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自然》阅读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解析学校: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
(45 分)1. 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qīng tíng()máo yán()wèi jiè()ruì lì()shǎn shuò()bà qì()zhàng zi()fù zá()wēi lì()hé tān()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蝙蝠(biān√ piān)即使(jí√ jì)铃铛(dāng√ dàng)苍蝇(ying√ ying)荧光(yíng√ yín)障碍(ài√ zhàng)3. 形近字组词。
(5 分)蝙()编()锐()悦()藉()籍()帐()账()滩()摊()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8 分)(天)高(地)阔(月)明(人)静(成)群(结)队(甜)甜(蜜)蜜(闪)闪(烁)烁(心)旷(神)怡(1)夏天的夜晚,(月明人静),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感到(心旷神怡)。
(2)田野里,一群群牛羊(成群结队)地在吃草。
5.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6 分)(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比喻)(2)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拟人、排比)(3)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比喻)(4)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反问)(5)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排比、反问)(6)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三年级语文科中段随堂训练一、语海畅游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lù jiǎo ( )可以做中药材,而且jià zhí ( )很高,在整个ōuzhōu() 都很有市场,但是一定要有biàn rèn( )真伪的本事才行。
(2)轻风微微地chuī fú( )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sǎ luò( )着,沉睡了一冬的大地sūxǐng()了,百花齐放,zhēng qí dòu yàn( ),fēn fāng mí rén ( )。
2.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约:A.邀请 B.俭省 C.大概(1)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
( )(2)小张约我放学去他家玩。
( )释:A.解释 B.消除 C.放开;放下(3)因释其耒而守株。
( )(4)老师要求同学们对照注释理解文章。
( )3.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写在横线上,再在括号里组词。
虫( )艮( )弗( )虽( )寺( )逢(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 )买卖( )热闹( )江湖( )轿子( )毛驴( )小摊( )马车( )招牌5.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邯郸( )( )画( )添( )( )( )矛盾滥竽( )( )井( )之( )杞人( )( )( )( )并论无( )无( )(1)这篇文章逻辑混乱,前后说法,需要进一步修改。
(2)我们要多阅读,多实践,不要做眼界狭小的。
(3)这篇文章已经很完整,你再往下续写就是了。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6.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鸳鸯懦弱其实B.偶而沿途代价C.颈部姿势凑巧D.等待广泛痕迹7.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闲散散文散步飞散B.禁止不禁禁地情不自禁C.鲜艳新鲜朝鲜鲜为人知D.爪牙鹰爪龙爪张牙舞爪按要求改写句子。
遥远的自然阅读答案

遥远的自然阅读答案《遥远的自然》阅读材料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
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
他们遥望屋檐下的天空,用笔墨或电脑写出了赞颂田园的诗歌和哲学,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地热爱一次。
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甚至可以提供得更多和更好,也更加及时和方便。
氧吧和医院里的输氧管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
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淋的感觉。
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
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造品完全替代自然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
而且还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
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他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
连最应该各个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
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遨.游(áo)璀璨.(càn)枯竭.(jié)B.薄.薄(bó)威胁.(xiě)毁.坏(huǐ)C.矿.产(kuàng)恩赐.(chì)滥.用(làn)2.读拼音,写词语。
(1)遥望地球,它是一个jīng yíng的球体,周围guǒ zhe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它是生命的yáo lán,是人类的母亲。
它是那样hé ǎi可亲。
(2)地球向人类kāng kǎi地提供kuàng chǎn zī yuán,为人类作gòng xiàn,但是人类却不懂得珍惜。
3.选字组词。
(1)睹赌目博气亲(2)莹荧光晶屏白(3)篮蓝子色竹天4.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2)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会枯竭。
5.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1)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A.只有一个地球。
B.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C.人类无法移居。
D.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先讲地球美丽却又渺小,接着指出,最后说明人类。
6.填空跟随宇航员欣赏美丽的地球。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把地球比作、,从中可以体会到A.地球与人类关系密切。
B.地球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
C.地球极容易受到伤害和破坏。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困\underset\cdot窘(jiǒng jǔn) \underset\cdot澄澈(chéng dèng)血\underset\cdot泊(pō bó)\underset\cdot拟定(nǐ ní) \underset\cdot倭瓜(wéi wō) \underset\cdot憎恶(zēng zèng)【答案】jiǒng chéng pōnǐ wo zēng【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比一比再组词。
【答案】花瓣, 仿佛, 舞蹈, 姿色, 莲蓬, 争辩, 吹拂, 水稻, 资本, 帐篷【解析】3.按要求给下列词语排序。
(1)光火箭人猎豹喷气式飞机(按速度由快到慢)________________(2)亚洲宇宙世界中国地球(按范围由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答案】光火箭喷气式飞机猎豹人, 宇宙地球世界亚洲中国【解析】考查词语的排列。
(1)光的速度是299792.458km/s,火箭的速度7.9km/s,喷气式客机的时速在810千米左右,猎豹的速度大约有115km/h,根据速度从快到慢排列。
(2)宇宙是浩瀚无穷,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在地球这个世界有亚洲,中国在亚洲大陆。
根据范围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4.在正确读音后面的括号里打“√”。
