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简介
少华山导游词_少华山景区导游词

少华山导游词_少华山景区导游词少华山导游词(一)各位团友,大家好,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
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
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
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
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
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
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
《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
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
少华山附近的旅游景点

少华山附近的旅游景点少华山景区是一座以山水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胜地,这里有着众多的景点和文化遗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少华山附近的旅游景点。
1.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
这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壮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徒步旅行爱好者们的天堂。
同时,森林公园还设有很多游乐设施和体验项目,如飞天滑索、攀岩等,可供游客进行娱乐和体育运动。
2. 千佛洞千佛洞是中国北方最负盛名的石窟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千佛洞中,游客可以欣赏到长达3000米、保存有800多尊精美佛像的石窟,这些佛像包括了千手观音、弥勒佛、阿弥陀佛等。
同时,游客还可以沿着石阶攀登到洞顶,从高处俯瞰整个山峰美景,感受不同于低处的景色。
3. 长公主温泉长公主温泉是一个以度假、疗养、休闲为主题的温泉度假村,位于少华山山脚下。
这里是历史名人杨贵妃的故里,因此也被称为“杨贵妃故里”。
长公主温泉拥有21个室内外各种不同风格的温泉池,水源来自2公里处地下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非常有益健康的水质。
同时温泉度假村还提供了美容养生、休闲娱乐、农家度假等服务。
4. 少华山古村少华山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代村落,位于少华山脚下,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保存了当地的各种民俗文化。
古村内有古老的巷道、水田、民居等建筑,民俗文化、艺术品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景点。
同时,古村还有各种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可供游客进行参观和体验。
少华山附近的旅游景点众多,各具特色。
旅游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和体验。
少华山一日游作文400字

少华山一日游作文400字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离我家很近。
听爸爸说这里有佛祖留下的痕迹,所以这里非常灵验,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五一节假期。
我们开始爬山了。
沿途风景很美。
路边的松树长得郁郁葱葱,好像一个个战士一样。
走着走着,看见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醉石”二字,原来这里真有仙人曾在此醉过,这就更增加了神秘感。
山上的树木绿的耀眼,这就像是一个天然氧吧。
路旁盛开着鲜花,颜色各异,十分惹人喜爱。
山路蜿蜒曲折,忽而升高忽而降低,在蜿蜒曲折中能清晰地看到红叶掩映着的青砖灰瓦。
石阶两侧悬崖峭壁,有的像宝剑直刺苍穹,有的像老虎张开血盆大口……一座座精致的小亭子点缀在半山腰上,仿佛向山下撒下万丈金光。
快到顶峰时,你还可以看到远处的小瀑布,非常壮观!今天我玩的很开心,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景,还和小伙伴交流了感情。
- 1 -。
陕西少华山景简介

陕西少华山景简介少华山,位于陕西省的华山之侧,自古便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
这座山虽名为“少华”,但其景致之美,丝毫不亚于华山,堪称陕西旅游的一大亮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少华山,领略其迷人的风采。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是秦岭的余脉之一。
这里距离西安市区不远,交通十分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自驾前往,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达。
沿途的风景如画,让人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陶醉其中。
二、自然景观少华山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集山、水、林、洞、峡等多种地貌于一体。
这里的山峰陡峭险峻,直插云霄;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林木葱茏茂密,遮天蔽日;洞穴幽深神秘,充满未知;峡谷深邃蜿蜒,引人入胜。
每一处景观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赞叹不已。
三、人文历史少华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历史。
这里是古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地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碑刻。
同时,少华山还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之一,山上的寺庙和道观古迹众多,香火鼎盛。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的美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宗教气息。
四、主要景点1.潜龙寺:潜龙寺是少华山的核心景点之一。
这座古老的寺庙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寺内供奉着佛像和道教神祇,香火旺盛。
游客在这里可以祈求平安和幸福,也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风格和魅力。
2.红崖湖:红崖湖位于少华山的山腰处,是一个人工湖泊。
湖水碧绿如玉,四周环绕着苍翠的山林。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或垂钓,享受宁静的时光。
此外,红崖湖还是观赏少华山全景的绝佳位置之一。
3.石门峡:石门峡是少华山的一处峡谷景观。
