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简介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刘铭传主要事迹 从草寇到一品大员

历史趣谈:刘铭传主要事迹 从草寇到一品大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刘铭传主要事迹从草寇到一品大员导语: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

刘家世代务农,在刘铭传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

刘家世代务农,在刘铭传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带着少年刘铭传艰难生存。

母子二人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

后遭当地土豪凌辱,手起刀落,恶人授首!当时肥西“豪杰蜂起”,有不少武装堡垒,各寨之间为争夺地盘、筹粮筹款,经常相互攻伐。

当时除了刘铭传之外,还有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两大武装。

其中,张树声是个文化人,廪生身份,与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有交情。

张树声主动联络周氏兄弟和刘铭传,邀请他们归附李鸿章门下,因为那才是一条明路。

刘铭传在平灭长毛,剿灭捻军,中法战争的战场上都立下殊勋,三十岁就成为一品大员。

成为台湾首任巡抚之后,他更是苦心经营,成为台湾近代化事业的奠基人。

刘铭传生平主要事迹刘铭传11岁丧父,生活极为艰苦。

18岁时放弃读书,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做强盗。

1856年他的母亲因为受牵连自杀。

刘铭传悲哀不已,还乡做团练。

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国,但没有这样做,同时他一开始也反对清政府积极对抗太平天国。

1857年刘铭传拒绝当时合肥知县的求救而被捕,此后不久又被释放。

从此他投靠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加入对太平天国的战争,1862年7月份,接受太平军的投降,收复上海浦东。

1864年刘铭传所率部队攻克常州,俘虏陈坤书,被因此晋升为直隶生活常识分享。

刘铭传:晚清淮军著名将领

刘铭传:晚清淮军著名将领

精心整理
刘铭传:晚清淮军着名将领
刘铭传
晚清淮军着名将领。

字省三。

安徽合肥刘老圩(在今肥西)人。

自幼喜好兵家着述。

19世纪50年代在乡结寨办团练,曾助清军攻陷太平军占领的六安。

1862年(清同治元年)率部投李鸿章,编入淮军,号“铭字营”(后称“铭军”),先后在上海、苏南、浙江、安徽等地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刘铭传擅长权谋,作战奋勇,所部装备新式枪炮,6秋,1872,击溃。

台湾、澎湖地区的海防建设,整顿台湾军制,兴办军械制造,建筑新式炮台。

1885年10月台湾建省,为首任巡抚。

任内兴办铁路、煤铁矿及新式学堂,对开发台湾、增强其防务多有贡献。

1891年因病离任,1896年卒于家。

有《刘壮肃公奏议》传世。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刘铭传

刘铭传


、“通商惠工”,以商战来求富 随着局势的相对安定,台湾迅速办起了 近代工业和商业贸易。刘铭传先后倡办 了煤务局、煤油局、伐木局、盐务总局、 通商总局、招商局(设在新加坡,专门 洽谈侨资“引进”)、以及樟脑官营等。 还重划行政区,加强市政建设。他的 ‘育战”做法的核心,是“求富”。
三、
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刘铭传

刘铭传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改革, 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内顽固派的反 对,也受到台湾岛上一些人的忌恨。 1891年(光绪十七年),他被迫辞 官还乡。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 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刘铭传在 内忧外患中,积郁沉疴,于1896年 1月12日凌晨辞世 。
评价:《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称赞曰:“台湾 三百年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久策者, 厥维两人:曰陈参军永华、曰刘巡抚铭传。” 刘铭传在抵抗法国侵略、台湾建省和建省后 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先躯,是中国近代史 上杰出的爱国人物,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长久 的怀念。如今,台湾岛上还有许多刘铭传的 纪念设施。
刘铭传
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 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 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 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台湾近 代 化之父”。



