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欧姆定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三章 直流电路习题

第三章直流电路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填空题1、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路,另一部分是电路。
外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内电路上的电阻称为电阻。
2、负载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也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压降,即U=E-Ir。
选择题1、用万用表测得全电路中的端电压为0,这说明()A外电路断路 B外电路短路 C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 D电源内阻为零2、用电压表测得电源端电压为电源的电动势E,这说明()A 外电路断路B 外电路短路C 电源内阻为零D无法判断3、电源电动势为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A、0A,2VB、20A,2VC、20A ,0VD、0V ,0V4、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减少,则端电压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5、一直流电源,开路时测得其端电压为6V,短路时测得其短路电流为30A,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分别为()。
A、6V,0.5ΩB、16V,0.2ΩC、6V,0.2Ω判断题1、全电路中,在开路状态下,开路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2、短路电流很大,要禁止短路现象。
()3、短路状态下,电源内阻的压降为零。
()4、当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零()计算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r=0.5Ω,外接负载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 电源的端电压U=?电路的内压降U=?2.如下图,已知电源电动势E=110V,r=1Ω,负载R=10Ω,求:(1)电路电流;(2)电源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降;(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
3.如下图所示,已知E=5V,r=1Ω,R1=14Ω,R2=20Ω,R3=5Ω。
求该电路电流大小应为多少?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2V,r=1Ω,负载R=99Ω。
求开关分别打在1、2、3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5、如图所示,E=220V,负载电阻R为219Ω,电源内阻r为1Ω,试求:负载电阻消耗的功率P负、电源内阻消耗功率P内及电源提供的功率P。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讲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
2.单位:U-伏特(V);I-安培(A);R-欧姆()。
注:
(1)R、U、I须属于同一段电路;
(2)虽R ,但绝不能认为R是由U、I决定的;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或电解液。
例3:给一导体通电,当电压为20V时,电流为0.2A,问电压为30V时,电流为
多大?电流增至1.2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多大?当电压减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多大?
二、伏安特性曲线
1.定义: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关系曲线,叫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
K ;R
3.非线性电阻: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例:二极管。
授课日期/班级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R与U、I无关
教学准备
1.教参
2.教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Ⅰ、课堂组织:5分钟
课前点名,维持纪律,提问学生电阻定律内容。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1.认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2.电流公式的计算
Ⅲ、讲授新课:75分钟
一、欧姆定律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Ⅳ、归纳总结:3分钟
(掌握欧姆定律,认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Ⅴ、布置作业:2分钟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
1.是非题(4)~(7)。
2.选择题(3)、(4)。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电工技术:欧姆定律

I1
R1
解:R1、R2的电压电流是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 Uao=I1R1=2×3=6(V) Ubo=I2R2=-4×3=-12(V) R3的电压电流是非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 Uco=-I3R3= -(-1)×2=2(V)
欧姆定律
一、电阻元件上的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线性元件 二端元件
I
R
I
R U
+
I
电阻的V-A特性曲线
U
-
+
U R
关联参考方向:
非关联参考方向:
U R
I-
I GU
I GU
一、电阻元件上的欧姆定律
三种表示形式: (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2)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 内电路是指电源内部的电路(发电机内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等) 外电路是指电源外部的电路(负载、开关、导线等)
I
闭合电路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
内 E 电 – 路
R0
+
R
+
外 U 电 路
与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E I R R0
-
E IR IR 0 U IR 0
I
(3)已知电压、电流求电阻
U R U IR U R I
(1)如果电阻保持不变,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例地增加;当电
压减小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例地减小。 (2)如果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阻增加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地减小;当电
电工实验原理

电工实验原理电工实验原理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电工实验原理主要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实验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电工实验原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技术,为日后的电气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路基本定律。
电工实验原理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电路基本定律,它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欧姆定律是最基本的电路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则是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是进行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
掌握这些基本定律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分析至关重要。
二、电路分析方法。
在电工实验原理中,电路分析方法是学生需要深入掌握的内容之一。
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戴维宁定理等。
节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适用于复杂的多支路电路。
而网孔分析法则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多电源电路。
掌握这些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电路分析的效率。
三、电路实验技术。
除了理论知识外,电工实验原理还包括电路实验技术的内容。
电路实验技术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电路实验时需要掌握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何进行电路的组装和连接,如何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等。
这些实验技术对于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电路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电工实验原理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打下扎实的电路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实验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
因此,学生在学习电工实验原理这门课程时,应该认真对待,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电路基础知识,为日后的电气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4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 戴维南定理《电工技术》教学教案

