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治疗进展包括:1.院前急救一经确诊,立即用肥皂水反复灌洗胃肠,并刺激咽喉部催吐,洗消皮肤;尽快口服吸附剂或粘(泥)土。
2.院内急救无特效治疗,无论有无症状均应急诊处理。
①阻止毒物吸收洗胃是重要的措施,以碱性液体洗胃,洗胃后全肠灌洗并口服吸附剂漂白土(Fuller’s ealth)及膨润土(bentonite),活性炭和泻剂,用法为:20%漂白土(商品名为思密达)悬液300ml,活性炭60g/20%甘露醇100-150ml,硫酸镁15g,每2-3小时一次交替使用,持续一周。
②加速毒物排泄利尿及血液透析、血流灌注,后者效果较好,应尽早使用,直至体液中不能测到百草枯为止。
③阻止毒物对组织的损害心得安与结合在肺内的受体竞争;维生素E、C、超大型氧化物歧化酶、硒、烟酸破坏氧自由基;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氟尿嘧啶减轻肺纤维化作用;氨基苯甲酸钾、秋水仙碱、放射治疗溶解肺纤维蛋白。
以上药物均可使用。
新近有认为胃肠道注入乙醇能降低百草枯中毒病死率,我国学者应用复方丹参液(30-40mg/d)、东莨菪碱(2.4-10mg/d)和地塞米松(25mg/d)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维护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取得了较好疗效;还有使用去铁敏(100mg/kg.24h)和乙酰半胱氨酸(300mg/kg.d)成功地救治了病人。
氧气治疗氧气疗可加速氧自由基形成,促进死亡,故一般在动脉氧化分压<40mmHg时才给予>21%浓度氧气治疗。
其他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对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使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但透析无增加百草枯从体内排出的效果。
血液灌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使用多年,但此方法的有效性仍有争议。
虽然活性碳柱对从血液中去除百草枯十分有效,但因百草枯向周围组织分布速度很快,而重新从组织回到血液中的速度相对缓慢。
也就是说,组织中毒物的量由中毒早期的血液浓度所决定。
血液灌流应在6小时内最好,可以连续2-3天。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

治愈 率 为 6 , 规 组 治愈 1 , 1 常 4例 治愈 率 为 3 , 6 两组 相 比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 0 0 ) 两 组 病 人 出 院或 死 亡 时 动 脉 血 氧 P .5 ;
分 压 比较 有极 显著 性 差 异 ( < 0 0 ) P . 1 。结 论 大荆 量 氨 溴 索联 合 甲泼 尼龙 环 磷 酰 胺 治 疗 百 草 枯 中毒 可 以 明 显 降 低 百 草
XI M i AIW e ,S A n, i UN n, ta Li e l
( p r n f R s iao y Me i n ,T e e p e S s i l f C o g h u, h n z o 1 2 0 ih a ) De a t t ep r tr d c e h o l ’ Ho p t h n z o C o g h u6 1 3 ,S c u n me o i P ao
枯 中毒 的 痛 死 率 。
【 键 词】 氨 溴 索 ;甲泼 尼 龙 ; 磷 酰胺 ;百 草枯 中毒 关 环 【 图分 类 号】 R 5 5 4 中 9 .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章 编号】 Ⅸ ) 1 . 9 9 Ji m 1 7 - 5 1 2 1 . 0 0 1 文 I 0 3 6 /.s 6 23 1 . 0 1 1 . 3 : s
[ src] Obetv To e au t h fe to ih d s y lp o p a d lsmeh lrd i ln mb o o n Ab ta t jcie v laet eefc fhg o ec co h s h miepu t ype ns o ea r x l o o
夏 敏, 艾 伟, 孙 林 , 家 杰 陈
( 州 市 人 民医 院 呼 吸 内科 ,四川 崇 州 6 1 3 ) 崇 1 2 0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陈桂喜【摘要】Paraquat is a highly toxic herbicide,which has strong toxicity to humans and animalsThe herbicide effect of paraquat was found at the end of 1950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 the market in 1962, there were many people died of paraquat poisoning every year. Paraquat has very strong toxicity on various organs of the body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ultimately the patients died of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 and hypoxemia caused by pulmonary fibros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not discovered the effective drugs for paraquat poisoning, and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progress of paraquat poisoning in recent years.