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竹里馆》堂上练习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下古诗默写训练 -含答案

七下古诗默写训练1.竹里馆王维(1) ,弹琴复长啸。
(2)深林人不知,。
(3)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是:,。
(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他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的两句是:,。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谁家玉笛暗飞声,。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是:,。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3.逢入京使岑参(1) ,双袖龙钟泪不干。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4.晚春韩愈(1)草树知春不久归,。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韩愈的《晚春》一诗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于是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4)韩愈的《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5.登幽州台歌(1)前不见古人,。
(2)念天地之悠悠,。
(3)《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子是:,。
(4)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6.望岳杜甫(1) ,一览众山小。
(2) ,阴阳割昏晓。
(3)岱宗夫如何?。
(4) ,决眦入归鸟。
(5)《望岳》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泰山秀丽景色的句子是“”。
(5)《望岳》中表达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7.登飞来峰王安石(1)不畏浮云遮望眼,。
(2) ,闻说鸡鸣见日升。
(3)《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自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8.游山西村陆游(1)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丰年留客足鸡豚。
(3) ,衣冠简朴古风存。
(4)从今若许闲乘月,。
9.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1)落红不是无情物,。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精选100首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精选100首练习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阅读理解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策勋十二转()②当户理红妆()第①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达了什么?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例,表现了她怎样的精神?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阅读《使至塞上》,完成各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使至塞上》中的“使”是______ 的意思,“征蓬出汉塞”一句中的“征蓬”是______ 的意思。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竹里馆》和《春夜洛城闻笛》,使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意境,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表现欲望。
3.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诗词的内涵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能力。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诗词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和口语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竹里馆》和《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古诗词。我发现,当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与诗词情感共鸣的点时,他们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古诗词的核心元素如何传达诗人的情感。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学生们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练习卷(第1单元)试卷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单元练习卷(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2)□□□□□□□,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分)(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抒发诗人浓浓思乡之情的的诗句是:□□□□□□□,□□□□□□□。
(2分)(4)《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2分)(5)请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 )。
(2)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yuán xūn( )”,他是当之无愧的。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 bùshě( )。
(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老师刚把任务吩咐..完毕,大家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B. 地球用其强大的生命力养育着无数生灵,亘古..不息。
C.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 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4.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贝尔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
(删去“原因”)B.全民健身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和“增强人们的体质”调换位置)C.科学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遵循以人为本。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

部编版七下期中课外古诗词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期中课外古诗词目录:一、竹里馆/王维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三、逢入京使/岑参四、晚春/韩愈一、《竹里馆》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简答题: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词语是: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赏析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简答题:1、“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好在哪里?答: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练习题

部编版七下期中课外古诗词习题及答案一)《竹里馆》【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选择题:1、以下对诗歌《竹里馆》的分析,错误的是(B )A. 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 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解析】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是描写。
2、对(唐)王维《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诗中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只有“独坐”、“长啸”这两个词。
B. 诗歌在写作上采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 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D. 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更生动描绘了美好景色。
【解析】A、不只是这两个词语,还有“弹琴”“相照”等。
3、赏析诗歌《竹里馆》,下面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是(D)A. 独坐幽篁里B. 弹琴复长啸C. 深林人不知D. 明月来相照【解析】D、明月来相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4、王维《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诗中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只有“独坐”、“长啸”这两个词。
B.诗歌在写作上采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D.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更生动描绘了美好景色。
【解析】A.有误,诗人独自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可以看出诗人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三、赏析简答题: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附答案

2020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一)《竹里馆》(王维)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二、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5.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6.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句子是“,”。
7.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
8.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笛声暗送,似乎意在飞来给在外做客的人听,以触动其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9.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10.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11.韩愈在《晚春》中,写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的句子是“,”。
12.韩愈在《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赞许的句子是“,”。
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1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琴/复长啸B.散入/春风/满洛城C.故/园东/望路漫漫D.草树/知春/不久归四、古代诗歌阅读14.(四川南充中考)阅读《竹里馆》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15.阅读《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述离别之情。
B.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字富有表现力,试简要赏析。
16.阅读《逢入京使》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对诗歌《竹里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2、对(唐)王维《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只有“独坐”、“长啸”这两个词。
B.诗歌在写作上采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D.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更生动描绘了美好景色。
3下列对《竹里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4、《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5.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关于“笛”一词,理解正确的-项是( )
A.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诗人的故乡是洛阳,“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诗歌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诗人深夜难于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离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C.诗中,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主体为客体。
“暗”字为-句关键。
D.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笛声,可能是诗人睡梦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