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结果: 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1、平定“三藩” 2、收复台湾 3、平定噶尔丹叛乱 4、尊重各民族文化
⑴尊崇儒家文化 ①表现: A.拜祭孔庙 B.恢复科举,延揽汉族文士
②影响: 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
★功绩: ①管理边疆 平定噶尔丹叛乱 册封五世班禅 平息“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 ②抗击沙俄: 雅克萨反击战;划定边界 ③发展经济: 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消极: 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
育德勤民
中国皇帝排行前10名(官方版)
1.唐太宗李世民 2.秦始皇嬴政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晔 4.汉武帝刘彻 5.隋文帝杨坚
4、结果:《尼布楚条约》
内容: 性质: 两国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近代性质边界条约 意义: 法律上确定…肯定了…维护了…第一次使用了…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三、维护主权
四、评价康熙
积极: 康熙帝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缔造了巩固和空 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子孙继承基业,共创”康乾 盛世”。(史实:“巩固统一”和“维护主权”的活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政坛风云六十年——开创康乾盛世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 北接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南到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 附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等
如何评价康熙帝:
⑥辅政鳌拜专权
宫廷内部问题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共31张PPT)

观点二: 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延误了历史的进程。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 是落日的余辉。
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 他处在一个巨变时代(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
的殖民扩张已经达到了中国的邻邦,俄国势力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黑
龙江流域, 这种形势对于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却拒绝了 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在人为的延长已经 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 最佳时机,给中国近代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贞观之治、大唐 盛世的奠基人
捍卫统一多民族 国家(东北、西北 西方、西南、东南)
局限
暴政
晚年骄奢
文字狱等
局限性 根源: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
1.康熙铲除鳌拜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鳌拜目空一切,以首席辅政大臣自居 B.鳌拜制造冤狱,处死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 C.鳌拜大权独揽,不把年轻的康熙放在眼里 D.鳌拜专权与皇权专制发生矛盾
总之,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 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所创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
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感悟历史—设计几种观点对康熙进
行评价达到价值观的体现
观点一: 称颂康熙是中国古代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1、稳定了朝廷秩序 2、巩固了国家统一,并维护了国家主权 3、弘扬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4、重视农业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准噶尔叛乱 鳌拜专权
台湾割据
稳定朝廷秩序 统一全国 加强民族团结 抵御外侮
是其重大的使命
三、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一)巩固统一国家
1、平定“三藩” ⑴“三藩”问题的由来 ⑵平定“三藩”的经 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解决方法: 抗击沙俄,组织两次收复雅 解决方法: 抗击沙俄, 克萨之战,签订《 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 约》。 意义: 意义: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雅克萨之战(油画) 雅克萨之战(油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知识结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面临危机 解决措施
平定三藩 统一台湾 巩固 边疆危机
平定噶尔丹 分而治之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
作
用
维护
内地危机
尊崇儒家文化
缓和、 缓和、加快
宫廷危机
智擒鳌拜
稳定、 稳定、显示
功绩: 功绩: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表现出机智与果敢;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表现出机智与果敢;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叛准噶尔噶尔丹叛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巩固了国家统一; 乱。巩固了国家统一; 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沙 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国家主权。 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 尊崇儒家文化,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 尊崇儒家文化,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 族文化发展。 族文化发展。 是一位对多民族国家巩固有着突出贡献的封建帝 王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解决方法: 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 解决方法: 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 昭莫多战役的胜利, 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 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 意义: 意义: 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 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西藏 地区的管辖, 地区的管辖,有利于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
解决方法: 抓住时机,任用降将, 解决方法: 抓住时机,任用降将, 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高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PPT)2-2

