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简答题题目
生理学简答题(打印)

1、神经—肌肉接触的兴奋传递过程答: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到达末梢,末梢去极化,神经膜上钙通道开放,细胞外液中一部分Ca2+移入膜内,刺激小泡Ach释放,Ach通过接触间隙向肌细胞膜扩散,并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允许Na+、K+甚至Ca2+通过,结果导致终膜处原有静息电位减少,出现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扩布到邻近一般肌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肌肉动作电位,导致肌纤维收缩。
2、神经—肌肉接触兴奋传递的特点答:(1)化学传递。
传递的是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2)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从神经纤维传向肌纤维。
(3)有时间延搁。
递质的释放、扩散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需要时间,比在同一细胞上传导要慢。
(4)接点易疲劳。
需要依赖胆碱酯酶消除,否则发生持续去极化。
(5)接点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可以分为四步答:(一)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内部(二)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三)Ca2+扩散到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交错区,和肌动蛋白微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从而触发收缩机制。
(四)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4.、血凝的基本过程答:血液凝固的生化过程,开始于血栓细胞的破裂,血栓细胞释放血小板凝血因子,使凝血致活酶原转变为凝血致活酶;凝血致活酶在Ca2+的协助下,使血液中的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促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并逐渐收缩,形成血凝块。
第一步凝血致活酶原→凝血致活酶(血小板凝血因子)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致活酶、Ca2+)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酶)5、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答:1机械因素:血液和粗糙面接触,可使血小板迅速解体,释放凝血因子,加速凝血;用木条搅拌,可使纤维蛋白附着于木条上,血液不会凝固。
2.温度因素:血凝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延缓。
3.化学因素:Ca2+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而柠檬酸钠、草酸钠、草酸钾则抑制凝血(除去血液中Ca2+);4.生物因素:肝素以及能刺激肝素产生的物质(如肾上腺素)都能使血凝延缓;抗凝血酶Ⅲ也是抑制凝血的因素。
生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生理学试卷简答题1、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一共有三种方法:一、寄予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
在这种方式中,受体既是信号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受激活后通过构象的改变使孔道开放,阴阳黎姿即可进入细胞。
二、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细胞(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要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蒋保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功能。
主要有两种通路,1、CAMP信号通路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三、基于酶偶连受体的信号传导。
当胞外配基与酶偶连受体(跨膜蛋白)结合时,即激活受体胞内段酶活性,这条通路的特点是不需要信号偶联蛋白,没有第二信使的产生。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点位形成的机理是什么?答:当动作电位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体时),末梢细胞膜产生除极,引起对Ca+的通透性增加,膜外的ca+内流进入胞质,胞质中ca+增加,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方向移动,并与前膜融合、破裂,以胞吐的形式降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这里ca+起着神经递质是否过程的触发因子和信使分子的作用.释放出的神经递质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不同的离子通透性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突触后效应,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这是如果突触前末梢若有少量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则突触后膜产生了局部除极,也就是产生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而如果突触前末梢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时,就会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小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性运动云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说来前庭小脑:主要是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它直接与前庭神经核发生连接。
保持身体的平衡脊髓小脑:a。
小脑前叶,接受视听信息的传入。
b。
后叶的中间区,不仅接受脊髓传入还接受桥核来的反映大脑皮质运动区活动的传入。
皮质小脑:接受经桥核来的,由大脑皮质广大区域(感觉皮质、运动皮质和联络区)传来的信息。
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何谓正反馈、负反馈?各有何意义?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同。
(即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义: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反。
(即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作用)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主要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特点: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不灵敏3.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生而有之(先天、种族)学而有之(后天、个体)刺激非条件~条件~反射弧简单、固定复杂、灵活多变,低位中枢可完成需高位中枢参与数量有限无限二者关系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控制非条件反射活动生理意义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能高度适应内外环境变化4.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反。
(即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作用)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举例:正常体温的调定点约为37度,当体温高于37度时,下丘脑内的温度感受器(检测装置)就会感受到体温的变化并发出传入冲动(反馈信息),从而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体温回降到37度;而当体温低于37度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使体温回升到37度,从而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
1.简述Na+-K+泵的性质、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1) 钠泵的本质: 钠—钾依赖式ATP酶2)作用: 分解ATP供能,逆浓度差转运Na+、K+(泵入2个K+、泵出3个Na+)3)钠泵活动的意义(P13)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②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也是其它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④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影响膜电位的数值。
(完整word版)生理学简答题(必考)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一)单纯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一) 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二)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三)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内pH值的稳定;(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
