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

合集下载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4)除尘器的阻力: △P = △Pj +△Pd —∑△Pf (Pa)
3、除尘器效率的测定(重量法) η=G2/G1 式中:G1-发尘量(g) G2-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g)
返回目录
六、实验步骤
l、 风量的设置和调定 2、测定除尘器阻力与风量的关系 3、测定除尘器效率与风量的关系 注意事项
最后,填写实验测试数据计算结果表。
进、出气管段内的动压头: Pd1=V12ρ/2 (Pa) Pd2=V22ρ/2 (Pa) 式中: ρ- 空气密度(kg/m3) 进、出气管段内的动压差: △Pd =Pd1-Pd2 (Pa)
(3)计算除尘器前后管段的附加阻力
进气段附加阻力: △Pf1 =(λL1/d1)Pd1 (Pa)
式中:λ- 摩擦阻力系数,镀锌铁皮风筒可取 λ=0.019 L1- 静压环至除尘器进口距离(包括方 园接头)(m) d1- 进气段管道直径(m)
返回子目录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2和实验步骤3可结合起来 进行,即每调定一次风量,先测定阻力, 然后再发尘测定除尘器效率。
返回子目录
实验测试数据计算结果表式样
序号 1 2 3 4 阻力值 △P(Pa) 风量 Q(m3/h) 进口风速 Vj(m/s) 效率η
返回目录
二、实验属性
本实验是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涉及本课 程的综合知识点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知识点 为: 学习除尘器的结构、除尘器工作原理,以 及性能随参数各种运行参数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以旋风除尘器为例,通过实验熟悉其除尘 效率和运行阻力随处理气流流量变化而变化的 规律,了解旋风除尘器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6 7
3
12
除尘器性能测定试验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测试系统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性能实验一旋风除尘器1.1实验目的1.了解旋风除尘器的常用结构型式和性能特点。

2.掌握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用质量法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1.2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1.3设备及用具1.旋风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托盘天平;3.锯木屑或米糠;4.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4实验步骤1.用托盘天平称出发尘量(Gf);2.同时启动风机和发尘搅拌器,进行除尘,记下除尘所需要的时间 (T);3.除尘结束后,称出被捕集的粉尘量 (Gs);4.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100⨯=fs G G η1.5思考题1、画出旋风除尘器除尘原理示意图;2、简述旋风除尘器主要应用领域及处理何种含尘废气。

二 袋式除尘器2.1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

2. 掌握袋式除尘器基本操作方法。

2.2实验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通过逆气流清灰的方式,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

