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旅游经济学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四、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2.经济因素
➢ 从价格和汇率方面看,旅游需求与价格具有负相关关系。当旅游产品价格上 升,旅游需求量就会下降;当旅游价格下跌,旅游需求量就会上升。另外, 在国际旅游中,汇率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当旅游目的国对客源国 的汇率上升,旅游目的国的货币升值,则前往该国的旅游者或旅游停留时间 就减少;反之,当旅游目的国对客源国的汇率下跌,旅游目的国的货币贬值 ,则促使前往该国的旅游需求增加。可见,汇率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国际旅游 总量增加或减少,但是会引起对货币升值的目的国的旅游需求减少,而对货 币贬值的目的国的旅游需求增加。
旅游供给的构成相当复杂,根据供给对旅游者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重要程度,可将旅 游供给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两大类。基本旅游供给是指一切直接与旅游 者发生联系,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亲身接触和感受的旅游产品,它包括构成食、住 、行、游、购、娱各要素的所有产品。
二、旅游供给的特点
旅游供给 的综合性
三、旅游需求的特点
旅游需 求的整 体性
旅游需 求的季 节性
旅游需 求的多 样性
旅游需 求的敏 感性
四、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
➢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 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 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四、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 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
欲望
需求量是愿意而且能 够购买的数量,但不
是已经购买的数量
旅游需求是指一种旅 游产品的需求量与其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T
D
0
Q
5、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共同决定的旅游需求
I,T
D2
D D1 0
Q
●旅游需求弹性
物理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概念
经济学
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
价格弹性 分类 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
1、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1)计算公式: EdP=
(Q2-Q1)/Q1 (P2-P1) / P1
EdP=
(Q2-Q1)/(Q2+Q1) ÷2 (P2-P1)/(P2+P1) ÷2
▼依照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构成 情况可以把旅游供给划分为基本旅游 供给和辅助性旅游供给。
●旅游供给的内容
▼旅游供给一般包括以对旅游者构
成基本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 托的旅游景区(点)、保障旅游活动 顺利开展的旅游交通、住宿设施、餐 饮设施、旅游服务等内容。
▼旅游景区(点)
※定义(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 (1)一个为游客提供游览、消遣、娱乐 和受教育的,专门指定的和专人经营 管理的、长久性的地点。
旅游景区(点)是发展旅游的核心依托, 是目的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选择和潜在旅游者 的购买动机,也是旅游产品的核心。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景区(点)的核心依托, 旅游吸引物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基本吸引作 用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任何因 素。
旅游景区(点):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 托的旅游景区(点)具有不可移动性,并 且还具有必须共享的特征。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是为当地居民的生活需 要而设计和建立的,但是来访游客必 须使用的辅助性旅游设施。
※一类是一般的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设 施,例如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 系统、道路系统。
7-第三章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10月28日)

(四)质量
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
旅游产品多是一种以旅游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 无形产品。旅游供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旅 游者自身的感受。——恰当的营销
第三节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一、均衡
三、旅游供求均衡的调控
重庆市“黄金周”旅游主要供求矛盾
从2000年“十一”开始,在重庆市“黄金周”旅游接待中,“中长线温而不火, 主城区都市游和周边游异常火爆”的形势越来越趋于稳定。 每逢“黄金周”旅游潮,游客的出游热情高涨,而在重庆市旅游市场上,由于 设施的相对不足,导致旅游市场的有效供应不足。在重庆市旅游旺季“买票难”、 “乘车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春节“黄金周”与“春运”、学校 “寒假”叠加,客运量激增,供不应求尤为明显。在旅游住宿方面,重庆市现有的 旅游住宿设施基本能满足旅游旺季的住宿需求,但部分热点景区(点)在旅游高峰 期仍存在住宿难问题。 在旅游设施方面,交通表现最突出。重庆市的航空和铁路交通不畅;长江沿岸 码头差、乱、脏,长江三峡水运航速较慢,缺乏旅游专用游轮;部分景区可进入性 差,进出景区的公路等级亟待提高;市区车速较慢,路况欠佳;出租车档次较低, 缺乏豪华观光车和特色观光车等。在旅游服务方面,重庆市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从 业人员的素质在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中相对较低,如重庆市旅行社行业普遍存在着规 模小、组织结构松散、实力弱、开发市场的能力差等问题。另据初步估计,重庆市 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文化程度及以上人员比重不足 10% ,有职称的人员占总数的比 重不足5%。 从恩格尔系数看,重庆市居民收入在全国居第23位,在西部排在新疆、陕西、宁 夏、云南后面,说明重庆的富裕程度不仅在全国靠后,在西部也只能算中等。下岗 职工不断增多,城市已开始出现贫困现象。根据重庆市旅游局调查资料显示,中等 收入者是来渝游客的主流,来渝的旅游者在重庆每天的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仅为34 0元左右……重庆市国内旅游在近中期仍将以中低档消费水平为主。
旅游需求与供给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7 月上午5 时1分2 0.7.170 5:01Jul y 17,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7 月17日 星期五5 时1分4 1秒05: 01:4117 July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5时1分 41秒上 午5时1 分05:0 1:4120. 7.17
量越也少相,应对减旅少游,产因品此的,需旅求游量需就求越量少与闲
暇时间基本上成正向型关系
Pa P2
P1
P3
Da=旅游需求曲线
2.3 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价格变化的百 分数与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的比值。
/ Q¹-Qº
(一)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在数量上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或旅游接待能力与旅 游者总人次的不相适应上。 (二)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在时间(季节)上 的矛盾 (三)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在空间(地域)上 的矛盾 (四)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4.3 旅游供求矛盾的均衡机制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供求矛盾主要依靠 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调节,通过价格机制达到市 场均衡。在旅游市场上,当某种旅游产品供不应 求时,该旅游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促使需求量 减少,而供给量则增加,直到供求大体相当为止; 反之,当某种旅游产品供大于求时,该旅游产品 的价格就会下降,促使旅游需求量上升,而旅游 供求量则会减少,直到供求大体相当为止。通过 旅游价格的上下调整使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达到 平衡,这便是价格对旅游供求的调节机制。如图 3-10所示:
