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姓名:***学号:************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08级建筑学(1)班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1年6月提要:对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配置及生长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花城广场多采用乡土植物,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状况除个别植株欠佳外,总体良好,而植物配置则略显不足。

对此,笔者提出了尝试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花城广场,植物配置,现状分析,改进建议一、花城广场概述花城广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是广州市的新中轴线广场。

如今的花城广场主体部分基本落成,其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建有人造景观湖区、大型喷泉和灯光广场等,并种植着数百棵大树。

花城广场的北段有5个花岛,其中3个为樱花岛,2个为桃花岛,配上柳树,以植物的多种类衬托花城美誉,营造桃红柳绿的意境。

二、花城广场植物应用及生长状况(一)植物应用情况经实地调查,花城广场植物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仅大树就有数百棵,且多为乡土植物。

如此数量众多的植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观花类、观叶类和观果类等,有木本类(乔木与灌木)、草本类(陆生与水生、一年生与多年生)和藤本类(半蔓性藤本龟背竹)等,分属于约49科、81属、96种(可能有一部分遗漏,未在统计之列)。

植物的具体应用情况见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表1)和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类型及比例表(表2)。

(二)植物生长状况为了衬托花城的美誉,花城广场除了种植着数量惊人的植物外,还配有园艺师和普通工人专门养护、修剪,以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和优美的形态。

所以,广场上植物的总体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较高。

但是,个别植株却因养护不到位,或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或植物本身发病而枯萎。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若干株枯萎的白兰、尖叶杜英和秋枫;除此以外,母亲子、香樟、盆架子、木棉的生长状况也不甚理想,叶子稀少;短穗鱼尾葵和长叶刺葵则因周边建筑施工而受到污染,长相不雅。

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措施黄子凌(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因此本文以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为切入点,逐项细化园林绿化施工内容,客观总结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最后重点探究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园林绿化施工人员提供借鉴,为居民创设良好居住环境,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4-0036-020前言近年来,人们在园林绿化方面提出较高要求,为增强园林景观绿化效果,务必适时创新绿化施工措施,及时处理绿化施工问题。

当前,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作备受关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绿化施工的可行性措施,一定程度上丰富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经验,使居住区园林绿化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

可见,这一论题具有探究的现实性意义,希望园林绿化施工实践得到可靠的理论指导。

1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内容1.1土方工程园林景观绿化的基础工程即土方工程,地形因素是园林绿化方案制定环节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地形信息对苗木采购、绿化施工、工程管理有关键性影响[1]。

土方地形平整度、排水顺畅度,均与土方工程质量有直接联系。

土方施工期间,根据相关规范及要求准备栽植土,并及时处理园林内杂质。

绿化栽植期间,机械设备利用率影响土方工程质量,关乎绿化施工整体效率,1.2景观设计居住区园林景观营造时,应创新设计思路,确保园林项目独具特色,成为所在居住区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应达到科学化要求,并且景观设计效果美观化、多样化,在不影响园林景观功用性的前提下,避免出现绿化工程雷同设计现象。

1.3工程质量绿化施工的核心是保证工程质量,从园林苗木质量、苗木种植质量等方面入手。

考虑到苗木生长阶段发生病虫害的可能,为确保苗木健康成长,尽可能采购本地苗木,在苗木培育、运输等环节做好保护工作,大大提高苗木存活率,确保景观绿化施工活动有序进行。

广州城市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广州城市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广州城市管理的思考和建议一、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城市管理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规划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对广州城市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广州城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交通管理:广州作为一座大城市,交通拥堵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在高峰时段出现严重拥堵已经成为常态。

此外,公共交通系统也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2. 城市环境:尽管广州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空气质量和水质仍需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部分地区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3. 城市规划:广州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出现无序开发的现象,这给城市管理和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

三、广州城市管理的建议1. 交通管理: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广州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等。

此外,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间和配比,以及实施拥堵收费等政策也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2. 城市环境: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广州应加大环保力度,提高空气和水质标准。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或步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此外,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

3.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方面,广州应注重长远发展,避免短视行为。

加强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防止随意更改规划。

同时,应提高公众参与度,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中。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数字化城市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

通过建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还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5. 倡导社区参与: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倡导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各政府部门及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重要意义。

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的使地区的每个可以绿化的角落都能被绿色植物覆盖,广东地区也是如此。

而垂直绿化成为使城市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绿化的有效方法。

本文就针对广东省的垂直绿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广东的环境的到保护,使广东变得更加美观。