\underset\cdot蚯蚓qiū()quī()帮\underset\cdot助zù() zhù()大\underset\cdot雾mù() wù() \underset\cdot盛满chéng()shèng()哥\underset\cdot俩liǎ()liǎng()野\underset\cdot猪zū()zhū()\underset\cdot难过nán() nàn() \underset\cdot甚至 sèn()shèn()上\underset\cdot当dāng() dàng()【答案】qiū zhùwù chéngliǎzhūnán shèndàng【解析】略5.日积月累。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真题卷1. “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把这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童话是一座五彩的大花园,那里有shèng kāi()的花朵,有会chàng gē()的星星,有huān kuài()的孩子。
童话是一场充满爱与美的旅行,你会遇见měi miào()的故事,收获童年的jīng shén()食粮。
3. 读一读,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放寒假.(jia jià)了,妈妈准备了一顿大餐,有美味的排骨.(gū gǔ),有喷.(pēn pèn)香鸡腿,兴.(xīng xìng)奋极了。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穿戴满载 B. 根本苍翠 C. 玩耍热烈 D. 锻炼脚落5. 下列词语与“七嘴.八舌.”属于同一类的是()A. 三头六臂B. 四平八稳C. 一摇一晃D. 百发百中6. 童童喜欢阅读,积累了很多词语。
周末,他要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你觉得下列词语中用不到的一项是()A. 层林尽染B. 桃红柳绿C. 五谷丰登D. 金桂飘香7. 童童喜欢用名言警句来教育弟弟。
你觉得下列选项中,画横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遇到问题要多和同学讨论、商量,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B. 《墨子》里的“爱人若爱其身”告诉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
C.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讲道理,不能胡搅蛮缠,因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D. 《论语》里的“不迁怒,不贰过”告诉我们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随便把火气发到自己身上。
8. 童童在学习下列句子时,朗读停顿和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群儿/戏于庭.。
(庭院)B. 众/皆.弃去。
(全,都)C. 光/持石击/瓮.破之。
2024年湖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贵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
小雨和小要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楚”字的早期写法(由“林”和“足”构成)。
诸你据此猜想楚国先民的生活画面,用一句话说说: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楚”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楚”字的词语。
“楚”的本义“楚”的引申义含“楚”字的词语“楚”是一种丛生落叶清晰明了清楚灌木。
(比一般灌木长有痛苦、心酸的感觉(1)得高,远看一目了然,清晰整齐;制成荆条韧性好。
)“楚楚”连用表示鲜明整洁、娇柔秀美(2)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
小雨写的是“情系中华竞芳华”小雯写的是“根植荆楚育翘楚”。
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右图)。
4.(8分)小雨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诸葛亮隐居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 ①”;杜牧赤壁怀古,“东风不与周郎便, ②”。
周敦颐借莲言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 。
”岑参以花喻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④。
”刘禹锡吟诗酬和:“沉舟侧畔千机过, ⑤。
”苏东坡望月抒怀:“人有悲欢离合, ⑥,此事古难全。
”过三峡听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⑦ 。
”登黄鹤楼随诗人吟诵:“ ⑧,芳草萋萋鹦鹉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60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4分)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1.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 .2.航天员在宇宙飞船上可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可以睡,也可以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既可以像把食物挤进嘴里,也可以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3.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的色彩.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出 .二、在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1.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dào dǎo )影,反映了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2.树汁流经树干.( gān gàn ),就像血.( xiě xuè ) 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jīng yíng yáo lán héǎi kuàng wù gòng xiàn()()()()()mù dǔ kū jié wú sī kāng kǎi huǐ huài ()()()()()四、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6分)1.《三黑与土地》作者是苏金伞,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意思是说,人们给大地带来伤害,大地就会伤害无辜的儿童.()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手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五、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6分)1.如今直上银河去, .2.南朝四百八十寺, .3.茅檐长扫净无苔, .六、选词填空.(5分)如果……就……因为……所以……既……又……即使……也……不但……还……1.电脑()能当电视机,()能当收录机、电话机、传真机使用.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3.()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4.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5.()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2.浪花拍击着沙滩.(改成拟人句)3.时间过得真快啊,小学漫长的六年生活一下子就过去了.(如果是病句就修改,如果不是,就不修改)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目前科学家们基本确认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最初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来搜寻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信息,借助无线电定位法发现在火星地下10,20厘米处有一个地下湖.()三十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寻找地球外文明的活动,同地球外智慧生命的接触被科学家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既然火星上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同人类一样的高智能生命. ()为了彻底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美国宇航局发射了行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但始终未能发现生命的痕迹.