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学习练习习题标准标准答案第6章.doc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6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课后练习一、填空1.常用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
2.RADIUS是一种()结构的协议,它的客户端最初是(),认证机制灵活,可以采用PAP,CHAP或()等多种方式。
3.DCE/Kerberos是一种被证明为非常安全的()认证技术。
4.访问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机密性要求、()、()、()。
5.目前的主流访问控制技术有:()、()、()。
二、选择1.区分以下的口令:( )好口令,( )是坏口令:A. MaryB.ga2workC. cat&dogD.3.1515pi2.以下认证技术,属于身份认证范畴的是()。
A. IC卡认证B.生物特征认证B KEY认证D.动态口令/动态密码3.目前的主流访问控制技术有():A.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B. 强制访问控制C. 自主访问控制D. Kerberos4.验证一个人身份的手段,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包括:()。
A. what you knowB. what you haveC. what is your nameD. who are you5.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短信密码确认方式,属于()A. 动态口令牌B. 电子签名C. 静态密码D. 动态密码三、简答1.简单列举现实生活中运用到IC卡认证技术的场合,说明此种方式的优点和不足。
2.简单描述基于公钥密码的认证体制的主要原理。
3.访问控制主要包括哪几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自主访问控制可以分成哪两类?该机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5.浅谈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优缺点。
课后练习答案一、填空1.用户名/密码方式IC卡认证生物特征认证 USB KEY认证动态口令/动态密码数字签名2.CLIENT/SERVER NAS UNIX登录认证3.用户认证4.完整性要求可审计性可用性5.DAC MAC RBAC二、选择1.D A2.A B C D3.A B C4.A B D5.D三、简答1. 略。
2. 基于公共密钥的安全策略进行身份认证,具体而言,使用符合X.509的身份证明。
计算机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

计算机第6章计算机⽹络基础习题答案第三部分习题第6章计算机⽹络基础⼀、单项选择题1.局域⽹的英⽂缩写为()。
A.LAN B.W ANC.ISDN D.MAN2、计算机⽹络中⼴域⽹和局域⽹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式B.⽹络使⽤者C.⽹络连接距离D.传输控制⽅法3、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A.传输层B.⽹络层C.物理层D.应⽤层4.开放互连(OSI)模型描述()层协议⽹络体系结构。
A.四B.五C.六D.七5.使⽤⽹络时,通信⽹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
A.双绞线B.⽆线电波C.光缆D.化纤6.计算机⽹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A.降低成本B.打印⽂件C.资源共享D.⽂件调⽤7.()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
A.⽹卡B.调制解调器C.⽹络线D.都不是8.在计算机⽹络中,为了使计算机或终端之间能够正确传送信息,必须按照()来相互通信。
A.信息交换⽅式B.⽹卡234学习⽬标学习⽬标学习⽬标C .传输装置D .⽹络协议9.接⼊Internet 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
A .CPI/IP 协议B .PCT/IP 协议C .PTC/IP 协议D .TCP/IP 协议10.信息⾼速公路是指()。
A .装备有通讯设备的⾼速公路B .电⼦邮政系统C .快速专⽤通道D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11.在TCP/IP (IPv4)协议下,每⼀台主机设定⼀个唯⼀的()位⼆进制的IP 地址。
A .16 B .32C .24D .1212.Hub 是()。
A .⽹卡B .交换机C .集线器D .路由器13.DNS 的中⽂含义是()。
A .邮件系统B .地名系统C .服务器系统D .域名服务系统14.ISDN 的含义是()。
A .计算机⽹B .⼴播电视⽹C .综合业务数字⽹D .光缆⽹15.具有很强异种⽹互联能⼒的⼴域⽹络设备是()。
A .路由器B .⽹关C .⽹桥D .桥路器16.局域⽹常⽤的基本拓扑结构有()、环型和星型。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_第6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6.1既然网络层协议或网际互联协议能够将源主机发出的分组按照协议首部中的目的地址交到目的主机,为什么还需要再设置一个传输层呢?答:(1)传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2)传输层对整个报文段进行差错校验和检测。
(3)传输层的存在使得传输服务比网络服务更加合理有效。
(4)传输层采用一个标准的原语集提供传输服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实现上述的功能,仅有网络层是不够的,在主机中就必须装有传输层协议。
6.2试述UDP和TCP协议的主要特点及它们的适用场合。
答:UDP协议具有如下特点:UDP是无连接的,提供不可靠的服务,同时支持点到点和多点之间的通信,面向报文的。
TCP协议具有如下特点:TCP是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的服务,只能进行点到点的通信,面向字节流的。
TCP/IP协议的传输层既包括TCP,也包括UDP,它们提供不同的服务。
应用层协议如果强调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那么选择TCP较好,分组的丢失、残缺甚至网络重置都可以被传输层检测到,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果应用层协议强调实时应用要求,那么选择UDP为宜。
6.3若一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
但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