这里的山峰对峙而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石门。
峡谷内溪流潺潺,植被茂密,空气清新。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探险或野餐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4.仙人谷:仙人谷是少华山的一处神秘景点。
这里山峰奇特,洞穴众多,传说中是仙人修炼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探寻仙人的足迹,感受神秘的氛围。
少华山一日游攻略

少华山一日游攻略简介少华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新郑市少华山镇,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这里山势险峻,景色秀丽,是徒步旅行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
少华山一日游是一种短途旅行选择,非常适合那些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华山美景的游客。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少华山一日游攻略。
行程安排上午•早晨,乘坐当地交通工具前往少华山。
从新郑市中心出发,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
•抵达山脚下后,购买入山门票。
门票价格为人民币50元/人,同时可以选择购买索道券,索道券价格为人民币60元/人。
•乘坐索道上山,大约需时15分钟,途中可以欣赏到山脉的壮丽景色。
上午活动•到达山顶后,您可以开始行走探索。
少华山是一个巍峨险峻的山峰,山巅平坦,步行非常适宜。
•沿着指示牌上的路线前进,您会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景点,如玄石岭、燕子岭、大峡谷等。
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人陶醉其中。
•在路途中还会经过一些古老的建筑,如少华山寺和紫霄宫,您可以进去参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信仰。
午餐时间•上午的行走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中午你可以在山上的餐馆享用午餐。
这里供应的美食丰富多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和道教素食,选择众多,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
•在午餐后,您可以稍作休息,欣赏山上的风景,准备下午的行程。
下午活动•下午可以选择回到山顶,观赏日落美景。
少华山的日落景色非常壮观,阳光洒在山峰上,给山脉和云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如果您还有充足的时间和体力,可以继续探索山脉其他区域,比如仙人洞和玫瑰谷。
这些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故事,不容错过。
晚上•傍晚时分,乘坐索道下山。
在山脚下,您可以再次欣赏到少华山的壮丽景色。
•安排交通工具返回新郑市中心。
晚上还可以在新郑市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例如烩面和豫菜。
温馨提示•少华山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请注意携带保暖衣物,并准备好登山鞋、雨具等装备。
•在行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不要离开指定区域,遵守景区规定。
陕西省华县旅游景点概况

山 地的使用权问题。
庄
渭 渭华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陕西省华县高塘塬上,这里地势挺拔,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南接秦
华 岭,北临渭水,川塬起伏,沟壑纵横,粮丰林茂,人杰地灵。它与雄伟高大的渭华起义纪念
红 色 起 塔相映生辉,是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
革 命 义 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渭华起义是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我党领导的
字 粘贴而成的富有立体感的精美艺术品。其特点是天然色彩,绿色环保,乡土气息浓郁(可长
画 期保存)。
陶 采众家之长,进行完善创新,将皮影影雕的刀功和绘画,造型艺术的技艺等融汇其中,才成
就了今天的华州黑陶。
华 粮食字画是用人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及植物籽粒为体材,运用独特的技术手法所表现的一
州 各画面。
粮
制作粮食字画工序繁杂,对籽粒要严格筛选,再进行浸泡、熏蒸、风干、烘烤、凉晒等
食 防虫、防腐、防风化处理(保持原天然色彩),以构图、防形、色彩明暗选配的临摹手法,
观
蕴空禅院,位于华县大明乡政府西南3公里的蕴空山北麓。相传,始建于东汉,旧名“云寂 寺”。 蕴空禅院,在明清时期规模宏大,东西进深千余米,占地20平方公里,佛堂香 古色 熏烟浓,热闹非凡,时至晚清衰败。现禅院仅存大殿3间,内供释迦主尊及文殊、普贤二菩 文物 萨。大殿右前侧有廊房6间供僧侣食宿之用。禅院南端有一仿木楼阁式宋塔,再南又有普乾 游蕴 和尚宝塔相伴。传说,普乾禅师昌明是崇祯皇帝的四太子,自清灭后,全家惨遭劫难,惟他 空 一人有缘幸存,于是他便潜身佛门,周游到此,修身待机。因其素有“生不做清臣,死不沾 禅 清土”的誓愿,故亡魂归天之后,其弟子们便按师父的遗嘱,选定风水墓地将其棺材用铁索 院 悬在精心构筑的大墓中,且四周不着土,最后惟留墓门收顶密封,以此为葬。心诚的弟子们 为了师父之灵早归西天成佛,便每日按时人墓诵经。如此,天长日久,墓门则成为后世虔诚 信徒或四方游客祭扫、观光“悬棺”之要口。无怪乎华县群众久有“蕴空禅院看悬棺”之话 语留传于世。
关于少华山的诗词

关于少华山的诗词
少华山,又称小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因传说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武功而得名。
这里山色青翠,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以下是几首关于少华山的诗词:
《望少华三首》-唐·杜牧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游少华山》-宋·陈抟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
斧伐不生,可以为梁。
《游少华山赠道士》-宋·邵雍
少华与太华,相去不盈里。
太华五千仞,少华只如此。
岂是论高卑,其间有灵气。
不然少华上,曷为有佳致。
我来已屡登,峰峦何逦迤。
所愿结茅庐,终朝长徙倚。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少华山的山水之美,更表达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写家乡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写家乡的作文二年级作文200字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陕西华县,那里有座风景山名叫:少华山。
少华山是热闹的,一年四季人来人往,山下有许多店铺,有卖纪念品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小吃的呢!
