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修订稿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修订稿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修订稿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测量/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范,对公司内部的所有测量/计量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的反应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有效的管控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实验等工作的测量/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准。

3.定义

仪器仪表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仪器仪表校准目的:通过与标准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4.职责

各区域仪表工按规定的标准及制成文件进行内部校准。

5.程序

仪器仪表校准前准备

校准工具:仪器仪表校准前,选用相对应的标准器具,而且所有标准器具都经具有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才可作为校准工具。(按检定标准使用的器具需在器具上标明具体误差)。

校准环境条件基本要求:校验区域的温湿度、噪音、防尘、防腐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所有检定项目和计量标准器具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校准人员资格要求:按国家、地方检定规程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应按国家制订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也可由本单位

编制校准规范,并对从事此项测量仪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然后考核通过,由公司人力资

源部颁发校准人员证。

仪器仪表校准

各部门仪校人员将新采购回的仪器仪表领出,参照相关校准作业规范对仪器仪表进行

校验,并填写《内校记录表》。填写字迹要求工整规范,无涂改,每月月底将记录表交由工艺设

备部统一存档。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各部门仪校人员在仪器到期前20天,陆续将需要校准的仪器仪表收集齐全,并负责完成所有的校准工作。

对于需送出外校的仪器仪表,使用单位必须提前5天将仪器仪表标准器具送至供应处,

便于供应处提交仪器仪表校验计划和准备。外校必须送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用标签来表明其校准状态,有关证书由工艺设备部保存,并将外校合格的

仪器仪表登入《仪器仪表外校总表》,注明测量仪器的详细相关资料信息。标准器具则由品质部

保存。

仪器仪表校准标识管理

对于外校合格的仪器仪表,贴上检定机构给予的合格标签,标签上记录:出厂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期、检定员等信息,见图一。

对于内校合格的仪器仪表,贴上公司内部制定的校准合格证标签。标签上记录:仪器名称,责任人,仪器编号,校准人,校准日期,下次校准期等信息,见图二。

对于校准不合格的仪器仪表,贴上仪器禁用证,给予停用,见图三。并将校准不合格的所有仪器仪表进行处理,如有必要修理,经修理合格后,再次校准,合格后亦可继续使用,不合格

予以报废处理。

贴有外校或内校合格标签的仪器仪表才准许上线使用。操作员如若发现外校标签上有模糊或遗失,及时通知工艺设备部进行处理。若发现内校标签上有模糊或遗失,及时通知各部门仪校

人员进行处理,个人不得私自涂改或撕毁任何标签。

仪器仪表校准周期

所有仪器仪表外校有效期一年,内校周期见相关规定

操作员若发现仪器仪表超过有效期应立即停用,对于需外校仪器仪表,及时通知供应处处理,对于需内校的仪器仪表,及时通知各部门仪校人员处理。同时使用部门也会不定期的对上线使用的仪器仪表有效期进行检查。

