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对一面-病句

合集下载

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小心细分辨——浅析语病中的前后失应问题“两面对一面”是高考语病题当中经常考到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语法中属于搭配不当,语言学家历来都重视这个问题。

吕叔湘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说道:“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那么,何为一面性、何为两面性呢?一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只有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如“好”、“优”、“坏”、“劣”等;两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兼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意思,如“是否”、“好坏”、“成败”、“高低”等。

因此,一个句子中如果前面是单方面的肯定或单方面的否定,后面却是既肯定又否定,那么句子表达就失去了相应的平衡,反之亦然,从而犯了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前后失应的语病。

: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辨。

一、“一面对两面”类型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②他的病情能够稳定,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配合。

例析:①句中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是一方面意思,“是否深入群众”是两方面意思,②句中的“病情能够稳定”是一方面意思,“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是两方面意思,这两个句子搭配不当关系不对应,犯了“一面对两面”错误。

二、“两面对一面”类型③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④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⑤要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⑥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例析:③句中“能否抓住机会”表达的是两方面意思,“加速培养”是一方面意思;④句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一个方面的意思;⑤句中“保证生产安全”是一个方面的意思,“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两个方面的意思;⑥句中“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1. 你看“能不能考上大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呀!就好像说一个人的脚大小决定他能不能跑得快,这合理吗?例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决定人生是否成功。

2. “有没有好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哎呀,这可不对呀!这就好比说有没有翅膀是能飞的关键,那没翅膀咋飞呢?例子:有没有天赋是能否成为艺术家的决定因素。

3. “是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很奇怪吗?就如同说是不是吃饭就一定能长胖一样。

例子:是不是认真听讲就肯定能学好知识。

4. “能不能遵守纪律完全靠个人自觉”,这多片面呀!就好像说能不能种出好庄稼全靠天气一样。

例子:能不能养成好习惯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

5. “有没有兴趣决定是否能学好这门学科”,这太绝对啦!好比说有没有兴趣决定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那努力就不算啦?例子:有没有天赋决定是否能精通这项技能。

6. “是不是聪明就意味着能成功”,这怎么可能呢!这就像说是不是长得高就一定能打篮球打得好。

例子:是不是有口才就一定能成为好主持人。

7. “能不能坚持决定最终的结果”,这也太简单化了吧!就跟说能不能走路决定能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

例子:能不能早起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

8. “有没有毅力是能否实现目标的唯一因素”,哇,这也太夸张了吧!如同说有没有钱是能否幸福的唯一标准。

例子:有没有决心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唯一条件。

9. “是不是勇敢就能够战胜一切”,这也太想当然啦!好像说是不是有力量就能够举起所有东西一样。

例子:是不是乐观就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10. “能不能吃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也太绝对化了呀!就仿佛说能不能喝酒决定社交能力的强弱。

例子:能不能抗压决定事业的成就大小。

我的观点结论: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要仔细分辨,不能被这种错误的表达误导呀!。

【VIP专享】病句讲解之两面对一面12

【VIP专享】病句讲解之两面对一面12

2020/5/18
9
▪ 4. 答案是B、D。
2020/5/18
10
▪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 A 项的“心情”有好坏之分,好的环境使人心情变好,坏 的环境使人心情变坏;
▪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 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 貌。
▪ 3 这本是正确的,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 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因为“储蓄额的
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2020/5/18
8
▪ 4.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 A. 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 C 项的“效果”也有好坏之分,含有两面性,对前面的 “是否”是妥当的。
▪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 D项“白眼”和“青睐”是相反的两面,“温暖”是一面 的,应将其改为“冷暖”。
2020/5/18
12
▪ 5. 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 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 1.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 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 2. 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 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 才。
▪ 3. 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 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2020/5/18
7
▪ 分析:1 中,“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 是病句。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 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两面对一面-病句