2.3设备及用具1.袋式除尘器:湖南长沙长风教具厂生产2.木屑或米糠3.电源插线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4实验流程1. 过滤除尘关闭阀门T1、打开阀门T2,如下图所示,前后两个双开开关扭至双开位置,两布袋同时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2. 左清灰右过滤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则左边布袋清灰、右边布袋过滤,净化后的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3.左过滤右清灰关闭阀门T2、打开阀门T1,正面双开开关旋向左边关位置、后面的双开开关旋向右边关位置,左边布袋过滤,右边布袋清灰,净化后气体从上部管道排出。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3.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如何求? 答: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 是指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的阻力,是进出口静 压之差,是除尘器的重要性能之一。其值当然越小越好,因风机的功率几乎与它 成正比。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管道、风罩等压力损失以及除尘器的气体流量为选 择风机的依据。其值与其结构和运行条件有关,理论计算困难的,主要靠实验确 定。 实验表明,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 一般与气体入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
1 △P= 12 (pa) 2
式中: ——气体的密度,kg/m3
1 ——气体入口速度,m/s
——局部阻力系数。
四、实验步骤
随机选取三个流量(大、中、小)运行旋风除尘器,分别测进风口和出风口 的静压, 然后在进风口 3 分钟内均匀送入 500 克滑石粉,停机称量灰斗中收集的 滑石粉的质量 M1,计算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 1.测除尘效率
环工综合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实验报告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实验题目 实 验 室 实验环境 温度: !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实 验 时 间 湿度: 同组人数
实验类别
综合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 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与阻力、全 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2.进一步了解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 用条件
低;高于 23m/s 时,除尘效率提高不明显,但压力损失增加,耗电量增高很多。 (3)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使之动力 消耗减少且便于制造维护。 (4)旋风除尘器能捕集到的最小尘粒应等于或稍小于被处理气体的粉尘密 度。 (5)当含尘气体温度很高时,要注意保温,避免水分在除尘器内凝结。假如 粉尘不吸收水分、露点为 30~50℃时,除尘器得到温度最少应高出 30℃左右; 假如粉尘吸水性较强(如水泥、石膏和含碱粉尘等) 、露点为 20~50℃时,除尘 器的温度应高出露点温度 40~50℃. (6)旋风除尘器结构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尤其是负压操作,更应注意 卸料锁风装置的可能性。 (7)易燃易爆粉尘(如煤粉)应设有防爆装置。防爆装置的通常做法是在入 口管道上加一个安全防爆阀门。 (8)当粉尘浓度减小时,最大允许含尘质量浓度与旋风筒直径有关,即直径 越大其允许含尘质量浓度也越大。具体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旋风除尘器直径/mm 允许含尘质量浓度 (g/m3) 设计方案: 1、在自动生产线上方安装一条直径钢吸尘主管,并对应生产线吸尘口,开 设吸尘口。 2、在室外安装 1 台离心风机,将生产线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吸至室外。 3、在室外安装 1 台木屑分离器,将生产线工作时产生的粉尘破碎成纤维丝 状的杂物。 4、在室外安装一台旋风除尘器将离心风机送来的锯木屑创屑等粉尘进行净 化处理,处理后的洁净气体高空直接排放,锯木屑回收利用。 工艺流程如下: 生产线锯屑→吸尘软管→吸尘主管→离心风机→木屑分离器→旋风除尘器 →洁净气体排放 800 400 600 300 400 200 200 150 100 60 60 40 40 20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实验一_旋风布袋组合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一_旋风布袋组合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一、旋风布袋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原理、用途及特点:旋风除尘与袋式除尘器的组合净化装置,前级采用旋风除尘器减少高浓度含尘气体的污染负荷,后级采用袋式除尘器进一步高效除尘。

旋风式除尘器系利用含尘气体的流动速度,使气流在除尘装置内沿某一定方向作连续旋转运动,粒子在随气流的旋转中获得离心力,导致粒子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旋风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设备维护修理方便的优点。

布袋除尘器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

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虽然它是最古老的除尘方法之一,但由于它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因为滤料本身网孔较大,因而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初层形成后,它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

滤布只不过起着形成粉层初层和支撑它的骨架作用,但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袋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显著下降。

另外,若除尘器阻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量显著下降,影响生产系统的排风效果。

因此,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

二、技术指标:1、处理气量100m3/h,旋风除尘器切向入口风速15~20m/s,布袋除尘过滤速度约为1m/min;2、滤袋材质为:涤纶针刺毡覆膜滤袋、每条滤袋过滤面积0.35平方米、Φ160×700 mm、滤袋为内滤式。

3、压降:1600-2500Pa 除尘净化效率大于99.5%4、装置总高2000mm 装置总长32000mm 装置总宽600mm5、可采用滑石粉或工业粉尘进行实验电源 380V三相四线制功率2700W1三、实验装置构成3.入口管段采样口,用于入口气体粉尘采样;也可利用比托管和微压计在此处测定管道流速;4.旋风除尘器入口、出口测压环,与U型压差计(3)一道用来测定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5.有机玻璃旋风除尘器主体(2)(底部为法兰连接可拆卸卸灰装置);6.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间采样管段,用于旋风除尘器出口和布袋除尘器入口间气体粉尘采样;也可利用比托管和微压计在此处测定管道流速;7.布袋除尘器入口、出口测压环,与U型压差计一道用来测定布袋除尘器的压力损失;8.有机玻璃制布袋除尘器(4)(含涤纶针刺毡覆膜滤袋、振动清灰电机及卸灰斗);9.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系统风量;10.高压离心通风机(5),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11.仪表电控箱,用于系统的运行控制。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指导教师 杨全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 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
管道中各点流速和气体流量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阻力系数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测定。
实验原理
原理示意 图
含尘空气由除尘器的进口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的 内外筒之间,由上向下作旋转运动(形成外涡旋), 逐渐到锥体底部。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 甩向外壁,由于重力作用以及向下气流的带动而落入 底部集尘斗。向下的气流到达锥体的底部后,沿除尘 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旋转上升的内涡旋,并 由除尘器的出口排出。
Gs 100%
Gf
实验步骤
测定室内空气干球和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计算空气湿度。 测量管道直径,确定分环数和测点数,求出各测点距管道内壁的距离,并
用胶布标志在皮托管上。 测定各点流速和风量。用倾斜微压计和皮托管测出各气流的动压和静压,
以及均流管处气流的静压,求出气体的密度、各点的气流速度、除尘器前 后的风量。 用托盘天平称好一定量的尘样。 测定除尘效率:启动风机后开始发尘,记录发尘时间和发尘量。观察除尘 系统中的含尘气流和粉尘浓度的变化情况。关闭风机后,收集旋风除尘器 灰斗中捕集的粉尘,然后称量,用式计算除尘效率。 改变系统风量,重复上述试验,确定旋风除尘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
实验数据测定与计算
管道中气体流量的测定
根据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根据各点流速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则 气体流量为
Q =A V(m3/s)
式中:A—管道横断面积,m2。
实验数据测定与计算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和阻力系数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静压法测定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于本实验装置中除尘器进、 出口接管的断面积相等,气流动压相等,所以除尘器压力损失等于进、出口接 管断面静压之差,即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推荐下载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推荐下载

