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对社会的责任_3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案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2. 利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社会责任的内涵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社会责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社会责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第二课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1. 课堂讨论:讨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第三课时:学会承担社会责任1.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2.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第四课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 情感教育:通过讲解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感。
2.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第五课时:社会责任与个人成长1.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承担社会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角色扮演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收集有关社会责任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视频资料:寻找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感人视频,用于情感教育。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课件

时事再线
2012年9月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发展,北京、上海部分游客 开始纷纷退团,取消“十一”黄金周赴日本旅游计划。
9月15日在西安、长沙、青岛、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先 后出现了保钓示威游行,显示了中国的民间力量,在保钓游 行示威中人们打出了捍卫国土安全的种种标语,关乎中国保 卫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诸如“给我枪给我炮,我来保卫钓 鱼岛”,“誓死捍卫中国领土钓鱼岛”;也有人打出了象征 着毁灭性暴力的标语,比如“哪怕华夏遍地坟,也要杀光日 本人”。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 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事迹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 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 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 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 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 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 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 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 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 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 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 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 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思思考考::刘盛兰老人为什么能当选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第二课 第二框题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老人自觉关爱社会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 的社会影响?老人的善举会有好报吗? 如果你也是曾得到过老人资助的学生, 等你学业有成时老人却需要帮助,你会 怎样做?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尊重和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4.激发学生爱心和正能量,促进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内容:第一节:理解责任1.什么是责任?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责任?2.责任与义务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第二节:社会责任感1.为什么要培养社会责任感?2.如何认识和感受社会责任?3.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第三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1.什么是社会公共事务?为什么要积极参与?2.如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3.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性。
2.对话交流法: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责任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责任的理解。
4.互动游戏法:设计互动游戏和竞赛,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节:理解责任1.教师引入责任的概念,让学生讨论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
2.介绍责任与义务的区别,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如何通过行动来履行责任。
第二节:社会责任感1.教师介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和感受社会责任,鼓励他们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3.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第三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1.教师介绍社会公共事务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公共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和方法。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推荐五篇)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推荐五篇)第一篇: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三维目标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
2.自主反思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快乐,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
因为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还没有明确认识。
部分学生故意逃避责任。
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凡事以我为中心,遇事讲索取,讲实际,服务奉献意识不足。
只顾个人利益,不他人利益。
二是公德纪律意识淡化,角色责任意识弱化。
一些学生厌学,逃课,作弊,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破坏公物,迷恋网吧等,屡教不改。
三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有些学生对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不感兴趣,有利的就上,无利的就让。
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金钱是实的。
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认为父母不关心,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
因此,对学生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二.教学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方面采用了以下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与老师点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老师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1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做人就要负责任
(2)成长带来责任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生活在社会中,与社会存在不可分割的 关系。由于人依赖社会才能够生存与发展, 因此人必须对社会负责。 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指份内 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 事而应承担的过错。所以,人生责任是指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个人,基于一 定的社会关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自 身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 命,并对个人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过 错负责。
+ (1)、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 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 (2)、 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 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 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人在幼小的年龄,因为不具有独立的思想 和行为的能力,是没有责任的。随着年龄 的增长,人的能力提高了,就要承担相应 的责任,人在少年时期要开始承担责任, 就有了对责任的体验,这时责任还不是完 整的成年人的责任,责任是一个逐渐增加 的过程。责任心是分层次的,培养责任心 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满足生 物需求到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方式升华的 过程。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能力的增长密 切相关,具备相应的能力才有责任心可言,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责任感的内涵与 要求是不一样的。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 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胸怀天下, 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社会氛围。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初中学生开始关注国家、关心社会,但对关爱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不强。
因此,如何让学生认清自己对国家、社会应尽到的责任,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探讨学生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对集体负责的基础上学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从而投身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来源、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承担的责任。
但学生接触社会较少,社会责任意识较模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尽一份责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同时认识到我们的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关爱,因此,主动服务社会,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质疑解惑的能力,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关爱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观念,使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和难点】重点: 1.认识承担关爱国家、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认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道德高尚的行为难点: 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自觉性【教学准备】老师制作相关课件和相关案例,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收集相关案例。
设计一些学生可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思考、小组学习、讨论,情境教学等手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活动一]向革命前辈学习,感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设计目的:从革命前辈身上感知承担社会责任必须从小立下志向。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案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有担当的人。
二、教学内容1. 社会责任的定义与意义2. 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4.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4. 实践作业法: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
3. 准备课后实践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责任,为什么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责任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
6.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计划,并在课后执行。
7. 课后跟进:收集学生的实践作业,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课后实践作业:收集并评估学生的课后实践作业,了解他们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 学生学习效果:根据教学评估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课堂氛围:反思课堂氛围的营造,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承担责任对社会的意义

承担责任对社会的意义1. 承担责任能让社会变得更有秩序呀!就像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才不会乱成一团麻。
如果每个人都乱丢垃圾不承担保持环境的责任,那我们的城市不就成了垃圾场了吗?2. 承担责任对社会来说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好比建筑工人认真盖好每一块砖,大楼才能稳稳矗立。
要是医生都不负责治病救人,那病人该怎么办呢?3. 承担责任不就是在为社会的美好添砖加瓦嘛!如同老师用心教导学生,培养未来的栋梁。
要是企业都不承担社会责任,只想着赚钱,社会能进步吗?4. 承担责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呀!就好像警察维护治安,让我们能安心生活。
如果大家都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那社会还能安宁吗?5. 承担责任会让社会充满温暖呢!像志愿者无私奉献,给需要的人带去帮助。
要是每个人都冷漠对待他人,这个世界不就太无情了吗?6. 承担责任对社会的意义可太大啦!好比消防员勇敢冲向火海,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要是遇到危险大家都退缩,谁来守护我们呢?7. 承担责任就是在推动社会前进呀!如同科学家努力钻研,带来新的科技成果。
要是没有人愿意承担创新的责任,我们怎么发展进步呢?8. 承担责任能让社会更和谐呢!就像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关系融洽。
要是大家都只考虑自己,那还有什么和谐可言?9. 承担责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啊!好比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要是公职人员都不负责,那人民的权益谁来保障?10. 承担责任对社会的意义非凡呐!如同家庭成员互相关爱,家庭才会幸福美满。
要是每个人都不尽家庭责任,家还像个家吗?我的观点结论:承担责任对于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构建有序、和谐、进步社会的关键,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作为公民,都要有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
并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并利用实事热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明确和感受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和意义;并拓展自己的思路,教师作适当点拨和总结归纳。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四、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下收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热心公
益,服务社会”或“我为奥运做贡献”事例,教师了解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的深度,准备教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过程简述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青年歌手丛飞义务救助失学孩子的事例和图片
引导学生说说丛飞为什么这样做?