两面对一面-病句
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
由于两面对一面病句的表达不够准确和清晰,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 从而影响语言的交流和理解。
降低语言表达效率
使用两面对一面病句会降低语言表达的效率,使得读者需要花费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影响语言的传播和交流效果。
05
两面对一面病句修改策略
明确表达对象,消除歧义
确定主语和谓语
VS
表达不准确
有时候,人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或情感,从而导致两面对一面的病句 出现。例如,“我觉得这部电影既好看又 难看。”这句话中的“既好看又难看”存 在矛盾,无法准确表达作者对电影的感受 和评价。
04
两面对一面病句危害及影响
对读者造成困扰和误解
01 读者理解困难
两面对一面病句使读者在理解句子含义时产生困 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揣摩作者的真正 意图。
简化句子
对于过于复杂的句子,可 以进行简化处理,以便读 者更好地理解。
增强语境意识,提高表达准确性
注意上下文语境
在修改病句时,要充分考 虑上下文语境,确保修改 后的句子与原文意思相符。
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术语、 概念等,需要了解相关背 景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修 改。
保持语言风格一致
在修改病句时,要注意保 持原文的语言风格,避免 因修改而产生风格上的不 协调。
表达方式不当
有时候,人们为了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可能会采用一些夸张或绝对的表达方式,这也容易导致两面对一面的病 句。例如,“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这句话中的“没有之一”表达过于绝对,忽略了可能存在 的其他聪明人,从而造成了两面对一面的情况。
语境理解与歧义产生
语境缺失
在缺乏上下文或背景信息的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产生歧义。例如,“他 昨天去了图书馆。”这句话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他”是谁,也无法确定“图书 馆”的具体含义和目的,因此可能导致两面对一面的理解。

病句类型之两面对一面课件

病句类型之两面对一面课件


过 A.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
关 练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

B.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
条件。
×
习 C.学生志向的高低,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14
1.找:找两面词。判断是否出现“两面对
一面”或者“一面对两面”的情况
总 2.看前后:看前后字词是否包含正反两方
结 面的意思。


1. 找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识 记

能否,有没有,是否,成败,

优劣,好坏,多少,高低等。



下列选项中两面词有误的是 D





A.是否

B.多少
C.高低
D.倘若
6
课程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考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7
判 断
济和科技竞争有重要影响。√(2014年长沙中考)
D.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
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2016长沙中考) 18
目标
学会“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判定
识记常见两面词 判断及辨析方法 真题演练
19
总结
Part1.识记两面词 常见两面词: 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多少等。 隐含两面性的词语: 作用、影响、结果、关系、质量、力度等。 Part2.辨析方法:
病句——两面对一面
年份 2016年
2015年
2013年
考频分析
考察方式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选择题 (2分)

病句二对一的特例解析

病句二对一的特例解析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高三一轮复习 析改病句(七)析改病句难点之两面对一面(课件定稿)

高三一轮复习  析改病句(七)析改病句难点之两面对一面(课件定稿)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辨析】正确,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 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 “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 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辨析】错误,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 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 定团结”。
5、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 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
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 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因此,这类 句子为正确。
6、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 群众。
错误,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 “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储蓄额的“高低”可以影响流动资金“增长”的“多少”, 但不论是多还是少,都是“增长”,所以说,这个句子没有毛病。
小结
当句中会出现“是否”“能否”“是不 是”“轻重”“高低”“快慢”“冷热”“升 降”“关键”“成败”“得失”“好坏”等词 语时,要明确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 的意思,所以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 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 不对称。
但是只要结合语境深入分析一下就可发现,而“国家流动资 金的增长”恰恰可以涵盖“储蓄额的高低”,具有同一性,即“储 蓄额的高低”都是增长,因为银行、储蓄所开办时的资金本是零, 储蓄金额的多和少。比如一千万或三百万,对零来说都是增长,因 而对国家的流动资金而言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只是增长的数字 有多有少而已。
错误前面是“好坏”关涉两面,后面 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 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两面对一面病句例子小学

两面对一面病句例子小学

两面对一面病句例子小学在学习语文时,要注意把握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字措辞,这对于对汉语表达有很深的影响。

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汉字、词组和文字的写法,而且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运用语言的形式,比如病句。

病句是指一个句子的结构有缺损、表意不清晰的句子,一般有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两种原因。

下面为小学生提供几个关于病句的例子,帮助大家多多记忆、总结:1、“我是昨天放学后到家”,此句为两面对一面病句,原因是没有正确利用连词“回”,病句应该是“我是昨天放学后回家”。