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UDP能否提供IP没有提供的功能?答:仅仅使用IP数据报还不够。
IP数据报包含IP地址,该地址指定一个目的地机器。
一旦这样的分组到达了目的地机器,网络控制程序如何知道该把它交给哪个进程呢?UDP用户数据报包含一个目的地端口,这一信息是必需的,因为有了它,分组才能被投递给正确的进程。
6.4请分析SYN Flood攻击是如何利用三次握手的漏洞的。
答:SYN Flood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从而使得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 第6-7章 广域网

第六章广域网6-01 试从多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答:答:(1)在传输方式上,虚电路服务在源、目的主机通信之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才能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应将虚电路拆除。
而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从运输层接收报文,将其装上报头(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不需建立和释放连接,目标结点收到数据后也不需发送确认,因而是一种开销较小的通信方式。
但发方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不是很高。
(2)关于全网地址:虚电路服务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在数据传输阶段,都只需填上虚电路号。
而数据报服务,由于每个数据报都单独传送,因此,在每个数据报中都必须具有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以便网络结点根据所带地址向目的主机转发,这对频繁的人—机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不仅累赘,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3)关于路由选择:虚电路服务沿途各结点只在呼叫请求分组在网中传输时,进行路径选择,以后便不需要了。
可是在数据报服务时,每个数据每经过一个网络结点都要进行一次路由选择。
当有一个很长的报文需要传输时,必须先把它分成若干个具有定长的分组,若采用数据报服务,势必增加网络开销。
(4)关于分组顺序:对虚电路服务,由于从源主机发出的所有分组都是通过事先建立好的一条虚电路进行传输,所以能保证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主机。
但是,当把一份长报文分成若干个短的数据报时,由于它们被独立传送,可能各自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因而数据报服务不能保证这些数据报按序列到达目的主机。
(5)可靠性与适应性:虚电路服务在通信之前双方已进行过连接,而且每发完一定数量的分组后,对方也都给予确认,故虚电路服务比数据报服务的可靠性高。
但是,当传输途中的某个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报服务可以绕开这些故障地区,而另选其他路径,把数据传至目的地,而虚电路服务则必须重新建立虚电路才能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谢仁希)第五版课后习题1-6章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 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第5、6章课后测验参考答案.doc

计算机网络第5、6章课后测验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题(共20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20分)1V 2 V 3 V 4X 5X 6X 7 V 8X 9 V 10X二、简答题(共20分)1,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该IP数据报的总长度?2480字节(1分)可分为几个分片?4个(1分)每个分片数据报的总长度分别是多少?820字节/820字节/820字节/80字节(3分)每个分片数据报片偏移值分别是多少?0/100/200/300 (3分)2、根据:(121) io= (79)护(01111001) 2(248) io= (11111000) 2011110001)主机号为:12)子网地址:192. 168. 5. 1203)子网号的编码范围是:0~31 (5位)(1)将Hl、H2、H3、H4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可以得到4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NET1 202.99.98.16NET2 202.99.98.32NET3 202.99.98.48NET4 202.99.98.64(2)R2的路由表(每项路由1.5分,共6分)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N1202.99.98.16255.255.255.240202.99.98.34N2202.99.98.32255.255.255.240直接N3202.99.98.48255.255.255.240直接N4202.99.98.64255.255.255.24202.99.98.50(3)主机H2向H3发送一个IP数据报的过程如下:A.主机H2首先构造IP数据报,并将其传递给数据链路层。
其中:源IP 地址为202.99.98.35,目的地址为202.99.98.51;B.主机H2再通过ARP协议获得R2路由器0佛口(202.99.98.33)所对应的MAC 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中,然后将该帧通过物理层发送到N2子网上;C.路由器R2收到该帧后,去除帧头与帧尾,得到IP数据报,然后根据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202.99.98.35)去查找路由表,得到下一跳地址为直接交付;D.路由器R2通过ARP协议得到主机H2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然后将该帧发送到N3子网上;E.主机H3将收到该帧,去除帧头与帧尾,并最终得到从主机H2发来的IP数据报。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一.术语辨析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的空格位置。
1.W ARP 2. D 分组总长度3.L 专用地址 4. F 严格源路由5.M CIDR 6. V MPLS7.N 间接交付 8. I 直接广播地址9.X 移动IP 10. C 分组头长度11.Z 扩展报头 12. G 松散源路由13.T ICMP 14. K 特定主机地址15.E TTL字段 16. Q 路由汇聚17.U RSVP 18. P 路由选择协议19.J 受限广播地址 20. S 第三层交换路由器A.IPv4分组头中表示网络层IP版本号的字段。