说明丛飞主动救助失学孩子其实就是在主动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引入新课。
与你分享
展示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肯尼迪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
民。
”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对生我养我的国家怀着深深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所以爱国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国家需要每个人的贡献,只有国家兴旺了,强盛了,个人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国家兴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请同学讨论:
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该如何去做?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爱国是我门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七嘴八舌
展示事例:
四名刚刚大学毕业的的青年人,为了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愤然向外资公司提交辞呈。
他们说:“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感情,我们别无选择。
”其中一名大学生说:“在外资工作,既是一种待遇,更是一种考验。
我们中国人应该懂得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小结并适当的板书: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够进入收入较高的外企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但是当外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侵犯国家尊严的时候,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员工,你会怎么做?
通过讨论事学生明确: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相关链接
播放《98抗洪》的录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小结并板书: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主动为国分忧、承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中学生应该有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从小就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讲解:我们对祖国的尽责首先应该体现在好好学习上。
但是,是不是要做出以上的壮举才能算是一个尽责的人呢?其实在校园里、教室里,主动捡起地上纸团、饮料盒等;记住离开时关掉教室里的灯、风扇;关掉别的同学忘记关掉的水龙头,这都是为国家尽责的表现。
读书是为国家尽责,水、电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所以,
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为美化环境检一张纸,扫一点垃圾……都是尽责的表现。
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是在什么时候?
你还知道能够主动为国家分忧的事例吗?
我们中学生怎么为国家分忧,承担社会责任?
使学生感受主动为国分忧、承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从小就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热点回放
随着XX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市民广泛参与关注城市细节,聚焦“人文奥运──为身边英语挑错”活动,帮助规范北京的英文标识和英文路牌,XX年奥运会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
清洁城市,志愿者上街管闲事的事例
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你参加过或想参加类似这样的活动吗?
请同学汇报课下收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或“我为奥运做贡献”事例。
现在也存在着许多没有责任意识,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不文明事例。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倡议书。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展示自己的准备的材料,以此加深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解。
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我们作为阳光的一代,从小就应该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有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怀。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将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将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有清醒的认识,并开始做着自觉而认真的准备了吗?
最后送给同学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附件一: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
丛飞是一位值得尊敬和颂扬的深圳人。
他不是富商,更不是暴发户,仅仅是一个靠唱歌、表演为生的普通人,收入极不稳定。
由于他有一颗火热的、博大的爱心,十多年来,他和家人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来,捐助贫困地区的100多名孩子上学,让孩子学习文化,摆脱贫穷。
附件二:
场景一:
志愿者在天安门东侧发现一位男士在路边吐了一口痰,于是走上前去说:“先生,请您把您吐的痰擦掉。
”该男士显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只“哦”了一声,便非常配合地接过了志愿者递来的面巾纸,弯腰将自己刚吐的痰迹擦除,并主动将脏纸投进了附近的垃圾桶里。
志愿者随即又拿出一包崭新的面巾纸作为奖品送给该男士,并请他转告十位身边的人。
场景二:
在路边垃圾桶不远处站着一对年轻的男女在聊天,在小伙子的身后有一个仍在燃着的烟头,志愿者走向衣着整洁的小伙子说,“请你把烟头捡起来,掐灭放入垃圾桶可以吗?”“可以”。
小伙子很配合,将烟头捡起来,正准备找垃圾桶时,一个环卫工人已经在他身后拉着背斗等着了,他完成了任务后,志愿者向他表示了感谢。
场景三:
西单图书大厦门口,志愿者发现有一位女学生,顺手将冰棒包装纸扔在地上,于是走过去说:“同学,请将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好吗?”小女生有些害羞地将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低着头走了。
志愿者一转头又发现,有两位外地游客,脱了鞋、光着上身躺在路边供人们休息的石凳上面睡觉,于是过去把他们叫醒:“你好,请把上衣和鞋子
穿上好吗?在公众场合衣冠不整是不文明的行为。
”那两位游客非常配合地将上衣和鞋子穿戴好,并很有礼貌地感谢志愿者的提醒。
场景四:
一位女志愿者发现在西单图书大厦前的公交站上有人张贴小广告,在交涉无效之后,她毅然跟在贴小广告的人身后,那人贴一张,她就揭掉一张。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最终,那个张贴小广告的人心虚了,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