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组织培养》实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学号:**********姓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

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

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

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

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

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

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

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

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摘要:以大豆子叶为外植体,在MS 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以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对大豆子叶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并练习无菌操作。

实验结果显示第 2 组即 MS+6-BA〔2.0mg/L)+NAA(1.0mg/L)和第 3 组即 MS+KT〔0.5mg/L)+2,4-D(1.0mg/L)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较佳的愈伤组织诱导组合。

关键词:大豆;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愈伤组织1.1 实验材料:大豆子叶1.2 实验试剂与仪器〔1〕试剂: 75%酒精、MS 干粉、蔗糖、琼脂、植物生长调节剂〔NAA、2,4-D、KT、6-BA〕、无菌水、升汞、 NaOH 溶液〔2〕仪器:超菌净工作台、圆纸片、培养皿、封口膜、称量纸、千分之一天平、不锈钢杯子、移液枪、试管、高压灭菌锅、注射器、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搁置架、烧杯、电炉。

1.3 实验方法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1.3.1.1 配制培养基的准备阶段〔1〕准备 80 个培养试管及封口膜, 2 个小培养皿、 1 个大培养皿,用洗衣粉、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把每一个培养试管、润洗一下。

带晾干后将试管编号 1-80;〔2〕在称量纸上用百分之一天平分别称取 1.5g 琼脂 4 份, 7.5g 蔗糖 4 份,在烧杯里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 1.185g MS 干粉 4 份〔烧杯不要清洗〕;〔3〕剪小圆纸片 40,均分在两个小培养皿小能从中自由取出为宜;剪大圆纸片10,均分在两个大培养皿中。

然后分别用报纸包好。

〔4〕把接种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用报纸包好。

1.3.1.2 配制培养基〔1〕在装有 MS 干粉的烧杯中按下表参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实验所用的所有激素浓度均为 0.5mg/mL编号培养基配置激素的加样量(ml)6-BA N A A K T2,4-D1 23 4 MS+6-BA〔1.0mg/L)+NAA(0.5mg/L)MS+6-BA〔2.0mg/L)+NAA(1.0mg/L)MS+KT〔0.5mg/L)+2,4-D(1.0mg/L)MS+KT〔1.0mg/L)+2,4-D(2.0mg/L)0.51.00.250.50.250.50.51.0〔2〕用量筒量取250ml 〔稍多〕蒸馏水,取一个不锈钢杯子参加150ml 蒸馏水和称量好的琼脂,在电炉子加热沸腾 2min,再参加混合好的 MS 培养基 1 号和蔗糖,混合沸腾 2min,用剩余的蒸馏水定容至 250ml;〔3〕当温度降到 60℃摆布时,将溶液 pH 调至 5.8,普通加 4 滴 NaOH 溶液即可;〔4〕取编号 1-20 的培养试管,用大量注射器以每瓶 12.5ml 摆布培养基分装在培养试管中,用封口膜封口, 4 支一捆捆扎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年级13级学号17130208 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2016.3-6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二、实验原理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1.离体状态;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3.无菌条件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

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

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

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

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

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

植物组织培养试验

植物组织培养试验

植物组织培养试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一组培室设备参观及器皿的洗涤和灭菌一、目的要求:1.通过参观,了解组织培养室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应有的基本设备以及有关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2.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洗涤剂的配制和各种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方法。

二、材料用具:高压灭菌锅、烘箱、超净工作台、双筒解剖镜、酸度测定仪、空调机、控温仪、百分之一与万分之一天平、电炉、玻璃器皿(试管、三角瓶、移液管、漏斗、烧杯、容量瓶、试剂瓶、量筒酒精灯),以及镊子、解剖刀、解剖针、手术剪,肥皂、洗衣粉、重铬酸钾、浓硫酸等。

三、说明:在进行各类具体的组培实验前,首先了解组培室的结构及主要设备的用途和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总体上的了解有利于以后各实验的进行以及正确的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为了保证植物外植体不受污染,第一关就是要对各种器皿进行清洗和消毒,使它们保持无菌状态,做这些工作同样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需要熟练的技巧,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学好这套基本功。

四、方法和步骤:首先在老师带领下参观组培室,并听取讲解,然后配制洗液,称取工业用重铬酸钾40克,溶解在500ml在水中,然后徐徐加入450ml 粗制浓硫酸(或废硫酸)配好的溶液呈红色,铬酸洗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去污能力强,但玻璃器皿上沾有油脂、凡士林、石蜡等则用此液无效,铬酸洗液可反复使用,直到溶液呈青褐色为止。

此溶液腐蚀性强,洗涤时需注意。

每人清洗部分玻璃器皿,方法:清水洗净一泡入洗衣粉水溶液中进行洗刷f清水反复冲洗f蒸馏水淋一遍f烘干备用。

然后清洗部分较脏的玻璃器皿,方法:采用先碱后酸,即用洗衣粉洗刷后冲洗干净f晾干一侵入酪酸洗液,浸泡时间视器皿的肮脏程度而定f清水反复冲洗干净f蒸馏水淋洗一遍f烘干备用。

