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第三节 战后电影
• 抗战之后,民族电影产生了丰硕的果实。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 流》、《松花江上》、《天堂春梦》、 《万家灯火》、《小城之春》 • 文华的《假凤虚凰》是抗战时立后第一部 在美国上映并受到好评的中国影片。 • 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是中国摄制彩色 影片的第一次尝试。
第三章 电影发展期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
田汉早期的电影活动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 1,在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圈中,田汉高举电影 运动的旗帜,强调电影不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 而是相当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 本着纯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电 影史上写下了光荣的第一页”。他的作品《到民 间去》被有些史论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 有进步意识的电影”。 • 2、他是新文艺界中国文学艺术家中第一个尝试拍 电影的人,也是把新文艺界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 一人,从而结束了我国电影长期游离于新文艺运 动的历史,为而后的“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作 了铺垫。

• • •

张艺谋
创作特色: 1、形式主义大师 2、注重剧本的文学基础 3、多以悲剧收尾 4、注重象征气氛的营造 5、竭尽所能去渲染感情,因而在他的电影 中情感的表现往往饱满而炽热。 • 6、求新求变的艺术家 • • • • • •
陈凯歌
• • • • 创作特色: 1、哲理性:电影哲人 2、文化性:反思中国文化 3、电影性:这是第五代导演的共性,对电 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
• 1913年,香港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黎民伟以 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拍摄的《庄子试妻》。 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 • 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我国第一所电 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尝试时期(1905——1923)1、中国境内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时间:1896年8月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2•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搭建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3 1909年,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拍摄短片《不幸儿》、《西太后》,在香港拍摄短片《瓦盆伸冤》、《偷烧鸭》。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1、任庆泰,字景丰(1850—1932年)。

2、中国第一部电影戏曲电影:《定军山》(任庆泰,1905年)三、拍摄短故事片的尝试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一)张石川、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拍摄张石川,(1889—1953年),浙江宁波人。

郑正秋(1889-1935 ),广东潮州人。

《难夫难妻》,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三)黎民伟与《庄子试妻》的拍摄黎民伟(1892—1953年)《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四、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电影拍摄活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成立于1918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

•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是中国电影制片业规模性经营的开端。

•具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教育服务,要具有文化品味和爱国内容。

•(一)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戏曲片拍摄•1920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拍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二)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短故事片拍摄•任彭年《死好赌》、《猛回头》、《憨大捉贼》、《清虚梦》等。

•五、《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

•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趋于成熟。

•六、最初的长故事片拍摄•《黑籍冤魂》(1916年,4本)导演:张石川管海峰•(二)中国长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阎瑞生》2、《张欣生》4、《红粉骷髅》•(三)长故事片的艺术化倾向•但杜宇电影就是动的美术但杜宇十分重视画面造型,讲究构图和光线的视觉美感。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新课件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新课件
2021/6/16
1931年拍摄的《歌场春色》,是中国最早的两 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之一。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影 响与推动下,于1933年拍摄了《挣扎》、《飞 絮》、《飘零》等反映现实的影片。
2021/6/16
1934年后,相继拍摄了《王先生》、《花花草 草》等片,并在香港成立公司分厂。
2021/6/16
早期放映活动的影响 放映在我国深入内地。 外商开始争夺我国市场。 促进了我国知识分子的摄制欲望。
2021/6/16
1、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机构,创办人任景丰 。 2、1905年《定军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艺
术记录片(戏曲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
2021/6/16
2021/6/16
《孤儿救祖记》是“明星”第一部正式出品。也可以 说有了它,才有了真正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部根据郑正秋“教化”社会的主张编写的家庭
伦理片,导演是张石川。
2021/6/16
故事写富翁杨寿昌听信侄子道培谗言,逐走怀孕的寡 媳蔚如。十几年后,蔚如的儿子余璞长大,又在杨寿 昌办的学校读书,此时杨已发现道培种种不端,不再 信任他了。道培怀恨在心,想杀叔夺产。动手这天, 恰巧余璞来访,孩子机智勇敢地救了祖父,一家从此 团圆。蔚如感到沉冤大白得力于学校,拿出家产一半 兴办义学,广收贫家子弟入学。
2021/6/16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探索(1923—1932)
2021/6/16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的第一 个热潮。
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有明星影片公司、大中华 百合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天 一公司、民新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等。
2021/6/16
一、“明星”影片公司 二、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三、天一公司 四、长城画片公司 五、神州影片公司