%百草枯属剧毒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20世纪50年代末,百草枯的除草作用被发现,1962年首次在市场上销售,每年均有很多人死于百草枯中毒.百草枯对全身各个器官均有极强的毒性,病程进展快,病死率很高,临床表现各异,最终患者多因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肺纤维化所致的低氧血症死亡.国内外学者至今仍未发现百草枯的特效解毒药物,该文就近年来百草枯中毒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1【总页数】3页(P2023-2025)【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进展【作者】陈桂喜【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4百草枯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比较容易溶于水中,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碱性介质中极易破坏,是全球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

mo p e r f u s i o n c o mb i n e d wi t h l a r g e d o s e o f me t h y l p r e d n i s o l o n e ,c y c l o p h o s p h a mi d e p u l s e he t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c u t e p ra a q u a t
( 崇州市人 民医院 , 四J l l 崇州 6 1 1 2 3 0 )
【 摘要 】 目的
总结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 大剂量 甲泼尼龙 、 环磷 酰胺冲击 治疗急性 百草枯 中毒 的临床疗 效。方法
灌流组 百草枯尿液浓度下降趋势显著优于未灌流组 , 降低 了病 死率。结
将本 院 2 0 1 1 ~2 0 1 2年收 治的急性 百草枯 中毒 患者 7 8例 分为两组 , 未灌流组使用大剂量 甲泼尼 龙、 环磷 酰胺冲 击治疗 ; 灌 流组 在此基础上早期联合血液 灌流 治疗 。结果 论 对重要 器官的损 害。 提 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血液灌流联合 大剂量 甲泼尼龙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急性百草枯 中毒 可更快 清除尚未侵入 器官的百草枯 毒素 , 降低 其
H o s p i t a l o fC h o n g z h o u ,C h o n g z h o u , S i c h u a n 6 1 1 2 3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l a e i f c a c y o f h e m o p e r f u s i o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h i g h d o s e m e t h y l p r e d n i s o l 0 n e a n d
环磷酰胺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i n c e, L e s h an 6 1 40 0 0, C i na
【 A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s a f e t y o f c o mb i n e d t r e a t m e n t w i t h c y c l o p h 0 s p h a m i d e f o r p a —
r a q u a t —i n d u c e d a c u t e p u l mo n a r y i f b r o s i s . Me t h o d s W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v i e we d 7 9 p a r a q u a t p o i s o n i n g c a s e s t r e a t e d i n o u r
E f 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S a f e t y o f C y c l o p h o s p h a mi d e f o r T r e a t i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r a q u a t —i n d u c e d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r y L / X i a o
