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刍议住宅工程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刍议住宅工程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刍议住宅工程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摘要】笔者主要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住宅工程电气设计的注意事项方面谈了几点心得体会,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火灾;电气设计;布设【abstract 】The author mainly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introduces in residential project electrical design aspects to discuss the attention of some comment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electrical fire; electrical design; layout1.住宅工程电气火灾的原因分析引起住宅楼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1 电气线路布设不妥引起火灾。

(1)电气线路设计时未按强电、弱电分路设计,住宅内用电负荷未作分流,在同一条线路中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导致超负荷而引起火灾。

(2)在布线设计时,计算的用电量偏少,选用的导线截面偏小,使用时导致因超负荷、绝缘被击穿、短路等而引起火灾。

(3)敷设线路时留下接头太多,接触不良未作技术处理,当电流通过时产生高热引燃其周围可燃物而引起火灾。

1.2 电器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1)频繁开关电器,导致电动机瞬间电流骤增、温度急升而引起电动机线圈或电线过热起火。

(2)使用电熨斗、电暖气等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3)电线受潮、绝缘层被损、漏电打火而引发火灾。

(4)电器开关、插座板、电线等元器件质量低劣、绝缘失效,通电后发热过高而引发火灾。

(5)电器设备未作接地保护,或保护不当,遇雷雨天遭雷击而引发火灾。

2.住宅工程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2.1 电气线路布设。

对一幢住宅楼来说,线路中分支回路不可过少,一般应是照明走一路,空调走二路,其他电器插座走三、四路,如此布设,即使某一线路发生短路等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线路运行。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实践1. 安全性建筑电气工程在住宅小区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电气安全。

这不仅包括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还包括线路的敷设和接线、保护系统的设置以及防雷、防火等措施。

只有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住户才能放心地使用电力设施,并且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事故。

2. 环保节能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环保节能因素。

现代社会对于节能减排等环保概念的提倡越来越大,因此,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能耗、功能需求等多个因素,从设备选择、能源利用、保护措施等多个角度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 便捷性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需要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便捷性。

比如,充电桩的布置需要符合用户充电需求,停车场的照明灯需要满足出入车辆顺畅方便以及夜间使用的安全保障。

1. 建筑用途不同建筑用途对电气工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比如,居住区域需要考虑住户的用电需求,而商业区需要考虑商家的营业时间等因素。

2. 建筑形式建筑形式也会影响电气工程的设计。

比如,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建筑的高度、结构特点等因素,而别墅区需要考虑建筑的分布、距离等因素。

3. 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电气工程的设计。

比如,炎热的地区需要更好的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而寒冷的地区需要考虑保温设施和采暖设备。

1. 人性化设计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应该更加关注使用者的需求,注重人性化。

比如,可以考虑在停车场、室外空间设置充电桩等便捷设施,方便居民使用。

2. 全面考虑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需要全面考虑,因为不同空间需要不同的电气设备,而不同设备的运行也需要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应该从用途、安全性、环保节能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设计。

3. 合理布局合理的电气设备布局对于住宅小区能够更好地利用电气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分布、设备的功能需求、用户体验等因素,从而实现合理的布局,以提高电气设施的使用效率。

总之,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工程是一个重要的配套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的几点经验体会

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的几点经验体会

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的几点经验体会當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住宅设计的关键环节——住宅电气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如何使住宅电气设计更加合理、经济、安全是每一位住宅电气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章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实践,就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谈几点个人的经验体会。

标签:住宅电气;设计;照明;电源插座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住宅的要求也由满足使用条件向着功能齐全且电气化程度高的方向转变。

这就对住宅电气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住宅电气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日趋成熟,但是在住宅电气设计实践中仍有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会对用电器设备和居民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就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谈几点个人的经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为新时期住宅电气设计的发展献计献策。

1 住宅配电系统的设计在对住宅电气进行设计时,较为合理的配电系统设计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与可靠。

