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北京会考大阅读

合集下载

08夏季会考试题

08夏季会考试题

北京市2008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奇葩.(bā) 盘桓.(huán) 亘.(ɡân ɡ)古不变 B .恪.(ɡâ)守 福祉.(zhǐ) 若即.(jì)若离 C .缜.(zhěn)密 痉.(jìnɡ)挛 含英咀.(jǔ)华D .旷.(kuànɡ)达 木讷.(nà) 诲.(huǐ)人不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使用的不是..比喻义的一项是A .众多体育场馆先后落成,各项组织工作顺利推进,北京奥组委以不懈的努力兑现..了“申奥”时向国际奥委会作出的承诺。

B .随着网上购物人数的日渐增多,虚假代理、虚假广告等网络陷阱..也随之出现,对此,有关部门提醒网上购物者要特别注意防范。

C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描绘了“康桥”绚丽的景色,抒发了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诗中优美的意境耐人咀嚼..。

D .“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嫦娥一号”的绕月飞行,证明了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跻身..于世界高科技领域。

3.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填入段尾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奥运火炬将在北京完成最后的传递。

从八达岭长城到国家体育场,传递路线要经过18个区县的56个站点。

这些站点既有体现“人文奥运”的以十三陵、潭柘寺、周口店为代表的名胜古迹,也有体现“绿色奥运”的以首钢、燕京啤酒为代表的现代化企业,还有体现“科技奥运”的以中关村、总部基地为代表的科技园区。

整个传递路线构成了一个“和”字。

这样的设计构思, 。

A .一方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B .不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C .既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又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D .与其说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不如说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考场号座位序号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孤夜舟。

05夏季会考试题(高二物理北京)

05夏季会考试题(高二物理北京)

北京市2005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物 理 试 卷第 I 卷(机读卷 共54分)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时间B .质量C .电阻D .电场强度 2.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 .法拉第B .牛顿C .伽利略D .欧姆 3.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B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它的加速度一定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4.改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在下列情况中,使一个物体的动能变为原来2倍的是A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 .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C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 .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5.如图1所示,铁架台上竖直悬挂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个质量为m 的钩码,钩码处于静止状态.轻弹簧的伸长量为A .kmgB .kmC .mg/kD .k/mg6.如图2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高度是h ,一个小物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其速度大小为 A .gh 2 B .gh C .21gh D .2gh图1 图27.图3是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位移随 时间变化的x -t 图象,这个简谐运动的A .周期为0.1 s ,振幅为4cmB .周期为0.1 s ,振幅为2cmC .周期为0.2 s ,振幅为4cmD .周期为0.2 s ,振幅为2cm8.在下面的四种现象中,由于热传递而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A .用火炉烧水,使水温升高B .柴油机气缸内气体被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C .电阻丝通电后温度升高D .冬天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F .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应等于 A .F B .2F C .4F D . 4F10.图4所示的是一根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的四种放置情况,其中通电直导线不受磁场力的是11.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 =1Ω,外电路电阻R =5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I =0.5A ,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电源的电动势E 应等于 A .1V B .3V C .5V D .2V12.图6所示的是一个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B .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C .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D .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s×× × ×× × ××· · · ·· · · · · · · · · ·A BCD图4BBI I图5图613.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A .6.8AB .0.15AC .4.4AD .0.23A请考生注意:在下面14、15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道小题。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传媒难以起齿自诩.(yǔ)闭目塞.(sè)听B.芯片钩玄题要豢.(juàn)养车载.(zài)斗量C.转轨众口铄金执拗.(niù)半嗔.(chēn)半喜D.幅射赋于重任补给.(jǐ)便.(biàn)宜行事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

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

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铺呈贴B.塑铺像画C.塑摆像贴D.雕摆呈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打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05-08北京会考小阅读集锦答案

05-08北京会考小阅读集锦答案

05-08会考小阅读集锦答案一、05夏季。

14. ①长时间②路线较固定③规模大(3分。

共三点,每点1分)15. ɑ.海风b.风带 c.地球自转,影响风向 d.风吹水走,更替补充(4分。

每空1分)二、06夏季。

14.燃烧煤炭、石油排放的和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升入天空。

(3分。

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2分,语言表达1分)15.答案示例:石头逐渐被蚕食。

“逐渐”(或“蚕食”)表明酸雨悄无声息地一点一点地腐蚀着古代雕像。

(4分。

有“侵袭地球环境”的具体表现1分,有表现“无声”意思的词语1分,语言表达2分)三、07春(正题)14.特制电子芯片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3分。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15.优点:便捷可靠优势:①非直接接触②可远距离采集(4分。

“优点”2分,两个要点,每点1分。

“优势”2分,每项1分)四、07春(副题)14.第11号染色体的末端(3分)15.(第11号染色体的末端)一个叫“KCNQ1”的基因突变。

(4分)五、07夏(A卷)14.[甲] B [乙] A(2分。

每空1分)六、07夏(B卷)14.答案:B。

(2分)15.答案:a.细胞骨架控制淀粉颗粒移动 b.影响钙离子的运动(4分。

每空2分)七、08春(A卷)14.高效(高产、高能)安全(清洁、环保、“绿色”)(2分。

共2空,每空1分)15.太阳风携带氦-3注入月球表面;月壤被翻腾搅拌,氦-3得以存留。

(4分。

共2个要点,每个2分)八、08夏(A卷)14.这种材料的发光原理是:在有光时吸收能量,并将其储存起来;没光时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2分。