指导老师:余阳小组成员:孙扬雨、王健、王玉佳、马莉、王玥丽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人口风速与阻力、全效率、分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2. 进一步了解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用条件。

二、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

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由除尘器的排气管排出。

自进气口流人的另一小部分气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气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心气流一同从排气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走。

实验设备如下图:实验原理相关问题:1.如何通过测定进风口静压值计算气体流量?ρgP 23600φA Q j ⨯⨯=式中:Q——除尘器进出风口流量 m 3/h P j ——测压环感测静压 mmH 2Oρ——进风口空气的密度 kg/m 3 ,现取1.299 g/m 3φ——速度校正系数 φ=0.97 A——测压环所在断面面积 m 2 ,经测量得进出口半径都为15cmA = π × R 12 = 3.14 × 0.152 = 0.0707 m 22. 影响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进气口旋风除尘器的进气口是形成旋转气流的关键部件,是影响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

切向进气的进V1面积对除尘器有很大的影响.进气口面积相对于筒体断面小时,进入除尘器的气流切线速度大,有利于粉尘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思考与讨论
1.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验中若 空塔气速、气体进口浓度值发生变化,将 会对吸附容量值产生什么影响? 2.若要测定气体进口浓度的变化对吸附容量 的影响,应该怎样设计实验? 3.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希洛夫公式进 行吸附床层的计算?根据实验结果,若设计 一个炭层高度为0.5m的吸附床层,它的保 护作用时间为多少?
实验一
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
(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 了解旋风除尘器除尘原理,掌握除尘效率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 采用质量法测定除尘效率 测出同一时段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 Gf (g)和除尘捕集的粉尘质量Gs (g),则除 尘效率
Hale Waihona Puke Gs 100% Gf三、实验装置和仪表
四、实验步骤
三、实验装置和仪表
• 装置
三、实验装置和仪表
• 仪表
气体吸收装置 1套; 液体SO2钢瓶 1瓶; 形管压力计 (200mm) 3只; 压力表 (0~3kg/cm2) 1只; 温度计 (0~100℃) 2支; 空盒式大气压力计 1只; 玻璃筛板吸收瓶 (125mL) 20个; 锥形瓶 (250mL) 20个; 烟气测试仪(采样用) (YQ—I型) 2台或综合烟 气分析仪 (英国KM9106) 2台。
四、实验步骤
1、按流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校定流量计并绘出流量曲线图。 3、将活性炭放入烘箱中,在100℃以下烘1~2小时, 过筛备用。 4、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炭(已烘干的)装入吸附柱 (装填约10~15厘米),然后将吸附管装在流程 上。 5、开启实验装置,并开始连续采集吸附柱进出口甲 醛浓度,直至出口检测出甲醛且浓度与进口相等 即停止实验。 6、另称取一定量活性炭,从第4步开始重复实验。
五、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实验基本数据: (1)吸附柱 直径D= mm,床层横载面积F = m2。 (2)活性炭 种类 ,粒径d= mm,堆 积密度——kg/m3。 (3)操作条件 室温 ℃,气压 kPa,气 体流量 L/min,空塔气速 m/s。
五、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实验数据:
序号 1 2 3 4 吸附柱号 炭层高度/m 进气浓度/ (mg/m2) 保护作用时间 /min 吸附容量/ (kg/kg) K= min/m; 0 min 1# 2# 3#
五、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实验记录: • 实验时间——年——月——日 • 实验小组人员—— • 大气压力——kPa • 室温 ℃ • 液泛气速——m/s
根据实验结果,以空塔气速为横坐标分别以吸收效率和压降 为纵坐标,绘出曲线。
五、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实验记录
测 定 次 数 空塔 I2液 塔前 气速 浓度/ V/ () 标准 样 (m/ 状态 品 s) 下采 耗 样体 I2I 积 液 Vnd/ V/ L ml 塔后 净化 效果
1.用托盘天平称好一定量的尘样(不同粒径 范围)。 2.启动风机后开始发尘,观察除尘系统中的 含尘气流和粉尘浓度的变化情况。关闭风 机后,收集旋风除尘器灰斗中捕集的粉尘。 3.然后称量并过筛,计算分级效率与总除尘 效率。 4.改变系统风量,重复上述试验,确定旋风 除尘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效率。
五、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空 白 耗I2 液 V0/ mL
标准 状态 下SO2 浓度/ (mg/ m3)
标准状态 空 标准状 态下SO2 下采样何 白 种VNd/L 耗 浓度/ I2V0 Lml
/%
六、思考与讨论
1、从实验结果标绘出的曲线,你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 2、通过该实验,你认为实验中还存什么问题? 应做哪些改进? 3、还有哪些比本实验中的脱硫方法更好的脱硫 方法?
测定 次数 发 尘 量 Gi/g 除尘器 进口气 体粒径 分布 收尘量 Ci(g/m3) 收尘 量 Gs/g 除尘器出 除尘器分 除尘器总效率 口粒径分 级效率 /% 布