1861年,李鸿章回合肥为曾国藩募兵 ,刘 铭传参与镇压太平军。 1873年因故辞职回乡居闹,住在刘老圩。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奉旨进 京,呈《海防十事》,被授予巡抚衔督办 台湾军务。 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 清政府宣布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被任命 为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省长)。
他于台湾巡抚任上六年,积极实 行“新政”办洋务,做了许多好 事。

刘铭传与第二故乡六安

刘铭传与第二故乡六安

刘铭传与第二故乡六安刘铭传,淮军名将、民族英雄、台湾近代化之父。

1836年9月7日,出生在与六安交界的合肥大潜山。

1896年1月12日卒于六安麻埠刘新圩。

邹知州义释刘铭传刘铭传幼年读书不多,及长,贩私盐,结交江湖。

16岁时与六安枣树店称氏结为夫妻。

他胆识过人,爱打抱不平,当年,金桥有家当铺典因高利逼死一妇女,刘出于义愤放火烧了当铺,被捉到六安州衙门,按律当死。

知州邹季裳见此人脸上虽有麻子,但气度不凡,又感于他的义气,遂将他释放,并劝导他要为国效力。

铭传逃过这一劫,发迹后知恩图报。

亲自将已告老还乡,过着清贫生活的邹知州一家从无锡接回六安。

在鼓楼街为其买了一处宅院,又在城东南的小华山寺庙附近购置了一些田地,赠给邹知州作为生活来源。

邹知州一家后来就定居在六安。

邹知州的孙子邹一平,抗战初期任六安县动委会指导员,中共六安县委书记,1938年6月15日赴立煌途径流波撞,遭遇日机轰炸,为掩护群众撤离,壮烈牺牲。

邹知州另一位孙子辈邹仁友老先生,曾是城南小学老师。

他原住的房子,就是当初刘铭传赠送的那个老宅,现已拆迁了。

攻六安铭传升千总刘铭传被邹知州释放回乡后,禀性难改,又因杀了恶霸,有家难归,索性拉起了杆子,在大潜山打家劫舍,做了绿林好汉。

后归顺了清廷。

1860刘铭传年与清军一道攻克了被太平军占据的六安城,因功被保举为千总,次年驰援寿州,又晋升为都司,成为军界新星。

1862年以铭字营被李鸿章的淮军收编。

当僧格林沁的骑兵东奔西杀,千里追剿捻军的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却指使驻扎在六安、霍山的铭字营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僧格林沁被捻子诱至山东曹州,聚而歼之,毙命他乡。

清廷仰仗的“国柱”坍塌,极为震怒。

将刘铭传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刘铭传戴罪立功,以铭字营为主力的淮军,终将东西捻军彻底剿灭,为朝廷除掉了心腹之患。

刘铭传不仅官复原职,在之前被封赏太子少保后,又晋爵一等男。

刘六麻子与毕鬼子刘铭传排行老六,脸上有麻子,人称刘六麻子。

刘铭传

刘铭传

大因 养民 军 他 军他 影为 。起 务 又 ”的 响对 此义 的 参 ,“ 。于 间的 名 加 分铭 刘 有战 义 了 左字 铭 三争 协 剿 中营 传 件, 助 灭 右” 以 事之 左 捻 三此 后 需后 宗 军 军时 的 要他 棠 和 也 遭 特告 镇 以 个成 际 别病 压 督 营为 将 提回 陕 办 。“ 有 一乡 西 陕 随铭 很 下休 回 西 后 , 18
负未 兵 的商 他 上 统 入 对 ,被 可 机务 认 思 兵 京 中 依清 抵 动诸 为 虑 作 征 国 年 旧廷 十 能业 : 已 战 询 进 , 返采 数 力, 铁 久 。 对 行 清 归纳 兵 ,而 路 的 刘 策 武 廷 故, 之 使且 不 《 铭 , 力 以 里刘 用 可 仅 筹 传 并 威 沙 “铭 。 省以 利 造 借 准 胁 俄 疗传 可 合迅 于 铁 这 备 , 霸 疾不 惜 为速 漕 路 个 必 便 占 ”得 这 一提 务 自 机 要 召 伊 。施 一 气高 、 强 会 时 刘 犁 展 建 ,清 赈 折 , 派 铭 , 抱 议 一军 务 》 呈 他 传 并 、。 18