一般来说,一栋三单元多层住宅楼设置一个进线点和一个电缆开关箱,电缆开关箱内设三相进线开关一个和出线开关三个,从而保证向每一单元的电表箱独立配电。

进线电缆由小区变电所埋地引入。

每单元设计电表箱时,要保证一户一表,分别对每户居民用电单独计量。

同时,要选用当地供电局指定规格的电表集中安装于底层楼梯间的墙壁上,并与地面的高度保证在1.5m左右为宜。

从进户电缆开关箱引入电缆对电表箱进行供电,一般采用三相五芯电缆。

此外,为了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多的用电设备,如大功率空调、电冰箱、取暖器,浴霸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回路配电系统,一般来说,照明电路单独一个回路,插座单独一个回路,厨房单独一个回路,卫生间单独一个回路,空调单独一个回路,从而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用电设备。

2 住户终端配电系统的设计在住户终端配电系统的设计中,对每一住户设置一个终端配电箱,电源宜采用单相三线,总进线应该满足额定电流大于等于60A,选用BV-16mm2的铜芯线为宜。

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总结1500字

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总结1500字

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总结1500字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我担任了多个项目的电气设计师的角色。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分析建筑的电气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电气设计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我需要对建筑的用电需求进行分析。

我会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电力需求的具体要求,包括用电负荷、电压等级、电力容量等。

同时,我会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以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会根据电气需求制定电气设计方案。

在设计方案中,我会确定电路布置、设备选择和电线规格等。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我还会考虑地线、接地和保护措施等。

同时,我会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功能需求,设计照明系统、插座布置和电气设备的供电方案。

然后,我会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在这一阶段,我会根据建筑的结构和电气负载,进行负荷计算和电线截面计算。

我还会进行照明光度计算,以确保照明效果满足要求。

同时,我会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计算,设计电气设备的回路和开关控制。

接着,我会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

在这一阶段,我会使用CAD软件绘制电气布置图和电路图。

我还会使用Simulink等软件进行电气系统的模拟和仿真。

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我可以更好地评估电气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最后,我会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核和验收。

在这一阶段,我会与建筑工程师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施工按照预期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我会与施工人员密切合作,解决电气系统中的问题和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这些项目的经验,我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电气设计经验。

我发现,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沟通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与客户、建筑师、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良好沟通,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同时,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

我也会持续关注新的技术和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电气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为使住宅电气设计更合理,对住宅用电负荷的计算及配电系统、住宅分支回路及插座、接地和用电安全探讨。

希望提供既能完善住宅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一定时期发展的住宅供电系统。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用电负荷;配电系统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 人民的生活条件愈来愈好。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小区的建设如火如荼, 建设的类别、形式、档次变化越来越大。

做好住宅小区的供电设施, 无疑是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目标建筑电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现代电工技术改善建筑物内外的电、光、热环境,使建筑内的电气设备能正常运行,并能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通常为30 年~ 50 年) ,这是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住宅建筑内要有充足的电量,能针对最常见灾害隐患进行联动报警,要有反应快、功能多、配合度高的电气防护性能,既要具备防火的功能,也要具备消防的功能,以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住宅小区的整体电气设计要点2.1 用电负荷的计算《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用电负荷计算的内容、方法都有描述,计算用电负荷是电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住宅户型多为两室一厅、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建筑面积在60m2- 150m2左右,新建住宅普遍采用双卫生间。

如果每个家庭用电需要系数按0.3 - 0.5计算,一般家庭的用电计算负荷应在4 kW - 8kW之间。

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情况,使每户住宅的供电达到4~10kW的水平,即可保证在住宅居住期内不再改造。

2.2 住宅分支回路设计目前的住宅中,分支回路通常都在5 个以上。

从配电箱分支出来的回路主要有照明、空调电源插座、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以及电源插座等。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几点思考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几点思考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几点思考摘要:为了提高只能建筑的总体水平就必须对电气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就应从建筑电气设计中节约能源的思想和原理,从变压器节能、照明节能、电动机节能,以及如何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等几个方面,论述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节能之道变压器节能照明节能电机节能前沿:一、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电气节能之道1、变压器节能po 部分为空载损耗又称铁损,它由铁芯的涡流损耗及漏磁损耗组成,是固定不变的部分,大小随矽钢片的性能及铁芯制造工艺而定。

