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重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 重力》教案4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 重力》教案4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 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公式:G=mg,知道g=9.8N/kg的物理意义。
3.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
4. 知道重心的概念。
5.巩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与质量的关系以及方向。
【教学难点】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以及截取的视频、不倒翁、质量相等而体积不等的铝块和铜块、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地球仪。
学生用:细线、橡皮、橡皮泥、弹簧测力计、钩码、小石块、砖。
拿出玩具“不倒翁”,让学生观察:被扳倒后的“不倒翁”又自己立起来。
【板书设计】二、重力1、牛顿发现: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万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G = mg 。
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由易到难,作业设置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符合新课标“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3、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前后呼应处理较好,在引课时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各环节中给予解决。
4、本课一切知识点的得出均有实验探究出,所用器材均为学生身边常见物品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 重力》教案3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 重力》教案3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经验感知重力的存在.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不倒翁、自制水平、仪橡皮、细线、多媒体、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的存在。
:(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加深对重力方向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说出如何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教师让学生讨论如何找质地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总结: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板书设计】第一节重力一、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施力体:地球(3)受力体:地球附近的物体(4)符号:G三、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g =9.8N/㎏表示: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五、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本节课我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教师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归纳概括、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从常见的落体现象引出课题,利用视频和实验引出万有引力,通过设问重力是不是万有引力引出重力,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重力的定义。
通过实验探究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利用视频和实验探究了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重力》教案6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3.2重力》教案6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作用点2、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在搜寻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重力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
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天平、测力计、钩码、不倒翁等【教学过程】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可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板书“方向、作用点、大小。
展示图片:哪位同学愿意把“苹果落 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视频引入新课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引发了出奇的 深思“树上落下的苹果为什不向别 的地方飞去,而是一定向下落?” 是否与星星在天上运动有某种联系 呢?、讲授新课:(设计意图:禾U 用知识的迁移,使 学生做好上新课的准备)2、重力:板书:(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 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知道了什么是重力,你能否像牛顿一 样提出“对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问 题?—-----提出问题: 探究:(1)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根据所提供的器材、创设情景导课观看视频,思考问题,1、万有引力: 教师引导学生引入万有引力。
教师用细线拴住橡皮,甩起来: (1) 先绕手做圆周运动,后放手, 橡皮会飞出去。
分析:还能做圆周 运动吗?为什么?(2) 再做实验,绕手做圆周运动, 不放手。
分析:此时为什么橡皮不 会跑掉?橡皮不会飞出去,由此你想到没有: 地球表面的物体如果没有了支持都 为什么会落回地面,是不是也有一 个力在拉着他们?引入重力同学们都想出了许多在日 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有 些同学还想到了一些有趣 的现象,哪位同学愿意说 说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现象 呢?①向上跳起会落回地面;②教室里的桌子、椅 子静止在地面;③篮 球投进篮框后会落回 地面;④跳伞运动员 从高空跳下后,落到地 面;⑤飞机降落;等等学生进行猜想。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重力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重力学案新人教版课前热身温故知新同学们都知道牛顿在苹果树下闲坐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牛顿为此很不明白: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而不飞到天上去呢?后来经过牛顿反反复复的研究与实验,终于得出了结论——地球存在地心引力。
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4、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
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学法点拨:实验法、图像法教学流程一未雨绸缪1.预习P55—P58完成下列试题。
2.小试牛刀1)、万有引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力: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___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
G=________G—___—牛顿(N)m—____—千克(kg)4)、重力的方向:_______5、重力的作用点:_____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重力1).试一试:把一物体用力抛向高空,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_。
2).猜一猜:我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种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4).想一想: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_____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什么?______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1.猜一猜:我觉得物体的重力与_____________有关。
2.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1)猜一猜:我觉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可能____。
(2)试一试:a 把橡皮泥捏成球状,称出其重力大小为____N。
b 把橡皮泥捏成任意形状,称出其重力大小为____ N。
3.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预习学案预习目标.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地方向、重心..理解重力地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能力目标.通过上节力地三要素地学习引入重力地三要素,培养学生学习地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地能力.预习自测. 恐龙地质量可达,则它地体重为,相当于个质量为地同学地体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重垂线是根据地原理制成地,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地质量成__比.公式=中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在要求不精确地情况下,可取=/.甲、乙两同学地质量之比是:,甲同学重为,乙同学重为_____.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地方向、重心..理解重力地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能力目标.通过上节力地三要素地学习引入重力地三要素,培养学生学习地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地能力.学习过程通过自学“重力地由来”内容,完成问题.什么是万有引力?什么是重力?通过自学”重力地大小”,完成问题.学生根据提供地器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完成课本中地表格和图像.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样地结论?重力与质量地关系式:————————.重力地单位及符号是什么?通过自学“重力地方向”,完成问题.、动手实验,让物体由静止向地面落下,观察重力地方向.、重力地方向是——————————.、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利用重力地方向地?通过自学“重心”,完成问题.重心是怎样规定地?自己动手,说出手中地物体地重心地位置,小组相互讨论.小结:我地收获:我地疑惑:七、课内自测、下列物体地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地是()、.一个中学生地体重大约是、.一个苹果地质量大约是、.一只母鸡地重力大约是、.一个鸡蛋地质量大约是、下列关于重力地说法,正确地是().重力地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重力地方向是竖直向下地重力在物体上地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力地单位是、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地是().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物体将失去质量.杯子里地水倒不进口里面、年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用刻度尺测长度.用放大镜看物体.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一容器质量为,内盛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求该液体地密度是多少?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地质量,其示数应为.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地示数为,用弹簧测力计称它地示数与地球相比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座限重为地桥,一辆自身质量为地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地货物不能超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国首位叩访太空地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则他乘坐“神舟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他地质量为.