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案

合集下载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8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8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8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时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B.能力目标:活动中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结合当代具体事例,感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讨论中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辩证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增强学生对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优良品格的认同,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

B.结合"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等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之转化到学生的自觉行动中。

同时,学会理性爱国,克服民族主义情绪!三、【教学方法】A.学习方法主要为合作讨论法、主动学习法、活动参与法等。

B.教学方法主要是活动设置法、创设情境法、实例引入法等。

四、【教学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神州七号发射》短视频]导语:现在是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搭乘神七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入点火的倒计时阶段,请同学们屏住呼吸,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10,9,8,7,6,5,4,3,2,1点火!(掌声)采访:(找喊声比较大的学生)你看起来很激动,很兴奋,能跟我们说说理由吗?学生:略师:今天我们就要讲与爱国主义相关的知识。

走进新课:课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之魂问题1:中华民族精神与第6课所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答后追问:民族精神从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问题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说它是永恒的?(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知识: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永远的精神火炬。

能力: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弘扬民族精神,报效祖国。

【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3.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永不泯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是发展中国特色,拥护祖国统一。

【自主生疑】【课中探究】【知识链接】分析角度现实意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与人的关系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这种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教案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教案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难点:探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注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探究提示:
3、勤劳勇敢的优良民族品格
4、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白强不息的精神吗?
探究提示: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74-75页
思考:你能说出它们的来历吗?你还知道哪些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精神的的巨大作用
课堂探究: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探究提示:
2、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及其深远影响
课堂探究:世纪宝鼎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结合历史和现实的?撵蘼事例,你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教法
教具
教法:探究法、举例法、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传统教具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件展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片资料:第一幅:鲁迅先生是照片;第二幅:航天英雄杨利伟。
课堂探究:
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迷,从这两个镜头来看,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框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具体事例,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能理解生活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表现及其有关活动的意义,能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学习流程】一、基础知识梳理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

B、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优质公开课教案:第07课第01节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wor.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优质公开课教案:第07课第01节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wor.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设计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识记屮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识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3.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4. 能结合事例,分析说明屮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能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人意义。

【二】能力目标1. 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彖把握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耍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口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授课说明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I【教学难点】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爱国主义i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3.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中华民族之遠一中华民族蛹神(1) 团结统一] (2) 爱好和平 (3) 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赭神的核心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1(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繪神火炬【知识要点】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1、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1) 中华民族精神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政治导学案 - 副本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政治导学案 - 副本

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表现;2、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关于对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正确理解。

【知识梳理】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地位: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2)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1.内容以为核心,、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2.意义(1) 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3)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

(4)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地位: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都体现了这一主题。

(2)作用: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1)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拥护。

3.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预习自测】1.民族精神()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②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④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明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主要表现在()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4.“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
教师写好教案可以自信地走进课堂,可以使课堂教学安排更科学更合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

二、计划学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通过事例的归纳,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通过对我们现在生活中各种爱国行为的分析,认识到我们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通过对抗战史实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史实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经磨难但始终坚强不屈的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五、教学过程。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范文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范文

【导学案】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预习目标识记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瘭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找出身边的民族精神二、预习内容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身边的民族精神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爱国主义在实际行动中的表现有哪些?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二、学习过程探究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认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哪里?探究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1、你觉得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应该有哪些基本特征?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探究三、永远高擎爱国主义的旗帜探究以下问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2、爱国主义在实际行动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高二政治2013-10-16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呢?三、反思总结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否矛盾。

四、当堂检测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①团结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A.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具体的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C.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B.个人主义C.爱国主义D.民族主义5、10月10日,“弘扬红旗渠精神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近年来继“西柏坡精神”和“延安精神”等展览后,又一次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大型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案
【预习质疑案】
1.阅读教材,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通读教材,总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根据预习,质疑判断:
A.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 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C.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课堂探究案】
一、情境导入
1、哪些抗疫人物让你印象深刻?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探究
总议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抗疫合力
分议题一:抗疫,践行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1)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2)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3)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4)伟大的()精神体现在()
2、中华民族精神在抗疫过程中是怎么体现的?
补充材料
材料一: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地奔赴抗疫第一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

7500多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众多企业更是星夜驰援,与时间赛跑,最终创造了10天就建成一座火神山医院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大胆创新,发挥中医优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在阿联酋开展Ⅲ期临床研究。

深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也开动脑筋,利用创新媒介平台,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

比如,老师变“主播”,线上上网课,学生“云签到”,“钉钉”来打卡;上班族变“宅家族”,“云办公”不接触;央视主持人变身“网红”直播带货,帮助湖北商家销售滞销产品等。

材料三:历史上,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然拥抱梦想,选择希望,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5月份以来,我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

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变化累积增多,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分议题二:精神,支撑全民抗疫
民族精神在全民抗疫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分议题三:爱国,我们可以这样行动。

从古至今,我国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爱国故事?
三、体验践行
今天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爱国?
【课堂巩固案】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等这些成语故事和名言警句共同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伟大的创造精神
B.伟大的奋斗精神
C.伟大的团结精神
D.伟大的梦想精神
2. 2020-年9月是我国第十七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来临之际,济南三中将要开展一系列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旨在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本校一名学生,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订一个主题。

(2分)
(2)请你策划:请你为学校设计几个活动。

(至少3个,6分)
(3)请你搜集:请你列举出三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两个历史故事。

(5分)【课后复习案】
1.整理本节课民族精神的知识体系,构建简略思维导图
2.对话香港:请你在《致香港青年的一封信》中提出两条倡议。

3.同步训练中本框体内容
4.按照学案内容预习第七课第二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