所以,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的,如s11 型等油浸变压器或sc 系列干式变压器。

它们都采用优质冷轧取向矽钢片,由于采用了“取向”处理,使矽钢片的磁场方向接近一致,减少了铁芯的涡流损耗;同时45度全斜接缝结构,使接缝密合性更好,也减少了漏磁损耗。

pk 是传输功的损耗,即变压器的线损,由变压器绕组的电阻及流过绕组电流的大小决定,与负载率β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应选用阻值较小的绕组,可采用铜芯变压器。

用微分求pkβ2 的极值,在β= 50%时,变压器的能耗最小。

因此,在以往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变压器的负载率绝大部分在50%左右。

而事实上50%的负载率仅减少了变压器的线损,并没有减少变压器的铁损,因此50%的负载率不是最节能的。

如果计算初装费和变压器、低压柜、土建的投资及各项运行费用,同时使变压器在使用期内预留适当的容量,变压器的负载率在75%~85%为宜。

变压器的选用应掌握好以上几点原则,这样既能满足节约能源的要求,又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照明节能据统计,我国照明用电量已占总用电量的10%~12%。

按照我国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照明节电已成为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的重要方面。

照明节能,是在保证照度标准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能量损失,最有效地利用电能。

2.1选用优质的电光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型节能电光源层出不穷。

建筑电气设计心得

建筑电气设计心得

建筑电气设计心得第一篇:建筑电气设计心得设计心得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建筑电气的课程设计中我不不仅体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学会了一些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更养成了不懂要靠自己努力去学找答案,不要让谜题永远埋在心里。

在实验中与同学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从而互相学习,互相督促。

由不知何谓的操作软件熟悉开始,熟悉软件,查找相关资料,视频,图集,然后一步步自己慢慢地开始着手,从中体会到了实验的快乐,和获得了一些发现的开心,都是本次课程设计值得回味的地方。

在画图布局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不明白,如房间不同布灯是数量应该怎么控制;插座有些地方在卫生间内(由淋浴设施)需等电位连接,喝又为等电位连接;不一样的宿舍内装有的电话,电视插口由什么区别;为什么电话插口连导线时怎么都连不上配电箱······越是往下操作问题越是繁多,但是在问题中找答案,与同学讨论的过程却让不懂的地方记忆深刻,虽然书本很重要,但是通过别的手段获得的知识也十分可贵。

在这次实验中,我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了平时自己在学习中不足的和薄弱的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也是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一起讨论,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更好的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要感谢带我课程设计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训练,有助于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现在,我认真的去完成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的迈开这一步,就是为了明天能更好的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基础!第二篇:电气设计心得摘要:住宅电气设计属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相对比较简单的配电设计,但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在设计时加以注意和推敲,以免违返国家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电气部分)自1999年发布以来,为我国的住宅设计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作者通过近几年的住宅设计,从使用规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谈一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高层建筑住宅电气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高层建筑住宅电气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高层建筑住宅电气设计中的几点体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土地利用价值的增高,中、大城市的建筑业除高层商贸型大楼(大厦)外,高层建筑住宅楼建设呈现出发展趋势。

如何在高层建筑住宅楼中解决好电气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确保高层建筑住宅楼的建设质量和满足住宅户对生活必备建筑设施的需求,在高层建筑住宅楼建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负荷等级、变配电所的设置、用电负荷选择电源与配电系统以及户内配电方案等方面谈谈自己在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高层建筑住宅;电气设计;负荷;配电;体会近年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住宅建设高速增长,国家对《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作了新的标准,对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规范住宅电气设计、提高住宅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不断趋向多样化,许多家庭拥有彩电、音响设备、卡拉OK机、录像机、计算机、空调、电热水器、电吹风、排风扇等。

特别是厨房增添了抽油烟机、电饭煲及微波炉、消毒柜、小型食品加工机等电器及其它厨房电气设备,用电呈上升之势。

新标准中关于用电负荷的规定仍然偏低,依旧不能适应目前住宅电气迅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电气设计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在进行住宅电气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住宅电气设计谈点体会,供探讨。