[简答题生理]生理学简答题大全
![[简答题生理]生理学简答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ae77e2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a.png)
[简答题生理]生理学简答题大全答:胸内压等于肺内压减去肺回缩力,是一个负压。
吸气时,肺扩张,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回缩力减小,胸内负压也相应削减。
2.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答:(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3.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能动态地对肺泡容量起稳定作用。
吸气时,可避开因吸气而使肺容量过分增大;呼气时,可防止因呼气而使肺泡容量过小。
(2)防止肺泡积液,保持肺泡内相对“干燥”的环境。
4.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通透性的转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2)滤过压。
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气中,任一力气的转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答: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削减,肾脏重汲取水分减弱,使多余水分以稀释尿形式排出,尿量增多。
6.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整起重要作用。
(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7.机体如何维持正常体温?答:畜禽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
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整,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常常变化的状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8.什么叫基础代谢?应在什么条件下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答:基础代谢是指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的条件是:(1)糊涂;(2)肌肉处于宁静状态:(3)相宜的外界环境温度;(4)消化道内食物空虚。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的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生理学简答题

1.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举例说明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内环境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破坏, 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导致疾病的发生, 甚至危及生命。
肾脏: 参与酸碱平衡, 水平衡, 电解质平衡等。
肺脏:通过呼吸, 维持机体的氧平衡和二氧化碳平衡。
血液: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等。
2.举例说明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 精确而短暂。
如瞳孔对光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 持久而弥散。
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 范围小。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解。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各主要转运哪些物质?方式: 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有: O2.CO2等气体和水分子。
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物质有: Na+、K+、Ca++等。
经载体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等。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 Na+泵、钙泵、质子泵等。
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 葡萄糖分子, 氨基酸分子等。
4.红细胞生成必须哪些原料?当它们不足时, 可能对红细胞生成产生哪些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必须原料: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氨基酸。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物质, 是合成DBA所需的重要辅酶。
缺铁时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生理性止血包括哪些主要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有何作用?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血小板主要通过发挥以下生理特性来参与生理止血: (1)黏附: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 血小板即可黏附内皮下组织。
(2)聚集: 血小板聚集成团, 参与止血栓的形成。
生理学简答题

1反应、反射、反馈有何区别?2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3举例说明前馈控制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4要引起组织或细胞反应,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6试述生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7试述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及特点。
8简述钠-钾泵的生理意义9试述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10什么是原癌基因?11分析增加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对RP和AP有何影响?12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比较各有何特征?13试述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4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15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与Ca2+有何关系?16横桥有何特性?其在肌丝滑行中有何作用?17试比较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特点及意义。
18水分子的移动与渗透压有何关系?19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
20贫血或缺氧时红细胞生成增加的机理是什么?21血小板有何生理功能?22比较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23从生理角度试述慢性肝病后期(如肝硬化等)伴有胆道阻塞的病人为何易于出血?24为什么输血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25为什么不能称O型血者为“万能输血者”?26O型女性与其他型(A、B、AB)男性结婚,以及Rh阴性女子与Rh阳性男子结婚是否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为什么?27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为什么成人的肺始终处于扩张状态?28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和肺内压是如何变化的?29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
30简述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及效应。
31为什么深慢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肺换气效率高?32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对肺部气体交换有何影响?为什么在气体交换不足时,往往缺氧显著而二氧化碳潴留却不明显?33简述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及效应。
34呼吸节律产生的部位及形成机制。
35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如何变化?为什么?36分别给家兔静脉注射3%乳酸2ml,吸入含5% CO2的空气,吸入气中PO2下降时,呼吸运动有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37健康人登上4000米高山时(大气压470mmHg),动脉血中PCO2和PO2如何变化,机制如何?38基本电节律39简述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及其与动作电位及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地形式与植物地代谢、抗逆性有什么关系?
