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简易安全电池充电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简易安全电池充电器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 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 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 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 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 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 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 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 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 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 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 m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景德镇陶瓷学院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cvb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题:简易安全电池充电器 班级:机设四班 学号:2010103104** 姓名:宋## 指导老师:万军 时间:2012年6月4日目录摘要 (3)第1 章设计方案 (4)1.1总体框图 (4)1.2工作原理 (4)1.3工作原理图 (5)第2 章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6)2.1电源电路 (6)2.2整流电路 (6)2.3恒流可调电路 (7)2.4检测电压电路 (8)2.5充电显示示电路 (10)第3 章集成块基本功能 (13)3.1有关NE555的原理及说明 (13)3.2三端集成稳压器LM7809 (14)第4 章基本元件简介 (17)4.1电阻器的选择 (17)4.2电容的参数 (17)4.31N4001的技术参数 (18)元件清单 (19)整体电路图 (20)设计心得体会 (21)参考文献 (22)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同时也伴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孕育而生。

简易安全充电器课程设计

简易安全充电器课程设计

简易安全充电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学基本原理,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学生能够了解简易安全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电学公式,并运用其进行简单电路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安全充电器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养成探究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电路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学基础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设计简易安全充电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电学基础知识”2. 电路元件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件的作用和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路元件”3. 简易安全充电器原理:线性充电器、开关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源及其变换”4. 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元件设计并搭建简易安全充电器电路。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路设计与实践”5. 电路测试与分析: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分析电路性能,排查故障。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路测试与分析”6. 安全用电知识:介绍安全充电器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 教材章节:第六章“安全用电”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材章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简易安全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程设计简易充电器

课程设计简易充电器

课程设计简易充电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易充电器的基本电路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简易充电器中各元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计算简易充电器中电能的转换和损失。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路原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充电器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简易充电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的电路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能够意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科技制作课程,结合电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电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对科技制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 充电器工作原理:整流、滤波、稳压等基本电路组成及其功能。

- 电能转换与损耗: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2. 实践操作:- 简易充电器电路设计:根据理论知识,设计适合的充电器电路。

- 电路搭建:使用面包板或PCB板,搭建简易充电器电路。

- 性能测试:运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工具,对充电器性能进行测试。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回顾电路基础知识,讲解充电器工作原理。

- 第二阶段:设计简易充电器电路,进行电路搭建。

- 第三阶段: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数据,优化电路设计。

4. 教材关联:- 教科书第四章:电路分析与应用。

- 教科书第五章: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锂电充电器教学设计方案

锂电充电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锂电充电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掌握锂电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特点。

- 熟悉锂电充电器的安全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锂电充电器。

- 能够根据电池类型选择合适的充电器。

- 能够进行简单的锂电充电器故障排查和维修。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电子产品的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 锂电充电器概述:- 充电器的定义和分类。

- 锂电池的特点和充电需求。

2. 锂电充电器工作原理:- 充电过程的基本步骤。

- 充电器内部的电路设计。

3. 锂电充电器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 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 安全保护功能。

4. 锂电充电器使用与维护:- 正确使用充电器的方法。

- 充电器的清洁和保养。

- 充电器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锂电充电器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充电器的结构和功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充电器的安全使用和维护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拆装充电器,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锂电充电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 讲解锂电充电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分析锂电充电器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护功能。

3. 演示:- 展示不同类型的锂电充电器,让学生识别其特点。

- 演示充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充电器的安全使用和维护问题。

- 分析充电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拆装充电器,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 总结锂电充电器教学的主要内容。

- 强调安全使用和正确维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种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种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种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学号:20095099专业:自动化班级:2009 级 3 班设计日期:2011.12.26—2011.12.30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2011年12月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自动化学院2009级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理论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变换和传输的科学,其在电力、工业、交通、通信、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它多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领域综合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l网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电力电子装置分析和设计能力。

5、提高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教师确定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立题目注意事项:①所立题目必须是某一电力电子装置或电路的设计,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应在一周内完成,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

学生也可以选择规定题目方向外的其他电力电子装置设计,如开关电源、镇流器、UPS电源等,但不允许选择其他班题目方向的内容设计(复合变换除外)。

②通过图书馆和Intel网广泛检索和阅读自己要设计的题目方向的文献资料,确定适应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

自立题目后,首先要明确自己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

要给出所要设计装置(或电路)的主要技术数据(如输入技术数据,输出技术数据,装置容量的大小以及装置要具有哪些功能)。

如: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可控整流电源设计主要技术数据输入交流电源:三相380V 10% f=50Hz直流输出电压:0~220V50~220V范围内,直流输出电流额定值100A直流输出电流连续的最小值为10A设计内容:整流电路的选择整流变压器额定参数的计算晶闸管电流、电压额定的选择平波电抗器电感值的计算保护电路的设计触发电路的设计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电路原理图列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用元器件的明细表2. 在整个设计中要注意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能力。

