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1.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2.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名称

以下是一些适合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的活动名称:
快乐粽动起来:欢乐端午节亲子活动
端午喜乐会:幼儿园庆端午欢乐派对
端午竞技乐:幼儿园龙舟赛和趣味游戏
端午乐园:欢乐活动尽在幼儿园
粽香童趣:幼儿园粽子制作与品尝活动
端午儿童嘉年华:粽子DIY、传统游戏与文化体验
端午童趣乐园:欢乐游戏与趣味手工艺品制作
端午童趣节:欢乐娱乐活动与传统文化体验
端午亲子乐园:欢乐亲子互动、粽子制作与故事分享
端午欢乐日:传统文化展示、游戏与美食品尝
这些活动名称旨在展现端午节的欢乐氛围、传统文化体验以及亲子互动的重要性。
它们将帮助幼儿园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和享受端午节的乐趣。
幼儿园端午活动策划方案(12篇)

幼儿园端午活动策划方案(12篇)幼儿园端午活动策划方案1绘画“端午节”一、活动要求:根据孩子自己的经历,想象并表达端午节的快乐。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俗。
三、活动流程:让孩子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端午节。
孩子的操作,老师的观察指导。
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
作品的评价和展示。
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交流对假期的感受。
端午节的宋节请各班小朋友表演并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5月5日是端阳。
门口放满了艾草。
吃粽子,撒糖。
龙舟闪亮下水。
小(2):5月5日,是端午节,提着竹篮入谷;溪边的百草,最香的是菖蒲。
中班:五一,天气热,放下锄头休息;这座山微风习习,杨梅红血流不止。
大类:“棕色气味,芳香的厨房。
艾叶又香又香。
大门插着桃枝,出门可以看到麦二是黄色的。
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到处端阳。
熟练的母亲竞争—家庭活动第一组:和妈妈一起做粽子。
第二组:和我妈妈一起做香包方法:给每个年轻队员分发一条彩色的丝绸、一条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芳香的药物和一副针线活。
如果没有香药,可以用绿豆或花生代替。
每个年轻的玩家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小香囊,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祝福的话,并缝在香囊里。
要求针脚整齐,外观美观。
香囊做好以后,可以带着,也可以送给别人。
新思路:小孩子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据说有避邪祛疫的意思。
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
然后用五色丝线将香囊串起来,做成各种形状和琴弦,精致可爱。
这种方法的新思路是让孩子自己做香囊,要求在香囊里放上祝福或祝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孩子喜欢动手的要求,又符合孩子稚气的性格。
做香包。
用布做一个小布袋,向药店要或买五种中药面,缝紧在小布袋里。
戴在儿童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灾。
第三组:和妈妈一起织蛋网。
最后,孩子们互相送礼物,并对同伴说祝福。
中班幼儿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