少华山是美丽的,仰首挺胸的松树,比比皆是,五颜六色的鲜花阿娜多姿,树林里还住着小松鼠呢!
少华山更是迷人的。
春天,小草苏醒了,小树发芽了,野花盛开了。
夏天,大树茂密了,小动物出来玩了,山上一片绿色。
秋天,树叶黄了,野果红了,小动物都去准备食物了。
冬季,少华山就变成了冰雪世界,到处都是冰和雪。
啊!我爱家乡的山!更爱我的家乡!
渭南韩马小学三年级三班:杨诗童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华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西起少华峰,东至蟠龙山,南依秦岭主脊,北临310国道、连霍高速(西安—潼关段)和陇海铁路。
面积63平方公里,由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潜龙寺、少华峰五大景区组成,自然及人文景观多达150处。
这里有峻秀的山峰,神奇的巨石,多姿的瀑布,碧绿的湖水,葱郁的森林,稀有的动植物。
森林覆盖率90%以上,生态环境近乎原始,气候宜人,四季风光变幻无穷。
红崖湖景区概况红崖湖景区位于小敷峪浅山地带,北起山口,南连石门峡景区,东临潜龙寺景区,西接少华峰景区。
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间,总面积1930公顷。
是进入公园的第一个景区。
区内谷地宽阔,山环水抱,湖潭相连,峰峦突起,人文景观遍布。
石牌坊位于少华山前旅游公路上,高14.6米,宽26米,五孔结构,由汉白玉石材建成,通体洁白,气势恢宏,是时下西北第一大石牌坊。
牌坊门额正中镌刻的“少华山”三字,为中国书界泰斗沈鹏先生亲笔书写。
牌坊前花红草绿,雪松婆娑,牌坊后是20米宽的旅游大道直通景区。
该牌坊是少华山标志性建筑之一,2007年5月建成。
宁山寺位于森林公园大门东侧,宁山北麓。
据记载,北宋熙宁五年(1072)及元佑元年(1086),今柳枝镇半截山和莲花寺小敷峪内分别山崩,当地僧众以图镇山,在此建寺。
该寺座南面北,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
主要殿宇雕梁画栋,脊兽琉瓦,尽呈明清风格。
寺内古木葱茏,青竹萧萧,溪水环绕,清静无尘,为关中名刹古寺。
佛界高僧慈云法师曾在该寺主持佛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为该寺书写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信之徒”,并题山门横额“宁山净寺”。
寺院香火旺盛,善男信女来寺发心还愿不绝。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宁山寺古庙会,期间方圆百里内的僧侣、信众和香客,数万人云集宁山寺,讲法诵经,拜佛祈福,游赏观景,成为陕东佛界一大盛事。
敷谷湖位于小敷峪口,由原小敷峪水库改建而成。
湖坝高30米,长116米,东西与对峙的山崖相连。
坝顶上建有别具风格的廊桥,白柱蓝梁,平顶透格,清秀典雅,东西桥头各有一座凉亭扼守。
廊桥上方有“敷谷湖”三个红漆大字,为陕西当代著名书法家吴三大所题写。
桥下是湖水溢流形成的33米宽,30米高的银色水幕。
水幕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多有彩虹出现。
湖面开阔,波光粼粼,面积约5万平方米,水深30多米,湖水碧绿,如天然翡翠。
湖西的峰崖峻峭壁立,一条50米高的瀑布悬挂在峭壁上,瀑水冲击湖面,激起千层雪浪。
坝北的深谷中有一金色巨龙,盘曲戏水,威严中透出几分灵动。
山崖、湖水、瀑布、大坝、廊桥,互相映照,形成了特殊的湖山风光。
红崖绝壁进入山口3公里,可观红崖绝壁。
绝壁自然而成,呈凹形,面东而立,高约300米,宽约500米,直上直下,直插云天,崖壁褐色,气势雄伟,为国内所罕见。
绝壁底部建有百米廊道,红柱黄瓦,石栏围护,与登山步道相连。
据传说,红崖绝壁下有藏宝洞,为九纹龙史进当年在少华山聚义时所凿造,内有金银财宝无数。
后有人到崖下探洞寻宝,但都神秘失踪。
绝壁下是曲堤柳岸的红崖湖,站在廊道上环视,可领略“一湖烟水千株柳,四面云山万仞崖”的景致。