文艺常识中国电影史1

文艺常识中国电影史1

•中国著名电影院线: 万达国际 广东大地 中影星美 四川太平洋 上海联合(上影国际)
23
24
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年摄制戏曲片 《定军山》, 是中国自己 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由任 景丰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 馆摄制。该片是一部无声 的, 纯粹对谭鑫培主演的 京剧《定军山》做纪录式 的摄制。片长两本,约20 分钟。成为中国电影的开 端之作。中国电影史也是 从这里算起
打造经典的第三代
代表人物:
崔嵬(1912—1979)
《杨门女将》《穆桂英 大战洪洲》《青春之歌 》 水华:白毛女》《林家 铺子》 谢铁骊:《早春二月》 《智取威虎山》 1995年 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 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 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 导演奖 凌子风:《骆驼祥子》 《红旗谱》 桑弧:《太太万岁》首部 彩色故事剧《祝福》
关锦鹏的《阮玲玉》并非 纪录片,却格外成功地还 原了真实。
张曼玉也因为这部电影成 功甩掉“花瓶”称号。
周璇
一代歌后,号称“金嗓子 ” ,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 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 曲和插曲100多首,代表 作有《马路天使》、《忆 江南》等。 1957年 周璇在拍戏时旧 病复发,被送入精神病医 院,最后,在挣扎中因脑 炎而离开了人世,享年39 岁。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神女》 (1934年)
《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 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 给予她高度赞誉。
阮玲玉在片中以精湛的演技 ,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 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 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 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影片《阮玲玉》是香港导 演关锦鹏在1992年推出的 力作,因其视角的独特, 套层结构的熟稔运用,触 及问题的深锐,故此片一 出,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奠基创立阶段(1896——1912)1.世界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放映了《墙》、《婴孩喝汤》、《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

2.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家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3.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主演:谭鑫培。

初兴阶段(1913——1922)4.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A.《难夫难妻》(1913)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创作新剧、面对现实、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B.《庄子试妻》(导演:黎民伟):改编旧剧、发挥想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C.《劳工之爱情(掷果缘)》:中国电影初兴期最为经典的故事短片。

5.最早的长故事片(1921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兴盛阶段(探索时期)(1923——1931)6.旧派与新派A.旧派:⑴构成:①郑正秋、张石川;②“鸳鸯蝴蝶派”;③五四后知识分子。

⑵代表作品:1923年《孤儿救祖记》⑶创作面貌:①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②神怪武侠片:古装片《火烧红莲寺》、神怪片、武侠片。

B.新派:⑴构成及创作思想:长城:“移风易俗,针砭社会。

”神州:“宣扬文化,开启民智。

”民新:“普及教育,提倡爱国。

”联华:“复兴国片,改造国片。

”南国:“借胶片宣泄吾民深切之苦闷。

”⑵创作面貌:①以洪深、侯曜为代表的“人生问题剧”。

②欧阳予倩和“神州派”的“人情剧”。

③田汉、孙瑜带有唯美和浪漫倾向的创作。

(孙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⑶共同特征:①取材:关注小资产阶级;②内容和艺术表现:受外来文艺的影响;人物塑造的相似性;注重心理刻画。

7.郑正秋:A.主要创作:《难夫难妻》、《掷果缘》、《孤儿救祖记》、《姊妹花》。

B.电影概念和电影创作概念:①早年从事戏剧评论工作,提倡新剧;②与戏剧舞台相比,电影强调“造意”“造地”“配景”“导演”“演员”。

8.影戏观:⑴提出:1924年《影戏概论》;1926年《影戏剧本作法》。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及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第一节最初的尝试(3)__年,西班牙人__首先将一些有简单情节的故事短片拿到中国来放映。

后来他成了在中国第一个经营电影院的商人,于__年在上海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____。

(1899,雷玛斯,1909,虹口大戏院)(4)电影刚刚在中国放映时,人们把这种玩意儿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美国影戏”等,后来逐渐简化为“__”,成了中国人早年对电影的通用名称。

(影戏)片越来越多地输入中国,____才逐步取代了这种茶楼戏园式的放映方式。

(茶楼戏园,茶楼戏园,专业影院)3、作为帝国主义经济文化侵略的外国影片输入早期外国影片的输入中国,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影戏院、建立放映网、输入影片都是以__为直接目的的。

(赚钱)二、中国初期的电影生产和电影企业___》,可以说是中国故事片的开端。

尽管拍摄还十分原始,但它毕竟开辟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难夫难妻)(2)黎明伟在香港拍的一部根据庄子故事改编的影片《____》,第一次被带到国外去放映。