九、回顾课文,回答问题.(6分)1.杜牧的《江南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2.《浪淘沙》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3.如何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十、口语交际.(5分)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拆迁.你认为哪些建筑应该拆除?哪些不应该拆除?为什么?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但是,即(jì 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shuì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姿)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1.划去括号中错误的音节或生字.(4分)2.画“”的句子采用了的说明方法.(3分)3.画“”的句子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大特征和 .(2分)4.认真读文段,判断下面问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1)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3)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泥土你曾注意过那咖啡色或黑色的泥土吗?每天,您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虽然被无数人踩着,但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就说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养着这朵朵鲜花……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称赞吗?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3分)(1)不出名,不为人知道.()(2)家家户户都知道.()(3)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2.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泥土”是指,“朵朵鲜花”是指.(6分)3.读读划横线的句子,并写写你的理解.(5分)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十三、写作.(20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去考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倾听家园的呼唤,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然后写一份倡议书,字数在400字左右.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4分)一、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1.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2.航天员在宇宙飞船上可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既可以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也可以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3.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二、在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1.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dào dǎo )影,反映了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2.树汁流经树干.( gān gàn),就像血.( xiěxuè ) 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三、看拼音,写词语.(5分)jīng yíng yáo lán héǎi kuàng wù gòng xiàn(晶莹)(摇篮)(和蔼)(矿物)(贡献)mù dǔ kū jié wú sī kāng kǎi huǐ huài (目睹)(枯竭)(无私)(慷慨)(毁坏)四、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6分)1.《三黑与土地》作者是苏金伞,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意思是说,人们给大地带来伤害,大地就会伤害无辜的儿童.(×)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手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五、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6分)1.如今直上银河去,_同到牵牛织女星___.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__.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____.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六、选词填空.(5分)如果……就……因为……所以……既……又……即使……也……不但……还……1.电脑(既)能当电视机,(又)能当收录机、电话机、传真机使用.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就)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4.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5.(因为)我们要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再说没有多少能够去月球居住的.2.浪花拍击着沙滩.(改成拟人句)浪花调皮地相互追逐着,欢快地着拍击着沙滩.3.时间过得真快啊,小学漫长的六年生活一下子就过去了.(如果是病句就修改,如果不是,就不修改)提示:是病句.删掉“漫长”.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6 )目前科学家们基本确认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 3 )最初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来搜寻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信息,借助无线电定位法发现在火星地下10,20厘米处有一个地下湖.( 2 )三十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寻找地球外文明的活动,同地球外智慧生命的接触被科学家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4 )既然火星上有水,就可能有生命存在.( 1 )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同人类一样的高智能生命. ( 5 )为了彻底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美国宇航局发射了行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但始终未能发现生命的痕迹.九、回顾课文,回答问题.(6分)1.杜牧的《江南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另一方面也暗含对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的讽刺.2.《浪淘沙》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3.如何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的养育着人类,孕育万物.而“破碎”一词,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十、口语交际.(5分)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拆迁.你认为哪些建筑应该拆除?哪些不应该拆除?为什么?示例:我认为设施不完善的、违章的建筑需要拆除.文物古迹不应该拆除.因为我们要传承文明.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但是,即(jì 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shuì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姿)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1.划去括号中错误的音节或生字.(4分)2.画“”的句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分)3.