s u i t s ,4 一we e k f a t li a t y r a t e ,t h e r a t i o o f d i e d o f p u l mo n a r y i f b r o s i s ,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s o f p u l mo n a r y i f b r o s i s , mu l t i p l e o r g a n f a i l u r e,a n d s e v e r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o d i f f e r e n c e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b e t we e n t h e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孔的电压感受器上一个主要二巯基化 合物的氧化, 诱导 7/$ H 依赖性该通透性转换孔不适当打开, 导致线粒体内膜去极化、 解耦联和基质肿胀。 # .4 中毒的治疗 现有的治疗药物 .4 中毒的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及方法包括洗胃、 导泻、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抗自由基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 .4 抗体和肺移植尚处在研究阶段。 #$! 减少毒物的吸收 呼吸道吸入 .4 引起中毒较少; 完整的皮肤对 .4 有屏障 作用, 但仍有个别经皮肤吸收致死的报道。局部皮肤接触 受染后应尽快脱去污染的衣 .4 可引起强烈的刺激性反应, 物, 用清水或弱碱性液体彻底冲洗。经口摄入后 .4 约 $ A 即 达血浆浓度峰值, 因此, 宜早期彻底洗胃, 由于 .4 对黏膜有 一定的腐蚀性, 易导致穿孔, 操作宜谨慎。洗胃可用 *6 皂土 溶液, 洗胃后胃管内注入富勒氏土或活性炭溶液, 加强毒物 的吸附。有报道口服 .4 后 * A 服用活性炭仍可降低 .4 的 血浓度。严重中毒者可行全消化道灌洗, 灌洗液为氯化钠 氯化钾 !’;" D、 碳酸钠 $’&( D 加水至 * !!! >I, 加热至 -’*( D、 体温, 用鼻饲管以 ;" >I B >?@ 速度灌注 , = ( A。但也有学者 持相反观点, 认为低流量全胃肠道灌洗, 有一部分 .4 通过肠
[(] 道吸收, 增加了 .4 的毒性, 因此不主张使用。 JFK?>/ 在给
中不被重吸收, 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 .4 中毒机制 .4 诱导组织损伤的生化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超大剂量 中、 重度中毒 .4 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如能渡过急性期, 以后则出现不可逆肺纤维化, 后期多死于 肺功能衰竭。 肺是 .4 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中毒后肺组织 .4 浓度是血 浆浓度的 *! = &! 倍。与其他器官相比, .4 特殊的肺毒性可 能是由于其选择性在肺内大量聚积造成的。肺部存在胺类 物质转运系统, 由于 .4 和二胺、 多胺及二胺二硫胱胺具有结 构上特殊的相似性, 当血浆内存在大量 .4 时, .4 与胺类物 质竞争, 被肺泡细胞摄入。这个转运过程主要是通过肺泡上 皮! 型细胞和气管的 7:/0/ 细胞进行的, 肺泡上皮 " 型细胞 [$] 也可能摄取部分 .4, 这种摄取是依赖能量性的 。进入肺 内的 .4 经由 9)E.8 辅助的单电子还原为自由基, 然后再与 分子氧形成阳离子及超氧阴离子, 经超氧化物歧化酶歧化形 成过氧化氢, 进一步形成毒性更高的羟自由基, 诱导脂质过 氧化反应, 直接损害主要细胞成分; .4 还可快速激活磷酸戊 糖途径, 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肺内脂肪酸的合成; 此外, .4 导致 9)E.8 大 量 消 耗, 使肺内许多需 9)E.8 迅 速 减 少, 9)E.8 参与的生化反应无法进行。
急性百草枯中毒17例临床分析

20 59 ・
・
急 诊 急 救
・
急性 百 草 枯 中毒 1 7例 临床 分 析
孙 虹 ,赵 红梅 ,朱 莎 ,李庆 红
【 摘要 】 目的
有效治疗方 法。方法
分析百草枯 中毒患者的诊 治经过及影响其预后 的影响 因素,探 讨提 高百草枯 中毒 患者 生存 率的
对 l 百草枯 中毒 患者临床 资料及诊 治过程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7例 5例 存 活,其 中2例服 药
病 死 率 ,值 得 进 一 步 研 究 。
百草枯 中毒病 死率高 ,影响预后 的最主要 因素是服毒 剂量和入 院
时间。中毒后应 强调及时失活和吸 附处理 ,血液净化治疗并不 能降低病死 率,环磷 酰胺 一甲泼 尼龙 冲击疗法 可能 降低
【 关键词 】 百草枯 ;中毒 【 中图分类号 】R 19 3 【 3 . 3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9 7 (0 8 1— 0 9— 2 0 7— 5 2 20 )1 2 5 0
的毒 物 失 活 、 吸 附 处 理 。
血液灌流 ( P 血液 净化治 疗 [ 受治 H ) 接
少保 障风险 ,有效节约资源的作用 。 4 14 充分发挥 急救 网络 医院 的作用 ..