6. 相关文件

根据国标统计的计量仪器仪表校准允差(国标)见相关规定

7 .记录表单

《内校记录表》 ------------------------------

8.附录

仪器仪表校准流程

自校仪器校验规程

自校仪器校验规程 一、塌落度筒及捣棒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塌落度筒及捣棒系用于按GBJ80—85检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试验中塌落度法的专用设备,它的制造,应符合GBJ8080—85K TX 3.1.2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塌落度筒及捣棒的检验。检验周期6个月. 2.技术要求: 2.1塌落度筒外表面平整光洁,内壁应光滑,无凹凸部位. 2.2筒的内部尺寸:底部直径:200±2㎜ 顶部直径:100±2㎜ 高度:300±2㎜ 筒壁厚度:不小于1.5㎜ 2.3筒底面与顶面应互助平引. 2.4捣棒直径为∮16±0.2㎜,长度为600±5㎜. 2.5捣棒端部应呈圆形. 3.检验用标准器具: 3.1分度值为0.5㎜的钢板尺,量程大于300㎜. 3.2直角尺,量程大于300㎜ 3.3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尺,量程为300㎜. 4.检验方法: 4.1外观检验:用感官来检验塌落度筒内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部位.捣棒外表面是否光洁,端头是否呈圆形. 4.2技术参数的检验: ○1按图一所示,分别用长尺测定顶部与底部园的三个直径D1、D2、D3及d1、d2、d3. ○2按图一所示,钢板尺放在按11条所测D1、D2、D3的位置上,用直角尺测量筒的高度h1h2h3h4h5h6. ○3在筒壁上任意取3个点,用卡尺测其筒壁厚度f. ○4用钢板尺测量捣棒长度L. ○5在捣棒上均匀地取3个点,用卡尺测量其直径d. 5.检验结果评定: 5.1新的或使用中的塌落度筒与捣棒,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二、水泥试模(160×40×40㎜)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水泥试模及下料漏斗系用于按GB177成形水泥强度专用制造质量应符合GB3350.55—S2的规定,本规程适用于新制或使用中的水泥试模的检验.检验周期为12个月. 2.技术要求: 2.1试模与可装卸的三联由隔板,端板,底座组成,隔板和端板应有编号,组装后内壁各接面应互助垂直,其有效尺寸: 试模尺寸制造尺寸(㎜) 使用后允许尺寸(㎜) 长160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 23 ±2 ℃ 2. 湿度: 50 ±20 %RH 6 校验 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 校验标准 6.1.4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3、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 1目的 对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数显、游标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检查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取出3~4块标准量块,放 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范围内,将平均值记录在《检测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

标题:计量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0目的:保证计量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 3.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3.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5.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3.1外观要求: 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5.3.2结构: 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 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 (包括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5.3.3密合性: 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 (塑料活塞静置50min )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b.座式滴定管和夹式滴定管,将水充至最高标线,去掉注液管活塞以上的水,垂直静置20min 后,两只活塞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c.具塞量筒与量瓶:将玻璃塞擦干,不涂凡士林油脂,将水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 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 10s ,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4流出时间: 5.3.4.1 滴定管 a.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定架上,活塞芯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b.充水于最高标线,流液口不应接触接水器壁。 c.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对于无活塞滴定管应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直到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4.2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a.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然后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处。 b.将吸量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约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以流至口端不流时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表2和表5中的规定。 5.3.5 容量示值:容量检定前须对量器进行清洗,清洗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小时放入实验室内。 5.3.5.1 衡量法 a.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玻璃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 b.将被检玻璃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的质量。 c.调整被检玻璃量器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d.玻璃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下式计算: [] 20W () 1+20-t ()B A B A m V ρρβρρρ-= -() (1) 式中: V 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 ; ρB ——砝码密度,取8.00 g/cm 3 ; ρA ——测定时实验室内的空气密度,取0.0012g/cm 3 ; ρW ——蒸馏水t ℃时的密度,g/cm 3 。 β——被检玻璃量器的体胀系数,℃-1 ; t ——检定时蒸馏水的温度,℃; m ——被检玻璃量器内所能容纳水的表观质量,g 。 可将(1)式简化为:V 20=m ×K(t)..........................................(2) 其中:

仪器仪表校验管理规程

仪器仪表校准、校验管理规程 1 目的 对仪器、仪表进行管理和校正,确保仪器、仪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2 范围 化验室用于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主要检测的仪器、仪表。 3 职责 3.1 质量控制(化验室):按照本规范作业。 3.1.1 对新进设备结构及性能做验收判定。对仪器、仪表进行管理和校正,确保仪器、仪表精确 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3.1.2 负责仪器、仪表统计和制定校验计划;负责仪器、仪表的外校,并对校正的记录进行保管存档;负责对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后的状况进行检查确认。 3.1.3 负责理化室检测仪器和仪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并对仪器、仪表出现异常时的反馈、处理。 4 内容 4.1 仪器、仪表校验。 4.1.1 依据仪器、仪表的使用频率、情况变化等来设定校验周期。 4.1.2 所有化验室用于检测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主要检测仪器、仪表都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并经过校准后方能使用,所有校验记录连同通化(集安)市计量测试所校验合格颁发的合格证书一起归档到记录文件。 4.1.3 每年汇编监控仪器、仪表年度校验清单及校验计划填写“仪器、仪表检定计划表”。 4.1.4 新购进的定量检测仪器、仪表(如温度表、天平等)需经校验合格后方投入使用,经过校 验合格的仪器、仪表要求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名称、校准日期、校准单位、负责人、有效值。4.2 校正实施 4.2.1 校验期限临近,需在指定日期前将仪器、仪表送交校正单位。 4.2.2 当仪器、仪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交校正人员校验或处理:

1)受到损伤、摔落或破坏时; 2)校验标签残缺不清或遗失时; 3)对其准确度表示怀疑时。 4.2.3 对不作为检测功能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免校。 4.2.4 外部检验必须以国家或国际标准体系为依据,且校正单位需提供书面校正报告或说明,由 品控部保存。 4.3 不合格管制 4.3.1 仪器、仪表检验不合格时,须暂停使用,并拟定校验计划,进行再校验。 4.3.2 贴上不合格标签的仪器、仪表,经再确认,不能使用时,提出申请报废处理。 4.3.3 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时,立即上报部门主管,并根据该检测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检验记录 进行追溯,追溯日期以上次检验校准日为止,并对检验的产品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4.4 报废 当仪器、仪表损坏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时,由质量控制(化验)鉴定并填写《报废申请单》,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要点

内部校准规程(电子秤、电子天平) 1.0 目的 用于规范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方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标准200g砝码。 4.0 校准步骤 4.1 电子称的校准 4.1.1 清洁被校电子秤进行归零调平。 4.1.2 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200g的砝码进行称量,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 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4.1.4 误差:△(%)在±5‰以内,判校准合格,如果出现误差,无论误差数值的大小,现场的校准人员都必须通知实验室的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首先应查询是否有备用的电子称。如果没有备用的电子称然后在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再投入使用。 4.2 电子天平的校准 4.2.1 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CAL –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4.2.2 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等待校准) 4.2.3 待稳定后,显示:200.00,校准完成。 4.3 如发现电子称有问题及时上报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处理。 5.0 校准频率: 6.0参考文件

电子称的使用说明书 内部校准规程(容量仪器) 1.0 目的 1.1 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1.2 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管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电子称、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0 校准步骤 4.1 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在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 4.2 规格及要求 4.2.1 移液管 4.2.2 容量瓶 4.2.1 滴定管 5.0 校准频率 6.0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96

【生产管理】仪器设备校准规程(DOC 28页)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DOC 2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目录 一、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准 ZJ-01 二、工作温度计校准 ZJ-02 三、坍落度筒校准 ZJ-03 四、洛杉矶磨耗试验机自校 ZJ-04 五、灌砂筒自校 ZJ-05 六、摆式磨擦仪校准 ZJ-06 七、混凝土及砂浆、无侧限试模自校 ZJ-07 八、容量筒校准 ZJ-08 九、环刀自校 ZJ-09 十、标准筛自校(计量所检) ZJ-10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校准 本方法适用于压碎值试验仪的校准。 一、技术要求 1.1压碎值试验仪由钢制圆试筒、压住、地板组成,外表光滑、平整、压碎值试验仪不得有凹凸、啃边等缺陷。 1.2、压碎值试验仪的压头应平整、光滑,使用后不得产生凸陷。 1.3、GB/T 14685和JTG E42-2005压碎值试验仪规格。