画“”的句子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大特征可爱和破碎.(2分)4.认真读文段,判断下面问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1)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3)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泥土你曾注意过那咖啡色或黑色的泥土吗?每天,您上学时,脚下踩的就是泥土.它虽然被无数人踩着,但没有向人类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每当您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树木花草,哪来人类生物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与先进人物的背后,没有众多的默默无闻地支持他们工作的人们?就说奥运会得奖牌的运动员吧,他们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为祖国争得荣誉,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你注意了他们的周围的医务人员和带着殷切希望的教练、领队没有呢?是他们平时陪练、指导,无微不至地关怀运动员,每次参赛时,站在台下最紧张的也是他们.这些默默工作的医务人员、教练、领队,他们不都是泥土吗?是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养着这朵朵鲜花……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不也同样伟大吗?不也同鲜花树木一样值得称赞吗?让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泥土吧!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3分)(1)不出名,不为人知道.(默默无闻)(2)家家户户都知道.(家喻户晓)(3)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无微不至)2.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泥土”是指陪练、医务人员、教练、领队,“朵朵鲜花”是指得奖牌的运动员.(6分)3.读读划横线的句子,并写写你的理解.(5分)这个句子既是比喻句又是反问句,形象生动地说明没有陪练、医务人员、教练、领队在默默地帮助这些运动员,他们是不可能得奖的.这正像红花没有泥土,不可能开放一样.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十三、写作.(20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去考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倾听家园的呼唤,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然后写一份倡议书,字数在4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远的自然》阅读答案
阅读文字,完成1-4题。
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
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
他们遥望屋檐下的天空,用笔墨或电脑写出了赞颂田园的诗歌和哲学,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地热爱一次。
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
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甚至可以提供得更多和更好,也更加及时和方便。
氧吧和医院里的输氧管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
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淋的感觉。
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
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
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造品完全替代自然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
而且还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
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他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
连最应该各个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
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
一般来说,人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
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
人们的永恒的感觉,或者说相对恒久的感觉,越来越难与人造品相随。
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像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的泥土入怀。
但怎么可以想像有人取一只老家的电器零件入怀?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之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
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
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
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
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
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
人们在自然中可以寻找到的,至少还有残酷。
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人们只有依靠文明才得以避其灾难。
自然界的生物链存在方式则意味着,每一种生物都以无情食杀其他生命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文明进程之外的原始初民,同样是食物链中完全被动的一环。
山林部落之间血腥的屠杀,也许只是一种取法自然并且大体上合乎自然的方式,他们还缺乏文明人的同类相悯和同类相尊,还缺乏减少流血的理性手段。
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
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
他们为之激情满怀的大漠孤烟或者林中明月,不过是自然这面镜子里社会现实处境的倒影,是他们用来批判文明缺陷的替代品。
他们的激情,恰恰印证了自己文明化的高度。
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选自《韩少功散文》有删改)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遥远的自然”中“遥远”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的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类而言,大自然的功效有哪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对人的称呼,有“城市人”和“文明人”两种,你认为哪种称呼更好?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一方面是说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离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越来越远;另一方面是说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充塞了权欲、自私和贪婪等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世俗。
2.说明任何世俗得失在自然面前都能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失,都是微不足道的。
3.个异、永恒、共和理想、补救自己精神内伤的良方。
4.城市人:①合乎题意。
离自然遥远的自然是城市。
②寻找自然是本文的切入点.城市人渴望到大自然中去。
③城市面对的的是人造品,而这些人造品虽有产权,但缺少个性,不能永恒,因而人们希望到大自然去改变生存环境,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文明人:①无数的人造品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人造的文明可以提供大自然所能提供的很多东西。
②文明人相对自然而言,能回避灾难,有怜悯和敬重之心。
③对文明的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