1880
其占十塾世潜日 喜候二时代山, 好、三,务麓刘 年 治堪岁无农(铭 ( 兵舆的心的今传 道 家一时诵的隶生 光 言类候读家肥于 十 。的,先庭西安 六 杂读贤。县徽年 书了圣他)合) ,一语上一肥 尤些。私个大月

1836
一 : 简 介
9 7
他于台湾巡抚任上六年,积极实 行“新政”办洋务,做了许多好 事。
三筑的基隆至新竹铁路,全 线近100千米,耗银129万余两,为我国 自筹资金、享有主权的第一条铁路。当 大清邮票还在海关总税务司外国人控制 下时,台湾邮政总局已独立发行邮票了。 极大地便利了台湾与大陆和台湾岛内的 通讯联系。

肥西县清代人物刘铭传专题

肥西县清代人物刘铭传专题

肥西县清代人物刘铭传专题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

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

刘铭传幼年曾染天花,脸上留有陷斑,同乡人叫他六麻子或幺麻子。

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刘惠人称刘老好。

有一次,有个偷伐刘家树木的贼被捉住,刘惠为了息事宁人,一边设宴款待捉贼者,一边偷偷放走了伐木贼。

刘铭传的性格里却似乎没有多少父母的基因。

据说他二目如电,说话嗓门很大,同年龄的伙伴都怕他。

后来上了私塾,他也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好好读书,而是喜欢自己身为一方主帅,带领一群小伙伴玩开仗的游戏。

他不屑以农耕为业,更不想通过科举荣身,对四书、五经没有兴趣,而喜欢研读兵书、战阵、五行杂书,传说他曾经登大潜山仰天叹曰: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安能龌龊科举间?刘铭传11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两个哥哥也相继去世。

这样,0亲更难以约束刘铭传,他偷偷参加了贩卖私盐的团伙,后来索性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

有一次,当地一个地霸大声呵斥刘家人供给不及时,然后扬长而去。

刘铭传听说后非常生气,对他的几位兄长说:大丈夫当自立,安能耐此辱哉?说罢就徒手追赶地霸,追上后拦在马前,要求与他决战。

地霸听后狂笑道:你这小孩子敢跟我过不去?我给你一把刀,你有本事把我杀死,你就是好汉!刘铭传听后大喜,从地霸手里接过刀,猝不及防地将他杀死,然后骑上地霸的马,按住马头,大声叫道:这个地霸侮辱乡亲,我杀了他,愿意听从我的,我们一起保卫乡里。

围观的几百名穷苦青年当即表示愿意听他的号令。

而刘母周氏据说吓破了胆,惊吓而亡。

后来刘铭传显贵时,每逢母亲生日和忌日都涕泣悲怨不已。

人物生平后来太平军的势力越来越大,清0所依赖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战斗力很差,于是寄希望于各地组织的团练。

《史纲刘铭传介绍》课件

《史纲刘铭传介绍》课件
投身军旅
加入淮军,逐渐崭露头角
镇压起义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表现英勇
刘铭传的成就与贡献
01
02
03
04
台湾防卫
担任台湾巡抚期间,积极建设 台湾,加强防卫
铁路建设
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
教育改革
重视教育,推动新式教育的发 展
政治改革
支持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倡 导政治改革
02
刘铭传与台湾的关系
动国家的发展。
教育思想
刘铭传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普 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刘铭传的主要著作
《史纲》
01
刘铭传的代表作之一,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和史学方法。
《自强论》
02
刘铭传的改革思想代表作,详细阐述了他的改革主张和方案。
《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03
刘铭传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刘铭传著作的影响与价值
创办新式学堂,推广现代 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 。
刘铭传在台湾的历史地位
政治家
民族英雄
作为清朝末期治理台湾的重要政治家 ,对台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抵抗日本侵略,保卫台湾领土完整, 被视为民族英雄。
改革家
推行现代化改革,引领台湾进入新的 历史时期。
03
刘铭传的家族与后代
刘铭传的家族成员
父亲
刘克端,清朝官员,曾任刑部主 事。
负面评价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刘过于独断专行,导致他在一些人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刘铭传对后世的影响
政治影响
刘铭传的改革思想对后来的台湾政治 发展产生了影响,他的现代化理念被 后来的改革者所继承和发展。
经济影响