B.IPv4分组头中表示高层洗衣类型的字段。
C.IPv4分组头中4位的长度字段。
D.IPv4分组头中16位的长度字段。
E.IPv4分组头中用来表示转发分组最多路由器跳数的字段。
F.规定分组经过的路径上每个路由器及顺序的路由。
G.规定分组一定要经过的路由器,但不是一定完整的传输路径的路由。
H.标识一台主机、路由器与网络接口的地址。
I.可以将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所有主机的地址。
J.路由器不向外转发,而将该分组在网络内部以广播方式发送给全部主机的地址。
K.路由器接到分组不向外转发该分组,而是直接交付给本网络中指定主机的地址。
L.只能够用于内部网络,而不能够在Internet进行路由的地址。
M.将IP地址按可变大小的地址块来分配的方法。
N.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不在同一网络的分组转发方法。
O.路由器中用来产生路由表的算法。
P.用于实现路由表中路由信息动态更新的方法。
Q.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R.有权自主决定内部所采用的路由选择洗衣的单元。
S.按第三层路由技术与第二层硬件交换技术相结合方法设计的网络互联设备。
T.具有差错与查询、重置功能的网络层协议。
U.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在会话之前建立一个连接,预留需要的资源的协议。
V.用标记分配协议实现标记交换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五版作者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应用层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答:(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三级域名 .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2)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结构分为(中国+86)、区号、本机号。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 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
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
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
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
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 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
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 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
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
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
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
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
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 ISP 的一个域名服务器。
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 地址。
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
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6-03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答:(1)把不方便记忆的 IP 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6-04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 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答:不能;6-05 文件传送协议 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答:(1) 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
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
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
FTP使用两个TCP连接。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
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
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6-06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与 FTP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用在什么场合答:(1)文件传送协议FTP 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
FTP FTP 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TFTP 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
T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使用UDP 数据报,因此TFTP 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
TFT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TFTP 没有一个庞大的命令集,没有列目录的功能,也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6-07远程登录TELNET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什么叫做虚拟终端NVT答:( 1)用户用TELNET 就可在其所在地通过TCP 连接注册(即登录)到远地的另一个主机上(使用主机名或IP 地址)。
TELNET 能将用户的击键传到远地主机,同时也能将远地主机的输出通过TCP 连接返回到用户屏幕。