JTG E42-2005 1.4金属捣棒:直径(10± 10)mm ,长450mm-600mm ,端部加工成半球形。 1.5金属筒:内径(112±0.2mm ),高度(179.4±0.2mm ),(JTG E42-2005压 碎值试验仪专用,下同) 二、校准项目 2.1外观检查。 2.2试筒、压柱和底板。 2.3金属捣棒和金属筒尺 寸。 三、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3.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mm ,分度值0.02mm 。 4.1外观检测:按照本方法2.1条、2.2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4.2试筒尺寸小组:用游标卡尺测量试筒的内径、壁厚和高度,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3压柱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压柱头直径、压杆直径、压柱总厂、压头壁厚,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4底板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底板的厚度和边缘厚度、用钢直尺测量底板的直径,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5金属捣棒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在金属捣棒端部测量捣棒直径,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4.6金属筒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分别测量金属筒内径和高度,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五、自校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 ± 2 C 2. 湿度:50 ± 20 %RH 6校验 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 6.1.4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 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 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 6.1.3 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 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 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 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 单位。 (4)尺上应标注制造厂名(或商标)、诬互标志、分度值及编号。数字、文字、线纹均应清晰,排列整齐,不得有遗漏。 (5)新制造的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尺允许有不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示值测量 (1)将被检直尺端边与金属线纹尺零线刻度相平,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进行归零。 (2)检定点的选择,1000mm以下在其全长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不少于3段与标准线纹尺相应长度相比较;被检尺超过1000 mm可分为两段与标准尺比较,其误差为两段误差的代数和。 (3)测量时应使被检尺的刻线面与标准尺的尺边在同一平面上。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 1 目的 规定本公司玻璃仪器的校准操作步骤,使所有玻璃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正常运行。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滴定管、吸管、容量瓶、量筒、温度计等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的校准检验。 3 职责 3.1 质检部负责制定校准规程。 3.2 质检部化验室负责按“检定周期”实施校准工作。 4 校准程序 4.1 滴定管校准检定规程 4.1.1 准备一个干洁的盛器(50—100mL称瓶或有塞锥瓶)并称准至0.001g 4.1.2 将被检滴定管充分洗净后,用室温蒸馏水注满至零刻度处(用0.1℃温度计测量水温为t℃),待30秒钟后读数。 4.1.3 将滴定管的水慢慢放出10mL(±0.1mL)于盛器内,并将管尖端接触盛器内壁. 4.1.4 称取盛器连水的质量(称准至0.001g) t℃时水的质量=盛器连水质量-盛器的质量 20℃时的真实容量(mL)=t℃时水的质量+t℃时容量改正数 4.1.5 再将10mL刻度以下的水,逐次10mL地放出,并按上述手续逐段检定。 4.2 吸管校准检定规程 4.2.1将被检吸管,用洗液和水充分洗净,至器壁沾附的水膜不呈断裂或水滴状为止,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4.2.2 准备一个干洁的盛器(50—100mL称瓶或有塞锥瓶),称重(称准至0.001g)。

4.2.3 以被检吸管吸取室温蒸馏水(用分度0.1℃的温度计测量水温为t℃)至刻度,移入盛器内,称重(称准至0.001g)。 4.2.4 t℃时水的质量=盛器连水质量-盛器的质量 20℃时真实容量(mL)= t℃时水的质量+t℃时容量改正数(查附录三,分析计算用表,表28)。 4.3温度计校准检定规程 4.3.1 将标准温度计和被检定的温度计用棉线系在一起,使温度计下端的水银球齐平,上端固定悬挂于一铁架所附的铁环上,下端放置于250ml烧杯内,杯中盛水,加入冰或适量的冷却剂,使能降到所需检定之温度。当标准温度计达到检定的温度时(务必整数),同时立刻读出被检温度计的温度,两者之差,即为被检温度计的改正数,然后令水温上升,照上法逐度检查。 4.4容量瓶校准检定规程 4.4.1将被检容量瓶,用洗液和水充分洗净,至器壁沾附的水膜不呈断裂或水滴状为止,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 4.4.2 用已校准的移液管吸取等量的水或分几次放入被检的容量瓶中,吸管尖端与器壁接触循沿15~40秒钟取出吸管,液体湾月面与核度相切。 4.5 锤度计校准检定规程 4.5.1称取优质白砂糖约300g,用浅盆盛放,在105℃下干燥1~2小时,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后,按白砂糖蔗糖分分析方法测其蔗糖分。 4.5.2 计算:26:P1=X:P X――糖液在20℃时每100ml含干固物重 P1――白砂糖蔗糖分 P――配制糖液在20℃时之蔗糖分 4.5.3 以X查附录三分析计算用表1,得该糖液的真实锤度。 4.6 量筒校准检定规程 4.6.1将被检量筒,用洗液和水充分洗净,至器壁沾附的水膜不呈断裂或水滴状为