1高层建筑住宅的负荷等级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消防电梯二级负荷:客用电梯,供水系统,公用照明三级负荷:居民用电等其它因为高层建筑住宅存在着一级或二级负荷,因此高层建筑住宅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独立的回路供电或采用一条回路电源和备用电源(发电机)供电。

三级负荷虽然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只需一路电源供电。

但在工程设计时,也要尽量使供电系统简单,配电级数少,易管理维护。

2变配电所的设置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电网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近期、中期、远期的用电负荷,确定居住区的供配电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17-10-16T14:48:26.1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白金彪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度与安全度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因此在进行住宅的电气设计时,也要与时俱进的来满足这样一种要求,在保证一系列的基础要求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有利的新高科技技术,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生活。

身份证号码:1323361980100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度与安全度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因此在进行住宅的电气设计时,也要与时俱进的来满足这样一种要求,在保证一系列的基础要求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有利的新高科技技术,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导线;设备;选择;线路安排
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设计准则,它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和对住宅区的质量要求,是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者设计的标准。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保证住宅建筑的各项功能稳定连续运行,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综合经济因素,既要考虑初期投资也要兼顾以后的运行费用,以求得建筑生命周期内费用最低的目标。

2导线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2.1 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积)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2.11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行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

2.12 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

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
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

中性线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2.13 能确保电压质量。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总之,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量,减少电压损失,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

2.2 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

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的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

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

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3电气线路的安排
一般来说,家庭住宅中的电气设计与安装都是在装潢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各个家庭中装潢状况的实际不同,电气设计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因此在进行电气线路的安排时,总体上来说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的,下文详述之。

3.1首先一条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大功率家用电器要进行专线供电,这是因为在家庭中有着较多的大功率电器,这些电器实际需要的导线截面和普通家电所需要的导线截面是有区别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将家庭中所有的电器都用同一个回路来带动,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就会在导线上产生较大的电流,一方面考虑到导线发热可能导致火灾而认为这是不安全的,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这样一种长期的大功率负载状态会加速导线的老化,这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

3.2照明线路中多分出几个回路,这一要求并不是必须的,只是说进行这样一种设计能够保证在家庭中某一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到处都是黑漆漆的,这样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3.3照明线路和插座线路要分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这两者之间不发生太大的相互影响,同时也给维修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

4线路敷设与开关配置
4.1线路的敷设
在进行线路的敷设时,除了安全因素,考虑的最多的是美观因素,因此,在进行线路的敷设时通常就会选择将线路穿过PVC管然后敷设在墙壁内部或者是地板底下。

对于一些已经经过了初装修或者是在对旧房子进行装修时,就可以选择穿管敷设。

4.2开关配置
开关的配置除了美观的要求外,则更多考虑的是便利程度,按照以往的实践与应用经验,开关通常都是设计在门框的附近,且离地在1.4m左右,某些较为特殊的如床头等也可以安装在床头柜的上方处,这样就基本上能够达到美观和便利的效果。

5防雷与接地
防雷工作对于住宅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具体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防高电位入侵、防感应雷和防直击雷。

这三种防雷工作又有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对于高点位入侵雷和感应雷,一般是选择在电缆进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进行可靠接地并同时安装避雷针;对于直击雷,则需要在屋面或者是容易受到直击雷的位置安装一些接闪器,并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进
行可靠连接。

避雷系统的独立、牢固、可靠。

6智能化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讯技术的发达,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不再是空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智能化的现代住宅电气设计将会与公安、消防、通讯、信息等部门组成网络,从而实现小区住宅建筑的电气智能化管理,更好的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7结语
现代住宅的电气设计的宗旨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生活、学习和娱乐环境,满足功能上比较齐全,性能上安全可靠,使用上舒适方便的要求。

同时,电气设计方案要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不断创造出适合社会生活进步需求的设计方案,为设计规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佟彬,住宅电气设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3.
[2]林芳,对现代住宅电气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