这种服务是透明的,因为用户感觉到好像键盘和显示器是直接连在远地主机上。
( 2) TELNET 定义了数据和命令应该怎样通过因特网,这些定义就是所谓的网络虚拟终端NVT。
6-08解释以下名词。
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www,,HTML,CGI,浏览器,超文本,超媒体,超链,页面,活动文档,搜索引擎。
答:www:万维网 WWW ( World Wide Web )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
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英文简称为Web. 万维网用链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也就是所谓的“链接到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URL:为了使用户清楚地知道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信息,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U niform Resource Locator )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URL.HTTP:为了实现万维网上各种链接,就要使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严格的协议,这就是超文本传送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TCP连接进行可靠的传送。
CGI:通用网关接口CGI 是一种标准,它定义了动态文档应该如何创建,输入数据应如何提供给应用程序,以及输出结果意如何使用。
CGI程序的正式名字是CGI脚本。
按照计算机科学的一般概念。
“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浏览器:一个浏览器包括一组客户程序、一组解释程序,以及一个控制程序。
超文本:超文本的基本特征就是可以超链接文档;你可以指向其他位置,该位置可以在当前的文档中、局域网中的其他文档,也可以在因特网上的任何位置的文档中。
这些文档组成了一个杂乱的信息网。
目标文档通常与其来源有某些关联,并且丰富了来源;来源中的链接元素则将这种关系传递给浏览者。
超媒体:超级媒体的简称 ,是超文本( hypertext )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
超链:超链接可以用于各种效果。
超链接可以用在目录和主题列表中。
浏览者可以在浏览器屏幕上单击鼠标或在键盘上按下按键,从而选择并自动跳转到文档中自己感兴趣的那个主题,或跳转到世界上某处完全不同的集合中的某个文档。
超链接(hyper text ),或者按照标准叫法称为锚( anchor),是使用<a> 标签标记的,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
锚的一种类型是在文档中创建一个热点,当用户激活或选中(通常是使用鼠标)这个热点时,会导致浏览器进行链接。
页面:页面,类似于单篇文章页面,但是和单篇文章不同的是: 1.每个页面都可以自定义样式,而单篇文章则共用一个样式。
2.页面默认情况一般不允许评论,而单篇文章默认情况允许评论。
3.页面会出现在水平导航栏上,不会出现在分类和存档里,而单篇文章会出现在分类和存档里,不会出现在水平导航栏上。
活动文档:即正在处理的文档。
在Microsoft Word 中键入的文本或插入的图形将出现在活动文档中。
活动文档的标题栏是突出显示的。
一个基于Windows 的、嵌入到浏览器中的非HTML 应用程序,提供了从浏览器界面访问这些应用程序的功能的方法。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指能够自动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经过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阅的系统。
6-09假定一个超链从一个万维网文档链接到另一个万维网文档时,由于万维网文档上出现了差错而使得超链只想一个无效的计算机名字。
这是浏览器将向用户报告什么答: 404 Not Found 。
6-10 假定要从已知的 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
若该万维网服务器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
试问:除HTTP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答:应用层协议需要的是DNS。
运输层协议需要的是UDP( DNS)使用和 TCP( HTTP使用)。
6-11 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有多大请进行一个试验:访问几个万维网文档,然后将你的计算机与网络断开,然后再回到你刚才访问过的文档。
你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能够存放多少各页面6-12 什么是动态文档试举出万维网使用动态文档的一些例子。
答:Dynamic document 动态文档:与 www 文档有关的计算机程序,它能生成所需的文档。
当浏览器需要动态文档时,服务器就运行该程序并发送输出到浏览器。
动态文档程序对每个需求可生成不同的输出。
6-13 浏览器同时打开多少个 TCP连接进行浏览的优缺点如何请说明理由。
答:优点:简单明了方便。
缺点:卡的时候容易死机6-14 当使用鼠标点击一个万维网文档是,若该文档出来有文本外,还有一个本地.gif 图像和两个远地 .gif 图像。
试问;需要使用那个应用程序,以及需要建立几次UDP 连接和几次 TCP 连接答:若使用 HTTP/,需要建立0 次 UDP 连接, 4 次 TCP连接。
若使用 HTTP/,需要建立0 次 UDP 连接, 1 次 TCP连接。
6-15 假定你在浏览器上点击一个URL,但这个 URL的 ip 地址以前并没有缓存在本地主机上。
因此需要用 DNS自动查找和解析。
假定要解析到所要找的URL 的 ip 地址共经过 n 个 DNS 服务器,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RTT1,RTT2,⋯⋯ RTTn。
假定从要找的网页上只需要读取一个很小的图片(即忽略这个小图片的传输时间)。
从本地猪寄到这个网页的往返时间是RTTw.试问从点击这个 URL 开始,一直到本地主机的屏幕上出现所读取的小图片,一共需要经过多少时间解:解析 IP 地址需要时间是: RTT1+RTT2+⋯+RTTn。
建立 TCP连接和请求万维网文档需要2RTTw。
6-16 在上题中,假定同一台服务器的HTML 文件中又链接了三个非常小的对象。
若忽略这些对象的发送时间,试计算客户点击读取这些对象所需的时间。
(1)没有并行 TCP连接的非持续 HTTP;(2)使用并行 TCP连接的非持续 HTTP;(3)流水线方式的持续 HTTP。
解:( 1)所需时间 =RTT1+RTT2+⋯+RTTn+8RTTw。
(2)所需时间 =RTT1+RTT2+⋯ +RTTn+4RTTw。
(3)所需时间 =RTT1+RTT2+⋯ +RTTn+3R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