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3.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如何求? 答: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 是指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的阻力,是进出口静 压之差,是除尘器的重要性能之一。其值当然越小越好,因风机的功率几乎与它 成正比。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管道、风罩等压力损失以及除尘器的气体流量为选 择风机的依据。其值与其结构和运行条件有关,理论计算困难的,主要靠实验确 定。 实验表明,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 一般与气体入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
1 △P= 12 (pa) 2
式中: ——气体的密度,kg/m3
1 ——气体入口速度,m/s
——局部阻力系数。
四、实验步骤
随机选取三个流量(大、中、小)运行旋风除尘器,分别测进风口和出风口 的静压, 然后在进风口 3 分钟内均匀送入 500 克滑石粉,停机称量灰斗中收集的 滑石粉的质量 M1,计算该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 1.测除尘效率
环工综合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实验报告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实验题目 实 验 室 实验环境 温度: !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实 验 时 间 湿度: 同组人数
实验类别
综合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 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与阻力、全 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2.进一步了解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 用条件
低;高于 23m/s 时,除尘效率提高不明显,但压力损失增加,耗电量增高很多。 (3)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使之动力 消耗减少且便于制造维护。 (4)旋风除尘器能捕集到的最小尘粒应等于或稍小于被处理气体的粉尘密 度。 (5)当含尘气体温度很高时,要注意保温,避免水分在除尘器内凝结。假如 粉尘不吸收水分、露点为 30~50℃时,除尘器得到温度最少应高出 30℃左右; 假如粉尘吸水性较强(如水泥、石膏和含碱粉尘等) 、露点为 20~50℃时,除尘 器的温度应高出露点温度 40~50℃. (6)旋风除尘器结构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尤其是负压操作,更应注意 卸料锁风装置的可能性。 (7)易燃易爆粉尘(如煤粉)应设有防爆装置。防爆装置的通常做法是在入 口管道上加一个安全防爆阀门。 (8)当粉尘浓度减小时,最大允许含尘质量浓度与旋风筒直径有关,即直径 越大其允许含尘质量浓度也越大。具体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旋风除尘器直径/mm 允许含尘质量浓度 (g/m3) 设计方案: 1、在自动生产线上方安装一条直径钢吸尘主管,并对应生产线吸尘口,开 设吸尘口。 2、在室外安装 1 台离心风机,将生产线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吸至室外。 3、在室外安装 1 台木屑分离器,将生产线工作时产生的粉尘破碎成纤维丝 状的杂物。 4、在室外安装一台旋风除尘器将离心风机送来的锯木屑创屑等粉尘进行净 化处理,处理后的洁净气体高空直接排放,锯木屑回收利用。 工艺流程如下: 生产线锯屑→吸尘软管→吸尘主管→离心风机→木屑分离器→旋风除尘器 →洁净气体排放 800 400 600 300 400 200 200 150 100 60 60 40 40 20
旋风除尘器-实验报告册

旋风除尘器-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并验证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实验材料:
1. 旋风除尘器
2. 空气污染源(例如灰尘、烟尘等)
3. 实验室和安全装备(如眼镜、手套等)
实验步骤:
1. 将旋风除尘器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连接电源线。
2. 使用合适的方法将空气污染源(如灰尘)向旋风除尘器中喷射。
3. 打开旋风除尘器的电源,观察灰尘被除尘器吸入的情况。
4. 观察除尘器底部或集尘罐中的灰尘收集情况。
实验结果:
1. 旋风除尘器启动后,能够将灰尘吸入除尘器内部。
2. 除尘器底部或集尘罐中能够收集到被吸入的灰尘。
实验讨论及结论:
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原理,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分离出来。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看到除尘器能够有效吸入并收集灰尘,证明了其工作原理的有效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旋风除尘器虽然可以有效去除大颗粒的
污染物,但对于细微的颗粒物或污染物无法很好地处理。
此外,除尘器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总结:旋风除尘器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除尘设备,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除尘器型号和安装位置,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旋风除尘器试验报告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组员:戚锎1020320215朱鹏志1020320219彭文林1020320220汪超1020320222谢显宇1020320224肖林峰1020320226杨合详1020320235向强1020320134杨斌1020320126欧琳1020320102 指导老师:赵素芬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及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掌握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4、测定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为一个旋风除尘器,废气从(1)进入,然后经过(4)旋风除尘器作用除去粉尘颗粒,再从出气口排出净化后的气体。
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的粉尘颗粒由(5)灰斗收集。
旋风除尘器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废气在旋风除尘器中的运动如下图所示1.气体流速的测定:本实验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管道中各测点的动压Pd,从而可求得气体的流速。
由于气体流速在风管断面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可在同一断面上进行多点测量,求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毕托管所测得的断面Φ90mm,故可以分为两环。
微压计测出动压平均值,相应的空气流速为式中Pd——测得的平均动压值,ρ——空气密度kg/m3,2.风量的测定:根据断面的气流速度确定风量Q=A3.除尘器压力损失测定:除尘器的压力损失(Hz)即除尘器入排风侧的全能量差,依下式求出:4.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x100%—入口处粉尘浓度,---进口处粉尘浓度,三、实验仪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尺子、双头粉尘采样器、MD-1型粉尘度分析仪、离心通风机、DFS-3型多功能防尘实验装置、DKS-3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滤膜、万分之一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进气量测定:先用尺子测量进气口的直径,算出进气口的面积。
实验08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八 旋风除尘实验1. 实验目的和意义a) 观察含粉尘的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状况。
b) 了解旋风分离器的除尘原理。
通过本实验,要求同学们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
2. 实验原理含尘气体由旋风分离器上部沿切线方向的长方形通道进入,形成一个绕筒体中心向下作螺旋运动的外旋流,外旋流达到器底后又形成一个向上的内旋流,内、外旋流气体旋转方向相同。
在此过程中,颗粒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器壁与气流分离,并沿壁面落入锥底排灰口。
净化后的气体沿内旋流由顶部排气管排出。
进分离m m =η3.实验工艺流程图:4. 实验参数a)分离器由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物系在分离器内的运动情况及它的组成;粉尘加入瓶、进风管等均由不锈钢制成;b)风机:CRZ-70型离心式中压风机,风量480m3/h,风压1300Pa,功率250W,转速2800r/min。
c)用于分离的粉尘:滑石粉或粉末硅胶。
