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doc
江苏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理论大纲(试行).doc

江苏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理论大纲(试行)目录第一章全科医学概论 (1)第二章全科临床思维 (4)第三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 (46)第四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8)第五章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71)第一章全科医学概论(24课时)一、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课时)(一)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和演变(二)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三)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四)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五)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1、生物医学模式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健康问题的整体观4、三级预防概念二、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概况(2课时)(一)国内发展概况(二)国外发展概况各国与医疗保障制度相适应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科医师的培养方式。
美国、英国、德国等代表性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师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三、全科医学的定义和学科特点(10课时)(一)全科医学1、定义2、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一般系统论模型;整体性方法。
3、全科医学的知识范畴与学科特点(1)全科医学的知识范畴: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以病人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以人群为对象的学科知识、以家庭为单位的学科知识、全科医学在其发展中凝练形成的专业知识。
(2)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学科知识和技能范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具有整体医学观;服务内容非常宽泛;服务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定位于基层卫生保健领域。
(二)全科医生1、全科医师的角色:全科医生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全科医生是健康与疾病的咨询者;全科医生是健康教育者;全科医生是社区管理者;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保健系统的协调者和守门人;全科医生应成为病人的朋友。
2、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人文情感,热爱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事业;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宽而扎实的医学及社会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技能: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技能;临床专业技能、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技能;社区保健与健康教育技能、科学研究能力。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全科医师是具备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疗能力及基本西医知识的综合性医务人员。
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医全科医师,制定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1.掌握中医基本理论,能够正确运用经络穴位学说。
2.具备中医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
3.掌握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
4.具备一定的西医基础知识,能够结合中西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三、培训内容1.中医基本理论学习: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穴位学说等。
2.中医诊断学习:学习经络辩证、脉诊舌诊等诊断方法。
3.中医治疗方法学习:学习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
4.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基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容。
四、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通过教室授课、网上课程学习等方式进行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
2.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到临床实习中心进行临床操作演练,提升诊疗技能。
3.案例讨论:组织学员参与病例讨论,加深对实际病例的分析与诊断能力。
五、培训时间和标准1.培训周期:为期一年。
2.培训标准:达到规定学时、考核合格并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
六、培训效果评估1.学员考核:定期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2.学员评价:学员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对培训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七、总结与展望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中医全科医师的综合能力和诊疗水平,促进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
未来,应继续加强中医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和质量,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本文对中医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的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附件1: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提高其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全科医师岗位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三、培训方法1.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脱产、半脱产的集中培训方式。
2.采用理论讲授、小组案例讨论、临床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等辅助手段开展培训。
3.参考学时:500-6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0学时,实践教学260学时(社区实践不少于60学时),有条件的地区可安排100学时的选修内容。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全科医学基础。
1.基本理论。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相关概念;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策略;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医德医风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熟悉:全科医师的工作职责;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卫生政策、法规及相关管理要求。
2.基本技能。
掌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管理方法;医疗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熟悉:家系图绘制与分析方法;家庭生活周期的划分及常见健康问题;常见家庭压力事件的种类;双向转诊的基本流程。
3.实践教学。
掌握:个人及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书写与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程序;家系图绘制与分析;医患沟通技巧;双向转诊的流程。
4.参考学时。
总学时56,其中理论授课4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二)全科医疗。
1.基本理论。
掌握:病史采集的方法、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系统的体格检查;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全科医疗中用药的原则;医源性疾病的预防;无菌概念。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与课程培训大纲(试行)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二○○六年四月江苏省农村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试行)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防治农村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培训对象在农村从事或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课程1.社区卫生服务导论40学时掌握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模式,转变传统的医学观念,学会运用现代医学模式的理念,分析和处理居民的健康问题。
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初步学会使用方法和要求。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
2.医学心理学40学时掌握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了解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了解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治疗的一般知识,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要求。
3.医学统计方法30学时掌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培养统计思维意识及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运用医学统计指标和方法,评价人群健康,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统计信息。
4.流行病学30学时掌握疾病分步、病因推导、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传染病、慢性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预防医学30学时掌握疾病的分级预防,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居民的伤害因素及预防要点。
6.社区保健40学时初步掌握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人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社区康复30学时了解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初步掌握康复医学常用的功能评定及治疗,了解其适应症及作用原理。
8.社区急救50学时初步掌握院前急救、病员护理、转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掌握人工呼吸等简易心肺复苏的操作及评价,掌握转院的指征。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2.18•【字号】苏中医政函[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苏中医政函〔2011〕6号)各有关市卫生局:根据《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于近期组织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结业考试。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考试时间2011年3月13日上午9∶00-11∶00。
二、考试对象按照《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参加并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任务的人员。
所有参加考试人员都考同一张试卷。