电池充电器的课程设计

电池充电器的课程设计

3V充电器的课程设计序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控制、信息等重要数据都要由电子信息系统来处理和存储。

而各种用电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如果在工作中间电源中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将受到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对于由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不利情况,必须设计一种电源系统,它能不间断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以安全和操作为目的可靠的备用电源。

为此,以安全和操作为目的的备用电源设备上都使用充电电池。

这样,即使电力网停电,也可利用由充电电池构成的安全和操作备用电源,从容地采用其他应急手段,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

而对于采用充电电池供电的用电设备,从生产、信息、供电安全角度来说,充电电池在系统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镍氢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可随充随放、快充深放,无记忆效应,不含镉、铅、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电池。

基于这些特性,所以镍氢电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镍氢电池充电器是为镍氢充电电池补充能源的静止变流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标。

本论文从镍氢电池技术特性、充电技术、充电器电路结构、充电器典型电路和电池保护等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了充电技术发展和应用。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是通过能量转换而获得电能的器件。

二次电池是可多次反复使用的电池,它又称为可充电池或蓄电池。

当对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实现向负荷供电,伴随吸热过程。

对于二次电池,其性能参数很多,主要有以下4个指标:①工作电压:电池放电曲线上的平台电压。

②电池容量:常用单位为安时(Ah)和毫安时(mAh)。

③工作温区:电池正常放电的温度范围。

锂电池恒流充电器课程设计

锂电池恒流充电器课程设计

锂电池恒流充电器摘要锂电池充电采用恒流方式时,电池充满后若不切断电源会影响电池的寿命,且浪费电资源。

而本次设计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锂电池恒流充电器,能够以恒定的电流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电路能够显示充电过程,当电池电量不满时电池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LM556集成块的电势差逐渐降低,二极管发光逐渐变暗,当电池两端电压大于3.7V(7.4V)时,利用TL082通用的J-FET双运算放大器,通过与3.7V(7.4V)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工作,开关吸合,充电断开,同时二极管发光,表示充满。

本文设计的充电器是由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恒流生成电路、自动断电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6部分组成。

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变压器整流电路、恒流成生电路、自动断电电路、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向大家简单的展示了锂电池恒流充电器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锂电池恒流自动断电电量显示目录中文摘要1锂电池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课程设计的四个目的 (1)2锂电池的总体设计思路 (2)2.1设计概念图 (2)2.1设计思路概括 (2)3锂电池恒电流充电电路的具体电路分析 (3)3.1桥式整流电路 (3)3.2滤波稳压电路 (4)3.3稳压管特性 (5)3.4三端稳压电路LM317 (6)3.5充电显示电路LM556多谢振荡器 (7)3.6自动断开电路 (8)4总结与体会 (9)参考文献 (9)(附录) (10)附录一:原件清单 (10)附录二:总设计电路图 (10)1锂电池课程设计的目的1.1课程设计的四个目的2锂电池的总体设计思路2.1设计概念图2.1设计思路概括通过电源电路可以将电网中的220V电压转变成为锂电池所需要的3.7V和7.4V电压,经过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通过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出来后就可以出来稳定的直流电,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

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出来的稳定直流电进入恒流生成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起到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为电路产生恒定的充电电流。

多用充电器课程设计

多用充电器课程设计

多用充电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用充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多用充电器的种类、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掌握多用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多用充电器的电路图,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和配置多用充电器,以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需求。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正确使用多用充电器的好习惯,关注环保,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一部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多用充电器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组成- 电流、电压、功率基本概念回顾- 多用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路组成: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稳压器等2. 多用充电器的种类及性能- 不同类型多用充电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充电器输出电流、电压的匹配原则- 快速充电技术简介3. 多用充电器的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 使用充电器时的安全知识- 充电器故障排查方法- 正确使用充电器的习惯培养4. 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 搭建简单充电器电路,观察充电过程- 故障排查演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项目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回顾基础知识,介绍多用充电器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组成- 第二课时:学习多用充电器的种类、性能及输出电流、电压的匹配原则- 第三课时:讲解多用充电器的安全使用及注意事项,进行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教材关联章节:《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三章“电源及其变换技术”的第4节“多用充电器原理及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简易5号电池恒流充电器专业电信09-1 学号姓名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

