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课堂小结: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2.东北——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 反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
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史事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 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 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 萨。清军撤走后,沙俄侵略军不守信用,重 新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再派军队围攻雅克萨。 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 800多名入侵者仅剩60多人。
维吾尔族,回部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 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 丹,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得胜图》
乾隆时期,平定回 部上层贵族大、小 和卓发动叛乱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1)清朝乾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
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中的双方分别是?
郑成功 荷兰殖民者
思考双方为了什么发生冲突?
台湾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1.东南——台湾:背景
“台湾者,中国之 土地也,久为贵国 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 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
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雍yōng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颁布金瓶掣chè签制度。
康熙平定噶gá尔丹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乾隆时土尔扈hù特部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课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课件

(四)文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前80回曹雪芹写作,后40回高鹗续写) 地位: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原名:《石头记》 出版时间:乾隆晚期 内容:《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 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 命运。
明朝:戚继光抗倭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
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内容:①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②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 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评价:好: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坏(影响):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①贪污、腐败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 ②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合夹击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李自成兵败,清军统一全国。 统治方针:清朝统治者以北京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 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 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一)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政治: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皇权 作用:加强君主专制 时间:雍正年间 内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影响:使清朝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
高等教育中,各高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课程,满足其学习需 求。
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
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并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 业,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 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04
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艺术形式
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 曲等艺术形式独具魅力, 为中国文化注入多元的元 素。
民族文化的融合
交流与互动
文化创新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 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文化格局。
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各民族不断进 行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发展。
共同价值观念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各民族形成了 共同的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 • 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中国的民族政策 • 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 中国的民族教育 • 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
01
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
中国的多元民族
01
02
03
56个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 族和55个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有特 色,只有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才能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为国家的
繁荣发展而努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24张PPT)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24张PPT)
你知道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上 采取了哪些措施吗?清朝的民族政策又有什 么特点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 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
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
新课探究


探究点: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的历史时期
三国 隋 元 明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相关链接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
1294年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今日台湾
三 探究点:清廷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
驻藏
章程》29条,标志中央政

大臣
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
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金瓶
中央政府掌握达赖

掣签
和班禅的继任者。
2.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颁布章程
事件及内容
意义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
立噶厦
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 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
表现一 班禅六世明确表示:整个 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 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
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表现二 班禅六世不远万里前去承 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70 岁寿辰祝寿,乾隆皇帝修
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金瓶掣签目的是用抽签的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49张PPT)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49张PPT)
一部分的是( A )
①元朝政府设宣政院 ②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历代管理 西藏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西藏 3、伊犁将军是管辖新疆的 机构。故选A。
巩固西北边疆
知识回顾
回顾清朝以前,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②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新疆。
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占领青海、蒙古多 地,甚至威逼北京。
1690年康熙帝三次亲征,采取分兵合围的战略,通过乌兰布通和昭莫 多战役,击溃噶尔丹。 若粮草断绝,必噬雪穷追,断不回师!
雅克萨之战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尼布楚条约》
时间: 1689年 签订: 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
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场景
随堂小练
1.清朝时期,康熙帝领导的反抗沙入侵中国东北的
战争是( B )
A.武力统一台湾 B.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消灭大小和卓割据势力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雅克萨之战的 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康熙、沙俄入 侵东北 3、康熙帝领导雅克萨之战反抗 沙俄入侵。故选B。
清朝的疆域
清朝疆域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西跨葱岭
西南达喜马拉雅 山脉
北接西伯利亚 清朝
土尔扈特部回归
1771年,内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高三历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5-4

高三历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5-4
警~|从~转业到地方。 【部分】?名整体中的局部;整体里的一些个体:检验机器各~的性能|我校~师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 【部件】名机器的一个组 成部分,同若干零件装配而成。 【部类】名概括性较大的类:这个百货商场的货物~齐全。 【部落】名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中原王朝的民族政策
• 汉朝的民族政策 • 1、坚决回击少数民族贵族的进犯 • 2、设置军政机构,实行有效的管辖 • 3、实行和亲政策 • 4、加强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 唐朝的民族政策 • 唐朝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采取“抚
九族以仁”的政策,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其主要特色是建立了对少数民族贵族的册封制度。
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 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基础,民族融合是主 要形式。
• 由于历史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 于主体地位。但是,不能因些而忽视或否认其 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
• 各民族都有共同开拓,为祖国的巩固和发 展作出巨大贡献,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 同缔造的。
态:~轻盈|稳重而沉着的~。 【步谈机】ī名体积很小、便于携带的无线电话收发机,可以在行进中通话,通话距离不大。也叫步话机。 【步武】〈书〉 ①名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相去~。②动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贤。 【步行】动行走(区别于坐车、骑马等):下 马~|与其挤车,不如~。 【步行街】名只准人步行、不准车辆通行的街,大都是商业繁华地段。 【步韵】∥动依照别人做诗所用韵脚的次第来和()诗。 【步骤】名事情进行的程序:有计划、有~地开展工作。 【步子】?名脚步:放慢~|队伍的~走得很整齐。 【吥】唝吥(G),柬埔寨地名,今作贡布。 【?】茶?(),地名,在福建。 【怖】害怕:恐~|阴森可~。 【钚】(鈈)名金属元素,符号()。银白色,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用作核燃料 等。 【埔】大埔(),地名,在广东。 【埗】同“埠”(多用于地名):深水~(在香港)。 【??】(餔)??子。 【??子】?名婴儿吃的糊状食物。 【部】 ①部分;部位:内~|上~|胸~|局~。②名中央政府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局、厅高):外交~|商务~。③一般机关企业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编 辑~|门市~。④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连~|司令~。⑤名指部队:率~突围。⑥〈书〉统辖;统率;所~|~领。⑦量a)用于书籍、 影片等:两~字典|一~纪录片|三~电视剧。)用于机器或车辆:一~机器|两~汽车。⑧()名姓。 【部队】名军队的通称:野战~|驻京~|武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PPT课件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PPT课件