三、考试范围和题型考试范围以《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为依据,包括中西医内容和全科医学知识,以中医内容为主。
题型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四、考务工作组织和安排(一)省中医药局负责出卷、印制、批改和考试合格人员的审核及合格证书的发放。
各市卫生局在省辖市设立考场并负责本辖区的考务工作。
(二)考卷领取时间为3月11日(星期五),送回时间为3月14日(星期一)。
地点:南京市中央路42号省卫生厅办公大楼1506房间。
(三)各考点在考卷考试结束后,要将试卷当场密封。
在送达试卷时,要一并报送考场情况记录。
五、其他事项(一)各市卫生局要将考试时间和要求通知到考生,并于3月8日前将考点联系人和参加考试人数报送我处。
(二)各考点要认真组织,加强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杜绝作弊及其它违纪事件的发生。
(三)联系人:戴运良、赵呈雷,电话:************,传真:83620525。
二○一一年二月十八日。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9.09.14•【字号】苏中医政[2009]41号•【施行日期】2009.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41号)各市卫生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管理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7号)要求,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制定了《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均需参加岗位培训,并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中医类别执业范围中“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之一。
附件:1.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2.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3.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报名汇总表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二○○九年九月十四日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确保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在我省顺利实施,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对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进行岗位培训,使之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科医师,能够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
2. 提高全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杂症能够及时转诊。
3. 培养全科医师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增强全科医师的公共卫生意识,使其能够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1. 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2. 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3.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师。
三、培训内容1. 基础医学知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等。
2. 临床技能培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维、诊断与治疗、急救技能、康复技能等。
3. 全科医学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等。
4. 公共卫生知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政策法规、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
5. 医德医风教育:医德规范、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处理、职业道德修养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临床实践:安排学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3. 案例讨论:组织学员进行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4. 科研活动:鼓励学员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五、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3个月。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一)培训目标中医全科医学培训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合格中医全科医师。
通过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诊疗技能训练、中医适宜技术学习及理论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并通过医师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能力;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意识;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开展科研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12个月。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社区相关科室轮转、全科相关理论学习。
全科医学专科培训的内容及时间分配:(三)培训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6个月)本部分培训内容主要在中医综合治疗特色浓厚的中医病房或门诊、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完成,包括中医四诊辨证思维、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等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
时间安排详见下表。
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科室及时间安排(跟卫生部时间统一)1.培训内容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通过强化中医四诊技能、中医经典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着重培养医师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临证思维模式和中医特色诊疗技能,逐步养成临证时善用中医经典理论,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思考问题、辨证论治,形成正确的中医诊治思路,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切实提高中医全科医师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的水平。
根据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开展全科医疗、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全科服务。
掌握:掌握中医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理论和方法;掌握中医疾病诊断,命名与分类;掌握中医医案的基本写作方法与技巧,能正确表达中医在治病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观点判断及为何取用这个治法方药;除了掌握中药汤剂和针剂等常用治法,还要掌握针灸、推拿中医特色治疗手段,积极实践中医适宜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位职责)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
纲
附件 1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壹、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
三、培训方法
1.培训方法采取脱产半脱产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临床授课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岗位培训:参考学时:50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0 学时,实践教学200 学时。
四、培训内容和要求
(壹)全科医学概论【共3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4 学时,社区实践2 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临床诊疗和思维方式。
掌握中医学的健康概念,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等理论。
掌握家庭的定义、结谈判效用、家庭和健康及疾病的关系。
掌握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模式和原则。
熟悉病人管理和教育及医源性疾病的预防。
熟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的关联政策及有关问题。
掌握社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不同人群的用药特点。
2.基本技能
掌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病历的书写,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综合模式和医患交流的方法技巧, 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熟悉居民家庭档案的建立和运用。
掌握处方药、非处方药区别,老年用药、儿童用药特点, 中药、西药合用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共16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4 学时,临床实践2 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社区常见精神疾病(老年痴呆、抑郁症等)防治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和全科医学的关系和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意义。
2.基本技能
掌握社区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用药及方法,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伦理问题的处理。
(三)预防医学【共2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 学时, 社区实践4 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熟悉疾病时间、地区、人群
分布的概念,掌握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
熟悉常用计量、计数资料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
掌握社区疾病预防策略和三级预防的概念,熟悉突发大众卫生事件的关联预案,了解我国卫生工作基本方针。
了解居住环境、饮水、空气卫生等对健康的影响。
熟悉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2.基本技能
熟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和技术,掌握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措施。
熟悉社区营养调查和监测方法和技术,社区营养干预、检测和计价技术。
(四)中医养生保健学【共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社区实践24 学时】
[壹般人群养生保健]理论教学12 学时,社区实践12 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中医精神调摄、药膳食疗、运动功法、四季养生、药物养生等常用养生保健
的机理和方法。
熟悉开展社区中医养生保健的策略和步骤。
2.基本技能
掌握四季调神、怡养心神的方法,熟悉中医药膳的配伍、制作方法和要领,熟悉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运动功法, 熟悉常用中药养生的名方组成和使用方法。
[重点人群养生保健]理论教学12 学时,社区实践12 学时。
1.基本理论
老年保健:熟悉老年脏腑效用、气血津液、情志变化特点;掌握养生保健和延缓衰老的知识;掌握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和临终关怀;熟悉开展社区老年中医养生保健的策略和步骤。
妇女保健:了解妇女各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气血津液、情志变化特点;掌握妇女各期保健、疾病的预防,熟悉中医关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母乳喂养的关联知识以及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熟悉开展社区妇女中医养生保健的策略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