关键词: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垂直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覆盖率,扩大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与功能。

1 垂直绿化的内涵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

从历史的角度看,垂直绿化的雏形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开始利用藤本植物进行了垂直绿化。

而在西方,葡萄、蔷薇和常春藤等经常被用于园林中,布置成绿廊。

所以说,垂直绿化的实践虽然在世界各地发展参差不齐,但是垂直绿化的理念并不新鲜。

在当前国家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大面积绿化建设项目相应的缩水,加之城区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城市园林三大指标的达标十分困难。

从这个角度认识垂直绿化,或许可以加深我们对垂直绿化的理解。

所谓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和人们对城市绿化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最大限度实现美化和维护生态目的的一种城市绿化方式。

现实生活中,垂直绿化有限的土地上,垂直绿化作为立体化的绿化模式,优势是地面绿化难以匹敌的。

垂直绿化不仅可绿化、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

2 垂直绿化设计原则2.1根据习性选择植物材料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攀援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并根据攀援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绿地现状调研报告

绿地现状调研报告

绿地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范围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城市绿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调研范围包括城市内的公园、绿化带、广场等各类绿地。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绿地面积根据数据统计,本城市总绿地面积约为1000公顷,绿地覆盖率为30%。

其中,公园占据了70%的绿地面积,绿化带占据了20%,广场和其他绿地占据了10%。

2. 绿地布局绿地布局较为合理,分布较为均匀。

主城区内有多个大型公园,绿化带贯穿主要道路,能有效减少噪音和污染。

同时,各个城区也都建有公园和小型绿地,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3. 绿地建设状况虽然绿地面积较大,但在具体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公园绿化不够精细,缺少个性化设计和特色项目;有的绿地设施老化,缺乏维护和更新;有的地方绿地利用率低,缺少宣传推广和开放。

4. 绿地管理情况绿地管理机构较为完善,负责绿地的维护、巡查和管理。

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保洁人员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

此外,一些公园缺乏专业化管理,导致绿地设施不够完善,环境脏乱。

5. 公众意见调查经过对500名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市民对城市绿地的满意度较高,认为绿地对改善居住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也有少数市民对绿地管理和绿化质量提出了一些不满意见,希望进一步改善。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 有些公园绿化存在不足,需要增加特色项目和个性化设计。

2. 一些绿地设施老化且缺乏维护和更新,需要加强设施管理。

3. 绿地利用率较低,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和开放。

4. 绿地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需要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和执行力度。

5. 绿地保洁人员不足,需要增加人员投入。

6. 一些公园缺乏专业化管理,需要加强管理培训。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大对公园绿化的投入,增加特色项目和个性化设计,提升绿化质量。

浅谈广州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广州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费资 源 , 而且 往 往 破 坏 本 土 景 观 , 这 违 反 了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基 本 理 念 。 因此 无 论 是 从 客 观 需 求 上 还 是 主观 感 受 上 , 节 约 型 的城 市 园林 绿 化 工 作 都 具 有极 其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年 内 树 冠 能迅 速成 型 , 但作为路树 , 生长到一定程度时 , 其 发 达
行。
3 . 2 缺 乏前瞻性 规 划
由于 缺 乏 前 瞻 性 规 划 , 导致 了 规 划 的 多 变 性 。 在历 年 道 路
扩建 中, 砍大树种小 树现象普 遍 , 不 少大型广 场 , 人 行道 、 十 字
路V I 等普遍 缺少高大植 物 , 不 能为行人 和车辆遮荫 , 现 状 路 树 以速 生 树 种 为 主 , 公 共 绿 地 尤 其 是道 路 绿 地 缺 乏 大 树 E 。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 , 节 约 型社 会 的 建 设 逐 渐 盛 行 起 来 。原 有 只 重 视 视 觉 效 果 , 忽视资源消耗和综合效益 的
园林 建 设 已经 不 能 满 足 市 民 的需 求 . 因 为 这 类 园 林 不 仅 严 重 浪
路 树 品 种 选 择欠 缺考 虑 。例 如 , 高 山榕 生 长周 期 短 , 在2 - 3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最 终 实现 生态 、 社会 、
物 根 本 难 以成 活 ; 大肆 改变地形地 貌 , 填 湖造 山、 引水入 池 , 最 终 引 起 当地 生 态 和 地 质 系统 的严 重 紊 乱 ;与 后 期 管 养脱 节 , 导
致管养过程 中 , 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实地修改 , 这样 , 没 有 原 设