2.学习protel软件的使用。

3.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4.学习如何查找器件手册及相关参数。

技术要求1.要求电路能够以恒定的电流对两节5号电池进行充电。

2.要求电路能够在电池充满的时候,自动切断电源。

3.要求电路能够显示电池是否充满。

主要参考资料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3.王澄非,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4.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2003完成期限:2011年7月1日指导教师签章:专业负责人签章:2010年6月27日简易5号电池恒流充电器摘要充电时,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电池中,同时伴随找放热过程。

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实现向负荷供电,伴随吸热过程。

对于充电电池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正确、良好的充电方法可以确保电池的寿命。

5号电池简易充电器,是由整流电路,恒流可调电路,检测电压电路,充电显示电路四部分构成。

利用LM7812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进行恒流充电,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谢振荡器,控制二极管闪烁发光,当电池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时,555集成块的电势差逐渐降低,二极管发光逐渐变暗,当电池两端电压大于3V时,利用TL082通用的J-FET双运算放大器,通过与3V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工作,开关吸合,充电断开,同时二极管发光,表示充满。

本充电器可实现电压,电流可调,实现不同用户的要求。

关键词整流稳压恒流可调电压可调充满自动断电目录第一章工作方案计 (5)第一节总体设计 (5)一系统组图 (5)第二章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6)第一节整流电路 (6)第二节恒流可调电路 (7)第三节检测电压电路 (7)第四节充电显示电路 (10)第三章主要芯片简介 (13)第一节三端正电源稳压电路 (13)一概述 (13)二特点 (13)三7805引脚位配置及参数 (14)第二节NE555 (16)一概述 (16)二特点 (17)三NE555引脚位配置 (17)第三节TL082 (18)一特点 (18)二TL082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图 (18)三TL082典型应用电路 (19)第四章基本元件简介 (19)第一节电阻器的选择 (20)一电阻的分类 (20)二合成膜电位器参数 (20)三多线圈电位器参数 (21)第二节电容的参数 (21)一铝电解电容 (21)二独石电容的特点 (22)第三节1N4001的技术参数 (23)一特点 (23)第四节SRD-12VDC-SL-C继电器参数 (23)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3)参考文献 (25)附录一:元件清单 (26)附录二:设计总原理图 (28)第一章工作方案设计第一节总体设计一系统组成框图简易5号电池恒流充电器的总体框图如图1. 是由整流电路,恒流可调电路,检测电压电路,充电显示电路四部分构成完整的充电电路。

图1 简易电池自动可调恒流充电电路的总体框图变压器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电网中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合适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从而为后续电路提供信号。

恒流可调电路的功能是利用LM7812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产生恒定的充电电流。

检测电压电路的功能是比较器,比较电池两端的电压,控制继电器工作,从而实现当电池充满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

充电显示电路的功能是利用555构成的多谢振荡器与发光二极管将电路充电状态和结束充电的状态显示出来。

稳压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所有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第二章主要单元电路设计第一节整流电路图2 整流电路变压器整流电路,其主要由变压器、二极管桥式电路、电容构成。

其中变压器采用常规的铁心变压器,并将电网中的220 V交流电变为20 V交流电,再通过二极管桥式电路进行整流和电容Cp3和C3滤波。

为了得到平滑的负载电压,一般取τd=RL≥(3~5)T/2,T为电源交流电压的周期,在整流电路内阻不太大和放电时间常数满足上式关系时,V输出=(1.1~1.2)V2。

电路仿真:第二节恒流可调电路图2 恒流可调电路恒流源由三端稳压集成块7812构成,它的地端末端0v,工作在悬浮状态。

充电时DC1两端接入1~2节电池,此时输入1脚电压为+24V,输出端2脚和3脚的电势差恒为12V,充电电流可由公式I充=12/R决定,所以,只有调节电阻器R的阻值就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电池的充电要求,通过J2两端串联一个万用表来测试电流。

第三节检测电压电路图3 检测电压电路LM7805是固定式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其标称输出电压为+5V,电阻R1与电位器R3组成分压器,分压点接在三端稳压集成块7805的地端GND2脚上,调节电位器R3改变集成块地端电位,故能改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大小。

当电位器滑到最上端时,相当于2脚地端接地,输出电压等于集成块的标称输出电压5V。

滑动点下移,输出电压增大,最大可使输出达到10V,输出电压与电阻的分压的关系可表示为:输出=V (1+R3/R1)式中:V为7805的标称输出电压,即5V,当R3最大时,输出=5*(1+1000/1000)=10V。

LM7805输出端3脚经二极管D1~D3的正向管压降处理后即可得到3V~8V作业的稳压电压,经过电容Cp2滤波对外送出,作为基准电压。

通过调节基准电压可以对多节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两端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TL082输出低电平,当电池充满达到3V时,输出高电平,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开关。