中班幼儿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主题:庆祝端午节2.时间:6月初3.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2)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爱国情感;(3)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内容:(1)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背景,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重要意义和民间传说;(2)介绍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相关文化习俗;(3)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绘制端午节主题画、编织五彩丝绸绣球等;(4)鼓励幼儿在团队中合作,一起赛龙舟和体验制作粽子的过程。
5.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播放端午节相关的视频或歌曲,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氛围;(2)知识讲解: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动手体验:让幼儿制作五彩丝绸绣球、编织毛毯等手工作品,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4)团队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赛龙舟、制作粽子等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课堂反思:(1)知识讲解要简洁明了,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引导幼儿发问和思考;(2)动手体验要注意安全,在细节方面注重成人帮助;(3)团队活动要让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与同伴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二、反思在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让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在本次端午节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知识讲解、动手体验和团队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和感受。
知识讲解环节中,我们利用了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动手体验环节中,幼儿参与到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体验了民间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在团队活动中,幼儿体验了协作和合作的过程,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总之,此次端午节的教育活动不仅让幼儿在体验和感受中学习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也满足了他们发展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需求。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主题八个字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主题八个字“传承文化,弘扬中华”——端午节幼儿园活动主题八个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幼儿园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主题为“传承文化,弘扬中华”的活动。
一、源起故事故事是传承文化的最好途径,幼儿园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同时也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二、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组织幼儿学习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多个端午节传统习俗,让幼儿们了解和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活动的常见形式,端午节也不例外。
幼儿园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包粽子、挂艾草等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社区的温暖氛围,增进亲子关系。
四、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之一,端午节也有属于自己的美食——粽子。
幼儿园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让幼儿体验和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也了解到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并学习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五、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并参与到制作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活动中,并且和幼儿共同体验端午节的喜庆氛围。
六、文化延伸端午节的文化不只局限于传统,还包含多种多样的文化表达。
幼儿园邀请文化艺术家,进行民间文艺表演,并组织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到文化的多元性和美好,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七、文化体育端午节与篮球无关?幼儿园通过篮球比赛和龙舟比赛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中华文化的美好,并感受到体育对人体和精神的积极影响,加强幼儿体质的训练和锻炼。
八、传承文化“传承文化,弘扬中华”不只在端午节期间存在,幼儿园通过成立文化传承队伍,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讲座、体验式活动、手工制作等,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认知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总之,端午节幼儿园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弘扬中华”的八个字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幼儿园培养和塑造优良人才的基础,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强力支持。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端午节幼儿园教案1核心导读:设计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探索、获得体验、寻求答案,也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第一次活动:回忆端午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设计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探索、获得体验、寻求答案,也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第一次活动:回忆端午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讲讲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欣赏端午节人的传说,表达自己的感受,画画端午节人们的活动等,虽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第二次活动:1、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2、包粽子、吃粽子。
3、制作龙舟。
4、划龙舟。
活动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制作龙舟、划龙舟大赛等活动让幼儿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端午节的乐趣。
第三次活动。
通常一个活动是否成功,活动效果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幼儿包粽子画看出,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且包的粽子还比较好。
活动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图片、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
1、注重幼儿的活动。
2、注重教育的整合。
3、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从每个子的表现中你会发现他们获得了许多,这绝对不是教师三言两语所能替代的。
正因为教师没有作为“讲述者”、知识的“传声筒”,幼儿才能学得如此轻松,收获如此丰厚。
端午节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
在包粽子的游戏中.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学会制作粽子;2.养成团队意识,增强合作能力;3.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学内容1. 生活教育环节1.通过贴画、PPT等方式,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意义、由来和传说;2.认识口糯米、绿豆和红枣等材料,并讲解制作粽子的步骤;3.制作粽子: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绿豆、红枣等材料放入箩筐中,用竹叶包裹成锥形,用棕绳系牢。
加入凉开水,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成小火煮2小时,即可食用。
2. 社会活动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分角色完成任务: 1. 材料采购员:负责采购制作粽子所需的各种食材,要求保证品质与数量的合适; 2. 粽子制作师傅:主导制作粽子的过程,进行步骤讲解并且指导组员制作,要求操作规范且关注团队成员的合作;3. 粽子包装师傅:负责粽子的包装,要求掌握规范化包装和美观包装两种方式;4. 团队口号设计师:负责设计特色团队口号,并进行宣传和呼吁。
三、教学方法1.专题讲解、PPT展示、游戏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2.鼓励幼儿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沟通和互相学习,培养团队意识;3.鼓励幼儿通过口号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次教学通过引入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制作粽子的方法,并促进了幼儿群体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亮点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2.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3.通过设计口号,让幼儿通过自己创作的方式表达个性化想法,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3. 教学不足1.教学方案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全部完成;2.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参差不齐,方法指导不到位。
4. 教学改进1.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精简内容,避免内容过多;2.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指导,提高操作方法指导的质量与效果。
幼儿园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方案(优秀12篇)

幼儿园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方案(优秀12篇)幼儿园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方案篇1[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一直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三、亲子共制香包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幼儿园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方案篇2设计意图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篇一: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2011-2012年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班级:大一班教师:古丽张敏李文娟一、设计意图: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内容:活动一: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 、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艺术领域《包粽子》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活动过程: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小结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欲欲而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
活动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制作粽子后,幼儿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
但是幼儿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
幼儿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2012-6-27篇二: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幼儿园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
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目标: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一)知识分享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1 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2(五)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附:家长通知条儿歌资料活动教案温馨提示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各位家长:首先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其次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五彩线等过节物品。
感受节日气氛。
第三和孩子一起2015年6月13日儿歌资料:1.(小小班)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2.(小班)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小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3 爽,杨梅红出血。
4.(中班)“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5、(大班)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6、(大班、学前)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7、(学前)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二、活动准备:1、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带五彩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若干,五彩线若干。
3、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三、活动过程:41、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教师补充)3、讲述屈原的故事,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5、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6、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附:屈原简介端午节由来及风俗的资料屈原简介屈原,汉族,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他是楚国贵族。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
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
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5篇三: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莘塔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一、小班开展“端午香包绘画”在端午节我们有制作香包的传统习俗!以布包檀香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以布绳,紧挂颈间,人人一串,蚊虫污物不敢近,相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传统习俗。
因此本次我们小班让小朋友自己也来画一画香包,庆祝我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二、中班开展“彩蛋装饰”活动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样的节日中画彩蛋是让我们都兴致勃勃的活动,为了让小朋友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中班开展端午节蛋宝宝装饰活动。
2、材料准备:请每位中班小朋友带2个鸭蛋。
三、大班开展“赛龙舟绘画”活动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方很流行,因此在端午龙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大班组在本次端午节之际开展整班绘画赛龙舟活动,四、活动时间安排:本周四之前完成,本周五集中展示(6月19日)篇四: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园将于端午节一、活动目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2015年6月20日三、活动内容: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
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炸糖糕、端午歌谣传唱、观看端午节系列视频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和志愿者进社区、养老院,开展清洁、节日慰问、培老人聊天、为老人洗脚等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糖糕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
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
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