援 ,现有 的急救 网络资 源也 不能得到有序 流于形式 ,实用性不强 。医疗救治信息管 使用 。
障方案 的要求规范运作 ,取得经济效益的 达延 时或现场信 息报送障碍。突发事件应
同 时 ,也 获 得 了够稳定 ,有待
于进一步完善系统 的功能 。
42 存在 的不足 . 医疗保障对接不够充分
4 2 1 沙排竞赛场 馆 内医疗保 障 与外 围 4 2 3 奥运应 急管 理能 力有待 提高 紧 .. .. 北 京奥运会 测试 急 医 疗 救 援 管 理 是 奥 运 安 全 运 行 保 障 的重
最难治疗的农药百草枯中毒

最难治疗的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思维百草枯中毒的治疗对医生来讲,相当的纠结,也可以说有点绝望。
也正因为如此做些介绍:目前,世界上已投入使用的化学性除草剂(herbicides)达300多种,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其品种的研发仍在不断进行中。
除草剂在发达国家中已达农药使用量的第一位,我国的使用品种与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除草剂可归纳13类资料表现,除少数品种如二硝酚、百草枯、敌草快等毒性高外,大多数属低毒类。
按WHO最新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发生急性中毒,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随着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合理救治取得了明显成绩;而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型脱叶除草剂百草枯,因对人畜有较强毒性,急性死亡率极高,已成为实验和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文就百草枯救治的现状与对策作一探讨,旨在提高百草枯救治的水平。
1.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及代谢百草枯是速效触灭型除草剂,喷洒后能够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
在土壤中无残留。
正常使用情况下对野生动物和环境无危害。
正确的使用对喷洒作业人员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使用这种除草剂可减少耕种作业,有助于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促进无需消时间和能量的“免耕农业”“直播农业”开展。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综,对草快。
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
PQ最早合成于1882年,最初用作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1955年发现其除草性,1962年作为除草剂获得登记,由于除草效果好,在土壤中无残留,开始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其联吡啶阳离子被植物茎、叶片吸收,通过光合和呼吸作用还原成联吡啶游离基,又经氧化作用使植物茎、叶组织中的水和氧形成过氧化氢和氧自由基,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干扰其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使植物很快枯黄死亡。
PQ商品为紫蓝色溶液,目前多加入催吐剂或恶臭剂以防不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陈伯銮. 临床麻醉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3422346. [ 2 ] 韩济生. 神经科学纲要.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 1993: 3422343. [ 3 ] 顾振伦 ,卞春莆 ,张银姊. 医学药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 、对草快 ,因其高效不残留 ,在农村得 以广泛使用 ,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 。百草枯对机体的毒 性很强 ,中毒后病死率高 [1 ] ,口服致死量为 2 ~6 g ( 50 mg/ kg) ,也有 1 g致死的报道 。目前认为百草枯在体内可以生成 大量活性氧自由基 ,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导致组织细胞的 氧化性损害 ;同时百草枯还可以抑制体内超氧化物酶 、过氧化 氢酶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活性 ,从而加重病理损害 。由于进 入体内后主要蓄积于肺组织中 ,故肺损伤为最突出的表现 ,病 理改变早期为肺泡充血 、水肿 、出血及细胞浸润 ,晚期为肺间 质纤维化 。针对中毒机制 ,抢救百草枯中毒时除重点灌洗胃
体有关 。 两组患者中虽然 B 组较 A 组口干者多 ,但两者差异不
显著 。 总之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的 ,选择性强的抗胆碱
药 ,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 ,而对心血管作用不 明显 ,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而且持久 ,较阿托品更安全 ,无任 何不良反应 ,术中术后均未发现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
·154·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 5月第 4卷第 13期 China Prac Med,May 2009, Vol. 4, No. 13