电路仿真:假设电池电压为2.5V时,TL082输出1.53V,不足以使继电器工作。

假设电池充电电压达到3.1V时,TL082输出12.8V,继电器工作,吸合开关,使电源断开,充电结束。

第四节充电显示电路图4 充电显示电路显示部分由555 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0.4Hz,占空比为1/5的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

本电路采用的是NE555集成块构成的多振荡器。

其电路运行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利用直流电源经电阻R7和R9对电容C p4 充电,二是经电阻R9放电过程。

通过这两个过程的交替运行,就可以在NE555集成电路的输出电路端Q产生脉冲信号。

其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f和占空间比q为:f=1/0.7(R7+2R9)C1=1/0.7(47KΩ+2*100KΩ)10uF≈0.4Hz q=R7/(R7+2R9)= 47KΩ/(47KΩ+2*100KΩ)≈1/5这样输出电路端产生脉冲信号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闪烁,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1.7~2.0V,所以在输出端加保护电阻,一般发光二级管导通后电流一般为10mA。

在充电时,继电器不工作,K1的1,2常闭开关接通,555芯片开始工作,在电池电压逐渐增大时,由于555的地端接电池的正极,导致电位的升高,发光二级管逐渐闪烁变暗。

当充满时,TL082输出高电压,继电器开始工作,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555控制闪烁的二极管熄灭,K1的1,3闭合,D4发光,指示电池充满。

电路仿真:图a 充电中等效仿真图b 电池充满等效仿真第三章主要芯片简介第一节三端正电源稳压电路一概述:X78XX系列是三端正电源稳压电路,它的封装形式为T0-220。

它有一系列固定的电压输出,应用非常广泛。

每种类型由于内部电流的限制,以及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的保护,使它基本是不会损坏。

如果能够提供足够的散热片,它们就能够提供大于1.5A的输出电流,虽然是按照固定电压值来设计的,但是当接入适当的外部器件后,就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二特点:(一)最大输出电流为1.5A(二)输出电压为5V;6V;8V;9V;10V;12V;15V;18V;24V。

(三)热过载保护(四)短路保护(五)输出晶体管安全工作区保护三7805引脚位配置及参数图9内部电路和引脚图第二节NE555一概述:NE555是属于555系列的计时IC的其中的一种型号,555系列IC的接脚功能及运用都是相容的,只是型号不同,而555是一个用途很广且相当普遍的计时IC,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之脉波讯号。

二特点:(一)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

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二)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闸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准位及输入触发准位,均能与这些逻辑系列的高、低态组合。

(三)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四)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三NE555引脚位配置说明如下:图9内部电路和引脚图Pin 1 -地线(或共同接地) ,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Pin 2 -这个脚位是触发NE555使其启动它的时间周期。

触发信号上缘电压须大于2/3 VCC,下缘须低于1/3 VCC 。

Pin 3 -当时间周期开始时,555的输出输出脚位,移至比电源电压少1.7伏的高电位。

周期的结束输出回到O伏左右的低电位。

于高电位时的最大输出电流大约200 mA 。

Pin 4 -一个低逻辑电位送至这个脚位时会重置定时器和使输出回到一个低电位,即复位端。

它通常被接到正电源或忽略不用。

Pin 5 -这个接脚准许由外部电压改变触发和闸限电压。

当定时器经营在稳定或振荡的运作方式下,这输入能用来改变或调整输出频率。

Pin 6 - 重置锁定并使输出呈低态。

当这个接脚的电压从1/3 VCC电压以下移至2/3 VCC以上时启动这个动作。

Pin 7 -这个接脚和主要的输出接脚有相同的电流输出能力,当输出为ON时为LOW,对地为低阻抗,当输出为OFF时为HIGH,对地为高阻抗。

Pin 8(V +)-这是555个计时器IC的正电源电压端。

供应电压的范围是+4.5伏特(最小值)至+16伏特(最大值)。

第三节TL082一特点:(一)TL082是一通用的J-FET双运算放大器。

其特点是:(二)较低的办入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三)输出设有短路保护电路;(四)输入级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五)内建频率补偿电路;(六)较高的压摆率:16V/us(典型值);(七)最大工作电压:Vccmax=+/-18V.二TL082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图三TL082典型应用电路第四章基本元件简介第一节电阻器的选择一电阻的分类(一)金属膜电阻(型号:RJ)。

在陶瓷骨架表面,经真空高温或烧渗工艺蒸发沉积一层金属膜或合金膜。

其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低、体积小、高频特性好。

且允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大(-55~+125℃)、温度系数低((50~10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