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炼焦煤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价格及盈利中枢将逐步上行「图」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价格及盈利中枢将逐步上行「图」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价格及盈利中枢将逐步上行「图」一、焦炭的定义与产业链分析焦炭定义:炼焦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高温干馏)最终制成焦炭。

焦炭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三类:冶金焦、气化焦、电石用焦。

炼焦煤是对可以应用于炼焦炭的所有煤种的统称,并非单指特定煤种,包括焦煤、瘦煤、气煤和肥煤等。

焦化产品中,80%为焦炭,20%为粗苯、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其他化产品。

焦炭下游中,有86.7%用于冶炼生铁,13.3%用于生产电石有色等其他行业。

焦化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4年之后,中国焦炭产量呈现下滑趋势,截止到2018年,中国焦炭产量为43820万吨,同比增长1.57%。

2018年12月,中国焦炭产量为3807.1万吨,同比增长8.4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从全国各省市焦炭产量来看,截止到2018年,中国焦炭产量排名第一的是山西省,产量达到9256.2万吨,占总产量的21.74%。

排名第二的是河北省,产量达到4747.1万吨,占总产量的9.53%,其次是山东省,产量为4098.6万吨,占总产量的9.3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焦化属于传统煤化工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主要产品是焦炭,副产品为甲醇、合成氨、煤焦油、粗苯、炭黑等化工品。

炼钢占到焦炭下游消费总量的85%,行业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下游钢厂的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的供求平衡情况。

钢铁行业是焦炭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大约85%的焦炭应用于钢铁行业。

焦化产能有约三分之一为钢企自身配套,三分之二为独立焦化企业,独立焦化行业的景气度和下游钢铁行业的景气度直接相关。

三、中国焦炭行业出口现状分析2017年中国焦炭出口量有所下降,出口量为809万吨,同比降低20.06%,2018年中国焦炭出口量为975万吨,同比增加20.52%,出口金额为2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9%。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8月目录一、煤化工基本概念 (7)二、煤化工发展历程:与油价、战争、政治密切相关 (9)1、初创时期(1763-1934):冶金用焦和煤气(传统煤化工) (9)2、发展时期(1923-1945):发动和维持战争(现代煤化工萌芽) (11)3、萧条时期(1946-1972):需求下降,石油禁运下南非发展煤制油 (12)4、复苏时期(1973至今):石油危机,现代煤化工全面复苏 (13)三、煤炭气化发展 (16)1、国外煤气化发展 (18)(1)加压固定(移动)床气化 (18)(2)水煤浆气流床气化 (19)(3)干煤粉气流床气化 (19)①Shell煤气化 (19)②GSP煤气化 (20)2、国内煤气化发展 (20)(1)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 (20)(2)两段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干煤粉加压气化 (21)(3)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HT-L(航天炉) (22)(4)东方炉(SE)粉煤气化技术 (22)四、煤制天然气发展 (23)1、国外煤制天然气发展 (24)2、国内煤制天然气发展 (25)五、煤炭液化发展 (25)1、国外煤炭液化发展 (27)(1)直接液化 (27)(2)间接液化 (28)2、国内煤炭液化发展 (28)(1)直接液化 (28)(2)间接液化 (29)六、煤制烯烃发展 (30)1、国外煤制烯烃发展 (31)(1)MTO (31)(2)MTP (32)2、国内煤制烯烃发展 (32)(1)MTO (32)(2)MTP (33)七、煤制乙二醇发展 (33)1、国外煤制乙二醇发展 (34)2、国内煤制乙二醇发展 (34)八、其他现代煤化工发展 (35)1、煤制芳烃发展 (35)2、煤制乙醇发展 (36)3、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发展 (37)九、现代煤化工技术渐成熟、经济性向好、环境低排放 (40)1、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 (40)(1)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0)(2)经济性在高油价下(60美元/桶以上)较好 (41)(3)环保方面满足排放标准 (41)2、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伊泰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 (41)(1)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技术指标全面超过设计值 (41)(2)经济性在高油价下(60美元/桶以上)较好 (42)(3)工厂SO2排放满足国家标准,车用能耗、排放均优于柴油 (42)3、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一期项目 (42)(1)实现商业化运行 (42)(2)管道气销售价格低影响盈利 (43)(3)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43)4、煤制烯烃示范项目:神华包头60万吨/年DMTO项目 (43)(1)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 (43)(2)经济性在中高油价(45美元/桶以上)下较好 (44)(3)实现达标排放,通过国家验收 (44)5、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 (44)(1)通辽金煤项目(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技术) (44)(2)阳泉平定项目(浦景煤化工技术) (45)(3)阳泉深州项目(华烁科技技术) (45)(4)阳煤寿阳化工(高化学技术) (46)6、现代煤化工经济性与油价关系 (46)7、现代煤化工产能初具规模 (47)十、国内相关企业 (47)十一、主要风险 (48)从世界煤化工发展史来看,煤化工的发展经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萧条时期和复苏时期。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系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6)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相关产业政策 (7)(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7)(2)发展规划方面 (7)(3)矿业权方面 (8)①采矿权价款缴纳 (8)②矿业权审批管理 (8)(4)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及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 (9)(5)安全生产方面 (10)(6)税费方面 (10)二、行业生产竞争格局 (11)三、行业发展趋势 (13)四、行业市场利润水平变动 (14)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6)1、资源壁垒 (16)2、行政许可壁垒 (16)3、技术壁垒 (16)4、资本壁垒 (17)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7)1、宏观经济增速减缓 (17)2、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 (17)3、生产与消费布局矛盾加剧 (18)4、行业管理亟待完善 (18)七、行业技术水平 (18)八、行业供求状况及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8)九、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19)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当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布局不合理、产能结构性过剩等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煤炭行业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的产能整合及结构调整。