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城市绿化建设是指在城市范围内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植被覆盖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的一项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对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的绿化面积和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城市绿地面积平均为35.72平方米/人,其中大城市相对较高,中小城市相对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很多城市的绿地面积仍然偏少,植被覆盖率也不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绿地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政府将加大对城市绿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绿地面积,增加生态功能,提高绿地质量。

其次,城市绿化的结构和布局将更加合理。

目前,一些城市存在绿地面积不均衡,绿地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未来,城市绿化将更加注重布局的合理性,优化绿地空间的结构和规划。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将优先考虑建设公园、绿道和湿地等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城市绿化将更多地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

目前,一些城市绿地存在功能单一、生态效益不高的问题。

未来,城市绿化将注重培育多样性的植被,构建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例如,引入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提高植被的抗风抗寒能力,降低城市的能耗和环境风险。

另外,城市绿化还可发挥降噪、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智慧化、科技化将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城市绿化建设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绿地养护效率;通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城市空中绿化,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和规划。

高架桥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架桥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架桥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者:安友科技_李晓东近年来,随着高架道路系统的逐步完善,为进一步扩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环境,国内各个城市在推进地面绿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高架桥垂直绿化为重点的立体绿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率先尝试高架绿化挂盆技术的城市,其绿化创新理念对全国其他各大城市的高架、立交绿化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这些高架上的绿化主要是以盆栽为主,采用外挂和顶置两种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过程中,常年的风晒雨淋,使这些挂盆在美化道路环境,形成空中绿链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弊端及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一些新科技、新技术、新观念的涌现,也促使与时俱进的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服役已久的绿化盆栽,并提出改造提升的新要求、新标准。

一、高架桥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1、实例分析1.1以上海延安路等高架桥垂直绿化为例分析绿化容器存在的问题(如下图)分析:①绿化使用的挂盆塑料容器在室外日晒雨淋易老化,安全性较差,使用年限短;②塑料容器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③容器本身不具有蓄水功能,水、土、肥保持时间短,易流失;④容器采用较薄的塑料制作,没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功能性差。

(左:外挂式花盆右:顶置式花盆)固定容器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下图)分析:①固定容器结构暴露面大,易锈蚀,不美观;②容器与结构缺少固定件,植物蓬径变大后遇强风,易挪动,有安全隐患;③整体用钢量大,焊点多;④钢结构维护量大,成本高。

(固定容器结构)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如下图)分析:①洒水车人工喷灌很难控制喷灌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②由于使用洒水车养护期间对交通造成影响,所以养护的时间和周期受到限制;③养护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养护成本高。

(洒水车)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①灌溉用水通过盆底的排水孔直接流出,易造成桥体和周围环境的污染;②长时间无蓄存的流水冲刷,造成土壤的滞水、保肥能力大大降低,造成土、肥很快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n V ertical Virescence in Guangzhou City黄久香1 曾竞辉1 李忠超2,*(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50HUANG Jiu-xiang 1, ZENG Jing-hui 1, LI Zhong-chao 2,*(1. 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摘要:为了解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对广州市代表性校园、公园、交通干道和立交桥以及住宅小区4类环境41处场所的垂直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垂直绿化植物40科63属66种,其中藤本植物30种;一种植物多种绿化方式和一种绿化方式使用多种绿化植物比较常见。

按使用频率和生长良好状况排列,高校以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最多,其次是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和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公园为大花老鸦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 、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 、软枝黄婵(Allamanda catharitica 、簕杜鹃和地被植物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 及蟛蜞菊等;立交桥、人行天桥和高架桥以簕杜鹃为主,生长状况也都较好;住宅小区虽然使用簕杜鹃频率较高,但生长状况差别较大。