安徽近代人物——刘铭传

安徽近代人物——刘铭传

安徽近代人物——伟大将军刘铭传新闻传播学院朱笑妍 T01314055 刘铭传(1836—1896),合肥西乡人(现安徽肥西县),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内忧外患的晚清时代。

农民起义撼动封建王朝,外国列强觊觎中国疆土。

风雨乱世中,农民出身的刘铭传,办团练,入淮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勋高节钺登壇封疆,殊途入仕,一路飙升,从直隶提督,到首任台湾巡抚,轰轰烈烈的办了三年大事:平吴剿捻、抗法保台、建省治台,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平吴剿捻公元1864年(同治四年),曾国藩督师剿捻军,刘铭传奉令率军由广德北上。

时清将僧格林沁正率精锐骑兵尾随捻军左奔右突,疲于奔命。

铭军秉承曾国藩、李鸿章旨意,保存实力,驻六安、霍山一带按兵不动。

僧格林沁部 1.1 万多人马被捻军全歼,僧格林沁毙命。

清廷闻讯震怒,严旨申饬曾国藩,给刘铭传以革职留任的处分。

十一月,刘铭传尾追捻军,铭军凭借洋炮队火力,杀伤捻军甚众,于次年三月攻下黄陂县城,刘铭传因此官复原职。

李鸿章趁机扩充淮军,由4 万人扩展到7 万人,铭军马营增加尤为迅速,在淮军28个马营7000多匹战马中,约有13营3500多匹隶属铭军。

铭军负责追剿东捻军,历时三载,最后在杨州瓦窑铺将东捻军战败。

刘铭传以封赏太少,告积劳成疾不能坐骑为由,请假回乡养病。

在东捻军垂危之际,西捻军闻讯驰援,直逼天津。

清廷惊恐,严旨不停催促刘铭传率军护卫。

刘铭传向李鸿章献计,将西捻军引到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铭军在西捻军被围后与之决战,致西捻军全军覆没。

刘铭传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

抗法保台光绪十年,法国在侵占越南后不久,将台湾锁定为进攻重点,妄想以此为进攻大陆的据点。

在这关键时刻,清廷起用刘铭传,授他福建巡抚衔,督办台湾防务。

刘铭传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保存实力、挥军后撤,下令在法舰炮力的射程外设伏。

刘铭传处变不惊、应对冷静,一面派人在田寮高地西侧阻击前进的法军,法军因失去了舰炮的火力支援而被迫后撤;一面令部下紧追不舍,从而形成多面合围之势,最终法军不得不返回炮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铭传简介
黄曾祥
刘铭传(1836--1895),清末安徽省合肥县人,字省三,著名的淮军将领。

他十五岁就随父亲贩卖私盐,走遍乡里。

咸丰四年(1854),李鸿章创建淮军,当时十八岁的刘铭传被乡人推为「堡塞长」,相当于团练长官,他招募的兵勇号称「铭字营」,从此展开杀敌卫民的军旅生涯。

1853年,洪秀全率军攻破南京,正式建号「太平天国」,同治元年刘铭传被李鸿章调到上海压制太平天国气焰,同治四年再随曾国藩、李鸿章镇押「捻军」,因战功升任直隶提督。

