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标点符号的运用
积累与运用专题五标点符号

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到底有多火。
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小华在跳高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小明在百米赛跑中最先冲线,我在立定跳远比赛中跳得最远:我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 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北国冬天的冰雪风光。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意义。
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五 标点符号
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提出三年规划、选取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改: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方法指导
1.冒号的使用
(2)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如例2】。 【注意】要区别两种表示并列的情况时,中间需用顿号。如:这所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3)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例3】。
2.逗号与分号 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如例4】。
2.破折号的使用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标点.doc

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标点江苏如东孙卫忠【考点导航】《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近年来,除了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许多省市还将标点符号单独设题列入中考试卷。
常见考点有:1. 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常用点号和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
2. 辨识误用的标点,并加以选择或改正。
需要指出的是,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涉及名词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试题大多难易适度,不少试题采用课文中的句子,这就暗示我们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文,注意标点的使用。
【点击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张试卷都在考标点符号,作文固然要涉及到标点符号,就是一般的主观题的解答也必须借助标点,表述才会更清楚。
这类标点有时在评分参考中虽然没有明示,但对阅卷老师的印象分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马虎不得。
标点符号的专项考题主要由选择题来承担:例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C. “快看!”他说:“火车过来了。
”D.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2005年甘肃省中考题)解析: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A项中的错误是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因为“我们信它”与“不信它”是一个复句内部的两个并列的分句,在表明两个分句之间的停顿时应用分号。
C项中的错误是“他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因为前后引号中的话都是“他说”的内容。
D项中的错误是“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因为后面一句话是“我”问的内容,所以应使用冒号。
例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C.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中考语文常考专题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字音、字形的识记一、分析考点:1.命题形式:选择题、填写题2.命题内容:考查汉字大多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但又常误读的字3.考查类别:重点多音字、易读错易混淆的字4.难度:难易适中: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为关键二、字音误读原因1.多音误读(音随意转)如:朝圣(cháo)----朝令夕改(zhāo)2.音近误读(读音相近调号不同)如:飙升(biāo)---鱼鳔(biào)3.形近误读(字形相近各不同)如:湍---惴----端----瑞讳----纬4.习惯误读:如:驱壳:qiào 博闻强识:zhì惩罚:chéng 潜伏:qián5.方言误读:如剽悍:piāo 错读为(biāo)二、字形识记方法指导1.通过组词辨形如:娇贵-----娇气(柔嫩、过度爱护)骄横----骄阳(骄傲、猛烈)2.根据字义辨形:掌握音(音随意转、形因义异)原则如:赃物(贝部为财物)脏物(不干净的意思)脉搏(跳动)错写为(膊)集思广益(好主意)耳鬓厮磨(厮:互相)水泄不通(泄:流出泻:快速流)3.根据语境辨形如:化装:有假扮之意;化妆:指用脂粉使容貌美丽。
清静:多与环境搭配;清静:指没事物打扰4.根据对称辨别:仗义直言(执)惹是生非远见卓识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一、了解词语基本知识1.词的分类(1)按词中的语素多少,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2)按音节多少,词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3)按词的来源:词还分为实词和虚词2.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是以词的本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
二、分析考点1.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题型:1.选择题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三、应考策略:1.掌握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2.熟悉生活中常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3.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4.根据语境,能做到用词准确、得体。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解决方案专题5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专题五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直接或者单独命题考查,在高考中时隐时现。就像一条大 鱼,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但我们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常用的 标点符号包括7种点号和9种标号,分别是:句内点号即顿号、逗号、分 号、冒号4种,句末点号即句号、叹号、问号3种;常用的标号即引号、括 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共9 种。
(4)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中间,不 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
例:“公安干警”“中小学生”“父母亲”等。 (5)并列词语作谓语,中间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坚强。 (6)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 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 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①“严肃”“严厉”是近义词。②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 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考点研习课
常见点号的用法及作用
『研习导引』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 气,针对的是句子内部结构层次。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长短 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活动1 顿号 谨记用法: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一般为 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作同一成分。 关 注 易 误 点 : (1) 并 列 词 语 或 句 子 之 间 用 了 “ 和 ”“ 与 ”“ 或 ” “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 词前不再用顿号。
(4)飞机在六千米高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 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的运用》课件

(3)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 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 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4)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 时占一个字格。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 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运行起讫点时,占两个字格。
B.好个国民党的“友邦人士”!(引号表示强调) C.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破折号表示转折) D.“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示思维的跳跃)
【解析】 A项中分号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B项“友邦人士”加引号 表示讽刺和否定;C项破折号表 示解释说明。此题正确选项为D。 【点拨】 本题考查了对分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四种标点符号用 法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须熟知这四种符号的用法,然后再结合语 境加以辨别。
殊意义;⑤表特定称谓。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引文不完整
或引文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号除外要放在后引号之 外);
③如果转述别人的话,直接引用,则不能用引号。
(4)破折号。 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 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 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例如 :《故乡》中闰土的答话里用了许多省略 号,这些省略号,不是表示说话的重复啰嗦或话语的 省略,而是形象地表现了闰土难于言状的困境,反应 了闰土心情的沉重凄苦。
结合语境,根据表达需要正确选用标点符号。
【ZKDG】2016中考语文(陕西省)课件:第1部分 专题5 积累与运用(40张)

专题五
积累与运用
语段修改
1.提取句子主干 首先要学会分析单句句子成分。所谓提取主干,就是提 取主语、谓语、宾语部分的中心语。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注意事项: ①否定词 ( 不、没有、没等 ) 不能丢。②能愿 动词 ( 要、应该、能够等 ) 要保留。③主谓宾语的并列成分不 能丢。④主谓短语作主谓语时只取其主干。⑤主谓短语作宾
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 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的方法来 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
的原因进行修改。
②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 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 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 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
提取第①句的主干时要分清前置的状语,“在全球 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是前置的状语。宾语部分是一个偏正短 语,要准确找到中心语“方式”。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
与其 ________________
填写关联词语要注意句子的前后兼顾,后半句中出 现“不如”,与“与其”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前半句只要填 写“与其”就可。
第①句中共有两个标点,句末的句号可以首先排 除。句中出现了疑问词 “什么”,但却因开头的“有人问 ” 三个字取消了该句的疑问语气,因此不能用问号,而用逗号 作为句间停顿。
(2)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
中考语文 语言知识运用 专题五 标点符号

说明的语句, 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
用破折号标明 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
破折号
标号
皮。(《蝉》)
(——)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
2.话题突然转
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变,用破折号
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标明
(《皇帝的新装》)
3.表示声音的 “呜——”火车开动了。
号(问号、叹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画“√”,使用错误的画“×”。 1.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行书讲究点 画萦带,笔意活泼。草书则笔画连绵,结构简省。 ( ×)
2.(2022·湖北鄂州)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
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
用的话,用引号标 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
引号
标
示
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敬业与乐业》)
(“”)
号
2. 需 要 着 重 议 论
(‘’)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说
或强调的内容,用
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引号标示
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
3.具有特殊含义且需特别
【解析】“祷上帝”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反语或讽刺;B.表 示引用;C.表示突出强调;D.特定称谓。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2分)
(1)(2019·宜宾)“今天是去,还是不去呢?”这个句子中的逗号应改
为问号。
( ×)
(2)(2017·宜宾)“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语
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4、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5、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主要有: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应对策略一、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标点符号的判定主要结合语境、语意和语气。
三、把握常用标点标记的基本用法及利用留意事项。
一)、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平息。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留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消顿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例如: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消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颂,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消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活泼。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