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083-2015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2015-城市节水评价标准

2015-城市节水评价标准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urban water conservation evaluationGB/T 51083-201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9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节水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市节水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083-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4月8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价内容与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建筑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建筑大学(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邮编: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雅君许萍丁五禾吕士健徐慧纬范升海黄晓家郑克白施春红毛丰陈力行冯萃敏孙丽华刘强陈韬汪长征牛璋彬陈玮王俊岭王媛媛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宋兰合刘红袁晓东刘志琪刘振印李萍缪斌龚询木黄涵漪岳宗文昝玉红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节约用水,全面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城市节水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标准。

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

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

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摘要:1.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意义2.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3.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实施情况4.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作用和影响正文: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重庆市制定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以推动城市节水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意义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旨在提高城市节水意识,推动节水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这一标准为重庆市节水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各部门和单位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节水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节水政策和法规:包括节水法规的制定、实施和修订情况,以及节水政策和措施的推广和落实情况。

2.节水规划和目标:包括城市节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城市节水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

3.节水技术和设备:包括节水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情况,以及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情况。

4.节水管理和监督:包括城市节水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情况,以及城市节水监督检查和评估的情况。

三、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实施情况自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制定实施以来,重庆市在节水政策和法规、节水规划和目标、节水技术和设备、节水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开展节水评价工作,重庆市不仅提高了城市节水水平,还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作用和影响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重庆市节水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这一标准为重庆市节水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节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通过开展节水评价,有利于促进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节水工作的顺利实施。

最后,重庆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对于提高城市节水意识,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文章来源:中国节能技术与产品网添加时间:2006-8-15一、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共六条,是节水型城市所应具备的必备条件。

如有任何一条不符合要求,不得申报节水型城市。

考核范围为市区。

(一)法规制度健全具有本级人大或政府颁发的有关供水、节水、地下水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具有健全的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惩制度。

(二)城市节水管理机构健全有根据市编委文件专门设立的节水管理机构且职责明确;依法对用水单位进行全面的节水检查、指导和管理;有效组织节水科学研究、节水技术推广。

(三)重视节水投入建有节水专项财政投入制度。

(四)建立节水统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实行规范的节水统计制度;定期报告本市节水统计报表。

(五)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利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定期及日常节水宣传活动。

(六)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等有关创建活动。

二、基础管理指标(七)城市节水规划有经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其中包括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内容。

(八)地下水管理地下水必须实行有计划地开采;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内凡能满足用水需要的,不得新增自备井供水;有逐步关闭公共供水范围内自备井的计划。

(九)节水“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十)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在建立科学合理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对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定额计划用水管理,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

(十一)价格管理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应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足以补偿运行成本,并达到保本微利;有政府关于再生水价格的指导意见或再生水价格标准,并且已在实施。

三、技术考核指标(十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单位:立方米/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统计范围为市区。

采用最近两年的数据。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 控制项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条文说明扩展】水资源利用方案的各项内容可按以下原则和要求制定:1. 结合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以及项目可利用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方案,是进行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首要步骤。

项目可利用水资源状况、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项目周边市政设施情况等因素应重点考虑,以便制定的措施具有针对性。

(1)可利用水资源。

可利用水资源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通过工程措施能进行调节利用且有一定保证率的那部分水资源量。

除市政自来水外,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水资源:1)建筑污废水。

建筑污废水的利用一般分为复用和循环利用。

复用,即梯级利用,指根据不同用水部门对水质要求的不同,对污废水进行重复利用。

循环利用则是通过自建处理设施对污废水进行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杂用水使用要求后,用做杂用水。

建筑污废水的来源,既可以是项目自身产生的污废水,也可以是通过签订许可协议从周边其他建筑得到的污废水。

2 )市政再生水。

当项目周边有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项目所在地在市政再生水厂的供水范围内或规划供水范围内〉时,通过签订市政再生水用水协议和设置项目内再生水供水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市政再生水,代替自来水用于满足项目内各种杂用水需求。

3)雨水。

项目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贮存设施和处理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回用做景观补水、空调冷却补水、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等杂用水。

项目的雨水收集范围,既可以是项目自身的红线范围内的雨水,也可以是通过签订许可协议收集的周边区域的雨水。

4)河湖水。

当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且获得便利时,在通过市政、水务或水利等相关管理部门许可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利用项目周边的河湖水。

5 )海水。

临海的项目在经济技术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利用海水。

(2)气象资料。

主要包括影响雨水利用适宣性的当地降水量、蒸发量和太阳能资源等内容。

杭州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

杭州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

杭州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杭州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7月前言水、粮食、石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的资源。