肠 、利尿 、洗胃后注入吸附剂以减少毒物吸收 ;尽快反复血液 透析加血液灌流以利于毒物清除 [2 ]外 ,应大量应用足量维生 素 C、E、还原型谷胱甘肽 、维生素 A等清除百草枯产生的氧自 由基 ,并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减轻肺纤维化 ,取得了满意疗 效 。3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过中合治疗 ,除 5例放弃治疗 ; 9 例患者由于服毒量大 、救治较晚而发生肺纤维化死亡外 ,其余 患者均治愈出院 。治愈病例住院期间及出院 2~3 个月后复 查胸部 CT,无肺纤维化 ,随访半年无后遗症 。这说明我们的 疗效可靠 ,值得在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2007, 14 (2) : 122. [ 4 ] Hamp son E C, Pond S M. Failure of haemoperfusion and haemodial2
ysis to p revent death in paraquat poisoning,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2 patients. Med Toxicol Adverse D rug Exp , 1988, 3 ( 1) : 64271. [ 5 ] Koo J R, Kim J C, Yoon J W , et al. Failure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3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 , 20 例患者治愈 ,死亡病例 9例 ; 5例住院期间因经济等原因未坚持留院治疗自行离院 , 跟踪结果均死亡 。死亡患者中毒时间均在 24 小时以上 。平 均住院天数为 25 天 。治愈病例定期随访或来院检查 ,出院后 6个月均无后遗症 。中毒症状均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 。 3 讨论
51253.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
陈新宇 王兴英 张凤平 宁秋
【摘要 】 百草枯中毒一经确诊 ,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灌洗胃肠 ,并尽快口服吸附剂 。尽早使用利尿 及血液透析 、血流灌注等方法直至体液中不能测到百草枯为止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 E、C、超大型氧化物 歧化酶等抗氧化剂 ;使用氢化考的松 、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改善微循环 ;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剂量环磷酰胺 减轻肺纤维化作用 ,降低了其病死率 。
【关键词 】 辛伐他汀 ;降脂灵 ;高脂血症 ;超敏 c反应蛋白
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是心血管疾病的重 脏病 、严重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不全 、近 4 周服用过降脂
要危险因素之一 ;超敏 c反应蛋白为血管炎症标记物 ,与动脉 药物 。
硬化斑 块 的 进 展 密 切 相 关 , 是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1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采用全自
作者单位 :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 (陈新宇 ) ; 辽源市卫 生学校 (王兴英 张凤平 宁秋 )
醇 ,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 ⑥因氧气疗可加速氧自由基 形成 ,促进死亡 ,故一般在动脉氧化分压 < 40 mm Hg时才给 予 > 21%浓度氧气治疗 。 11212 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治疗 ①全部采取静 脉注射 ; ②剂量 : 15 mg / ( kg·d) (每日总量约 1 g) ;次日重复 上述方案 。此后 ,每周应用 2次上述方案 ,累计应用 3周 。 113 监测手段 百草枯中毒患者一旦出现肺部损害 ,死亡几 乎不可避免 ,因此所有的治疗应赶在肺损害之前进行 [2,3] 。 患者均特级护理 ,严密监测心电 、血压 、SpO2 等变化情况 ,仔 细观察肺部体征 (如呼吸频率 、肺部罗音等 ) , 2 ~3 d拍摄胸 片或胸部 CT,及时发现并处理肺部病变 。 2 结果
两组的年龄 、性别无显著差异 ( P < 0105) 。排除标准 :手术创 显著性 ( P > 0105) 。辛伐他汀组与降脂灵组比较疗效差异有
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 ( TC > 5120 mmol/L ) ,甘油三酯 ( TG > 117 2 结果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 (LDL 2c > 3112 mmol/L ) ; ②血清 hs2 211 治疗前 ,两组 TC、TG、LDL 2c、hs2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
CRP > 211 mg/L。56 例患者分别入选辛伐他汀组和降脂灵 著性 ( P > 0105) 。治疗 4周后 ,辛伐他汀组 TG、TC、LDL 2c及
用安全性 。
组 3给予降脂灵片 5片 /次 , 3次 / d。治疗 4周后复查上述各
1 资料与方法
项指标 。
1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 2007年 3 月至 2008 年 3 月 1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 x ±s)表示 ,计量资