寇公祠位于红崖绝壁南侧山峰之上,天官府遗址之下,是为纪念和祭祀寇准而新建的一处人文景观。
寇准(961—1023),华州人,曾任北宋宰相,在北宋抗击辽国的战争中,建立丰功伟绩,受到后世敬慕。
后寇准遭贬,曾来此隐居。
在一些小说和戏曲中寇准被称为天官,因此寇准隐居的地方称天官府,祠名寇公祠。
该祠座西面东,三间一开,青砖黛瓦,雕梁画栋。
祠内正中有寇准塑像,四周墙壁上是反映寇准生平伟绩的壁画。
祠前平台上建有天官亭。
该亭八角重檐,造型彩绘呈宋代风格。
天官亭牌匾为陕西著名书法家钟明善题写,两侧亭柱有抱对:“青山有德伴名相;皓月无暇照幽亭”。
寇公祠建在峻峭的山峰上,有索桥、石阶步道、栈道可上下安全通行。
猴王峰耸立在奥吉沟口的一座独立山峰。
高约200米,因形如一只巨猴而名猴王峰。
猴王峰东侧峰峦叠起,峰头也似形态各异的猴子。
站在八里桥向南观赏猴王峰,可看到一只巨猴正襟危坐,仿佛口中念念有词,周围数只小猴或抓耳挠腮,或低头思索,一副猴王诵经、群猴听道的画卷,自然天成。
传说猴王峰是唐昭宗李晔当年滞留华州时,所带的一只通人性、会人语的猕猴“孙供奉”的后代经陈抟老祖点化而成。
猴王峰脚下跌水流潭,动静有致,金鼎渡河水涌流,激起千堆雪。
还有一说。
相传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悟空和八戒结伴前往花果山看望悟空的猴子猴孙们,途中忽听有群猴嬉闹之声,悟空低头看到:“此乃什么山,竟有我的儿孙?”于是他们降落云头,来到群猴中间。
群猴一看齐天大圣驾到,赶紧齐齐嗑拜,其中一猴告诉悟空,这是少华山,他们在这里已栖息了数百年。
悟空放眼一望,好一座俊秀之山,于是将佛经一部分传于猴王,让其带领群猴不要只顾玩耍,要好生修行,八戒并将其形象留在了少华山上陪伴群猴。
之后,这只猴王带领群猴勤奋诵经,猴性颇灵,久而久之,在这灵山秀水的熏陶下,终于修成正果。
后来菩萨便将他们诵经的场面点化为一个永恒的瞬间,永久的留在了少华山上,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猴王峰、八戒峰、和群猴峰杜牧台越过杜公桥,可登杜牧台。
杜牧台是杜公桥东南山腰上的一个平台,因晚唐诗人杜牧曾在此作《望少华三首》而名杜牧台。
杜牧(803—约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市)人。
唐文宗大和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性刚直有节,诗明媚流转,富有色泽,七绝尤有情致,人号“小杜”,以别杜甫。
杜牧台上建有三间古亭,杜诗《望少华三首》被镌刻在亭旁的石壁上,四周林木繁茂,花草葳蕤。
站在古亭向河西望去,少华峰高耸挺拔,巍然屹立,风姿秀逸。
山脚下,一河溪水,弯弯曲曲,,向北流去。
想当年,空怀报国之志的杜牧,站在此地,也被如此美景所陶醉,“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的绝句脱口而出,脱离仕途、隐居少华的情怀涌上心头。
附:杜牧《望少华三首》:一、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二、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三、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娘娘庙又称玉女庙,位于玉女桥南山岭之巅,坐南面北,三间一开,青砖灰瓦,油漆彩绘尽显道教风格。
庙内中央供奉娘娘女神,面容慈祥庄严。
男女侍童各列两侧,男童手捧书卷,女童手持玉如意。
娘娘庙原址在今玉女桥南三十米的大道中央上。
原庙坐北面南,依次建有戏楼、中殿、上殿及两侧廊房,初建何时现无考,仅知最晚一次整修为明崇祯八年(1635),1966年原庙全毁。
庙主据传为华县下庙一带村姑,在此地奉道自修,乐善好施,为人治病,羽化成仙后,当地人立庙祭祀。
明清以来,信众香客进庙祈福、求子、祛病多有灵验。
庙北山崖上有“养心洞”,传说为娘娘神栖修之所。
石门峡景区概况石门峡景区位于小敷峪中部,海拔高度800—2000米,面积2450公顷。