3.3 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旅游产品的供给量随该产 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该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旅游经济学 第三章 旅游需求、供给和均衡

436.1
2006
7174.728
13.94
446.9
2007
8471.054
16.10
482.7
2008
9781.600
17.10
511.6
2009
10803.340
19.00
536.0
2010
12118.300
21.00
599.1
第二节 旅游供给
▪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
4.弹性概念的扩大
▪ (1)旅游需求收入弹 性
▪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就是指旅游需求量与 人们可支配收入之间 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 数,是指人们可支配 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与 旅游需求量变化百分 比的比值。
QD
eDI
QD I
I
根据国际有关组织的
研究表明:旅游需求收入 弹性系数一般都在1.3~ 2.5之间,有的国家甚至 高达3.0以上。
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 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 量。 ▪ 旅游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 ▪ 旅游供给必须是有效的供给 ▪ 旅游供给是由基本旅游供给与辅助旅游供 给两大类组成
第二节 旅游供给
▪ 二、影响旅游供给的变量和限制因素
▪ 旅游资源因素
▪
一是旅游供给的方向和内容;二是旅游供给的数
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
旅游需求规律
▪ 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的价格成反方向 变化
▪ 旅游需求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因素不变 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一旅游产品的需求量随该 产品的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 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呈同方 向变化
第3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精)

=外出旅游人次/外出旅游人数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反映居民外出旅游需求强度
=外出旅游消费总额/居民消费总额
习题:
1、在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旅游产品价格上升,请在需求价格曲线图中表示需 求量的变化或需求水平的变化。
物质容量 环境容量 心理容量 社会文化容量 经济容量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
习题:
1、在影响旅游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旅游产品价格上升,请在供给价格曲线图中表示供 给量的变化或供给水平的变化。
2、在影响旅游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价格下降,请在供给价格曲线图 中表示供给量的变化或供给水平的变化。
计算公式是: 设:EDc——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Qx0,Qx1——变化前后x 旅游产品的需求量; Py0,Py1——变化前后y 旅游产品的价格。
则有: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根据旅游产品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特点,计算出来的旅游需求 交叉弹性系数有两种情况。 1、如果旅游产品y 对旅游产品x 具有替代性,那么旅游产品y 价格下降必将引起对旅游产品x 的需求量减少;反之,旅 游产品y 价格上涨则引起对旅游产品x 的需求量增加。因 此,对于具有替代性的旅游产品而言,其旅游需求的交叉 弹性系数EDc 必然是正值。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点弹性与弧弹性的重要区别: 点弹性是指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点上的变化程度。 弧弹性则是指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区间上的变化程 度。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二、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弹性:指旅游需求对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性, 即旅游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状况的 程度。 由于旅游产品的价格和人们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需 求的最基本因素,因此旅游需求弹性可具体划分为: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内容提示需求与供给是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两个基本经济范畴,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则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本章将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平衡机制,探讨旅游供求的内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旅游供求矛盾提供理论指导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旅游需求一、旅游需求的概念、类别与特征(一)概念从经济学意义上说,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依照一定价格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欲望。
旅游需求则指人们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
如果进一步分析,则可以看出,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有效或现实的需求。
由于旅游活动的特点,要购买旅游产品除了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外,还必须拥有足够的余暇时间。
因此,旅游需求就是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购买某种旅游产品的欲望。
(二)类别根据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旅游需求可分为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
潜在的旅游需求是指那些具有旅游欲望,但不具备支付能力或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
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指既有旅游欲望,又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旅游需求。
虽然潜在的旅游需求和现实的旅游需求同属于旅游需求的范畴,但是它们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首先,潜在的旅游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而现实的旅游需求既有旅游欲望,又有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所以表现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其次,潜在的旅游需求是现实旅游需求的基础,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潜在旅游需求的发展。
再次,潜在的旅游需求反映了市场的扩容潜力,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意义,现实的旅游需求不反映市场扩大的潜力,但它对当前和今后的旅游经济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实的旅游需求又可以分为已实现的旅游需求和未满足的旅游需求。
已实现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旅游者的需要,表现为用货币予以购买的旅游需求。
未满足的旅游需求是指旅游产品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不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因而没有用货币购买的旅游需求。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四川阿坝2012前4月接待游客 275.43万 九寨沟位居第一