“有光时吸收并储存能量”,1分;“没光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1分)15.为交通民警制作指挥服,采用焦硅酸盐系列材料最好。

这种材料发光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水性好,发光色多样。

(5分。

“采用焦硅酸盐系列材料最好”,1分;“发光效率高”,1分;“化学稳定性好”,1分;“耐水性好”,1分;“发光色多样”,1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I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舷.梯娴.熟悬.崖勒马弦.外之音B.按捺.纳.税刚毅木讷.方凿圆枘.C.静谧.猕.猴弥.天盖地所向披靡.D.皎.洁缴.纳狡.兔三窟矫.揉造作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辍学既便耳濡目染不孚众望B.海涵连锁截长补短美轮美奂C.切身特聘专程谒见义气相投D.申说回馈禁止赌搏征稿启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

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B.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C.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北京市2008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及答案

北京市2008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及答案

北京市2008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听力理解(共15小题,15分)第一节:听下面八段对话或独白,从各题A、B、C三个选项中, 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题。

1. What time is it?A. 2:30.B. 3:00.C. 3:30.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2题。

2.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A. Buy some chocolate.B. Go shopping with her.C. Wait for her in the store.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题。

3. What’s the man doing?A. Offering help.B. Giving advice.C. Making a decision.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4题至第5题。

4. What’s the man’s problem?A. His parents don’t like his friends.B. His parents treat him like a child.C. His parents don’t want to help him.5.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A. To move out and live alone.B. To have a talk with his parents.C. To buy an apartment for his parents.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题至第7题。

6. What’s the woman doing now?A. Typing a paper.B. Having a meeting.C. Taking a rest.7.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A. Bring her some food.B. Help her with her work.C. Find more people to help he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题至第9题。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植物能听见音乐吗有一位印度科学家每天在自家院子演奏小提琴,他发现,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在院子里的植物比长在院子外的植物更茂盛。

由此他认为,可能是美妙的小提琴音乐促进了院子里植物的生长。

植物听觉方面的科学研究始于生物学家达尔文。

达尔文对着含羞草演奏大管,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它的叶子闭合。

他在实验记录中说,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实验”,植物根本就“听不见”音乐。

20世纪60年代,女中音歌唱家雷塔拉克·多罗西的一项研究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为了完成学分,多罗西在音乐学院进修时选修了“生物学概论”这一课程。

她坚信优美的古典音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嘈杂的摇滚乐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她选取了几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将它们分别置于滚动播放着古典音乐和摇滚乐的环境中。

几周之后,“听”摇滚乐的植物生长状态明显变差,而“听”古典音乐的植物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于是她得出结论:“听”古典音乐的植物比“听”摇滚乐的植物长得好。

这个实验【甲】过程有对照,【乙】结果与众人的认知相符,【丙】结论一经报道就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不过,若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这个实验其实存在诸多问题:实验前,没有比较这些植株原本的生长状况;实验使用的植株数量太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没有对实验过程中的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无法重复(实验者本人和其他专业科学实验室都无法重复相同实验以得出相同结论)。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符合科学规范的相关实验均不能证明植物可以对外界的音乐作出反应。

为什么植物不能主动对声音作出反应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对于动物来说,声音是周围环境变化的即时信息,动物可以根据声音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从而决定是躲避还是战斗。

而植物几乎是不能移动的,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对植物来说,依赖声音获得的即时信息并没有什么用处,它们自然就不必消耗能量对声音作出反应了。

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14分)一. 下列1——7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 倔.强juã瞥.见piě潜.滋暗长qiánB. 比拟.nǐ刹.那chà装模.作样móC. 间.隙jiàn 随即.jì随声附和.hâD. 胆怯.qiâ干涸.hã惟妙惟肖.xiào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储藏蒸馏花枝召展B. 豪迈书籍连绵不绝C. 摇蓝酿蜜月朗星稀D. 掠夺垦切重峦叠嶂3.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秕.谷秕:(子实)不饱满深恶痛疾.疾:疾病B. 称.心称:适合见异思迁.迁:变动C. 授予.予:给人迹.罕至迹:足迹,脚印D. 主宰.宰:主管杳.无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4.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这样做,__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就怕不能如期完工。

②自驾车出游的人,一定要带齐食品、衣物、药品等生活__________品。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__________,终究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 固然必须感动B. 自然必需感动C. 固然必需感化D. 自然必须感化5.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________________。

A. 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B.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C. 不得不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D. 难道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吗?6.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歌剧《白毛女》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是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

B. 大家对他的批评即使十分尖锐,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C. 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贯彻、理解、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05年夏季绵绵土牛汉①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

由于我的家族的历史与故乡人们走西口的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

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②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