光绪六年(1880年)刘铭传上书建议修筑铁路,虽未获清廷采用,但他深受西洋建设理念的影响自此展开。

1884年中法战争时受命督办台湾军务,再提出十项整顿海防建议,终获清廷当局采纳,渐渐展露治功。

在中法战争中虽与守军将领刘璈不合而备受牵制,但仍有效保守台北与淡水,并在基隆战役中重创法军。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廷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刘铭传担任首任巡抚。

他大胆建设台湾,举凡兵器制造厂(大炮)、火药局、水雷局、抚垦局、樟脑局、茶厘总局、矿物局、媒务局、税厘总局、盐务总局、邮政总局、电报总局、官医局、东西向横贯公路、轮船航线、台湾铁路局、炮台等都在他的规划与中央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澴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沿海各省的经济支持中顺利展开。

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基隆煤矿弊案告老还乡。

继任台湾巡抚邵友濂则因财政困难与理念不同而放弃许多既定政策,使台湾后继建设宣告中断。

光绪廿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廷希望刘铭传再次督导海防军务,但被他婉拒,日本据台后的光绪廿二年元月十一日病逝,时年五十九岁,光绪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壮肃。

文章合集称为「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刘铭传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却是清代少见的「奇才」。

一生最大官职是福建巡抚与台湾首任巡抚。

驻台时期许自己「以台湾一隅之设施而成为全国之模范,以一岛之建设基础,增益国家之富强」。

他(1)扩大抚番:改善原住民生活,画明汉山地界,不准军民侵凌,并于台北设番学堂,赠与衣食、教算学、汉文、官话、台语及起居礼仪。

(2)增设郡县:除台北府外(府城于1884年建成,)又将台湾府改为台南府,另于中部(台中彰化桥孜图)置台湾府,并拟定省会,全省增至三府、三厅、十一县、一直隶州。

(台北府、淡水县、新竹县、宜兰县、基隆厅、台湾府、台湾县、彰化县、云林县、苗栗县、埔里社厅、台南府、安平县、嘉义县、凤山县、恒春县、澎湖厅、台东直隶州)
(3)清理赋税:设官银局,造银币每年数十万两(这是台湾自造银元之始) 。

(4)发展交通:1891年基隆、台北铁路通车(全中国第一条运客铁路) 先后添购轮船八艘,远达南洋,连接南北电线,及于福建,扩充基隆煤矿。

(5)推广农业:鼓励种茶、棉、桑等经济作物、养蚕并拓展水利灌溉设施。

(6)设新式学堂:1885年在台北大稻埕六馆街创「西学堂」,是台湾第一个新式学堂,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设「电报学堂」。

(7)电灯电报:完成建省工作(1887年),为台湾近代化奠定相当基础,台北府首先有电灯。

因此种种的建设与魄力,刘铭传遂被称为「台湾现代化之父」。

在清末推行洋务的名臣中,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可以说都是他的老师,但他们若不是进士,就是翰林(读书人)。

反而行伍出身的刘铭传,少了传统科举的包袱,最能吸收西方现代的知识,并能身体力行。

设省后,刘铭传在努力建设台湾时,除了要使台湾成为全中国最进步的一省之外,也是为了防止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后再对台湾有野心,他认为「御侮首在自强,攘外必先靖内,内不靖则根本动摇,一有外忧,是且不攻自靡」。

因此,刘铭传在位台湾六年,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唯一有系统实施全面改革计划的省份,说他是「台湾现代化之父」实不为过。

注:台湾省铁路
清廷派驻台湾的第一任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筑的。

台湾原属中国福建省。

中法战争后单独设省。

刘铭传于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

路线以台北为中心,向东到延伸到基隆港,向西南可到达新竹,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建成,两段共长约107公里,轨距1,067毫米,轨重每公尺达18公斤。

对于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同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

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一个下午到曾府去面谈。

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在仔细观察他们的反应与态度。

只见其它两位都渐渐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不停地相互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

后来曾国藩就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