据悉,1至4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大景区共接待海 内外游客134.3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949.45万元,较 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36.72%和41.16%。其中,九寨沟景区 接待游客42.26万人次,位居各大景区第一;实现门票收 入5449.6万元,较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42.87%和42.81%; 黄龙景区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13.08万元, 较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3.67%和9.59%;四姑娘山景区接待 游客1.0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94万元,较2011年同期 分别增长54.04%和51.66%;达古冰川景区接待游客0.3万 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7.1万元。
图3—2旅游需求曲线的变动
4.旅游需求的“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指“炫耀性消费” 中,随着产品的价格上涨,需 求也随之增加。 1899年,凡勃伦在《有闲阶级 论》一书中指出,消费者花钱 是为了让他们的朋友及邻居嫉 妒,或者跟上其朋友及邻居的 消费水平,凡勃伦称之为“炫 耀性消费” 。 图3—3旅游需求的凡勃伦曲线
在图3—5中,当旅游供给 小于Qc时,旅游供给量将随 旅游产品价格变化而同方向 变化,即当旅游价格由Po上 升到P1时,旅游供给量由Q0 上升到Q1;当旅游供给达到 Qc,即达到最大旅游供给能 力时,无论旅游产品价格如 何变化,即当价格从P2提高 到P3时,旅游供给量仍不会 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供给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旅游供给 与旅游价格同方向变化的规 律性也是有限制的。
紫金山一玄武湖“城市中央 公园” 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 公园 明外郭一秦淮新河百里风光 带 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 明皇宫遗址公园等精品景区 溧水傅家边高科技生态农业 园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 浦口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六合金牛湖旅游度假区 江宁银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等生态、体闲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弧弹性: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由于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关系,因而旅游需求价格弹 性系数为负值,于是根据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p 的绝对值大小,通常可区分为三种情况。 1、当|EDp|>1 时,表明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 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称旅游需求富于弹 性。如果旅游需求是富于弹性的,其需求曲线上的斜 率较大。在实际中则表明旅游产品价格提高,旅游产 品需求量将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大于价格提高的百 分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减少;相反,如果价格下降, 则需求量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下降的百分 比,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增加。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一)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反应程 度。 根据旅游需求规律,为了测量旅游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而相应 变化的程度,引入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主要是指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的百分 数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的比值。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设:E——弹性; y——因变量; x——自变量; Δy——因变量增量; Δx——自变量增量。
则有: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弹性一般可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点弹性:是指当自变量变化很小时(即在某一点上)而 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化。 弧弹性:是指自变量变化较大时,取其平均数对因变量 的相对变化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设:Ea——弧弹性; x0,x1——变化前后的自变量; y0,y1——变化前后的因变量。 则有: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点弹性与弧弹性的重要区别: 点弹性是指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点上的变化程度。 弧弹性则是指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某一区间上的变化程 度。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二、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弹性:指旅游需求对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性, 即旅游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状况的 程度。 由于旅游产品的价格和人们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需 求的最基本因素,因此旅游需求弹性可具体划分为: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经济学
授 课 人:陈
浩
授课班级:09旅游管理
2011年11月-2012年1月
课程结构
第1章 旅游经济学概论 第2章 旅游产品 第3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4章 旅游市场及其开拓 第5章 旅游价格 第6章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第7章 旅游经济效益 第8章 旅游收入与分配 第9章 旅游投资与决策
第3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3、在影响旅游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政府提高旅游企业的税率,请在供给价格曲线图中 表示供给量的变化或供给水平的变化。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 二、旅游需求弹性 三、旅游供给弹性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 所谓弹性就是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y 的相对变化对 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x 的相对变化的反映程度。 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五、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某旅游 产品的供给量与该 旅游产品的价格呈 同方向的变化。
(一)旅游供给量与 旅游产品价格呈同 方向变化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二)旅游供给水平受其它影响因素而变动
第二节 旅游供给
六、旅游供给指标 1、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能力的指标 (1)旅游设施总接待能力 (2)单位时间旅游设施接待能力 (3)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2、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发展潜力的指标 (1)旅游容量
物质容量 环境容量 心理容量 社会文化容量 经济容量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
习题:
1、在影响旅游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旅游产品价格上升,请在供给价格曲线图中表示供 给量的变化或供给水平的变化。
2、在影响旅游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目的 地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价格下降,请在供给价格曲线图 中表示供给量的变化或供给水平的变化。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二、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 1、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交