(庄子试妻)(3)中国电影的生产在起步阶段,影片生产还时断时续、很不正规。

几年中只出了描写鸦片毒害的《____》等很少影片。

只有进入20年代拍了《__》、《__》和《____》等三部最早的长故事片之后,影片的摄制在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黑籍冤魂;年为__拍摄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两部戏曲片,制作态度认真,技巧也达到当时的较高水准,比之《定军山》时期已有了巨大的进步。

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事业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活动影片部,梅兰芳)(6)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创办的旧中国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__”影片公司,今天香港“邵氏”公司的前身“__”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公司,及其它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长城”、“神州”影片公司等,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台湾馆
中国皮影艺术
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 域,起源距今大致2千年,是让观 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造 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雕功流畅,着色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 艺制作效果。
街头西洋镜
1896年8月11日电影开始在中国放映
《阎瑞生》故事片
编剧 杨小仲(商务印书馆机要科科员) 导演 任彭年(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导演)
演员 阎瑞生 (陈寿芝 洋行买办 阎瑞生的挚友) 王莲英 (王彩云 从良妓女 )
杨小仲 ,中国电影编剧、 导演。原名杨保泰,祖籍 江苏常州。1920年将文明 戏《阎瑞生》改编成电影 剧本,成为中国最早的长 故事片之一。后专为商务 印书馆编写电影剧本
《阎瑞生》电影剧照
广告
《阎瑞生》的评价源自影片《阎瑞生》片长10本,放映2小时左右,情节紧凑,表演精彩, 扣人心弦。拍摄技巧自然,虽有些粗糙,总体上看它是一部相当成功 的商业影片。影片《阎瑞生》的放映,引起了连锁反响,大舞台、新 舞台、笑舞台等剧场都跟着演出了各自的《阎瑞生》,有些是连台本 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麒麟童(周信芳)主演的 《枪毙阎瑞生》。此外,还有十几种以阎瑞生谋财害命为题材的书籍 出版,出现了文坛“阎热”。 电影影响 影片《阎瑞生》首映于夏令配克影戏院,连映一周,好评如潮,轰 动影坛。有的影评家撰文写道:“在真实性追求上作出了前所未有的 创造,演员的表演因较熟悉剧中人,也有突破。”“编剧紧凑,男女 演员均能适如其分,其中主要而最精彩者,为饰演阎瑞生的陈君,神 情状态活画一堕落青年,观之殊足发人深省,国人自摄影片竟能臻此 境界,殊出意料之外。”也有人批评《阎瑞生》宣扬“色情恐怖”, 上海总商会曾要求取缔,江苏教育会也视《阎瑞生》“有碍风化”, 提起取缔之呈情。 尽管《阎瑞生》褒贬不一,但它突破了无声电影的框框,开创了中 国电影新时代,其作用不可磨灭。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1
2、张石川( 1889—1953)——中国电影第一人 ❖ 重视影片的娱乐性和商业价值;注重社会效益与
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 ❖ 导演作品: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第一部反帝片《黑藉冤魂》, 第一部爱情片《劳工之爱情》, 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
3、1908年意大利商人A·雷玛斯建起了一座可容 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 一座电影院。
4、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 司”于1909年在上海成立,创始人是美籍俄裔 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二节 萌芽与探索(1905—1926)
❖ 1905年,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 ❖ 1913年,中国最早的故事片《难夫难妻》; ❖ 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重要影片有
《阎瑞生》、《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 《火烧红莲寺》。
❖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经世 致用的实用主义艺术观、美国叙事的连续性、苏 联的对立冲突原则,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诗意融 贯一体。
❖ 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吸取创作养料 的传统;
❖ 1922年与张石川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公司,制作的影片多数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教化功能。
❖ 代表作品:《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玉梨魂》;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一章 第三节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1)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一、影戏传统的建立
❖ 影戏:30年代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强调电影与戏 剧艺术的联系和共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3年后,亚细亚将拍摄制作的工作交给张石川与 郑正秋组建的新民公司处理,自身只负责影片的投资、 发行以及提供相关电影设备。这种经营方式为中国电 影提供一种新的操作模式,由外方出资、国人办事。 这种合作既保证了本土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又未使 投资者经济受损,同时为国人拍摄电影积累下许多宝 贵的经验,也避免了外国人自行拍摄会产生的很多细 节问题。这种投资发行与拍摄制作分离的方式,直到 今天仍在电影业大面积沿用。