仪器检定标识与校准规程一整套流程

金鼎安全技术研究所仪器标识管理 本研究所把仪器设备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用于检测出具数据的检测仪器(也称计量仪器),称为“001”类,主要有:电子天平、电子千分尺、玻璃棒温度计、耐震压力表、表面电阻测试仪; 第二类为那些影响检测工作质量、又不需检定或校准的辅助设备装置,称为“002”类,主要有:恒温恒湿箱、酒精喷灯燃烧试验箱、气动式注浆泵; 第三类为控制质量活动环境用的一般设备,称为“003”类,主要有:空调、冰箱。凡列入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均需要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包括总账、分账、明细帐)、建卡。 一、仪器设备管理卡 管理编号购置日期 名称购置价格 型号/规格存放地点 唯一编号负责人 生产厂商 二、计量仪器标识卡 合格准用停用 名称:名称:名称: 唯一编号:唯一编号:唯一编号: 检定日期:准用范围:停用范围: 无效日期:准用期限:停用期限: 检定单位:批准单位:批准单位:(绿色)(黄色)(红色)

三、辅助设备、一般设备标识卡 设备状态合格证设备状态准用证设备状态停用证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设备编号设备编号 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保管人保管人保管人 (绿色)(黄色)(红色) 四、仪器校准状态标识卡 合格准用禁用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设备编号:设备编号: 校准日期:校准日期:校准日期: 有效日期:有效日期:有效日期: 校准单位:校准单位:校准单位: (绿色)(黄色)(红色) 五、实验室仪器设备标识的使用管理 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本中心采用的方式是为仪器设备编号和进行状态标识,仪器设备编号是对实验室中的每一台仪器设备进行唯一编号,编号规则可以按照实验室的习惯自己编制。状态标识是对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和是否完好的状态进行标识。 5.1仪器设备编号 本机构仪器设备编号由三组数字(相互间用一个短横连接)组成,即为000-00-00。第一组数字“000”表示仪器设备类别,如“001”、“002”或“003”类;第二组数字“00”表示仪器设备按照设备购进时间的先后排序;第三组数字“00”表示仪器设备中相同仪器设备的台数。 5.2计量仪器标识的使用 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通常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凡计量检定(包括自校)合格、不必检定的设备,经验查功能正常、无法检定的设备,经实验室间或实验室内比对或鉴定合格的都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修订稿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测量/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范,对公司内部的所有测量/计量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的反应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有效的管控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实验等工作的测量/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准。 3.定义 仪器仪表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仪器仪表校准目的:通过与标准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4.职责 各区域仪表工按规定的标准及制成文件进行内部校准。 5.程序 仪器仪表校准前准备 校准工具:仪器仪表校准前,选用相对应的标准器具,而且所有标准器具都经具有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才可作为校准工具。(按检定标准使用的器具需在器具上标明具体误差)。 校准环境条件基本要求:校验区域的温湿度、噪音、防尘、防腐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所有检定项目和计量标准器具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校准人员资格要求:按国家、地方检定规程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应按国家制订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也可由本单位 编制校准规范,并对从事此项测量仪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然后考核通过,由公司人力资 源部颁发校准人员证。 仪器仪表校准 各部门仪校人员将新采购回的仪器仪表领出,参照相关校准作业规范对仪器仪表进行 校验,并填写《内校记录表》。填写字迹要求工整规范,无涂改,每月月底将记录表交由工艺设 备部统一存档。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各部门仪校人员在仪器到期前20天,陆续将需要校准的仪器仪表收集齐全,并负责完成所有的校准工作。 对于需送出外校的仪器仪表,使用单位必须提前5天将仪器仪表标准器具送至供应处, 便于供应处提交仪器仪表校验计划和准备。外校必须送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用标签来表明其校准状态,有关证书由工艺设备部保存,并将外校合格的

计量设备校验规程

前言 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本公司水泥生产的全过程,根据行业有关规定及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由生产部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本《监视和测量装置自校规程》。

计量自校人员资质要求 计量自校工作人员具备以下条件: (1)自校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仪器仪表、计量设备维修工作三年以上。 (2)熟悉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仪器仪表、计量设备工作原理及校验方法,懂得仪器仪表、计量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维修方法。 (3)自校人员必须具有判断准确,应急处理仪器仪表、计量设备故障的能力。(4)自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计量鉴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鉴定人员必须具备自校人员的基本条件且从事电气维修工作五年以上。 并对仪器仪表、计量设备的维护维修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鉴定人员必须经计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资格证;或有同等工作能力初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