d)框架与控制屏均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e)外形尺寸:1100×450×1600mm。
5. 实验步骤a)了解该实验的工艺流程,称量粉尘的重量m以及产品接受瓶的空瓶重量m0。
b)打开电源开关再开风机开关。
c)打开粉尘入口,将粉尘加入后盖好(加料时的速度较慢可以轻轻拍打粉尘加入口外表面);观察其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形态。
d)将产品接受瓶与里面的粉尘一同称重,记下所得的读数。
e)若细小的硅胶粒子无法被分离与净化气一起从顶部排气口排出,加深学生对最临界粒径的理解。
6.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实验时间年月日计算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记入表1。
表1 除尘器效率测定结果记录表。
除尘器性能的测定

实验三 除尘器性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除尘器的性能测定方法;2. 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 除尘器进口处空气含尘浓度y=3g/m 3,测定进口风速对除尘器效率影响;2. 测定进口风速对除尘器阻力的影响。
图3-1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装置1——旋风除尘机 2——静压环 3——灰箱4——插板阀 5——侧面断面面积三、尘器效率的测定旋风除尘器的性能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
(一)原理除尘器效率可按下式计算η=G 3/G 1 (3.1)式中:G 1——供给除尘器的粉尘量,g ; G 3——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g 。
在除尘器不发生漏风的情况下,公式(3.1)可改写为121y y y η-=(3.2) 式中: y 1——除尘器前空气含尘浓度,mg/m 3; y 2——除尘器前空气含尘浓度,mg/m 3;按公式(3.1)进行称重法,此法较精确,主要用于实验研究。
按(3.2)进行的浓度法,主要用于生产现场,它的测定工作量大,本实验采用称重法。
(二)方法1. 根据除尘器的进口尺寸计算在不同的进口风速下的试验风量和每分钟给灰量;2. 调节阀门开度,使流量到达测试的要求;3. 每次的测试时间为3分钟,预先称好实验所需的粉尘量G ,利用螺旋式给灰器或人工均匀供入管道;4. 测量结束后,收集灰箱中的粉尘,称重,得G 3;5. 经几次测定后,画出除尘器效率器进口风速得变化曲线,求出关系式η=A(V 0).2四、旋风除尘器的阻力和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旋风除尘器的阻力可以按下式计算:20122q q v P P P ξρ∆=-= Pa (3.3)式中:P q1——除尘器前测定断面上空气的全压,Pa ; P q2——除尘器后测定断面上空气的全压,Pa ; ξ——局部阻力系数;V 0——除尘器进口风速,m/s ;ρ——空气的容重,kg/m 3。
当P q1 = P q2 时,上式可简化为:20122q q v p P P ξρ∆=-= (3.4)12202q q P P v ξρ-=或12202j j P P v ξρ-=00L V F =m/s式中:0L ——旋风除尘器风量,m3/s ;0F ——旋风除尘器进口的面积,m2。
实验十五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GS 1 0 0% Gf
(15-9)
(2)浓度法 用等速采样法测出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管道中气流含尘浓度 Ci 和 C0(mg/m3),则除尘效 率,
(1 C0Q0 ) 100% CiQi
(15-10)
7.除尘器处理气体量和漏风率的计算
处理气体量
Q
1 2
(Qi
Q0 )
漏风率
Qi Q0 100% Qi
p g v12 / 2
式中 v1 —— 旋风除尘器进口风速,m/s。
(15-6)
外排
旋风除尘器
风机
喇叭形入口
1,2,3,4—压力测孔;a,b—流速测口 图 15-1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装置示意图
5.除尘系统中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1) 旋风除尘器入口前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Ci
Gf Qi
(2) 旋风除尘器出口后气体含尘浓度的计算
1套
11.干燥箱
1台
四、实验耗材
1.白优级管 2.硅胶 3.滑石粉 4.毛巾 5.烧杯以及药勺 6.干燥器
五、实验步骤
