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参评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教育部)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1 粉末冶金中南大学2 汽车安全与节能清华大学3 重质油加工石油大学4 暴雨监测和预测北京大学5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北京理工大学6 材料复合新技术武汉理工大学7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武汉大学8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中山大学9 超硬材料吉林大学10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北京邮电大学11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北京大学1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西安交通大学13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清华大学14 动力工程多相流西安交通大学15 微生物技术山东大学16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17 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川大学18 高速水力学四川大学19 工业控制技术浙江大学20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大连理工大学2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厦门大学22 固体微结构物理南京大学23 光学仪器浙江大学24 硅材料浙江大学25 海岸和近海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6 海洋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7 毫米波东南大学28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华东师范大学29 化工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30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2 混凝土材料研究同济大学33 火灾科学中国科技大学34 机械传动重庆大学35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西安交通大学36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西安交通大学37 激光技术华中科技大学38 集成光电子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3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浙江大学40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南京大学41 金属材料强度西安交通大学42 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通大学43 近代声学南京大学44 晶体材料山东大学45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天津大学清华大学46 理论化学计算吉林大学47 流体传动及控制浙江大学48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清华大学49 煤燃烧华中科技大学50 摩擦学清华大学51 内燃机燃烧学天津大学52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南京大学53 凝固技术西北工业大学54 农业生物技术中国农业大学55 配位化学南京大学56 汽车动态模拟吉林大学57 牵引动力西南交通大学58 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59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大连理工大学60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北京大学61 软件工程武汉大学62 软件开发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3 三束材料改性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64 生物反应器华东理工大学65 生物防治中山大学66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中科院动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武汉大学68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北京大学69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华中科技大学70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北京大学71 土木工程防灾同济大学72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北京大学73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清华大学74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大学75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同济大学南京大学76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南开大学77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北京大学78 纤维材料改性东华大学79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80 新金属材料北京科技大学81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清华大学82 信息安全中国科技大学83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旦大学84 医学遗传学中南大学85 医药生物技术南京大学86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东南大学87 遗传工程复旦大学88 应用表面物理复旦大学89 应用有机化学兰州大学9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学院91 元素有机化学南开大学9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东北大学93 振动冲击噪音上海交通大学94 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95 智能技术与系统清华大学96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复旦大学97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8 作物遗传改良华中农业大学99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湖南大学100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吉林大学101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南京农业大学102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山西大学103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大学。
第七批(2019年)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名单

昆明市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
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7
昆明市铝材料轻量化应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冶金研究院
8
昆明市儿童先天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
昆明市儿童医院
9
昆明市林产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
10
昆明市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财经大学
第七批(2019年)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重点实验室名称
依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备注
重点实验室(10个)
1
昆明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云南师范大学
2
昆明市子宫颈癌早防早治重点实验室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3
昆明市猪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
4
昆明市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民族大学
5
昆明市痕量污染物检测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doc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一)行业研发中心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自动驾驶技术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福建省源创力智能汽车研究院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谢谢观赏4 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常宁(常州)数据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景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雄安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运输厅6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应急技术与装备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员会7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数讯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应用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邮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9 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谢谢观赏10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厅1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国铁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13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陕西中大力鼎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省交通运输厅14 浙江交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网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厅15 北京国邮科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寄递纵横网络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科学规划研究院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16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小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愚公道路养护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17 清渝威视技术有限公司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重庆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局谢谢观赏18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中路高科( 北京) 公路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河北雄安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高速公路物资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19 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郑州登电玄武石纤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交通运输厅20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福建省交通运输厅2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交通运输厅22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公路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行业重点实验室序号研发方向认定单位参加单位推荐单位1 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环境监测站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谢谢观赏2 环修复技术西藏自治区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3 长安大学长安大学谢谢观赏。
2019年度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领域)评估清单

—1—
序号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5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 16 验室
上海长征医院
17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
18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实验室
19 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5 上海市高血压重点实验室 6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7 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 8 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 9 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 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 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20 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1 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2 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 医院
23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24 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5 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
华东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 26 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人民医院
上海市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重点实 27
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8 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
2019 年度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临床医学领域)评估清单
序号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部分重点实验室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946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部分重点实验室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部分重点实验室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9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有关单位:为优化整合构建部级创新平台体系,提升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水平,现组织开展部分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范围原国土资源部第三批2016年后进入运行期的19个实验室,以及原国家海洋局19个重点实验室(名单见附件1)。
二、评估工作安排(一)自评估。
请实验室依托单位组织开展实验室的自评估工作,7月15日前编写完成自评估报告(格式见附件2)。
本次评估各项数据采集时间为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评估材料中列举的所有成果必须在此期内取得。
(二)会议评估。
8月召开评估工作会议,评估专家组审阅实验室自评估报告等评估材料,听取实验室主任汇报。
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现场核查。
根据会议评估情况,对部分实验室的成果产出、实际运行和管理情况等进行现场核查。
(四)评估结果。
通过本次评估的实验室,将纳入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实验室给予优先支持。
原则上未通过评估的比例不低于10%。