自校设备校准维护规程 (1)为了保证检测仪表检测正常、计量设备计量准确,使用单位应依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检测仪表是否完好;计量器具应无卡塞现象,不偏不靠,运行可靠。 (2)检测正常、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计量出现异常时应立即联系计量维修工鉴定,经鉴定不合格时应立即校验并做好相应记录。 (3)经校验后,任何个人或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更改相关参数,确保检测、计量准确。 (4)校准后的计量设备,由电气车间自校人员标示。合格者用绿色“合格证” 标识牌。 (5)检测仪表、计量设备应严格按照各个设备校验周期检验。 (6)经生产部相关人员鉴定,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出具黄色“降级使用”牌,经电气车间抢修后仍不合格者,出具红色“禁止使用”牌,并停机检修。(7)始终保持检测仪器仪表、计量设备上标识清晰、明显,易于识别。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

标题:计量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 1.0目的:保证计量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见表1)。 3.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3.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5.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 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3所用设备: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要求: 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5.3.2结构: 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 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 (包括25ml)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5.3.3密合性: 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b.座式滴定管和夹式滴定管,将水充至最高标线,去掉注液管活塞以上的水,垂直静置20min 后,两只活塞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c.具塞量筒与量瓶:将玻璃塞擦干,不涂凡士林油脂,将水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 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 10s,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4流出时间: 5.3.4.1 滴定管 a.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定架上,活塞芯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b.充水于最高标线,流液口不应接触接水器壁。 c.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对于无活塞滴定管应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直到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4.2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a.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然后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处。 b.将吸量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约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以流至口端不流时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表2和表5中的规定。 5.3.5 容量示值:容量检定前须对量器进行清洗,清洗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小时放入实验室内。 5.3.5.1 衡量法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1.0 目的 对检测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检测仪器。 3.0 职责 3.1品质部: 3.1.1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统计,并制定校验计划; 3.1.2实施可内校检测仪器的内部校验工作; 3.1.3负责外校检测仪器的送外校验工作,包括外校机构的选择与联络及外校实施跟进; 3.1.4异常量测仪器的送修,调整及报废鉴定。 3.1.5负责校准用的标准件和校验记录报告的保存。 3.2使用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3.2.2保证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不超出校准周期; 3.2.3当检测仪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品质部。 4.0 相关文件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内校作业指导书》 5.0 定义 5.1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保仪器仪表的指示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值)与被校准仪器仪表相对应的值之间 的关系,而执行的一组程序操作。 5.2校准周期:两次校准周期的长短。根据仪器仪表的稳定性、校准目的及使用频率和国家标准来设定校准周期的 长短。 5.3内校: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或外校合格的标准件进行内部校准。 5.4外校: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仪器设备的原供应厂商执行校验,校验系统追溯国家和国际系统。 6.0 输入 《检测设备一览表》、《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 7.0 输出 《内校报告》、《外校报告》、《报废申请单》、《品质异常单》 8.0程序内容 流程图程序 内容 执行者作业内容(图示栏)

制 定校验计划计 量 员 1、从《检测设备一览表》(表单一)中筛选出需要校验的仪器设备清单; 2、依据检测仪器的使用频率、情况变化等故障来设定它的校验周期(内校周 期一般为3个月,外校周期为1年); 3、拟定《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表单二),并呈报审批。 计划审核品质主管、副总经理 校验实施计量员 、 品质 主管 、 外校机 构 1、内校由计量员在厂内完成,详细参照《内校作业指导书》。 2、外校: 1)品质主管对外校机构进行筛选、选择,并确定校验的具体时间; 2)计量员通知各使用人外校的具体时间安排,并陪同外校,同时记录各外校仪器的校验结果。 3、外校机构按约定的时间进行外校。 校 验结果判定计量员 、 外校机 构 1、内校完成后,计量员按实际校验结果对仪器校验合格与否进行判定, 并粘贴相应校验标签: 2、外校仪器由外校机构进行判定,并出具相应的校验标签; 3、本公司对校验不合格的检测仪器不实行限制范围内的使用; 4、针对外校不合格的仪器,计量员要进行确认并记录。 勾选校验 方式。 勾选校验日期 安排的月份。 2、品质主管审核。 3、副总经理批准。计量员拟定。 Y N 校验合格时贴此标签。 A 校验不合格时贴此标签,同 时由计量员进行修复作业, 若能修复并经校验合格,则 粘贴《校验合格标签》。 校验不合格且不能修 复时贴此标签。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1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3、本厂其他量具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仪器检定规程

