒的优势:
有了隔离盒,不用另外准备过滤、充氧、加热等设备,不需要母孔雀鱼重新适应环境。

2、缸外单独隔离
在春夏季节、室温足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最好选择缸外隔离的方法。

隔离用的容器可以自己用大矿泉水瓶、饮料瓶、塑料油桶等制作,也可以买那种价格不贵的塑料乌龟箱、水族携带箱作为备用繁殖缸,要注意一定得有盖子,防止母鱼跳缸。

过滤、充氧有条件的话用2W的一体式内置侧滤足够了,不用也没关系,勤抽一下粪便也行。

可以用丛生性水草来替代下隔离层,例如金鱼藻、长牛毛等水草等等,便于小鱼躲藏,也让母鱼觉得安心。

孔雀鱼繁殖前兆一小时

孔雀鱼繁殖前兆一小时

孔雀鱼繁殖前兆一小时
一、孔雀鱼繁殖前兆一小时
1、鱼肚棱角分明:在孔雀鱼快繁殖之前,从侧面看到母鱼的肚子会呈方形,而且比平时要方得多。

母鱼的腹部会随着体内鱼仔的发育而膨胀。

鱼仔在腹中排序不规律,就会导致它们的肚子呈方形。

2、胎斑颜色加重:母鱼待产期来临,很多鱼胎斑会有黑色出现,这也让母鱼的胎斑变得十分明显。

3、肛门凸出:如果被隔离开的母鱼肛门凸出的话,就证明母鱼快生了。

4、行动迟缓:母鱼在生产时和生产过程中有的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行动也会变得很迟缓。

二、孔雀鱼繁殖数目大概是多少
孔雀鱼的繁殖数量会随着繁殖次数的增多而增多。

它们一般4-5个月左右性成熟,此时就具有繁殖能力,但是能力不是很强。

第一次繁殖的孔雀鱼可以生产出几十条小孔雀鱼幼崽,繁殖过几次之后,繁殖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多能够达到80条。

孔雀鱼在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产仔,不过要注意同一窝的鱼繁殖不能超过三代,不然很容易导致品种退化。

孔雀鱼产子前的征兆--孔雀鱼产崽前什么征兆

孔雀鱼产子前的征兆--孔雀鱼产崽前什么征兆

孔雀鱼产子前的征兆-孔雀鱼产崽前什么征兆请问孔雀鱼繁殖前有什么征兆呢孔雀鱼怀孕:发情期雄鱼尾部展开好似“孔雀开屏”,用斑烂的色彩来吸引雌鱼,并追逐雌鱼。

交尾时,雄鱼用交接器前端的钩状物钩住雌鱼的生殖孔;交尾时间每次约一秒钟,但次数较频繁。

待其交尾后将雄鱼取出,雌鱼可连续生殖数次。

临产征兆:雌鱼临产前腹部膨大,两侧黑色胎斑颜色加深,这是临产的征兆.生产前两天,它会喜欢独处,对于接近它的鱼会追咬。

产前它会出现焦躁不安,上下窜的情况,要把它和雄鱼分开。

催产方法是:换新水,并提高水温1-2度,1-2天内就会生产了。

但这种方法不要常用,鱼换水太勤,且水温变化太大,鱼会生病的。

雌鱼生产后,三天内不要换新水,否则它易生病。

孔雀鱼产崽前什么征兆首先,请确定你的孔雀鱼是正常的还是白子(白化基因的孔雀鱼,最明显特征是眼睛为红色)。

如果是正常的孔雀鱼妈妈,在不知道父亲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小鱼95%的可能都是正常黑眼睛具有黑色素的宝宝。

这样临产的状态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鱼妈妈的肚子后部(皮肤透明可以看见肚子内,在银色皮肤的后面)颜色为褐色甚至黑色,由于小鱼就像人类的宝宝一样可以在肚子里轻轻移动,所以有时候可以看见黑色的眼睛,看得到眼睛便离生产非常近了,1~4天,但是假如外侧的小鱼刚好没有面朝外,也有可能看不见眼睛,所以可能只有80%的几率看得到宝宝的眼睛。

据我多年繁殖孔雀鱼的经验来看一条成鱼临产除了看宝宝的眼睛之外,最重要的是观察母鱼的体形和状态。

首先母语的肚子膨胀的非常厉害(第一次生产的鱼妈妈可能比较小)而且不像怀孕初期前侧比较大,而是整个肚子成矩形的趋势,甚至暗色处更为突出,其次鱼妈妈喜欢在鱼缸上部,活动较少,鱼尾稍微向下垂,那么很快就要或者已经开始生产了。