2、“她今天早上去学校”,此句为两面对一面病句,原因是没有正确利用连词“到”,病句应该是“她今天早上到学校”。

3、“小明把笔落在地上”,此句为两面对一面病句,原因是没有正确使用动词“掉”,病句应该是“小明把笔掉在地上”。

4、“今天早上去学校学习”,此句为两面对一面病句,原因是没有正确利用副词“来”,病句应该是“今天早上来学校学习”。

病句的出现,说明语言掌握有哪些不足,不仅要学习掌握正确的语法,还要学习正确的语言结构和用词。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把学习和使用语言作为优先重点,重视正确的语言表达。

其实,把握正确的语言结构和用词,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需要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比如大家日常的学习中,可以多整理、多记忆一些平常的句子,多掌握一些方便正确表达的句型,多对比学习一些易混淆的词,日积月累,它能让不断增强语言掌握能力。

同时,要注意比较语言精彩的表达,既有重点突出的表达,又能提升文字把握能力,真正达到正确的表达效果。

把握两面对一面病句,也是语言修养的一面镜子。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把握语言正确表达,是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

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提高语法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句子结构和词语,真正掌握、了解到句子的表达意义,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8
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 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 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 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 ”“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 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 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Page 19
5、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 量工程的保障。对工程施工是否认 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Page 23
但例8中的第三分句与第一分句不 搭配,“不能培养四有新人”难道也 “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吗?错误 是显而易见的。而例9的第三分句意思 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 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 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 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Page 9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始终保持和发展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直接关系到党和 国家的盛衰兴亡。
Page 10
这个句子是不正确的。犯的错误也是”一面 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因为后一分句陈述 的是两面性:兴盛和存亡,而前一分句陈述的是 一面性。有两种改法,一是在前一分句前加“ 能否”,二是把后一分句改为:才能使党和国家 长期保持兴盛局面和立于不败之地。
9、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 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 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Page 22
例8是病句,一面与两面不搭配,例 9则无语病。这两个句子中的前两分句 之间搭配都没有问题,“能不能”是 不确定的两个方面,“关系到前途命 运”和“关系到切身利益”也是不确 定的两方面,如果前句是“能培养” ,“能做到”,那么 “前途命运”就 好,对“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就有 益,反之也成立。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 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 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Page 3
例1中,“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 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可以这么修 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 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 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例2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 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7、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 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 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隐性两面词语, “作用” “影响”是个“ 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
Page 21
8、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 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 事,也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 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 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 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 城镇化的关键。(工业化和城镇化 失败)。
Page 14
(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 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 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 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Page 7
再看下面的例子: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
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 活的真实面貌。
C、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 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 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 “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 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 句子也是正确的。看两面词,是否出现“一面”对“两 面”
Page 20
6、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 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质是教育的根本。
病句
两面对一面
Page 1
搭配不当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 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 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而“一面与 两面”(又叫“二对一”)的问题又是搭 配不当中的特殊类型,对这类题,如 果不注意辨别,就可能出现失误。请 看下面两例:
Page 2
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 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 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Page 15
3、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 稳定。
Page 16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好,亚 太地区稳定(2)中国与美 国的关系不好,亚太地区不 稳定.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
Page 17
4、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 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 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 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 的力度。
Page 4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 “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 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 板反应。
Page 5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 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
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 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 金的重要手段。
Page 6
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 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 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 病。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 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 慢的问题。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 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 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 暖。 Page 8
答案是B、D B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句中“不
在于……而在于……”是并列关系, 它们讲的也是一面的,前面讲的是两 面的,应该在两个“它”后都加上 “是否”,这样才能对应起来;D项 “白眼”和“青睐”是相反的两面, “温暖”是一面的,应将其改为“冷 暖”。A项的“心情”有好坏之分, 好的环境使人心情变好,坏的环境使 人心情变坏;C项的“效果”也有好坏 之分,含有两面性,对前面的“是否” 是妥当的。
Page 11
济南题四 病句题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落
实素质教育条例,能否既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良好 的思想品德,我们的回答是肯 定的。
Page 12
1、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 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Page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