带有石蜡或胶布的器皿:先将其除去,再用常规洗涤,石蜡用水煮沸数次即可去掉,胶布粘着物则需用洗衣粉液煮沸数小时,再用水冲洗,凉干后浸入洗液,以后的步骤同前。

组培_各种材料组培方法及现象记录

组培_各种材料组培方法及现象记录

组织培养方法及现象记录各类外植体灭菌一般方法:茎段:枝条清洗,剪去或剥去叶片,露出腋芽或叶柄基部包被腋芽;以75%酒精浸泡30秒,以0.1%升汞浸泡5~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遍;切取茎段或腋芽接如培养基。

叶片:清洗,酒精棉擦拭,以75%酒精浸泡30秒,以0.1%升汞浸泡5~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遍;剪0.5cm见方或整片接入培养基。

丰花月季:茎段(带一节)接入月2(月2:MS+NAA0.1+BA3+3%糖+0.7%琼脂)、B1(B1:MS+BA 5+NAA0.5+3%糖+0.7%琼脂),一周后萌动,一个也后芽高0.8cm左右有的茎段形成两芽。

生长一段时间后基部及触及培养基的叶片愈伤组织化。

将愈伤组织转入ab后弱光培养一周,愈伤组织增殖2倍,转入正常培养。

花瓣:ab(MS+2,4D2+BA2+3%糖+0.7%琼脂)中4片全形成愈伤组织,约一周后萌动形成较大灰白色愈伤组织;FH中20/23形成愈伤组织,一周后萌动,但愈伤组织生长缓慢且有部分发黑;条纹3(改良MS+BA1+KT1+NAA0.5+3%糖+0.7%琼脂)12/22愈伤组织,灰白、淡黄绿,生长较慢;FL(MS+BA2+KT3+NAA0.1+3%糖+0.7%琼脂)10/27愈伤组织,灰白至淡黄绿,生长慢月季:花瓣:ab(MS+2,4D2+BA2+3%糖+0.7%琼脂)中13/16,愈伤组织生长较快,黄绿色;FH 中5/7,生长慢且后发黑;TL(MS+BA0.5+NAA0.1+3%糖+0.7%琼脂)中3/9,生长慢,后部分发黑,少量黄白色花药(成熟?):ab(MS+2,4D2+BA2+3%糖+0.7%琼脂)中20/48,约两周后萌动(从中部开始,是否是伤口?),生长较慢,黄白至黄绿色愈伤组织;FL(MS+BA2+KT3+NAA0.1+3%糖+0.7%琼脂)4/38,约4-5周后萌动,生长缓慢形成小块愈伤组织,黄绿色条纹十二卷:茎段切口易褐化。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国培)训练方案一、主要训练内容1. 组培实验室和组培工厂的设计;2. 母液的配制(大量元素、钙盐、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3. 培养基的配制(配制流程、定容、调节PH 值、分装、封口、灭菌);4. 外植体灭菌(取材与处理、灭菌);5. 无菌接种技术;6. 液体培养技术;7. 常见问题的处理(诱导培养、分化、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出现问题与解决措施);8. 驯化移栽技术。

二、训练时间安排7月18 日上午:1. 组织培养技术流程简介;2. 组培实验室和组培工厂的设计;3. 母液的配制;7月18 日下午:4. 培养基的配制;7月19 日上午:5. 外植体灭菌;7月19 日下午:6. 无菌接种技术;7月20 日上午:7. 液体培养技术;8. 常见问题的处理;7月20 下午:9. 驯化移栽技术。

三、主要训练内容要点(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简介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皮层、胚乳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即外植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

狭义概念:指对植物体组织或由植物器官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直至生成完整植株。

广义概念: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一部分(即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

所谓细胞全能性是指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即:细胞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给其适宜的条件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特定条件:①不受母株控制的完整离体细胞;②特定的培养条件,包括营养、激素、光、温、气、湿等因子。

植物体愈伤组织再化完整植株 ------------------ 不定器官或体细胞胚1.选择要培养的植物,查找相关资料,制定培养方案;2•准备培养基以及相关器材、灭菌材料等;3. 外植体处理与灭菌---获得无菌材料;4. 初代培养(诱导培养);5. 继代培养(增殖培养)或分化培养;6. 生根培养;7. 驯化移栽。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记录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记录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2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通过配置ms 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 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 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一)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

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 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
完成时间
收集的资料
刘嘉一
与同学们分享
11.1
组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赵浩阳
与同学们分享
11.1
组培实验中的操作技巧
组员分工记录表
第1组组长
组员
任务
完成时间
收集的资料
邱佳悦
与同学们分享
11.1
与植物组织培养有关的资料
鲁朝阳
与同学们分享
11.1
与植物组织培养有关的资料
第2组组长王子炎
组员
任务
完成时间
收集的资料
焦仪阳
与同学们分享
11.1
配置培养基的方法与步骤
李梦成
与同学们分享
11.1
灭菌的相关知识
第3组组长王子欣
组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