一、行业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系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从勘探到生产、运输、销售等整个业务环节,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多方面监管。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山西省作为全国煤炭大省,除设立地方性行业监管部门之外,还设立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省内煤炭生产经营进行监管。

国土资源部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依法管理矿业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负责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管理,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勘查专项,统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2、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6)(1)煤炭行业基本监管法规 (6)(2)煤炭生产经营涉及的法规 (6)3、产业发展政策 (7)(1)促进大型煤炭行业的集中 (7)(2)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调整产业供需结构及能源结构 (7)(3)控制煤炭消费造成的大气污染情况 (8)(4)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9)二、行业规模与发展情况 (9)三、行业供需状况 (11)四、行业主要壁垒 (13)1、资源壁垒 (13)2、行政许可壁垒 (13)3、技术壁垒 (14)4、资金壁垒 (14)五、行业利润水平 (15)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7)1、有利因素 (17)(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煤炭仍将保持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 (17)(2)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17)(3)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18)(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18)2、不利因素 (19)(1)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9)(2)煤炭运输制约行业发展 (19)(3)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 (19)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20)八、行业特征 (20)1、周期性 (20)2、季节性 (21)九、行业主要企业 (21)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原为国家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部撤销后,煤炭行业目前主要受以下部门的监管:1)国务院国务院负责核查和批准2004 年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认定的煤炭类重大投资项目。

此外,国务院还对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行整体把握,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