《定军山》:中国电影的开端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一百多个年头。一百年前,中 国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 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多部电影。 中国电影比世界电影晚了10年,这个距离并不算 大,而1905年的《定军山》,也给了中国电影一 个还算体面的开始。
1905年 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口述影像:中国最早的影评
“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 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 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旁有一人奏乐应之;又一影,一 女子在盆中洗浴„„种种诡异,不可名状„„人生真梦幻 泡影耳。” ——《观美国影戏记》,刊登于1897 年9月5日上海出版的《游戏报》,中国最早的影评。 这是一篇有着桐城派古文风格和士大夫文人气质的文章, 对电影视觉画面产生了中国文人独有的联想。
导演汤晓丹的回忆
“除了看排练话剧,沈西苓又约我同进电影院„„提篮桥的虹口大戏 院,建立于本世纪初,是西班牙商人用剥削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建造 起来的,偷工减料,设备简陋,票价比别的电影院低。我和沈西苓总 是带着干粮进去,从第一场看到最后一场。长达十几小时反复看一部 影片,对于我们极有帮助。” 一方面,电影对当年文化青年的吸引力可以从这回忆中窥见一斑。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雷玛斯低价路线和“一票到底”策略在为自己赚 钱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国电影的第一批铁杆观众。
电影的特征
在描述中国电影诞生之前的状况时,应该把眼光 投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电影的技术特征(中国戏影) 2、电影的商业特征(电影的诞生日) 3、电影的娱乐特性(观戏模式)
1、电影的技术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中国也是世界电影的早期源头之一,对世 界电影的创造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不过这贡献仅仅是指技 术上的贡献:中国古代的灯影戏被电影史家视为电影发明 的先导,对电影视觉原理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 据史料记载,远在汉代,一位叫李少翁的法师发明了灯影 戏,此后以剪人的灯影戏有发展为皮影戏。中国的灯影戏、 皮影戏在13世纪初期即传入南亚,在元代传入波斯,18 世纪传入欧洲。1767年传到法国,而不久这个被称为 “中国灯影”的技术就被改造为“法兰西灯影”。
1913年:《难夫难妻》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定军山》只是对京剧表演 片段的简单记录,通常认为,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 由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负责具体拍摄的电影 《难夫难妻》。 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两人导演,而所有的演 员都由文明戏的演员担任。由于当时有男女不能同台的规矩, 片中的女角也都由男演员充任。 影片现已丢失。 根据当时资料记载来看,《难夫难妻》制作简陋,但它毕竟 意味着一个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传奇鼻祖张石川与郑正 秋踏入电影事业的第一步。
第一章 萌芽与初创期
1905——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
L/O/G/O
中国电影史前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电影的早期源头之一。 据说,远在汉代就有一个叫李少翁的法师发明了灯 影戏,以后又发展成皮影戏。 中国的灯影戏、皮影戏早在13世纪初传入南亚, 元代传入波斯,18世纪传入欧洲。 1767年传到法国的这种中国技艺就被称为“中国 灯影”。
雷诺的电影播放仪器
2、电影的商业特性
电影从诞生之日便为商业利益所驱使。 早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前就有拍摄和放映的记载,如1888 年法国人勒潘斯用自己创造的单镜头摄像机拍摄了三部世 上最早的电影,不久又拍摄了《穿越利兹桥的车辆》而且 公开放映多场。 卢米埃尔兄弟也有在1894年拍摄、1895年3月25日首 次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但人们却仍然将他们 于这一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内售票,公开放映了 12部影片作为电影诞生日。 电影在中国的出现,是从放映外国影片开始的,是商业利 益驱动的具体化开始。电影与商业的不解之缘由此可见一 斑。
“导演技巧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摄影机的地位 摆好了,就吩咐演员在镜头前面做戏,各种的表演 和动作,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 胶片拍完为止。” “ 镜 头 地 位 是 永 不 变 动 的 , 永 远 是 一 个 ‘ 远 景’„„倘使片子拍完了而动作表情还没告一段落, 那么续拍的时候,也就依照这种动作继续拍下去。” ———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
口述:《定军山》的拍摄