水资源在我国并不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在我国或我省、我市都是很低的。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杭州的主要水源来自钱塘江,由于受潮汐和雨量时空不均带来的干旱影响,常面临水质性缺水问题,给杭州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浙东引水工程的建设和已在研究可能实施的浙北引水工程,毫无疑问会加重对杭州城市供水的影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加强我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的城市和节水型的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安全的供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规划是根据建设部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规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下达的任务要求,由杭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编,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协编。

本规划文本规划年限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

本规划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为要求,以加强节水的依法管理为手段,以建设节水型企业(单位)为载体,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为重点,以保障城市供水为目的的编制原则。

本规划是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供水水源规划、供水专业规划、排水专业规划和原杭州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力求体现“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本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 概况1.1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3、《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建设部等)4、《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建设部等)5、《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建设部等)6、《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额考核指标》(建设部等)7、《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8、《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侯捷等)9.《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1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11、《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J187—2002)12、《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建设研究报告》(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1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4、《杭州市区供水工程专业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3)15、《杭州市污水工程专业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10)16、《二OO五年杭州统计年鉴》(杭州市统计局)17、《杭州市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18.《浙江省杭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浙江应用地质研究所杭州市林水局水政处)19.《杭州市区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0.《杭州市水资源公报(2004)》(杭州市林水局)1.2 规划目的本次规划是在原杭州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主要目的是为适应萧山、余杭划入杭州市区后的城市节水管理工作和全面提高杭州市城市节水的管理水平,把杭州市区全面建成节水型城市和生态城市,使杭州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地开展利用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环境质量,为杭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确保城市供水规模和污水排放量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的荣誉称号。

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浅析

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浅析

节水型社会与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浅析摘要: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水利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活动,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这是节水领域颇有影响的两项活动。

两项活动有各自独立的评价体系,在介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比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针对两套评价指标的差异和不足提出建议:适当降低制度性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适当增加工业和农业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加强农村节水宣传教育、鼓励城市同时开展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供节水实践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节水行动;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Analysis of water-saving society and water-saving city//Yang Jiaxiang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action, the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 has launched an extensive nationwide campaign to build water-saving societies at county level, and the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has taken the lead in creating water-saving cities, which are two influential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tion. The two activities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systems, an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s introduced. To ful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action,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wo sets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number and score of institutional water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scor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strengthen rural water conserva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cities to developboth water-conserving societies and water-conserving cities. This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Keywords: water-saving a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water-saving city; evaluation index.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把节水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6.09•【字号】大政办发〔2015〕44号•【施行日期】2015.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5〕44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6月9日大连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方案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15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的通知》(建城水函〔2014〕267号)精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012〕57号)要求,为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全程管理、高效利用的原则,采取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损失,制止用水浪费,优化用水结构,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用水机制,形成适应水资源条件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考核任务分基本条件、基础管理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3大项25条内容。

(一)基本条件1.法规制度健全。

颁发《大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大连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大连市节约用水条例》《大连市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水务局)2.城市节水机构完善。

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城市节水管理机构纳入全市节水管理一体化体系中,确定为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定岗定编,职责明确;依法对城市用水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节水检查、指导和管理;有效开展了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及节水型单元载体建设。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

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辖市所辖区,设区市所辖区,县(县级市、自治县、旗)等节水型社会评价工作。

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评价。

二、必备条件(一)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达标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

(二)评价年县域用水总量和强度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三)评价年县域江河取水量和地下水取水量符合控制指标要求。

(四)评价年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央巡视、国家审计、媒体报道等未发现节水重大问题。

三、评价内容本标准评价指标共分12项,具体包括: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用水计量、水价机制、节水评价、节水“三同时”管理、节水载体建设、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生活节水器具推广、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宣传和加分项。

12项评价指标细化为24项评价内容,详见《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

四、评价方法(一)除标准特别指出之外,计算得分[1]采用上一年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评价。

(二)发现同一问题,涉及多个评价指标扣分项的,不重复扣分。

(三)总分[2]85分及以上者认定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

节水型社会评价赋分表34567说明[1]标准中涉及相关评价指标要求,应按创建当时国家最新规定执行。

[2]如遇缺项,则该项不得分,评价总分按照公式进行折算,折算公式为:评价总分=(实际总得分-加分项得分)×100/(100-缺项对应分值)+加分项得分。

加分项不计入缺项。

[3]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南方地区。

[4]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是指有计量设施或者以电折水等间接计量方式的农业取水口灌溉取水量占灌溉总取水量的比例。

[5]工业用水计量率指工业用水计量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

[6]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实施面积是指县级行政区自部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已实施的总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பைடு நூலகம்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