通运输条件的提高。 2、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
龄性别等)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三、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1、人口因素:数量、素质及其变化;人口分布;人口的
年龄、性别及职业构成; 2、经济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人们的收入水平及
旅游人次 旅游人天数(旅游者停留天数)
=∑(旅游人次×停留天数)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旅游人天数/旅游人次
(2)衡量旅游费用的指标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旅游者消费总额/旅游人次
第一节 旅游需求
2、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潜力的指标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总出游率=外出旅游人次/总人口数
第一节 旅游需求 第二节 旅游供给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第四节 旅游供求平衡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二、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 三、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四、旅游需求规律 五、旅游需求指标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看,旅游需求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 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具有 一定支付能力可能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强调有效 需求).简言之,旅游需求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一种有效需求
计算公式是: 设:EDc——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Qx0,Qx1——变化前后x 旅游产品的需求量; Py0,Py1——变化前后y 旅游产品的价格。
则有: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根据旅游产品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特点,计算出来的旅游需求 交叉弹性系数有两种情况。 1、如果旅游产品y 对旅游产品x 具有替代性,那么旅游产品y 价格下降必将引起对旅游产品x 的需求量减少;反之,旅 游产品y 价格上涨则引起对旅游产品x 的需求量增加。因 此,对于具有替代性的旅游产品而言,其旅游需求的交叉 弹性系数EDc 必然是正值。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2.当ED1<1 时,表示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人 们可支配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说明旅游需求对收入变 化的敏感性小,因而人们可支配收入发生一定的增减 变化,只能引起旅游需求量发生较小程度的增减变化。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3.当ED1=1 时,表示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人们可支配收入变 动的百分比相等,因此旅游需求收入弹性为单位弹性,即旅游需求 量与人们可支配收入按相同比例变化。 通常,高级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较大。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低级的生活必需品的支出 比重将逐渐下降,而用于高级生活消费品的支出比重将逐渐上升。 旅游活动正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生活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 少的生活消费品,所以旅游需求收入弹性一般都比较大。根据国际 有关组织的研究表明: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一般都在1.3~2.5 之间,有的国家甚至高达3.0 以上。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设:ED1——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Q0,Q1——为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 I0,I1——为变化前后的可支配收入量。 则有: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由于旅游需求量随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减而相应增减, 因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始终为正值,这一正值表 明:当收入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 比;或者,当收入下降百分之一时引起需求量下降的 百分比,并且也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D1>1 时,表示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人 们可支配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说明旅游需求对收入变 化的敏感性大,因此人们可支配收入发生一定的增减 变化,会引起旅游需求量发生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2.当|EDp|<1 时,表明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 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因此称旅游需求弹性不 足。如果旅游需求是弹性不足的,则其需求曲线上的 斜率就较小。在实际中则表明旅游产品价格提高,需 求量将减少,但减少的百分比小于价格提高的百分比, 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增加;相反,如果价格下降,需求 量将增加,但增加的百分比的小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 从而使旅游总收益减少。
二、旅游供给的构成
类别 基本旅游供给 辅助旅游供给
构成 旅游资源、旅游服务
旅游基础设施
主要服务对象 旅游者
旅游目的地居民
三、旅游供给的特点 (一)旅游供给的不可累加性 (二)旅游供给的产地消费性 (三)旅游供给的持续性 (四)旅游供给的非贮存性 (五)旅游供给的个体性
第二节 旅游供给
四、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及环境容量 (二)旅游产品和相关产品的价格 (三)旅游生产要素的价格 (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五)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六)旅游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2、在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客源 地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上升,请在需求价格曲线图中 表示需求量的变化或需求水平的变化。
3、在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客源 地人们闲暇时间下降,请在需求价格曲线图中表示需 求量的变化或需求给的概念 二、旅游供给的构成 三、旅游供给的特点 四、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 五、旅游供给规律 六、旅游供给指标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3.当|EDp|=1 时,表明旅游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旅游 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相等,因此称这种旅游需求价 格弹性为单位弹性。如果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属 于单位弹性,则旅游需求价格的变化对旅游经营者的 收益影响不大。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不仅对旅游价格的变化具有敏感性,而且对人们的 可支配收入变化也有灵敏反映。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指旅游需求量与人们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反 应及变化关系;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则是指人们可支配收入变化的百分 比与旅游需求量变化百分比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