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

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③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

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

“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即使在辞典里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

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

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

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④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乎乎的。

我的湿润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

接生我的仙园老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

”她常常说这句话。

⑤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

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甲】。

⑥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

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子绵绵土回来!”“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⑦“这事不该你问。

”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乙】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

”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⑧我当然晓得。

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扑棱棱地【丙】它们的羽毛。

⑨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

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

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⑩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11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12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

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

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有删改)16.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神奇神秘真诚虔诚清理梳洗17.第③段中说“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结合上下文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作者对绵绵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但他却又祝福今天的孩子们不再降生在绵绵土上,对作者的这种情感你是怎样认识的?(2)“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这是一种传统习俗,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传统习俗。

二、06年夏季活着的伤疤牛汉从口外[注]草地回来的人,身上多半带着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疤。

如果伤在手上脸上,谁都看得见,而有些伤是很难看见的:首先,他就不愿让谁看见;而有些伤,即使让你看,你也看不见。

这些伤,痛在骨头里,深深地藏在倔强而沉默的心灵里,只能从他们艰难的步态(并非由于衰老,他们大都是不过三十几岁的人)和深重的哮喘声中,猜想到他们曾经遭受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病痛,小灾小病难不倒他们。

秃手伯失去双手,一目了然,他无法瞒过谁,但是他那满胸脯的伤,从来不让人看。

我却见过一回。

有一年夏天,他一个人在河里洗身子,我悄悄地游到他身边,想帮他擦擦后背,才第一次窥见他胸脯的伤疤(只听说狼差点把他的胸脯子撕开),不见则已,一见真让我吓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伤疤?我心想,他回来已有两三年,再重的伤也早该结疤,但现在看见的却是血淋淋的一个胸脯,我觉得血还不住地在流,映着夕阳的光辉,秃手伯的满胸脯伤疤,像多年之后我见到的红珊瑚,从形象到颜色,都十分相像。

我惊奇地对秃手伯说:“伤口还在流血,可不能见水!”秃手伯很平静地说:“不碍事,早已不见血了,这叫红疤,很不吉利。

”“为什么不吉利?”秃手伯用手抚摩着自己多难的胸脯,叹了口气,说:“红疤,就是说这伤还没有死。

”“还没死?”伤还有不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的,没有死,伤还活着,天阴下雨时它不让我安生,整个心口还像那只狼在咬我撕我。

”我禁不住去摸摸秃手伯痛苦的血红的胸脯,他没有阻拦我,可我又不敢用手摸,生怕血冒了出来。

“愿意摸就摸摸,不碍事。

”“疼吗?”“不疼。

”是的。

伤疤显然没有死。

我觉得它还在折磨他,哪有不疼的伤?尤其这红疤,还活着的伤疤,更不能轻信它。

我几乎没有摸到一点光滑的好皮肤,蚯蚓似的隆起的密密的伤疤,仿佛在蠕动着,它们比好皮肤还要硬得多。

一条条隆起的弯曲的伤疤里,似乎都生出了自己的筋骨,自己的血管,自己的神经,自己的记忆,难怪它不死!几十年过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

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

记得过了好多天,我问秃手伯:“你胸脯上的那些伤疤为什么不愿意让人看见?”他皱着眉头说:“伤疤千万不能露给别人看,不能让人为自己承当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

”以后我再不向他提伤疤的事。

我跟他常常一起吼唱西口调。

……有关伤疤的道理,半个多世纪之前,秃手伯就对我讲过,当时我并不理解。

直到我的身上心灵上,带上了许多伤疤,也很大,也很深,而且有的到我死后,可能仍然活着不死,我才真正地悟知了伤疤这个活东西。

[注]口外,指长城关口以外的地方。

16.文章第一段写了不同的伤疤,其中“不愿让谁看见”的是的伤疤;“让你看,你也看不见”的伤疤。

(每格只填一个字。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7.请结合文章说明“几十年过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秃手伯的“伤疤”是艰辛生活经历的印记,你从他的“伤疤”中得到了怎样的感悟?(2)文章是怎样写出“秃手伯的满胸脯伤疤”和“红珊瑚”在形象和颜色上的相似的?从文中看,你认为这两者之间还有什么相似之处?三、07年春季(A卷)夜晚韩少功①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②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

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计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

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④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

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

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

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⑤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

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

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

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

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6.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结合第②、③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7.第④段中,画线语句是对“月光”的描写,请你说出这样描写的好处。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限100字以内)(1)说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其中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思考。

(2)选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要求答出两点)四、07年春季(B卷)枯叶蝴蝶徐迟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

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末、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

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她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

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假装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

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

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

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

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6.为什么枯叶蝴蝶拼命伪装自己,却仍然没有逃脱被捕捉的命运?答:17.根据文意写出枯叶蝴蝶因伪装而到几乎被捕捉净尽的全过程。

答:18.“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答:五、07年夏季(A卷)跨越时代的《呐喊》[注]王富仁①《呐喊》于1923年出版发行之后,有一个评论家曾将它与苏曼殊的小说加以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