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 20-79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Capacity Measure(glass)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79年11月3日批准,并自1980年10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曹美娜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标准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标准玻璃量器(以下简称标准球)的检定。 一、分类 1 标准球的分类、用途和规格(见表1) 表1 注:检定量筒量杯用的标准球,100ml以下可采用单球代替;100ml以上因容量过大,制成双球会使操作不便,因此采用单球。

如有特殊容量规格要求,可不受本条限制。 2 构造与尺寸 标准球可制成具活塞或不具活塞的,其构造尺寸见附录(1) 二、技术要求 3 标准球应按以下各条(4~9)的规定制造。 4 标准球应采用无色透明的硬质玻璃制成;经良好退火后,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5 标准球的外观缺陷应不影响计量和液面的观察,具体规定见表3。 表3 标准温度20℃时全量和零至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表4-1

标准温度20℃时标称容量允差表表4-2

6 100ml以下者,球体应制成橄榄形,100ml以上者,球体也可制成圆筒形,上、下与细管连接处成漏斗状。 7 球、管以及连接处内壁应光滑,不得有积水和局部加厚现象。 8 0.5ml以下(包括0.5ml)以及大于500ml的标准球允差应为被检器允差的五分之一;1ml至500ml(包括500ml)的标准球允差应为被检器允差的十分之一(被检器允差见表4);检定流量用标准球允差均为标称容量的0.02%。 9 对应于标称容量的标记线和最大允差线应采用围线,小分度线长度应不短于3mm,线条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应清晰耐久。 10 允差的右侧应标有相应的允并数字。 11 检定标准球用的活塞不得渗水。 12 球体外部应具有下列标志(见图1)。

玻璃仪器校准管理规程

SMP/QC(00)025-01 玻璃仪器校准管理规程 文件类别:管理标准 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的:建立玻璃仪器校正管理规程,规范玻璃仪器校正。 范围:适用于玻璃量器的校正管理。 责任:质量管理部及其所属质量控制QC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C主任负责监督实施。 正文: 1校准部门和人员: 1.1部门:质量管理部。 1.2人员:QC负责按本规程规定对玻璃仪器进行校准,有容量计量资质的计量员进行校准工 作的复核,计量管理员负责玻璃仪器的校准组织及管理工作。 2校准实施: 2.1方法原理: 玻璃量器在标准温度 20℃时的实际容量(V20,单位 ml)按下式计算: = m ·K(t) V 20 K(t)值可查附表6。根据测定的质量值(m)和测定水温所对应的K(t)值,即可由上式求出被检容量类玻璃仪器在 20℃时的实际容量。 2.2仪器、器具及校准条件: 2.2.1仪器、器具: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准确到 0.1℃)、温度范围 0~50℃, 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待校准玻璃仪器、纯化水。 2.2.2校准温度:室温在 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 1℃/小时。恒温水浴温度设定在 20℃,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 2℃。 2.2.3校准准备: 2.2.4拟校准的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等必须完整,无破损,规定清洗 干净,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 放入实验室内,编号。 2.2.5将纯化水煮沸放至室温后,置入已开启的温度为20℃的恒温水浴锅内,并记录恒温槽 的温度。 2.3校准(衡量法)方法: 2.3.1滴定管的校准 1)取干燥的锥形瓶,称定重量。在已洗净的滴定管中将纯化水装至刻度,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记下水温。按每秒流下3~4滴(30秒钟5ml)的速度放水至锥形瓶中,(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分段规则进行)。当液面流至被检分度线上约5mm处时,等待30秒钟后,在10秒钟内将液面准确地调至被检分度线上。精密读取滴定读数,精密称定锥形瓶。 二次称重之差为水重。根据上述规程2公式及表6计算真实容积。再放一定体积的水,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的校准。将校准的真实容积列成图以备用。全容量及任一分段容量误差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2)按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对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的校准要分段进行。分段如下: 2 ml:0-1ml;0-2 ml。 5 ml:0-2.5ml;0-5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