2)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为煤炭行业制定行业政策和投资方针,对煤炭项目进行审核和批准,同时还与商务部共同管理煤炭出口行为和出口配额,此外,国家发改委也对煤炭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2018年煤炭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炭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1)煤炭行业监管体制 (5)(2)煤炭生产经营监管 (6)(3)煤化工行业的监管体制 (6)(4)煤化工生产经营监管 (6)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7)(1)煤炭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 (7)(2)煤炭行业产业政策 (7)(3)煤化工行业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 (10)二、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化程度 (11)1、行业竞争格局 (11)(1)煤炭行业 (11)(2)煤化工行业 (12)2、行业市场化进程 (12)(1)煤炭行业 (12)(2)煤化工行业 (13)3、煤炭行业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13)三、影响行业利润水平变动的因素 (14)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煤炭行业 (15)(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5)①在宏观经济方面 (15)②在产业政策方面 (16)③现代科技的发展将推动煤炭产业的发展 (16)④全球化和贸易化的推动作用 (16)(2)不利因素 (17)①安全风险较高 (17)②煤炭运力提升相对滞后将制约煤炭总量的有效供给 (17)③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 (17)2、煤化工行业 (18)(1)有利因素 (18)①包括煤焦化行业在内的煤化工发展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现状 (18)②行业整合后发展方向明确 (18)(2)不利因素 (19)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9)1、煤炭行业 (19)(1)资源壁垒 (19)(2)审批与资质壁垒 (20)(3)技术壁垒 (20)(4)资金壁垒 (21)2、煤化工行业 (21)(1)行业准入壁垒 (21)(2)资本支出与技术壁垒 (21)(3)环保壁垒 (22)六、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22)1、煤炭行业 (22)(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2)(2)行业经营模式 (22)(3)行业周期性特征 (23)(4)行业区域性特征 (23)(5)行业季节性特征 (24)2、煤化工行业 (24)(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4)(2)行业经营模式 (25)(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5)七、行业上下游状况 (25)1、煤炭行业 (25)2、煤化工行业 (26)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1)煤炭行业监管体制煤炭行业的监管包括煤炭相关的投资、勘探、开采、生产、销售、贸易、运输及出口,涉及的主要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

2018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回顾及2019年市场展望

2018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回顾及2019年市场展望

中国煤炭工业 2019/01272018年以来,全国煤炭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煤炭消费和供应双增加,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行业效益继续增长,煤炭采选业投资由持续下降转为小幅回升,煤炭行业去产能、降杠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

2018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特点1. 煤炭消费上升全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42.44亿吨之后,出现连续三年下降,2017年转为小幅回升,同比增长0.4%。

2018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前10个月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2.52亿吨,同比增长3.6%,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7.4亿吨、5.5亿吨、3.9亿吨和2.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6.9%、1.4%、0.3%和4.8%。

预计全年煤炭消费增幅将比2017年明显加大,增幅可能在3%左右。

2. 煤炭产量增加随着煤炭需求的减少,煤炭产量也曾连续三年下降,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比上年增长3.3%。

2018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继续上升,1~11月累计原煤产量为32.1亿吨,同比增加1.65亿吨增长5.4%。

区域结构上,煤炭产量越来集中于“晋陕蒙”地区,前11个月内蒙古、山西、陕西等三省区生产原煤222093.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9.1%,同比增加1.8亿吨,增长8.8%。

预计2018年全国煤炭产量可能在36亿吨左右。

3. 煤炭进口持续增加2016年全国煤炭进口由降转升,全年进口2.56亿吨,同比增长25.2%;2017年全国煤炭进口2.71亿吨,同比增长6.1%。

2018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进口27118.7万吨,同比增加2304.7万吨,同比增长9.3%;煤炭出口462.3万吨,同比减少276.1万吨,下降37.4%。

近两个月来煤炭进口由于国家政策严格控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4. 煤炭运输大幅增长铁路运输煤炭也曾连续三年下降。

2017年转为大幅增长,全年发运煤炭21.55亿吨,比上年增加2.53亿吨,增长13.3%。

炼焦煤行业分析报告

炼焦煤行业分析报告

炼焦煤行业分析报告炼焦煤是指用于炼制焦炭的一种煤炭,主要用于冶金行业中的高炉炼铁过程。

炼焦煤的市场需求主要受到钢铁行业的影响,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增加,炼焦煤市场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动。

炼焦煤行业主要存在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供需矛盾之间,尤其是在钢铁产业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情况下。

炼焦煤的需求与钢铁行业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钢铁产能的扩大和工艺技术的改进,对炼焦煤的质量和品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在国内市场上,炼焦煤的供应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环保压力等。

在行业内部,炼焦煤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竞争:炼焦煤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很大,主要受到供需关系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影响。

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来保持竞争力。

2. 品质竞争: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对炼焦煤的质量和品种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煤炭的品质和技术水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创新竞争:炼焦煤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以提高炼焦煤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炼焦煤行业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机遇:1. 钢铁需求增长: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扩大,对炼焦煤的需求也有望持续增加。

同时,国内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也有助于提高炼焦煤的需求量和价格。

2.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对炼焦煤的需求量巨大。

同时,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炼焦煤的需求也在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盈利能力。