4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戴维南定理《电工技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 学习戴维南定理,并能够运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定律1.1 欧姆定律1.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第二章:戴维南定理2.1 戴维南定理的定义2.2 戴维南定理的证明2.3 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第三章:戴维南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3.1 单口网络的戴维南分析3.2 多口网络的戴维南分析3.3 含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南分析第四章:戴维南定理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4.1 戴维南定理在电阻设计中的应用4.2 戴维南定理在电容设计中的应用4.3 戴维南定理在电感设计中的应用第五章:戴维南定理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5.1 短路故障的戴维南分析5.2 开路故障的戴维南分析5.3 接地故障的戴维南分析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和戴维南定理的理论知识。
2. 利用示例电路图,进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戴维南定理的使用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电路题目,让学生运用戴维南定理进行分析,检验学生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戴维南定理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故障案例,运用戴维南定理进行故障诊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电路教材和参考书。
2. 电路图和示例电路图。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2课时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戴维南定理,能够运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
关键词: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发明史: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欧姆定律简述: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电流越大电压就越大,符号用Ω表示。
欧姆定律公式:
注意:
式中I表示电流,数值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电压U的数值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电阻R的数值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欧姆定律公式还可以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也可以写成一下的:电压÷电流=电阻:
欧姆定律应用:
对有些导体(如电离气体)和半导体,欧姆定律明显地不再满足。
它们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曲线表示,这个关系曲线叫做伏—安特性曲线。
对于半导体组成的电路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当电压从正向连接改为反向连接时,会出现迥然不同的形状。
这类导体被认为具有非线性电阻,在电工技术中(特别是电子电路中)非线性电阻有着广泛的应用。
伏安特性曲线是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
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6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 支路电流法《电工技术》教学教案

6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支路电流法《电工技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 学习支路电流法的原理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简单的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定律1.1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1.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回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1.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进入和离开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第二章:支路电流法原理2.1 支路电流法的定义和原理。
2.2 支路电流法的步骤:列出节点方程、列出回路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出支路电流。
第三章: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3.1 学习电路图的绘制规则和符号。
3.2 练习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能够识别电路图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第四章:简单电路的支路电流分析4.1 练习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4.2 分析含有多个电源和受体的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
第五章:支路电流法的应用5.1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求解特定支路电流。
5.2 应用支路电流法进行电路的优化和设计。
教学资源:电路图绘制软件或纸笔绘图。
电路实验器材,如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路基本定律和支路电流法的原理。
利用示例电路图,引导学生运用支路电流法进行分析。
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验证支路电流法的准确性。
评估方式: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简单的电路分析题目。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
电路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分析能力。
第六章: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分析6.1 分析含有多个环路的复杂电路,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
6.2 练习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电路问题,掌握运用矩阵和行列式进行方程组的求解。
第七章:节点电压法7.1 理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步骤。
7.2 学习节点电压法的应用,练习分析电路中的节点电压并进行求解。
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本章是学习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主要包括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功率和电位的计算等。
主要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2)电路的组成:电源、中间环节、负载。
(3)电路的作用:①电能的传输及转换;②信号的传递及处理。
2.电路元件及电路模型(1)电路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①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②有源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2)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反映实际电路主要特性的电路。
它是对实际电路电磁性质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采用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不仅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而且能更清晰地反映该电路的物理本质。
(3)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①电压源及电阻串联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流源及电阻并联的电路,两种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条件为:0R I U S S =或0R U I SS =②当两种电源互相变换之后,除电源本身之外的其它外电路,其电压和电流均保持及变换前完全相同,功率也保持不变。
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以及参考电位 (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电位以及电功率等。
(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为了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引入参考方向的概念。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电流、电压的正方向。
当按参考方向来分析电路时,得出的电流、电压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正值表示所设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实际方向一致,负值则表示两者相反。
当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它们为关联参考方向。
一般来说,参考方向的假设完全可以是任意的。
但应注意:一个电路一旦假设了参考方向,在电路的整个分析过程中就不允许再作改动。
(3)参考电位:人为规定的电路种的零电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 E R0 R
作 业: 第41页
2-9、2-10
解:电压10V,电流是: 如果电压增加至30V,电流将是: 电压增加3倍至30V时,电流由2.13mA增至6.38mA。
例2 已知R=3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 求电流I。
解:在图(a)中: 在图(b)中: 在图(c)中: 在图(d)中:
I U 6 2A R3
I U 6 2A R3
电子电工技术课件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电流公式:
可见,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2、电压公式:
电阻不变,电压增加,电流增加;电压减小,电流减小。 3、电阻公式:
如果电压固定,电阻增加,则电流减小。同样,如果电压 不变,电阻下降,则电流增大。
例1 证明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增加至原来的3倍,电流值
。 也将增加3倍
例5 实例分析。已知如图有8盏装饰灯,串联在一个220V的 电路上,工作正常如图4-5所示。由于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 一地方,所有灯泡不亮了,如何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处 理。
该例中灯不亮,主要可能有几种原因:(1)无电源电压,可以通过万 用表直接测量确定。(2)电路中有一处断开。其原因可能是一个灯泡被 烧毁或灯泡螺口处没拧紧或导线断开了。这点通过测量灯泡的电阻就可 以判定。
I U 6 2A R3
I U 6 2A R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例3 计算图中的电阻R值,已知Uab=-12V。
解:因为Uab =-E1+UR+E2 所以UR =Uab+ E1- E2=-12+5-3=-10V R= UR /I=-10/-2=5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E I
R0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