1.除尘器处理风量的测定 (1)读出室内空气的温度和大气压力,计算管内的气体密度; (2)测量管道内径,确定分环数和测点数,求出各测点距管道内壁的距离,并用胶布标 志在皮托管和采样管上; (3)测定各点流速和风量。用微压计和皮托管测出测点 a、b 的动压,求出气流速度,除 尘器前后的风量。 2.除尘器阻力的测定 (1)用微压计测出两压损断面 1、2 的静压差; (2)量出两压损断面 1、2 之间的直管长度(1)和圆弯管数量和角度,求出两断面间的沿程 阻力和局部阻力。其比摩阻的确定见附录三,局部阻力的确定见附录四; (3)按式(15-6)计算除尘器的阻力。 3.除尘器效率的测定 (1)用天平称出发尘量 Gf ; (2)通过发尘装置均匀地加入发尘量 Gf ,记下发尘时间 τ,按式(15-7)计算除尘器入口气 体的含尘浓度; (3)称出收尘量(G s),按式(15-8)计算除尘器出口气体的含尘浓度; (4)按式(15-9)计算除尘器的效率; (5)用 WJ-60B 型皮托管平行全自动烟尘(油烟)采样器测出除尘器的含尘浓度,按式
旋风除尘器实验

仿真实验指导书
通风与大气污染 控制工程仿真系列实验
蔡建安 林晓飞 编著 安徽工业大学
实验 6-旋风除尘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除尘器性能试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3).设定并测量除尘器的处理风量。 (4).测定除尘器阻力与处理风量的关系。 (5).测定除尘器效率与处理风量的关系。
实验 6-4:不同椎体长度下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实验 6-5:不同排口直径下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实验 6-6:不同烟气温度下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实验 6-7:不同通风方式下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实验 6-8:不同发尘参数下旋风除尘器的性能测定
风机型号
T4-72-3.6(rpm=2900)
发尘量 1357.5,其他默认
(2)孔板流量计设在气流比较洁净的出气段上,配以微压计后可测量系统的空气流量。 (3)风量调节阀设在风机出口处,用以调节系统的空气流量。 2.实验除尘器 实验除尘器为一小型离心式除尘器,在其底部设卸灰斗,每次实验结束时可从此处将收集的灰尘 取出。取灰时应注意一下两点:
(1)每次取灰时,应将灰斗中的灰尘清扫干净,以免剩留。 (2)每次取灰后,应将灰斗的盖板盖严,不得漏风以免使下次测试造成误差。 3.发尘装置 发尘装置为一振动式发尘器,其发尘量可通过调节漏斗的闸板开度进行控制,漏出的粉尘可通过 进灰口进入系统。
柱体 直径
柱体 长度
入口 直径
椎体 长度
排口 直径
烟气 温度
风机
测压 测压 2 主流量
除尘前 浓度
除尘后 浓度
除尘率
鼓风机 11.4 4.2 79.1 17.16 6.18 64.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除尘器的阻力: △P = △Pj +△Pd —∑△Pf (Pa)
3、除尘器效率的测定(重量法) η=G2/G1 式中:G1-发尘量(g) G2-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g)
返回目录
六、实验步骤
l、 风量的设置和调定 2、测定除尘器阻力与风量的关系 3、测定除尘器效率与风量的关系 注意事项
最后,填写实验测试数据计算结果表。
进、出气管段内的动压头: Pd1=V12ρ/2 (Pa) Pd2=V22ρ/2 (Pa) 式中: ρ- 空气密度(kg/m3) 进、出气管段内的动压差: △Pd =Pd1-Pd2 (Pa)
(3)计算除尘器前后管段的附加阻力
进气段附加阻力: △Pf1 =(λL1/d1)Pd1 (Pa)
式中:λ- 摩擦阻力系数,镀锌铁皮风筒可取 λ=0.019 L1- 静压环至除尘器进口距离(包括方 园接头)(m) d1- 进气段管道直径(m)
返回子目录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2和实验步骤3可结合起来 进行,即每调定一次风量,先测定阻力, 然后再发尘测定除尘器效率。
返回子目录
实验测试数据计算结果表式样
序号 1 2 3 4 阻力值 △P(Pa) 风量 Q(m3/h) 进口风速 Vj(m/s) 效率η
返回目录
二、实验属性
本实验是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涉及本课 程的综合知识点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知识点 为: 学习除尘器的结构、除尘器工作原理,以 及性能随参数各种运行参数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以旋风除尘器为例,通过实验熟悉其除尘 效率和运行阻力随处理气流流量变化而变化的 规律,了解旋风除尘器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6 7
3
12
除尘器性能测定试验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由进气段、出气段、静压环、孔板流量 计、风机和调节阀等组成。 实验除尘器为一小型离心式除尘器,在其底部 设卸灰斗。
实验除尘器 发尘装置
发尘装置设在进风口处,其发尘量可通过调节漏斗 的闸板开度进行控制,漏出的粉尘通过进灰口由小 风机吹进系统入口。 实验用粉尘可采用滑石粉、双飞粉、煤粉 等干燥、松散的颗粒状粉尘。