景区内山高林密、奇峰重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雕琢得雄伟神奇、千姿百态,峰、洞、石、林、泉、瀑、庙交融成景,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风景区。
石门位于金壶桥南500米,为千百年来洪水冲刷和地质岩层自然变化而成。
石门坐落在峪道内横卧的山梁中央,高约30米,宽约20米,两边是壁立的石崖,崖上有多处摩崖石刻。
石门底部一边是进出小敷峪的山道,一边是奔泻喧嚣的激流。
石门内外,翠涌千峰,涛声不绝于耳,来到此处,“横岭中断河道开,碧水涌门滚滚来”的意境便可油然而生。
柳林川位于母子峡以南,是一段长约200米、宽约80米的川道。
两边是高耸峻峭的山峰,中间是哗哗流响的河流,沿河流是弯弯曲曲的林间小径。
川内柳林遮天,芳草铺地,山鸟穿空,藤蔓垂挂,乱石堆垒,河水涌流,一片深林幽谷的自然景象。
几百株百年老柳,在山风河水的侵袭下,虬枝盘错,体态龙钟怪异,立卧俯仰,皆成情趣。
行走在通幽的林中曲径上,坐卧在松软的如茵草地中,倾听着飞鸟的鸣啼,呼吸着含有青草山花芬芳的空气,享受着难得的清幽和静谧,是柳林川为游人提供的悠闲惬意的自然佳境。
石板河位于石门峡景区最南端,是一段长约百余米,宽约20米的石槽形河道。
河水在这里平缓流淌,清澈见底,水底岩石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河道两岸,石台如板,绿草如茵,林木繁茂,山鸟啁啾,人们在这里呼吸清爽无比的空气,饱览难得一见的林泉山石,充分享受原始生态下的神秘与宁静,一切烦恼和俗念瞬间消失,感觉身心已回归到远古时代。
石板河以上就是人迹罕至的密林谷景区。
九龙关雄踞于九龙潭悬崖峭壁之上,关城高约3米,宽约3.5米,方石筑砌,依山势而建。
中间一门洞,仅有三尺之宽,上镌“九龙关”三字,蜿蜒崎岖的燕子碥道从中穿过。
该关上有云雾缭绕的燕子崖,下有咆哮深谷的九龙潭,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要隘,也是进出小敷峪的必经之地。
相传北宋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与朱武、陈达、杨春在少华山聚众造反,为了预防官军的进剿,曾在此险要处建关设防,取名“九龙关”,后城毁关没。
二0 0八年在原址上予以恢复重建。
九龙潭位于燕子碥下百米深的峡谷中。
在这里,湍急的河水在陡峭光滑的连山石上飞流翻卷,冲向崖下的叠潭,黑青的潭水卷着浪花泻入下游湖中。
潭两侧是灰色的崖壁,崖壁上有九条数十米长的白色石纹,左右缠绕,如龙盘曲,因而人称这里为九龙潭。
站在山腰间的燕子碥道上,上看燕子崖云雾缭绕,紫燕翻飞,鸟瞰深谷中的九龙潭,树木笼罩,深不见底,只听见涛声如雷,震人心魄。
九龙潭上下有九龙轩、龙亭、观景台等人文景观分布,与四周自然景色映衬,相得益彰。
俗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当地传说,九龙潭下通东海龙宫,有人曾在九龙潭看到龙爪出现。
九龙潭的水,清澈澄滢,形姿美妙,极有灵性,经常饮用,可祛病消灾,平安多福。
九龙轩位于九龙潭下游湖面中央一船状平台上。
九间仿木建筑与抚琴台、美人靠、小木桥完美组合,形成一处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四周高山耸翠,澄湖幽静。
轩前平台如展,置身其上,可观赏喷珠溅玉的将军帽瀑布,可聆听如歌如诉的九龙潭涛喧。
在此茶叙、艺演、聚会、休憩也别有一番情趣。
天仙瀑布位于天崖北一条沟谷的尽头。
在山环林蔽的峡谷中,一股流水从落差39米高的崖头上,飘飘洒洒而下,如仙女凌空飞舞,姿态优雅,人称天仙瀑布。
平时瀑布当空舞素练,流响弄天弦,风姿绰约。
瀑水喷珠溅玉,形成水雾,落在游人身上,清爽宜人。
当上游来水量大时,瀑布则如脱缰的野马,腾空飞泻,声震空谷,气势壮观。
由于千百年流水的冲击,瀑布下方形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奔涌激荡,流向仙浴潭。
聚仙湾为祖师山脚下的一道河湾,因道教八仙曾在此相聚逍遥游而名。
聚仙湾长约200米,四周峰峦叠起,林木浓郁,风景秀丽,崖壁、河床、流水、巨石各有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