结果表明,广州市现在垂直绿化常用的植物种类以藤本为主,新品种较少,但是后备植物资源丰富,需要加强对具有抗大气污染、耐高温干旱、可富集重金属等性状品种的选育工作。

广州市垂直绿化在整体绿化中所占比例不高,而且应用场所、布局形式和植物应用种类单调,需要加快有关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影响垂直绿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需要调整政策引导和加强宣传力度。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vertical virescence in Guangzhou of representative fourty-one sites, including the parks, the main roads and bridges, the residential areas and campuses, were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6 species, belonging to 63 genera in 40 families, 30 species of which were liane. It was quite common that a species for various vertical virescence means and a kind of vertical virescence involving multi-species. Based on frequency and growth status, the top four species were Ipomoea cairica , Wedelia trilobata ,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and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in university campuses. Thunbergia grandi fl ora , Quisqualis indica , Allamanda catharitica , B. spectabilis , Syngonium podophyllum and W. trilobata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 species in parks. B. spectabilis was predominant in the main roads and bridges, and grew well but not in residential areas.Consequently, the vertical virescence species were commonly liana and few new varieties, but the reserve plant resources are rich. The breeding of the anti-air pollution, heavy metals enrichment varieties are urgently required. The vertical virescence is not enough in the proportion of overall green and the layout of plants is monoton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steps of vertical virescen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tension work. The major effect factors on vertical virescence are landform, cultural and policy environment. Some policies and propagation are required.Key words: Vertical virescenc; Plant investigation; Guangzhou city关键词:垂直绿化;植物调查;广州市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671-2641(200906-0041-05收稿日期:2009-05-05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和文明标志。

城市绿化可以美化城市和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规划的布局质量,保护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事业发展[1]。

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强调,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2]。

现在我国多数城市绿化现状与要求相距甚远,而且面临城市发展用地紧张、地面绿化难以大幅度增长的局面。

因此,绿化如何与建筑及现存环境相结合?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整体的绿化水平?这些都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地面绿化而言,垂直绿化是相利用植物的攀缘性、垂枝性或附生性等生物特性,通过各种手段使绿化向立体方向发展,增加绿量、增加绿化层次,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一种方法[3]。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绿化墙面、软化建筑轮廓线、阳台和屋顶,装饰灯柱、栅栏、亭廊、花架和出入口等,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还能作为挡景遮挡不协调元素、分隔空间,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并且相对于地面绿化,垂直绿化费用低,管理容易,还能吸烟滞尘和降温,吸收汽车有害尾气等[4~5]。

科学合理的垂直绿化能够以等面积甚至几倍面积地偿还支撑建筑物所占的地面,在占地和绿量上可以较好地满足城市绿化的要求,在人口众多、建筑密度大、绿化用地不足的城市,尤其能显示出其优越性[3~7]。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大小城市的园林绿化单位都对如何在本地实现城市垂直绿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有些城市还进行了不少实践,垂直绿化得到了较大发展[8~9]。

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化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但垂直绿化只是刚起步,整体发展程度并不高。

深圳市虽然把垂直绿化提到了城市建设的政策层面,但垂直绿化植物还是以几种常见植物为主,品种比较单一,由于资金等问题,新品种的研究和应用缺乏后劲[10~11]。

而广州市垂直绿化的现状这一方面的内容,目前还鲜见报道。

为此,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代表性地区和场所垂直绿化现状的调查,简述广州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和使用方式以及生长状况等,分析所得信息,进而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垂直绿化的发展提供依据。

1 调查范围与方法1.1 调查范围为了达到一定覆盖范围和代表性,选择了7所大学校园、7处公园或保护区、8处立交桥、4处高架桥、9处人行天桥和6个住宅小区等共40多处场所进行调查。

高校: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海珠校区、广州大学城、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

公园:天河公园、越秀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醉观公园、白云山和华南植物园。

立交桥、高架桥和人行天桥:天河立交、中山一立交、中山立交、黄埔立交、客村立交、区庄立交、新港东立交、新洲立交、三元里高架桥、东风西路高架桥、禺东西路高架桥、白云宾馆高架桥、白云宾馆人行天桥、广东工大人行天桥、广工五山校区人行天桥、天河科技街人行天桥、广州中医药大学人行天桥、中医学院第一附院人行天桥、先烈南路人行天桥、禺东西路人行天桥、客村人行天桥。

住宅小区:五山花园、美林湖畔、怡港花园、雅乐居、万科蓝山和乐意居。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参照有关文献定义和方法[7],采用实地调查法,记录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生长情况、应用形式以及管理现状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垂直绿化植物共40科63属66种,其中蕨类植物9种,隶属7科;被子植物57种,隶属33科。

藤本27种(占种总量的41%;附生植物7种(11%,其他32种(48%。

2.1 高校调查发现广州市高校垂直绿化植物共有32种(隶属20科26属,出现最多的为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21%,而且基本上是处于野生状态,分布在人为活动较少、管理也相对比较少的林丛和旧宿舍区;其次是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16%和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