如果鱼妈妈或者爸爸是白子,那么宝宝里可能有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白子,白子宝宝全身没有任何黑色素,鱼肉成娇嫩的淡粉色或者淡橙色,眼睛为红色,所以鱼妈妈即使临产,肚子里的白子宝宝也会成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并不会像普通那么深,虽然也可以看到眼睛,但是红色的眼睛也不会像黑色的明显,所以一般也是看体型和状态,并且日后比普通孔雀宝宝成活率低。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即将生产前的特征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即将生产前的特征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即将生产前的特征孔雀鱼即将生产前的特征孔雀鱼如果你已经做好让自家的孔雀鱼繁殖的准备,那么在孔雀鱼的繁殖期就需要密切观察了。

有时候,母鱼怀孕时才会显现出胎斑,所以做好隔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即将临盆的母鱼会变的比较安静,喜欢躲在角落,此时若换新水或移动的话,容易使母鱼受到惊吓,而有早产或死胎的情形发生。

所以除了喂饲料外最好不要惊动母鱼,让他安静地待产,离生产日越来越近,胎斑色会越深越大越明显产道会扩大,就是感觉凸出来的肚子好像一个长方体粘在鱼身上有棱有角,除此之外,泄殖孔(肛门)也会突起,若你家的母鱼有上述特征,就要开始准备隔离了。

小鱼的眼睛、体色都会有黑色素,故在母鱼怀孕的过程中,胎斑颜色会变深。

变黑,就是因为小鱼的黑色素渐渐长成,所以导致胎斑慢慢变黑,此时若胎斑够大够明显,就可看到黑点点,那就是小鱼的眼睛,若以白子而论,由于白子缺乏黑色素,故母鱼胎斑不会变黑,但可于胎斑中看到小白点,那就是小鱼的眼睛,个人经验觉得是白子小鱼的眼睛比较容易看到,因为白子母鱼的胎斑就是一团红红的,所以很容易看到白白的小鱼眼睛,小鱼在母鱼体内由卵慢慢成长变成小鱼,然后再脱离母体,每一只小鱼在母鱼体内都是蜷曲状,由卵膜包住,所以一般正常的出生方式应该是:母鱼产出卵——小鱼瞬间冲破卵膜——变成一条直鱼而非蜷曲的鱼,出生时小鱼须冲破卵膜,否则将会窒息而死。

若出生前小鱼在母鱼体内就冲破卵膜,将会造成母鱼难产生不出小鱼,小鱼也会窒息而死。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不繁殖7种原因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鱼,深受许多人的喜爱与追捧,了解孔雀鱼的朋友都知道,孔雀鱼是繁殖大王,不过很多朋友也会遇到孔雀鱼不生小鱼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孔雀鱼不生小鱼解决方法,喜欢孔雀鱼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1、可能没有性成熟。

一般来说正常健康的孔雀鱼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

如果你的孔雀鱼生长还不到一个月那就在等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繁殖。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最准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最准

孔雀鱼生小鱼前兆最准
孔雀鱼是一种非常好看,极具观赏价值的鱼类。

孔雀鱼在繁殖后代的时候,到了临产的阶段有以下生产前的症状。

一、臀鳍变方形孔雀鱼。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她的肛门位置是有一个鳍的,一般来说这个公鱼的是那种尖形的,而母鱼的则是圆形的,这是没有怀孕之前的症状,但是如果母鱼快要生小鱼的时候,那么这个位置就不再是圆形的,反而变成了那种比较平滑一点的,但是明显看出来是方形的。

二、胎斑变色,孔雀鱼在怀孕了之后是会出现胎斑的,而这个一般来说是在他的腹部下边,有的时候在他的尾鳍位置也会有一块,一般来说他的腹部不断的变大之后,这块儿最初是透明的,但是等到快生小鱼的时候,就会出现了变色,可能会变成黑色,而如果是白子的那么就会变成橘红色。

三、行为异常,孔雀鱼在怀孕的时候,行为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异常,但是等到她快要生产的时候,就会跟之前表现完全的不一样,一般来说表现有两种行为,有一些可能会特别的暴躁不安,于是就开始上蜜下跳,比较安静一些,选择避开别的鱼类,自己安安静静的躲在一个角落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母孔雀鱼临产的实用方法
首先简单说说孔雀鱼的特点的。