“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 时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师、敲锣鼓家伙的,都来了。屋外院子里, 把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 仲伦担任拍照(即摄影),他是‘丰泰’最好的照相技师了。虽然前几天 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 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 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 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 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1950年代末,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谈《定军山》的拍摄
问题与思考
1、世界电影开启于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为何中国 电影开启于京剧国粹?(电影的拍摄与生产跟在地国的传 统文化与审美趣味之间的复杂关系) 2、中国电影的诞生跟商业性与娱乐性的关系?(任庆泰, 一个典型的技术性商人,京城最早开业的照相馆老板,有 幸成为中国电影第一人,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电影生产与明星制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电影明星 与电视明星的区别?看电影与看电视的区别)
根据现在所能看到的史料记载,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是在1896年 8月11日,上海徐园內一大号叫“又一村”的茶楼里。 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却是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著名京 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 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进入中国伊始,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传合会在偏 离与拷问中证明自己的必要性。 无论后人在何种高度上评价《定军山》,我们首先要表达的是一种由衷 的庆幸之情:《定军山》给了中国电影一个还算体面的开始。(慈禧太 后七十大寿宫中放映电影的插曲)
《难夫难妻》的意义
从仅有的文献看,《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有编 剧、开始讲故事的电影。 《难夫难妻》的剧本是郑正秋根据他家乡潮州的乡 俗风情撰写而成。故事讲述:乾坤二家欲结秦晋之 好,于是不顾子女意愿,请媒人代为奔走。经媒人 甜言蜜语,此欺彼诈,又经繁文缛节,择吉成亲, 拜天地入洞房。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逼成夫妻。 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到 1913年《难夫难妻》登场,中国电影终于开始了用 镜头讲述故事的旅程。
1908年 虹口活动影戏院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作为一个深谙 上海市民趣味的“中国通”,修建了“虹口活动影 戏院” 。 尽管只是一个铁皮屋子,它的经营项目却非 常明确——一家只放映电影的“专业影戏院”。 对时髦事物好之若鹜的上海市民很快填满了 这个铁皮屋子。商业上的成功先例使得后继者汹涌 而至,影院修得越来越高档,与此相应的,票价也 越来越往上爬。
1909年:亚细亚影戏公司
1909,中国电影界有两件大事发生,一是北京的丰泰照相馆失火,二是 美籍俄裔商人本杰明 · 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正规性的电影公 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却暗中验证着中国电影在地域上的首次重心转 移,由威严排场的帝都北京转向开放且市井化的上海。 像很多外来淘金者一样,布拉斯基只是一个希望能利用新鲜事物在中国冒 险的西方人,却在不经意间成为改变中国电影进程的关键人物。 尽管该公司的事业并不成功,但它提供的资金和设备却方便了张石川和郑 正秋这两位早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走上了影坛。 中国电影最初的这种中外合资情况在 1990 年代又重新搬演了一次,而 1909年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标志着西资东进的电影黎明。
但杜宇:故事片的艺术化尝试
但杜宇(1897—1972) 原名祖龄,祖籍贵州广顺, 生于江西南昌。早年丧父, 家道中落。在上海美术专 科学校毕业后,以画仕女 月份牌和替报刊杂志画封 面、插图为生,曾出版 《百花图》画集。后拍摄 了《海誓》等一系列影片。 左侧为其画作。
萌芽期中国电影纪年
1905年 《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第一部拍摄电影的开始; 1908年 虹口活动影戏院 ,标志着只放映电影的“专业影戏院”的 诞生。 1909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标志着西资东进的电影黎明。 1911年夏天,上海的“自治公所”公布“取缔影戏场条例”,规定 了电影放映与观看的相关规则,成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最早雏形。 1913年 郑正秋的《难夫难妻》, 揭开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1913年 黎民伟开创香港电影 ,其《庄子试妻》第一次使用了女性 电影演员。 1918年 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920年 梅兰芳舞出古剧新章 :《春香闹学》《天女散花》
票价与观众
据说二三十年代上海最高级的大光明影院一场电影的门票 从6角到2元5角,而当时一担米的价格是 8元,对一般市 民而言,一个月的饭钱也就在 6元到 8 元之间。这时进电 影院的人已经与当初茶楼里的看客有了很大的不同。 旧上海的一则报纸简讯报道过那时最常上影院的五类人, 他们是谈恋爱的年轻男女、厌倦舞台剧的有闲妇女、无聊 的富商、逃避生活的青年以及影评人,抛开当时文字形容 的文艺腔不论,这个人群和今天的影院观众已相差无几了。
续上
追踪世界电影发明史,一方面不能忽视中国在其 间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不能夸大其作用。 中国的灯影戏、皮影戏只是一种技艺,对西方电 影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学和视觉感上。 电影的真正发明是光影艺术的科学化,从视觉暂 留原理到照相术的发明,再到连续摄影成功,电 影对充分依赖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