对内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地区,设台湾府 镇压噶尔丹叛乱 加强民族团结、崇儒、册封
对外
抗击沙俄侵略,签订 《尼布楚条约》
平定三藩之乱1、三藩Fra bibliotek由来 2、从降清到反清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3、平定三藩之乱
•
; 大鹅视频 大鹅视频
•
•
•
从小,我就有一个英雄梦,心中也装着个小小江湖。 想身着白衣背负长剑,想一人行走江湖实现抱负。桃花树下与谁弹一曲歌,酌一杯陈酿看那人间繁华。 肖洋,你是……谁的盖世英雄呢? 你只是万千俗世人中的一个渺小追梦者。
初三:肖洋 曾几次向往桃花铺满路的三月扬州,几次憧憬侠客无所谓世间对错的侠骨柔肠。 总相信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相信着自己是个盖世英雄。 你不是春山点墨的诗人,也不是提剑披甲的将军,你的意中人也不知道在哪里。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一、教材分析:本课下设三个子目,其中“少年皇帝”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巩固统一国家”一目介绍了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镇压噶尔丹叛乱、强加对x藏的管理等史实;“维护国家主权”一目主要介绍抗击沙俄的斗争以及中俄尼布楚条约。
实际上这两目内容是可以合起来的,合成一个问题: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过程与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所学内容进行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康熙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做的努力,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实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4、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可见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一个根基未稳的江山。
解决上述问题,对内巩固国家统一,对外打击侵略,以求巩固满清统治,继承父祖鸿业,开创后世太平,实现民众康宁、国家熙盛,是康熙帝面临的时代课题。
事实证明,康熙承担起了这样艰巨的历史使命。
少年康熙,就已经表现出卓越不凡的才智和决断力。
这一点,可以从他智擒权臣鳌拜一事中看出来。
(☆说明:本部分由老师或个别感兴趣的学生简要讲述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并说明少年康熙有着卓越不凡的才智和决断力,或直接就教材第14页表述)鳌拜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他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
少年康熙对鳌拜的专横忍无可忍,决心除掉他。
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主要活动与贡献
(1)巩固国家统一措施
①平定三藩之乱,消除南方割据势力。
②设立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③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④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四大活佛。
(2)维护国家主权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2.历史评价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康熙帝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1 页共1 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参考教案2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学重点:康熙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功绩。
教学难点:如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康熙给予客观而辩证的历史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康熙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康熙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分析此后的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查询和预习教材中康熙帝的相关材料,对康熙帝有一个轮廓上的了解。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学生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对康熙帝的评价进而依据相关史实自己给予康熙帝的一个客观评价。
学生通过参与对别人对康熙帝评价的观点的讨论,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予历史人物一个中肯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康熙的勤奋好学、文治武功中体会康熙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帮助自己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通过了解康熙帝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探究式、合作式、讲授式等。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学生查阅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644年清朝入关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统治即1644年---1840年----1912年,请同学们留意清朝的统治为什么以1840年为界那一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影响是什么?设计意图:对清朝的统治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复习一下必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教师讲解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清初在历史有作为得一位皇帝---康熙帝。
接下来请同学来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康熙帝。
康熙简介:出生年月:1654年卒年:1722年(1661—17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俗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康熙帝。
因为明清之帝王时多只有一个年号,因而往往以年号代称帝王。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ppt

外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对内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地区,设台湾府 镇压噶尔丹叛乱 加强民族团结、崇儒、册封
对外
抗击沙俄侵略,签订 《尼布楚条约》
平定三藩之乱
1、三藩的由来 2、从降清到反清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3、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 2、郑氏政权与清政府的对峙 3、统一台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史责任感和使命 感。
一、少年皇帝
1、少年继位 孝庄垂训——亲政——除鳌拜 2、面临的严峻形势
辅政大臣专权
内
满汉矛盾尖锐 郑氏政权对峙 蒙古贵族反叛 沙俄侵扰东北
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雅克萨
尼布楚
必备知识:
1.康熙帝亲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他们占有 、贵州、广东、 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 一。康熙帝大胆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 年,终于平定了 。 2.1681年,康熙帝任用 为福建水师提督,率两万余水师,攻打台湾 郑氏政权,设立 ,下辖三县,隶属 省。 3.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的 。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 了 、 战役的胜利。 4.康熙帝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 书“ ”四字悬于大成殿上;他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 封 、 、 和 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 喇嘛教务。 5.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 流域,侵占了 、 等据点。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 的战斗,最终于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 《 条约》,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路走一路观赏着田园风光,以前在农田前慌忙的走过,在农田里干活没有留意农村的田园风景,这次徒步行走十多公里,可以尽情细心地饱赏农村的壮丽风景。两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 地——那个养殖了很多奶牛的村庄,听说这个村庄依靠养殖奶牛村民都富裕了。百万发平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