孔雀鱼,属花鳉科卵胎生鱼,原产于中南美洲河流,是比较早进行人工选育繁殖的热带观赏鱼,以日本和德国的繁殖最为成功,产生了数百种变种,五花八门的颜色让其成为了最受人喜爱和欢迎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又因为其皮实好养,普通品种价格便宜,所以又是大多数热带鱼饲养初选者的最爱。

孔雀鱼深受人们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强大的生殖能力,因为孔雀鱼的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体型较小,寿命较短,又敌害众多;所以为了生存,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从2月性成熟开始即可交配,体内受精,卵胎生,一胎10~100仔,每月一胎,固有“百万鱼”的美称。

让孔雀鱼繁殖不是什么难事,再新的新手也能做到,只要你的母鱼不死,到时候就能自然分娩,只是母孔雀鱼往往混养在大缸之中,小鱼生在大缸里会被其他鱼当做零食吃掉,生存的几率不大,但是又不可能把孔雀这种小鱼单养,所以如何判断孔雀鱼的分娩时间成为了众多孔雀鱼饲养者极为关心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简单又准确的经验:
第一条,通过胎斑和腹部大小判断怀孕程度
母孔雀鱼怀孕后腹部会日渐膨大,这是判断怀孕程度最直观的一个表现,相信只要是养过孔雀鱼的朋友都能轻易看出。

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日渐明显的胎斑,即腹部与尾部交界处出现的深色斑迹,一般孔雀表现为黑色,白子孔雀表现为红色,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胎斑的颜色恰恰就是腹中鱼仔的眼睛的颜色。

有人说出现胎斑就是快要生了,这是不对的,头胎母鱼可能会在分娩前才有明显胎斑,但是老母鱼会很早就出现胎斑,甚至一直有胎斑印迹,所以这么判断是不对的,只能说越临近分娩胎斑的颜色会越深重,可以以此为参照进行判断。

说完这两个表现,朋友们就会发现肚子大小和胎斑深浅只是一种相对的
表现,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只能作为一种参照,而难以准确判断,所以关键还是在下面这条。

第二条,通过生殖口形状判断何时分娩
在母孔雀鱼临近生产前,其腹部的生殖口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突出现象,突出的部分像一个小尖角,而腹部底部和根部会表现的较为平滑,整个形状会如上图所示那样呈现出一个不标准的直角,如果发现你的孔雀鱼的腹部已经这样了,那恭喜你,不出两天就会分娩,也需要你立刻进行隔离准备了。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这个生殖口突起虽然是最准确有效的判断方法,但是在一些年轻母鱼或者说头胎母鱼身上会不太明显,因为第一次生产的母鱼一般体型还没有达到完全成年体型,都一次怀孕也不会怀很多,整个腹部的隆起和生殖口的突出都不会太过明显,所以需要提前进行预判,而不能等待看到这个,这就需要一点直觉和运气了,不放心的话最好是在胎斑出现后五六天就隔离。

第三条,通过孔雀鱼的行为判断是否临近分娩。

除了从体态上判断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母孔雀鱼的行为以及其他公孔雀鱼的行为作为参照判断。

首先,母孔雀鱼在临近分娩前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反应,正如人有性格一样,鱼也有各自的性格,有的母孔雀鱼会表现的极为焦躁,上蹿下跳,出现突然猛游、跳缸等行为;还有的母孔雀鱼会表现极为安静,隐匿在水草中间,或趴在鱼缸底部,一动不动;但是除了这两种极端表现,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愿意让其他孔雀鱼靠近,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第二,母孔雀生产前的泳姿可能会受到腹部疼痛或重量的影响而不正常,出现飘忽不定,东倒西歪的泳姿。

第三,当母孔雀鱼临产前几天,其他公孔雀鱼会开始紧密尾随母孔雀鱼,试图与其交配,不知道是不是孔雀鱼之间有种我们无法了解的神秘感应,能够让公孔雀鱼知道其他母鱼的生产时间,而试图在第一时间抢占交配权,又或者是公鱼知道母鱼要生产,而打算消灭其他公鱼的后代,这些我们我从得知,只能以此作为一个判断母鱼生产的参照。

判断孔雀鱼何时分娩的基本方法就是这三大方面,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各位鱼友,如还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另外,同属于花鳉科鱼的玛丽、月光、红剑等鱼也可参照此方法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