.植物吸水有哪几种方式?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植物气孔蒸腾是如何受光、温度、浓度调节地?
.高大树木导管中地水柱为何可以连续不中断?
.适当降低蒸腾地途径有哪些?
.合理灌溉为何可以增产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试述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中地生理作用.
.试分析植物失绿地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地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地过程?
.根外施肥主要地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哪些?
.写出光合作用地总反应式,并简述光合作用地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是伴随发生地?光呼吸有何生理意义?
.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阶段地作用是什么? 植物与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异同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植物叶片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试述光、温、水、气与氮素对光合作用地影响.
.产生光合作用“午睡”现象地可能原因有哪些?如何缓和“午睡”程度?
.光对同化有哪些调节作用?
.为什么植物地光呼吸速率低?
.影响光能利用率地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试述呼吸作用地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代谢地多条路线有何生物学意义?
.为什么说长时间地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甚至死亡?
.如何协调温度、湿度及气体地关系来做好果蔬地贮藏?
如何做好果蔬地安全贮藏?
.呼吸作用与谷物种子贮藏地关系如何?
.为什么说油料种子播种时应注意适当浅播?
.用温室栽培蔬菜,昼夜温度都保持℃地恒温是否合适?应如何控制温度?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地同化物长距离运输地通道是韧皮部?
.蔗糖作为同化物地运输形式具有哪些特点?
.试述压力流动学说.
.试述同化物分配地一般规律.
.请举出植物体内同化物被再分配再利用地几个例子.
.六大类植物激素地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简要说明生长素地作用机理.
.如何用证明实验证明生长素极性运输?
.束缚态生长素地作用可能有哪些方面?
.细胞分裂素为什么能延缓叶片衰老?
.乙烯利地化学名称叫什么?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生长抑制剂与生长延缓剂在概念及作用方式有何异同?
.应用生长调节剂时要注意地事项
.乙烯是如何促进果实成熟地?
.生长、分化和发育三者之间地区别与联系.
.试述种子萌发三阶段,以及各阶段地代谢特点.
.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协调以达到栽培上地目地?
.生产芽菜试验,相同地种子,相同地温度和供水,一组放在光下,一组放在暗中,经过一段时间后,
.光敏色素作用地模式主要有哪两类假说?各类假说地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一生理过程是否与光敏色素有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两组芽菜在干重和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春化作用?如何证实植物感受低温地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何关系?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地部位,以及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学物质来传递地?
.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地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
.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引种和育种、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方面地应用.
.南麻北种有何利弊?为什么?
.研究植物地性别分化有何实际意义?
.植物地性别表现受哪些因素地调控?
.高等植物地受精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
.种子中主要地贮藏物质有哪些?它们地合成与积累有何特点?
.试述乙烯与果实成熟地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肉质果实成熟期间在生理生化上有哪些变化?
.影响果实着色地因素有哪些?
.引起种子休眠地原因有哪些?如何解除休眠?
.引起植物衰老地可能因素有哪些?
.植物地抗性有哪几种方式?
.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
.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
.冷害对植物细胞地生理生化变化有那些影响?
. 结冰会对植物细胞产生什么伤害?
.干旱对植物地伤害有哪些?
.抗寒锻炼为什么能提高植物地抗寒性?
.抗旱植物地生理生化特征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地抗旱性?
.什么叫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有哪几种伤害方式?
试述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地应用.
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相关性.
述光、温、湿度、风等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地影响.
简述低温使根系吸水下降地原因.
简述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