国家的巩固时期

3.西晋再次尝试统一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时期

5.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衰


落期

1.春秋战国时期 裂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期


这三个时期是中国历史 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

3.民族大融合的三个时期
• 政局不稳,战争频繁 春秋战国 • 战争也是这一时期各民族不断交流的方式
加强边疆管理
加强台湾管理
政治方面
顺治册封达 赖
康熙册封班 禅
1684年设置 雍正帝设军
台湾府
机处
雍正设驻藏大臣
乾隆设伊犁将军
思想方面
大兴文字 狱
对外关系
康熙组织两 次雅克萨保 卫战维护国
家主权
闭关锁国
伊犁将军
1.清朝时期新疆、台湾地
葱 岭
区分属什么机构管辖?
2.说出清代疆域台的湾四府至。
3.统一的环境会给中国历
亲密。
2.经济上的成
4.民族和睦:
1.用人制度的 就:开皇之治, 3.唐朝的对外 唐太宗开明的
改革:科举制 开凿大运河, 交往:玄奘、 民族政策及唐
的建立与发展 贞观之治和开 鉴真、遣唐使 与吐蕃关系被
元盛世
称为“天可汗”
1.唐朝都城在哪?辖区内以及周边少数民族有哪些? 2.对西域管辖的证据? 3.吐蕃与唐的关系如何?
• 在地方郡县制
经济上
• 统一货币 • 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
• 统一文字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 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 贸易兴旺,使者来往来不断。
➢ 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封贡互市。
➢ 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 到进一步开发。
➢ 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 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 进了生产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从面构成了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各民族间经济文 化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东亚 概况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E-140ºE,20ºN-50ºN
蒙古、西伯 寒冷干燥 利亚一带
西北风 陆→海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2、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三、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来源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 秦朝: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结长 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 经济文化交流。
➢ 两汉: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 旺,文化往来增多。张骞出使西域后,扩 大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内容,西域的葡萄、 石榴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 等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 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和井渠法,也传到 西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 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基础,民族融合是主 要形式。 由于历史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 于主体地位。但是,不能因些而忽视或否认其 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 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各族人民互相交 融,团结互助,共同开拓,为祖国的巩固和发 展作出巨大贡献,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 同缔造的。
唐朝:回纥人到中原经商的不少,部分贵
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有鲜明的唐代风 格;渤每与唐朝贸易频繁,仿照唐朝实行 州县制,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手工业 以统织业为主族工匠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 诏,当地丝织业水平已赶上蜀地,手工业 中的冶炼业进步;文成公主毛主席藏后, 带去了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 籍,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末 一些汉族农迁到长城以北,与契丹人杂居, 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织布和建筑城郭房 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方
贸易兴旺,使者来往来不断。 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封贡互市。 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 到进一步开发。 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 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 进了生产和科技文化的进步,从面构成了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各民族间经济文 化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3、实行和亲政策
4、加强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朝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采取“抚
九族以仁”的政策,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其主要特色是建立了对少数民族贵族的册封制度。
宋朝的民族政策 1、由于宋朝积贫积弱,加上最高统治者对
武将防范很严,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作战 中,妥协退让,甚至以胜求和。比较典型 的就是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后,宋真宗 和秦桧命令岳飞班师,并陷害岳飞。 2、纳献岁币。1005年澶渊之盟和1141年 绍兴和议中都有纳岁币的条款。 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 1、镇压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 2、建立对藏族宗教首领的册封制度

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代至宋元
民族融合的七种形式
人民友好往来 各族人民联合斗争 民族迁徙
婚姻关系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国家统一下的民族政策
民族战争
中原王朝的民族政策
汉朝的民族政策 1、坚决回击少数民族贵族的进犯 2、设置军政机构,实行有效的管辖
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
秦朝: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结长
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 经济文化交流。 两汉: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 旺,文化往来增多。张骞出使西域后,扩 大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内容,西域的葡萄、 石榴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 等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 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和井渠法,也传到 西域。
汉、唐、清三朝民族政策的相同点
设置军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
加强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五个方向
中原人口向南迁移 边疆向中原迁移 内地向边疆迁移(常为政府行为)
华人外流(开发南洋)
外族内流(波斯人、阿拉伯人)
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流动,原
因不尽相同。试按三种不同的流动原因各 举一例,并分别阐述其影响。 1、政府移民实边:如秦迁内地人民到河套 地区等。2、少数民族内迁:如西晋末年五 族内迁等。3、躲避战乱:如西晋末年北方 人民迁往南方等。4、向海外谋生明清时期 许多中国人到南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