三、工作要求评估按照《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国土资发〔2016〕152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土资厅发〔2017〕44号)、《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海科字〔2016〕534号)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要求开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务院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行政主管部门,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部属高校、重点大学为主体;另有建在企业(中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线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3.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5.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6.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7.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9.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14.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15.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6.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17.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19.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20.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合建)21.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雄实验室)22.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3.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4.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25.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6.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7.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8.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29.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30.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31.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33.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4.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35.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37.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38.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9.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40.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4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2.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4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4.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47.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8.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49.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50.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5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5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54.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55.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56.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5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58.江南大学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59.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0.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63.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建)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4.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65.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6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7.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6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9.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测试实验室70.河南大学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1.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72.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4.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75.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6.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7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78.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79.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附件: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建设承担单位单位负责人实验室代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符习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袁隆平李晓红2011DA770014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学喻树迅娄源功2011DA125024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张守攻杨传平2011DA169034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西南大学王小佳2011DA105044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2011DA105054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善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唐纪良陈晓阳2011DA790064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2011DA131078 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香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书章2011DA V00088 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陈琪2011DA690098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庾石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2011DA131108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中国药科大学吴晓明2011DA105118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2011DA144123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2011DA121133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匡尚富2011DA126143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2011DA105153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2011DA17316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2011DA173173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2011DA173183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志标兰州大学周旭红2011DA105194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2011DA173203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韩兴国2011DA173213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吉安中南大学黄伯云2011DA105227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占成北京科技大学徐金梧2011DA105237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2011DA105247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荻2011DA124257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段献忠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2011DA105267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刘吉臻2011DA105277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晓红重庆大学林建华2011DA105287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2011DA173295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2011DA105305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东琳2011DA173315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柴天佑东北大学丁烈云2011DA105325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建东复旦大学杨玉良2011DA10533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王子镐2011DA105346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修建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2011DA105356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钟登华天津大学李家俊2011DA105367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岳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2011DA173372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清华大学顾秉林2011DA105382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宣明2011DA173395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2011DA105406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和生侯建国2011DA173412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宗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2011DA173422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南京大学陈骏2011DA105431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子和南开大学龚克2011DA105444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学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2011DA173454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家淮厦门大学朱崇实2011DA105464 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薛勇彪2011DA173474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杏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2011DA173484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张杰2011DA105494。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摘要:
1.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公布背景
2.名单中包含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意义和目标
4.我国教育部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支持和管理
正文:
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已经公布。
此次名单中包含了多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单中包含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意义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三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我国教育部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支持。
首先,教育部将为工程研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其次,教育部还将对工程研究中心
的建设和运行进行定期评估,以保证其建设质量和效益;最后,教育部还将推动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总之,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在工程技术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广东省国土 资源技术中心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13
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 验室
14
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 室
15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 室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贵州大学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16
24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25 海洋生态环境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26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27 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8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29
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 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30 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
31
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32
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33
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 室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34 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35
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 室
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
36
验室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37 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38
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
点实验室
源监督检测中心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20
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 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自然资源部
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
21
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自然资源部
22 南海维权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自然资源部
23
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 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8 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然资源厅
9
粘土矿物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10
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
室
省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11
稀土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湖北省 地质调查院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12
附件1
参评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 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多金属矿评价与综合利用重点实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
验室
用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
3
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
4
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勘查研究所
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17 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委员会
18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 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委员会
19
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昆明矿产资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 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自
6
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然资源部法律中心)、中国地质
自然资源部
大学(武汉)
7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 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