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杜庄小学三年级数学组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授课教师:沈世周授课时间:数与代数 24课时: 空间与图形16课:统计与概率 4课时: 综合运用6课时:总复习 12课时: 总计 62课时【课程总目标】一、数与代数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4.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5.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6.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7.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8.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9.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10.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5. 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6. 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7.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统计与概率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2.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3.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5.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四、综合应用1.有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课程纲领

三年级下册课程纲领
二、空间与图形
基本目标:
1.能辨识两组或多组物体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 状摆放物体。
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在认识三线的 基础上,能区分三线的联系和区别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距离及点到 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会规 范作图。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数学课程大纲: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课程大纲目录

数学课程大纲: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课程大纲目录

数学课程大纲: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下册课程大纲目录
第一章:数到千
- 1.1 数数到千
- 1.2 用整百和整千数相互比较
- 1.3 按顺序写出千内的数
- 1.4 千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1.5 千内数的大小比较
- 1.6 数数中的重要数,如百十个
第二章:简便加减法
- 2.1 凑整十法
- 2.2 凑整百法
- 2.3 8加减法
- 2.4 9加减法
- 2.5 十位和个位的运算
- 2.6 解决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多位数的加减法
- 3.1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 3.2 两位数相加和相减
- 3.3 三位数加减一位数
- 3.4 三位数相加和相减
- 3.5 三位数加减两位数
- 3.6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位数加减法
第四章:乘法初步
- 4.1 口算乘法表
- 4.2 整十和整百的乘法
- 4.3 两位数乘一位数
- 4.4 整十和整百的除法
第五章:长度的认识
- 5.1 长度量的工具
- 5.2 进行比较量的问题
- 5.3 量的换算关系和应用
- 5.4 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求解
第六章:重量的认识
- 6.1 秤量的单位和工具
- 6.2 转换物体的重量单位- 6.3 比较物体的重量
- 6.4 实际问题中的计算求解
第七章:时间与日期
- 7.1 你所了解的时间
- 7.2 找规律计算的日期
- 7.3 说说你有轨迹的时间- 7.4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
第八章:几何图形
- 8.1 圆的位置关系
- 8.2 长方形和正方形
- 8.3 二面体
- 8.4 实际问题中的图形。

三年级数学纲要

三年级数学纲要

5~7 课时
第四 单元
年、月、日
5~7 课时
第五 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 数
9~10 课时
第六 单元
面积
13~15 课时
第七 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 识
第八 单元
解决问题
1、认识小数,包括: 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 读法; 一位、两位小数 的含义与写法;一位、 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包括:一位小数的加 法; 一位小数的减法。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 决的问题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 决的问题 3、实践活动:设计校 园 1、利用集合的思想方 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2、等量代换。
第十 单元
总复习
1、复习整册书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 用能力 2、适当延伸,为下一 学期的学习做准备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 上,认识两种类型的条形 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 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 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 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 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 方面的知识;知道 24 时 计时法,学会用 24 时计 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 简单的经过时间。 掌握本单元所学的 口算、笔算方法,能正确 熟练的进行计算,理解算 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 过程;能用所学知识解决 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认识面积的含义;认 识各个面积单位,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表象,熟悉相邻 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会进 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 形的面积。
算;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以两位数;一位数 律的探求,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除以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会用 思考过程;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 数与 乘法验算除法;掌握有关 0 的除法,会进行 等重要的位置。 代数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 结合具体 2、在教学年、月、日时,关注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文明路小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型授课教师:袁喜英白丽娟吴艳语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设计日期:2012-2适用年级:三年级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1、位置与方向(5课时)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3、统计(4课时)4、年、月、日(4课时)5、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6、面积(7课时)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8、解决问题(4课时)9、数学广角(2课时)10、总复习(5课时)【课程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

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2014.2《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张家台小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型教学材料: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设计日期:2014-2适用年级:三年级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1、万以上数的认识(8课时)2、年、月、日(5课时)3、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4、计算器(2课时)5、三位数乘两位数(12课时)6、观察物体(3课时)7、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2课时)8、平行与相交(4课时)9、统计(3课时)10、总复习(5课时)【课程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

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青岛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学习方式:1、实践操作学习。

三下数学课程纲要

三下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设计教师:王占英【课程总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4、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7、经历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郑东新区杨桥中心小学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型授课教师: 雷新芳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设计日期: 2012-2适用年级:三年级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1、 位置与方向 (5课时)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3、 统计 (4课时)4、 两位数乘两位数 (8课时)5、 面积 (7课时)6、 年、月、日 (4课时)7、 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8、 数学广角 (2课时)9、 总复习 (5课时)【课程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

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主要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认识东西南北;2、认识地图上的东西南北;3、认识简单的路线(一);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四个方向,并能用语言描述5课时5、认识简单的路线(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解决问题》课程纲要撰写人:三年级数学组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57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背景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和计算的基础。

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总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

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内容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安排:
课时1: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
课时2:问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3:认识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课时4:动物园导游图(会看线路图)
课时5: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内容标准:
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安排:
课时6:分一分(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课时7:分一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时8:植树节(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课时9:植树(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课时10:整理照片(一位数除三位数)
课时11:练习五
课时12:练习五
课时13:买书(除法的验算)
课时14:练习六
课时15:猪八戒吃西瓜(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课时16:计算电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课时17:参观天文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课时18:练习八
课时19:整理复习
课时20:练习九
第三单元:统计
内容标准:
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用直观的方式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安排:
课时21:商场销售记录(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课时22:统计身高(会看条形统计图)
课时23:收集瓶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时24:打篮球(平均数的应用)
课时25:练习十一
第四单元:年、月、日
内容标准: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计时法表示时刻;
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安排:
课时26:年历(认识年、月、日)
课时27:年历(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
课时28:百货商场(了解24时计时法)
课时29:坐火车(计算经过时间)
课时30:综合练习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内容标准: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安排:
课时31:邮递员(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课时32:多媒体教室(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课时33:练习十四
课时34:买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课时35:练习十五
课时36:下围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课时37:练习十六
课时38:练习十六
课时39:整理与复习
课时40:练习十七(综合练习)
第六单元:面积
内容标准:
认识面积的意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安排:
课时41:剪一剪,摆一摆(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时42:练习十八
课时43:摆一摆(长方形面积)
课时44:摆一摆(正方形面积)
课时45:练习十九
课时46: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时47:体育馆(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课时48:练习二十(综合练习)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内容标准:
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安排:
课时49:测量身高(小数的认识)
课时50:跳高比赛(小数比较大小)
课时51:练习二十一
课时52:超市买东西(小数加法)
课时53:买东西(小数减法)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内容标准: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安排:
课时54:做操(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课时55:解决问题练习课
课时56:跳舞(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时57:练习二十三
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练习:课本后的“练一练、综合练习”、《数学练习册》
3.其它资源:
网络:
书籍:《教师用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数学版)》、《新课程》、《小学生学习报》等。

音像制品:教学光盘
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指南针、年历卡、钟面、简易天平、面积单位卡片
二、实施手段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编制课时计划、组织教学。

课时计划的体例结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新知、学后练习,由此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三、教/学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实践操作学习。

在观察图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3.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

4.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初步建立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