1 2 3
六、思考与讨论
1、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处理气体量的变 化规律是什么?它对旋风除尘器的选择和运 行控制有何意义? 2、你认为实验中环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 进?
三、实验装置和仪表
4 5 2 1 7 6 10 11
3
8
9 14
12
15 13
1—干燥器; 2—转子流量计; 3—三通接口; 4—双小嘴抽气接口; 5—气体混合柱;6—蛇心管换热器;7—微型填料塔;8—有机气体发生器; 9—微型泵; 10—恒温水箱; 11—真空泵; 12—具小嘴可调温度计套管; 13—恒温吸附柱;14—旁通吸附柱;15—尾气吸附柱
实验二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吸收法净化废气中SO2的原理和效果;
2.改变空塔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 泛现象; 3.掌握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的方法; 4.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SO2)的体积吸收系 数。
二、实验原理
• 本实验是模拟烟道气在化学反应器中与碱 液(5%NaOH、Na2CO3溶液或石灰石浆 液 )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碱液反应, 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净化后的气体排 至大气。
四、实验步骤
1、按实验流程图装好实验流程,在反应器中 分别装入450L吸收液。 2、旋转一下泵的轴,确保泵是在正常旋转, 否则进行维修。 3、全部打开气体的旁路阀,并且打开水的旁 路阀,这时使水喷淋到塔内,观察水膜旋 风除尘的现象、栅孔鼓泡的现象。
四、实验步骤
4、慢慢关上气体的旁路阀,这时观察浮阀塔板气浮 的现象,当刚好达到临界速度时,停止调解气体 的旁路阀。然后开始配气,通过调节转子流量计, 配制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硫,使流量稳定。 5、从PH值采样口取一些液体测量溶液的PH值,当 PH值小于5的时候,则停止改变旁路阀开关的大 小,然后在动压口和静压口分别测量气体的压强, 在进出采样口同时采样分析SO2的浓度,以后每 隔15分钟测一次,直至实验结束。
实验三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VOC废气
(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 本实验通过气体发生器产生的甲醛蒸气作 为VOC源,用活性炭对其进行吸附。通过 对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吸附机理的认识, 了解影响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
• 在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时, 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 把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一或某些组分吸留在 固体表面并浓集保持于其上,这种分离气 体混合物的过程称为气体吸附。根据吸附 作用力的不同性质,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 附和化学吸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