就诊患者 ,入选标准 : ①依据 1996年 12月全国血脂异常诊断 料应用方差分析和 t检验 , P < 01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组 。辛伐他汀组 2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 5818 ±8141) hs2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
岁 ;降脂灵组 28例 ,男 14 例 ,女 14例 ,年龄 ( 5613 ±915)岁 。 0105) 。降脂灵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
参 考 文 献
[ 1 ] 刘元生 ,尹继明 ,陈康文. 百草枯中毒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广东
医学 , 1995, 16 ( 7) : 4672468. [ 2 ] 陈惜遂 ,刘元生 ,等. 血浆置换术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的护理技
术分析. 山西护理杂志 , 1999, 13 (4) : 5642565. [ 3 ] 李铁刚 ,张静萍 ,等.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
素 [1 ] 。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血脂 ,还能稳定动脉硬化斑块 , 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 TC、TG、LDL 2c、磷酸肌酸激酶 ( CK) 、
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 ] 。本研究旨在临床对比观察 转氨酶 (ALT、AST) ,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 hs2CRP
辛伐他汀和中成药降脂灵对血脂及 hs2CRP水平的影响及应 浓度 。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 20 mg/ d睡前服用 ,降脂灵
hemofiltration to p revent death in paraquat poisoning. Am J Kidney D is, 2002, 39 ( 1) : 55259.
辛伐他汀与降脂灵降脂 、降 c反应蛋白疗效观察
蔡艳丽
【摘要 】 目的 对比辛伐他汀与降脂灵对高脂血症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 ( hs2CRP)水平的影响 。方 法 5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 20 mg . d,降脂灵组采用降脂灵 5片 / 次 , 3次 / d,与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分别测定 hs2CRP水平 、血脂 、肝功能 、肌酶等指标 。结果 辛伐他汀 组治疗 4周后血脂 、hs2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05) ,降脂灵组上述指标较治 疗前虽有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酶无明显变化 。结论 辛伐他汀显著降 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 hs2CRP水平 ,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且临床应用安全 。
【关键词 】 环磷酰胺 ;急性百的高效除草剂 ,近 年来自服及误服中毒时有发生 ,其对机体的毒性很强 ,中毒后 临床病死率高达 80% [1 ] ,早期没有死于多脏器衰竭 、食道穿 孔的中度中毒患者 ,多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 ,并在数日内死于 呼吸衰竭 ,目前尚无有效的解毒药物和方法 。本院自 2007年 2月以来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对降 低百草枯中毒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疗效 。 1 资料与方法 111 观察对象 本院 2005年 2月至 2008 年 6月收治的 34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 ,其中男 19例 ,女 25 例 ,年龄 18~63 岁 , 平均 36岁 ,均为农民 ,中毒方式均为口服 。口服百草枯剂量 为 1~40 g ( 45162 ±19193) m l,从服毒到入院时间为 2 ~76 h,其中 > 24 h者 12例 。患者服毒后多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 发病 ,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 、咽喉及胸骨后烧灼痛 ,恶心 、呕 吐 、腹痛 、腹泻 ,严重病例可有血便 , 6 ~12 h后可有咳嗽 、咯 痰 、呼吸困难 、肺水肿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112 百草枯中毒治疗措施 11211 常规治疗方案 ①百草枯消化道中毒者立即催吐 、清 水洗胃 。有条件者可加入漂白粉液 (商品名为思密达 )反复 洗胃 ;同时给予甘露醇 、活性炭吸附导泻 ; ②防止肺损伤 。应 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V itC、V itE等 ,清除氧自由基 ;早期应用糖 皮激素地塞米松 (20~80 mg / d) ; ③加速毒物排泄 、血液净化 治疗 。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是目前清除体内毒物最有效 的方法 ,最好能在 24 h内应用 ; ④禁止吸氧或避免高浓度氧 吸入 ; ⑤积极控制和纠正呼吸衰竭 ,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