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圈后,杨利伟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地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地阿木古郎牧场上.则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地过程中,他地质量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八、课后作业:课本、.三、课后练习学案、下列关于重力地说法中正确地是(). 在斜面上向下滚动地物体所受地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地. —投出地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物体地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地面附近地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地缘故、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地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地示数为,则物体地重力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定等于.一定小于. 一定大于.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从前,一个商人在荷兰向渔民买了重为×地青鱼,装上船运往靠近赤道地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用弹簧测力计一称,青鱼竟少了×.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装卸中损耗也不可能那么大.你能推测这是什么原因吗?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现有一把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带绳套地小地空矿泉水瓶、足量地水及煤油.用这些器材和物质测定煤油地密度.()依次写出测量步骤和该步骤中被测物理量地符号:()用上述测得地物理量计算煤油地密度ρ煤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 重力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重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课题重力主备人李富全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心的概念。
3、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备课时间9.20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课时数 1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导学过程(自学提纲、知识结构、典型练习选择、方法总结等)一、实验引入:学生观察实验: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
思考:1、小球为什么不会飞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原因:有绳子的力在束缚着小球。
2、同样的,月亮在绕地球做类似的运动,为何不会飞走?那肯定在和之间也有一个类似绳子拉力的力在束缚着月亮。
我们称这个叫引力。
3、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拿在手里的粉笔撒手后同样落向地面而不飘在空中说明地球上以及附近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
4、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精心的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了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5、我们把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符号是。
6、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形成基础知识)知识拓展:假如在地球没有受到重力可能出现哪些情景?(信息交流)二、新知探究:力的三要素是:、、。
同样重力是力的一种也有三要素。
1、在地面上拿起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你有什么感觉?2、探究:重力大小可能与有关?(写出你的猜想)下表是研究重力与关系所做的实验记录:质量m/kg重力G/NG/m(1)分组记录实验数据。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画出质量与重力关系的图像,你能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用公式表示为。
从数值上说物体受到的重力约是该物体质量的倍,即G / m = N/ kg ,我们把这个数值叫g。
广东省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重力》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3.2《重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应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力的三要素: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重力”部分的内容,并将重点内容做好标记。
二、课内探究(一)重力的由来1、问题思考:观察图13.2—2,根据已有的知识,了解万有引力并理解重力的定义。
2、我来归纳:(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重力特指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我们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测量工具:注意问题: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1)猜想:重力大小跟有关,理由:。
(2)进行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的重力跟 .重力大小公式:g的物理意义:。
(三)重力的的方向1、问题思考: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中的“下”是指的什么方向?2、结合图13.2—5、 13.2—6分析重力的方向有什么应用,分析重垂线(四)重心1、知识扫描: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方形物体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球的重心在球心,粗细均匀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2、知识积累:(1)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2)对于形状固定的物体,它的重心是确定的,对于形状、质量改变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也在发生变化3、问题思考: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我的疑惑四、我来试一试:1、小明的质量可达50kg,则它的体重为____N.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00g,则重力 N 。
2、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3、如图是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4、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 1/6 ,在地球上质量为 60 千克的人,到月球上他受到的重力为______牛顿,质量是______千克。
人教版重力 导学案

人教版重力导学案一、导入重力作为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导学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课本中关于重力的内容,并通过实例和实验加深对重力的理解。
二、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
以地球为例,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三、重力的公式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重力大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则两者之间的引力F可以表示为:F =G * (m1 * m2 / 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约为6.67430×10^-11 N·(m/kg)^2。
四、重力的性质1. 万有性: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不论是地球上的物体还是宇宙中的天体,都会相互产生重力作用。
2. 瞬时性:重力是通过空间传递的,当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其受到的重力也会随之变化。
3. 可叠加性:当多个物体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产生的重力可以叠加在一起。
五、重力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验证重力的存在和性质。
下面是一些可以进行的实验:1. 弹簧测力计实验: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进行测量,观察它们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是否与质量成正比。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实验:通过调节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测量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验证重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3. 重力加速度实验:使用自由下落实验器,测量物体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所用的时间,并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
六、重力的应用重力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物理现象,它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典型的应用包括:1. 行星和卫星运动:重力是行星和卫星绕星球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原因。
2. 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重力使得物体向下运动,并且决定了物体的落地速度和弹跳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重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力的三要素: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重力”部分的内容,并将重点内容做好标记。
二、课内探究
(一)重力的由来
1、问题思考:
观察图13.2—2,根据已有的知识,了解万有引力并理解重力的定义。
2、我来归纳: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
(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重力特指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是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
我们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测量工具:
注意问题: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1)猜想:重力大小
跟有关,
理
由:。
(2)进行实验:
结论:物体所受的的重力
跟 .
重力大小公式:
g的物理意义:。
(三)重力的的方向
1、问题思考: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中的“下”是指的什么方向?
2、结合图13.2—5、 13.2—6分析重力的方向有什么应用,分析重垂线
(四)重心
1、知识扫描: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方形物体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球的重心在球心,粗细均匀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2、知识积累:
(1)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
(2)对于形状固定的物体,它的重心是确定的,对于形状、质量改变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3、问题思考: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我的疑惑
四、我来试一试:
1、小明的质量可达50kg,则它的体重为____N.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00g,则重力 N 。
2、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4、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 1/6 ,在地球上质量为 60 千克的人,到月球上他受到的重力为______牛顿,质量是______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