3 2P Q1:除尘器进风口流量× 3600/h) d g Q 2 = A 2 (m ρ Pj :测压环感测静压 (mmH2o) ρ:进风口空气的密度 (kg/m3) φ:速度校正系数 φ=0.97 3/h) Q2:除尘器出风流量 (m A1P :毕托管感测动压 (mmH o) :测压环所在断面面积 m2 d 2 A1ρ:出风口空气的密度 (kg/m3) 2 =π×R12 =3.14 ×0.152 =0.0707m
《通风工程》实验教学
——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
主讲人: 主讲人:杨磊
博士
中原工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属性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四、实验要求 五、实验原理 六、实验步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除尘器性能试验台的结构及工作 原理,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2、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 的影响。
返回子目录
3、测定除尘器效率与风量的关系
(1)按上述方法调定某风量后,称取不少于是 500g的实验粉尘 G1,并倒入发尘漏斗中。 (2)启动发尘装置控制除尘器入口空气含尘浓度5~10g/m3。 (发尘浓度予先调好)。 (3)发尘完毕后首先停止振动装置,约1分钟后停止风机。 (4)待风机停稳后,打开灰斗,收集灰斗中粉尘并称重,即得G2。 (5)计算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重量法,见实验原理)。 (6)改变风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选定不同风量下的除尘 效率的测定。 (7)参照实验2,绘出除尘效率与风量的关系曲线。 (η-Q曲线)。
用动压法
*本实验采用静压法测定流经除尘器的气流流量。 A2 :毕托管测点处风管断面面积m2
A2=π×R22 =3.14 ×0.152 =0.0707m2
2、除尘器阻力的测定
两静压环分别设在进、出气段上,用以测量两管 段的气流静压值并计算出除尘器的阻力(当进、出气 段管道直径不相等时应用全压进行计算)。
实验用粉尘
返回目录
四、实验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原始数据 4、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5、分析讨论
返回目录
五、实验原理
1、流量测量
用静压法
利用设在进气段的测压环进行,进风口采用 锥度为60°的喇叭口,整个进风段采用国标 设计加工,其流量计算公式为: 利用毕托管测量出气管段截面的平均动压,利 用下式计算出除尘器出风口流量Q2。其流量计 2Pjg Q1 = A 1 × φ × 3600 算公式为: ρ
出气段附加阻力: △Pf2 =(λL2/d2+ξ)Pd2
(Pa)
式中:L2- 静压环至除尘器出口直管段长度(m) λ- 摩擦阻力系数,镀锌铁皮风筒可取 λ=0.019 d2- 出气段管道直径(m) ξ- 弯头局部阻力系数 ξ=0.19
※总附加阻力
附加阻力之和: ∑△Pf= △Pf1 +△Pf2 (Pa)
注意: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两静压环离除尘器的进、出口均有一 定的距离,并在计算除尘器阻力时须将这两段管路的压头损失扣除。
※静压差
(1)调定除尘器某实验风量后,利用进、 出口气管段上的静压环和所配的微压计 测定并计算出两处之间的静压差△Pj △Pj=k△h×g
式中:k-微压计比例系数 △h-微压计读值(mmH2O) 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m/s2)
(Pa)
※风速 (2)计算在该风量下进、出气管段内 的风速V1、V2 动压头Pd1、Pd2和动压 差△Pd 。
进、出气管段内的风速: V1=Q/πR12×3600 m/s V2=Q/πR22×3600 m/s 式中:Q-实验风量(m3/h); R1、R2-进、出气段风管半径(m)
※动压头、动压差
返回目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除尘器性能测定试验台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1—出气段 2一毕托管测孔 3一微压计 4—出风口 5一旋风筒 6—支架 7—接尘盒 8一进气段 9—测静压环 10—调节阀 11一发尘箱 12一继电器 13—风机 14一进风口
L2 10 1
返回目录
l、 风量的设置和调定
根据除尘器的工作特性,本实验在测定除 尘器的阻力、除尘效率与风量的关系时,采用 的除尘器进口风速范围为 10~ 18m/s,分为 3~4个测定点,可根据除尘器进口尺寸,计算 出不同进口风速下的实验风量Q(采用进风口 的风量)。
返回子目录
2、测定除尘器阻力与风量的关系 (1)设定一个风量,测定除尘器阻力。改变 风量,重复实验步骤,直至完成所选定的不同 风量下阻力测定。 (2)将所得到的几组实验数据描绘在以风量Q 为横坐标,以阻力△P为纵坐标的坐标图上, 平滑地连接各实验点,从而得到△P-Q曲线, 即为除尘器的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