挑战:1. 环保压力:炼焦煤行业是重污染行业之一,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限制。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提升煤炭的绿色生产水平。

2. 产能过剩:目前,炼焦煤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部分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产效益下降和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来提高竞争力。

总体而言,炼焦煤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压力。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2、行业法律法规 (5)3、产业发展政策 (6)二、行业规模与发展情况 (8)1、甲醇 (8)2、二甲醚 (9)三、行业供需状况 (9)1、甲醇 (9)2、二甲醚 (11)四、行业主要壁垒 (13)1、政策壁垒 (13)2、资金壁垒 (13)3、技术壁垒 (13)4、资源壁垒 (14)五、行业利润水平 (1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有利因素 (15)(1)我国资源结构的特点有利于发展煤化工 (15)(2)政策导向利于大型煤化工企业发展 (16)2、不利因素 (16)(1)水资源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瓶颈 (16)(2)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影响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3)向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状况不及预期 (17)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8)八、行业特征 (18)1、周期性 (18)2、季节性 (18)3、原油价格敏感性 (19)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9)1、甲醇 (19)2、二甲醚 (19)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目前,煤化工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及所属能源局、国家环保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国家安全生产总局、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对于煤化工行业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发改委进行管理,其他政府部门包括环保、土地、安全生产、外贸等部门实行专项管理。

其中,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中期或长期能源发展计划,制定、实施行业政策和法规,并审批相关项目建设事项;国家环保部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对重污染行业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作出核查和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制定,检测工业企业日常运行等;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授予等;商务部负责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配额计划,确定配额、发放许可证;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是负责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监察,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主要负责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同时发挥着联系政府、指导行业、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炼焦煤行业分
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煤焦钢”产业链提价第一波已然启动,静待下游环保限产解除后的第二波攻势 (6)
1、“煤焦钢”产业链提价第一波已然启动,钢铁带动产业链上游 (6)
2、环保限产解除,炼焦煤基本面受供给、需求、库存等多因素叠加影响 (8)
二、需求端:上升VS 下降多因素博弈,但需求增长阶段性快速释放 (9)
1、环保限产解除&长流程炼钢补位供给缺口,炼焦煤需求大幅提升 (11)
(1)“2+26”城市环保限产解除,炼焦精煤需求将阶段性明显提升 (11)
(2)取缔“地条钢”,长流程炼钢工艺补位供给缺口,炼焦精煤需求有望提升 (14)
(3)钢铁淘汰落后产能,长流程炼钢工艺补位供给缺口,炼焦精煤需求有望提升16
2、钢铁淘汰落后产能&电弧炉炼钢占比提升,炼焦煤需求下降 (16)
(1)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并涉及到一部分有效产能,炼焦煤需求将减少 (16)
(2)短流程(电弧炉)炼钢工艺占比提升,替代长流程市场份额,炼焦精煤需求下降 (17)
三、供给端:释放&收缩多因素博弈,但供给增长缓慢 (19)
1、原在产产能提高开工率&新增产能置换并投产,但产量释放仍将缓慢 (19)
(1)安检管制措施边际递减&无重大政治会议,原在产产能提高开工率,但增量有限 (19)
(2)新增产能置换并投产,但炼焦煤的产能占比小,增量贡献远小于动力煤 (22)
2、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进口煤、运输瓶颈限制、安全大检查,供给收缩较明
显 (23)
(1)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炼焦精煤供给量减少 (23)
(2)限制进口煤政策会阶段性宽松但不改限制初衷,炼焦煤进口量将有所下降 (25)
(3)铁路和公路运力瓶颈限制,炼焦煤空间转移不畅或造成局部供应偏紧 (26)
(4)煤矿安全大检查&煤管票限制作用边际递减,对供给减少影响有限 (28)
四、环保限产解除即将来临,下游提前补库,炼焦煤迎来第二波攻势 (30)
1、钢铁环保限产解&需求旺季,将带动“煤焦钢”产业链第二次提价传导 (30)
2、钢铁环保限产解除&开工率提升,将对上游炼焦煤和焦炭提前补库 (31)
3、炼焦煤2018年基本面平衡偏紧,炼焦煤价格维持高位 (32)
五、重点企业简析 (33)
1、西山煤电:山西国改龙头,资产注入预期大 (34)
2、潞安环能:经营稳健的喷吹煤龙头 (35)
3、雷鸣科化:注入集团全部煤&焦资产,区域优且估值低 (36)
4、神火股份:煤铝双轮驱动,关注电解铝供给侧改革 (37)
钢铁带动,“煤焦钢”产业链提价及补库第一波已然启动,静待第二波即将来临。

自10月中旬开始,钢铁价格大涨,1个月后带动焦炭价格反弹上涨,同时又带动炼焦煤价格上涨;此外,钢厂焦炭库存以及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均开始回补。

我们认为第一波“煤焦钢”提价以及补库正在进行时,可以静待环保限产解除之后的第二波煤焦钢产业链提价以及补库的即将来临。

“2+26”城市环保限产解除,炼焦精煤需求将阶段性明显提升。

供暖季钢厂执行限产非常严格,开工率明显下降;焦炭限产相对不太严格,而且关系到“保民生供暖”,开工率先降后升。

3月份中下旬,钢厂和焦化厂环保限产将会解除,此时将带动炼焦煤需求的阶段性大幅提升。

我们按照三种方法测算,环保限产解除后,炼焦精煤的月均需求量会大幅增加330~420万吨,涨幅达8.2~10.5%。

取缔“地条钢”和淘汰钢铁落后产能,长流程工艺补位供给缺口,炼焦精煤需求有望提升。

2017年国家基本完全取缔了“地条钢”产能,约1.2亿吨,涉及到产量约6000万吨,其中2017年上半年已有1500万吨地条钢投入到市场;此外,我们基本看平2018年钢铁产量,2018年淘汰5000万吨产能涉及到2000万吨产量。

这两部分产量2018年都将由长流程(高炉)和短流程(电弧炉)工艺进行缺口补位。

假设长流程工艺粗钢占比93%,则这两部分将分别提高炼焦精煤需求量688万吨和918万吨,分别占全年炼焦精煤需求量(5.2亿吨)的1.3%和1.8%。

钢铁淘汰落后产能&电弧炉炼钢占比提升,炼焦煤需求将有所减少。

2016~2017年钢铁行业共计淘汰落后产能超过1.15亿吨,2018年
预计仍将淘汰产能5000万吨,这部分均为高炉产能,考虑到开工率问题,预计2018年净减少粗钢产量约2000万吨,这部推算减少炼焦精煤需求量987万吨。

此外,国家鼓励电弧炉产能,我们预计2018年电弧炉钢产量占比将提高1个百分点,将减少炼焦精煤需求量417万吨。

新增产能投入&原有产能提高开工率,但产量释放仍旧缓慢。

2017年由于安全大检查过于严格,导致原有的在产产能开工率受到限制,预计2018年安检边际效应递减,这部分产能的开工率将所有提升;此外,新增产能投入也是2018年主要的供给增量贡献,我们预计2018年煤炭原煤产量将有1.3亿吨增量,但考虑到炼焦煤占比较少,推算炼焦精煤的产量增量仅为707万吨,仅同比上涨1.6%。

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进口煤、运输瓶颈限制、安全大检查,供给收缩较明显。

2018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将继续进行,计划目标有可能超预期,考虑到这部分产能会涉及到更多的有效产能(有产量的),预计2018年炼焦精煤供应量可能会下降650~1300万吨,约占炼焦精煤年产量的1.5%~3%;限制进口煤政策预计在2018年继续推行,但个别时段有可能会放松来抑制价格,我们预测炼焦精煤净进口量会减少150万吨,同比降幅1.8%;运力瓶颈也可能会带来煤炭空间转移的不畅,主要是铁路运力接近饱和、公路运输又受到多重限制,从而造成局部的供应偏紧;安检我们认为2018年会持续,但边际效应递减,对供给的影响可能不大。

炼焦煤2018年基本面平衡偏紧,炼焦煤价格维持高位。

根据数据测算,需求端2018年炼焦精煤需求量合计同比增加202万吨,供给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